温情年夜饭
除夕之夜,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总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有时实在不能回家时,家人们也总是为他留一个位子,留一副碗筷,表示与他团聚。这年夜饭也叫"合家欢",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家庭宴会。
除夕,是过年最隆重的一天。家家户户都在门窗户扇上贴春联,室内贴满年画,到处呈现一派喜庆气氛。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除夕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除夕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剁肉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算盘声和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年夜饭的餐桌上,不论菜肴多少,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火锅和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一直流传至今。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给"压岁钱"是年夜饭后的重要活动之一。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有的则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年夜饭依旧是中国人最内核的向心力,年夜饭的温情正是这样镌刻在一个民族的骨髓里,温暖在一家人的问候中,沸腾在每一个人的血脉中。这种温情是除夕父母在灯下的叮嘱,也是无数游子顶着寒风,踏着大雪往家里赶的执着与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