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演讲稿 > 正文

大学生记者节的演讲稿

2025/03/22演讲稿

微文呈现整理的大学生记者节的演讲稿(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大学生记者节的演讲稿 篇1

一年的时间弹指一挥间,我从校报的实习记者转变成为了记者。不知从何时起,只要一参加活动,拿起纸笔记录,举起相机拍摄的习惯早已养成。每次活动结束后,也会及时写一篇新闻稿。因为我深知做一名记者的责任,以及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每每看到自己写的新闻刊登出来,那种喜悦和满足,让我更加有前进的动力。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也开始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勤于读书看报练习写作等等。

因为成为校报记者,我在不断学习着如何真实客观的叙述事件,如何更加精炼的.组织语言;因为成为校报记者,我会鼓励自己去参加各种活动,找到多种多样的新闻素材,这也在无形中为我的生活增添了更多色彩;因为成为校报记者,我尝试了许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内向的我学会一个人去采访,这样既锻炼了我的胆量,还提高了我与人交往的能力;因为成为校报记者,我结识到一群同样热爱传媒,热爱生活的同学和老师,我和他们一起奔走在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因为一起努力,再苦再累也是幸福的,他们还会热心地帮助我修改新闻稿,甚至在我困惑时陪我谈心。这一切的一切都对我的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想说,做一名学生记者的经历体会是丰富多彩的,我很庆幸来到了这里,希望以后能创造更大的价值,这将成为我大学生活中最难忘的一笔。

珍惜,感恩。

大学生记者节的演讲稿 篇2

记者爱岗敬业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就在刚才,听了几位同仁精彩的发言,我对大家为新闻事业付出的努力和执着而感动,我也为领导和同志们对我工作的认可和肯定表示感谢!在外人眼里,记者是风光、神气的代名词,在我真正成为一名记者,在新闻采访的路上行走后,我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切身的体会,我才发现,这个职业在她鲜亮的外表下,最真实的内涵,就是“责任”。

记者又是一个很平常的职业,与其他所有职业一样,做记者的过程就是一个做人的过程。记者是责任、是重托、是公平、是正义,这一职业考验着我们的良心、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名已经不年轻的女性记者,工作中我始终牢记曾经也是宣传战线上的父亲送我的几句话:工作中要保持旺盛不衰的激情;培养淡泊名利的'心态;锻炼得心应手的文笔。

我也是一直向这个目标努力去做的。记得那是刚做记者的一年夏天,我随县医院采访,天气炎热再加上我晕车严重,几乎走了一路吐了一路。可是到了目的地,想着工作任务,我强忍身体的不适,抓紧时间按照原定的计划拍摄、沟通、采访,那天完成任务回到家天已经黑透了,由于第二天要做节目,我又连夜把稿子赶出来。后来医院的领导还对我说,小何你看起来柔弱没想到工作起来还有股拼命的劲儿。可我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最平凡最平常的,所干的一切都不过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觉得,做记者,辛苦也欣慰。

谢谢大家!

大学生记者节的演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我是电视台的记者,今天非常荣幸在第十七个记者节即将到来之际,代表十佳优秀记者在此发言。首先请允许我在这里向所有记者同仁们表示祝福,同时向关心和支持我们广电事业的所有领导、各界朋友送上最诚挚的谢意,因为你们的鼓舞与鞭策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因为喜欢博学的央视名嘴水均益,因为喜欢睿智的白岩松,喜欢犀利的意大利记者法拉奇,14岁那年,我立志要做像他们一样的记者20xx年夏天,刚刚迈出大学校门的我,怀揣着当年的梦想,走进了广电。这个选择,让远在长沙的父母始料不及,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会在离他们千里之遥的扎根,更不敢相信自己的女儿能一直在这个辛苦的岗位上执着的坚守。掐指一算,今天是我来第490天,回想这四百多个日夜,一个女孩子,背井离乡没有朋友,语言不通,完全像没有归宿感的浮萍,随风飘零。幸运的是,在领导和

同事的关心帮助下,我慢慢地适应,并融入到记者这个行列,融入到这座城市。从第一次采访时因语言不通,与被采访者面面相觑的尴尬,到现在灵活自如的问答;从第一次稿件被要求重写时的羞愧到现在得心应手的写稿……这一路,布满了太多的坎坷和荆刺,凝结了太多的辛酸和汗水。

我清楚的记得今年六月五号那个深夜,那晚我在做的义工特别节目。为了赶在第二天播出,我加班到凌晨2点。就在片子快要做完的时候,突然,电脑死机了可怕的是,节目没有保存,大家都明白,这就意味着前面所有的工作都白费了……眼看第二天的节目将受到影响,那一夜我对着空无一人的制作室失声痛哭——

人们常说记者就意味着与奔忙和汗水相伴,但我始终固执地认为记者这个职业是精彩的。因为你在读懂别人的时候,也在检阅和丰富自己,很多时候,你采访的对象,就是你奋进的.动力。

今年夏天,在和陈主任,杨哥一起拍教育专题片的时候,小黄鑫悲惨的家庭遭遇。张贤亮血气方刚的父亲张圣刚,面对儿子的学费没有着落的失声痛苦,张曼为母亲还是为自己前途苦苦纠结的辛酸,这些让我震撼。这期间我采访了一位从小丧父,家庭贫困的的优秀学子张少亮。今年他以618分的好成绩考上了武汉大学。有一天我意外的受到他一条短信,短信内容是这样的:,来武汉一个月了,大学生活很精彩,这些都应该感谢你。短短几句话,让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满足。其实我应该感谢他们,是他们给了我无限的勇气和力量,是他们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记者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除了这些,还有不向死神低头白血病少女李怡晓,还有为弱势群体积极奔走的义工……他们让我在奔忙的生活中感受生命的精彩。

很有幸,能成为广电大家庭中的一员,生活在这个大家庭,让我倍感荣耀,广电前辈给我们新人做出了榜样,他们对电视的执着,对新闻工作的一丝不苟,为我们树立起了标杆,可以说在每寸土地,每个角落都留下了广电人的汗水。

经济工作会议期间,精彩鲜明的新闻报道,深刻有力系列专题,吹响了快速发展的集结号。

特大洪灾中,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我们一线记者的身影,他们用形象的画面生动的文字奏响了众志成城,抗洪抢险的最强音。

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我们记者穿梭在每个街头巷尾,每个基层单位,一个又一个的催人奋进创卫报道,一篇又一篇鞭辟入里的监督檄文,他们用青春的汗水和火热的激情浇注这个城市最美的一抹绿色。

今天是记者节,是个承载着记者职业光荣与梦想的节日,作为电视台记者,我和我的同仁无比自豪和骄傲,同时也感到的责任重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坚持正确导向,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创新思维,用我们的笔去描绘发展的美景,用我们的镜头记录发展变化的每一刻;用我们的心去感受前进的脉搏。

用行动向党和人民,向各级领导,向xx万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谢谢!

大学生记者节的演讲稿 篇4

各位同学们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是11月8日,一年一度的中国记者节。1937年11月8日,以范长江为首的左翼新闻工作者在上海成立中国青年记者协会,这是中国记协的前身。20xx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协《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同意将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1月8日定为记者节。

最初听到“记者”这个名词的时候,是朦胧的。记得它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奔忙中的行业。脚步遍布在每一个有新闻发生的.地方,镜头记录的是一次次新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妈妈对我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当记者,可以很忙很累,但是很充实很快乐。我没有想过记者它的样子,但是我深刻的感受到母亲为之惋惜的情感。

现在,我站在这里,以一个新闻专业的学生,以一个未来的新闻工作者的身份。首先,我完成了母亲的愿望。当我接触这个专业的时候,我才知道,它和母亲所形容的是一样的。它的色彩光环下是黑白条纹的正义。

第一节专业课的时候老师说:“记者是社会的良心。”这句话一直记在我的心里。中国那么多的记者,有多少人可以真正的做到用“良心”这一词来衡量?我们都在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未来奔跑,这过程中有多少的诱惑和改变,随时有可能让我们偏离了初衷。被称为“无冕之王”的我们,也要时刻的告诉自己。何时何地,“良心”不能忘。

在看每一期记者节颁奖的时候,都会深刻的被触动。外表潇洒,内心苦涩。这是很多记者的真实感受和切身体会。可是,尽管有诸多的无奈和悲哀,依然有很多记者执著于自己的新闻理想,坚守着为党和人民立言的信念,在金钱美色的诱惑下守护着正义和良心。

每个人生来就有一颗心。它是好是坏,我们也需要用行动来证明。社会这个大家庭里,每一个记者理应做好这颗“良心”,成为排头兵。在记者节,给记者和即将成为记者的人们送上最真诚的祝愿!

大学生记者节的演讲稿 篇5

在校报记者团一年多了,回想这一路走来,感觉自己遇到了很多美好的人和事。

我遇上了很多棒棒的活动。进入校报之后,我开始去听各种讲座,观看各类活动,体味不一样的校园文化。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外同乐会和图书漂流的'活动了,它们不仅仅是一次活动,更是一个让自己收获和成长的机会。

我遇上了一个好时光。刚上大学,就遇XX周年校庆,那时可以看校庆的节目,还可以写相关的报道或者人物专访,结交很多的朋友,收获很大。

我也遇上了一个美丽的校园。印象中刊登在校报的第一篇文章是散文《秋日睡莲》,那时候从图书馆出来,沿着木桥走,想放松一下心情,突然一朵睡莲出现在眼前,那种感觉难以言表,明明已是晚秋,睡莲还在开放着,虽然只是一朵,但是令人欣喜若狂。今年春天发表了一篇《春天来了》,或许是因为从来没有看过北方的春天吧,忍不住绞尽脑汁寻找适合的词汇去赞美她。

我还遇上了一个好机遇。XX日报开启了创客,到我校召集学生记者。我有幸参加了那次会议,并成为XX创客校园记者团的一员。今年,在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老师带领下,和同学一起写创业报道。

但是最重要的是我遇上了一群好的人。记者团的小伙伴都很好,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工作,一起加油!特别是借助校报的平台,和大家一起去三下乡,让大学生活更加美满。老师亦很亲切,即使很忙也愿意抽出时间来给我们讲解相关知识。

让我们走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去报道更多的校园新闻,去书写X大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