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微文呈现整理的最新暑假社会实践报告(精选6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最新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篇1
为进一步走进雅安市消防支队,全面了解消防支队,6月28日下午,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分队“火舞青春”再次来到了雅安市雨城区双江路消防中队,与消防队员进行了一场篮球友谊赛。
下午4点,随着裁判的哨声响起,比赛正式开始。双方队员迅速进入了状态,比分相持不下。突然,火警声响起,当值的消防队员们在最短的时间内立刻准备好消防装备,迅速登上了消防车,紧急出动救援,全程所用的时间不到一分钟,令在场的实践队员们目瞪口呆。队员们纷纷赞叹消防官兵们的高度警惕、与敏捷的动作。负责本次实践带领大家在此活动的孙助理告诉大家,“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是每位消防官兵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时刻准备着,听到火警声一定要有条件反射似的机警与敏捷,迅速进入救援状态,在最短的时间内出发。待大家走出这突如其来的意外后,比赛继续进行,而且越来越激烈。最终社会实践团队以66:46的比分取得了胜利,本次篮球比赛也到此结束。
实践队员悦林说,此次比赛不仅增强了大学生们与消防队员间的友谊,比赛过程中突发的意外情况让他第一次看到消防官兵们出警的场面,着实令人震撼,这也让更多的人全面了解到了消防队员的平时生活。
最新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篇2
曾经问过我的一些朋友,他们暑假怎么过的:有的在上补习班,有的上网玩游戏,还有的出去旅游了,而我觉得暑假做点社会实践是很有价值的一件事。
暑假期间,通过老师的推荐,我去做了一名古筝教师。18天的教学实践,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我却深刻地体会了老师曾经对我们说过的话:“如果你想给学生一碗水,那么你就需要真心准备一桶水。”是的,在这18天的实践中,我得到的不仅仅是多少钱的物质收获,更多的是获得了很多为人处事的宝贵经验。而且,在这18天的暑假社会实践中,我也吃了一些苦头,初尝了暑假社会社会生活的艰辛和无奈。但我相信,做事情只要抱着一颗不怕吃苦的心,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就一定能把工作越做越好。更为可喜的是,我的学生们在这次艺术考级中全部通过,这让我对以后的学习、教学充满信心。
此外,我还体会到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对能力的看重,只要你拥有足够的才能和知识,你的收获将是别人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假期打工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父母工作的艰辛与不易。我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努力,为回报支持我的父母而努力,为了让他们拥有更加幸福的生活而努力,更为了自己的将来而永不放弃。
最新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篇3
今年暑假我一直在参加社会实践中,直到现在暑假结束,我才回到了校园,回顾自己这么长时间的实践,实践对象只是一名初二学生的时候,自己还是感受到了一丝的苦笑。不过自己的实践成果还是不错的,自己的实践结果还是不错的。今年暑假的家教只是针对一个学生,我自己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也是锻炼了自己,以后的道路怎么走,我还要继续不断的努力。
实践对象:中学一名初二年级学生。
实践目的:对该生初二年级上学期所学知识先作一下检测,了解她掌握的情况,辅导完成暑假作业并使其对七下的知识作比较充分的了解。
实践过程:由于我以前在每周末会抽出一些时间帮她检查作业并巩固一下以前所学内容,所以我对她的情况比较了解:该生只有11岁,在班里是年龄最小的,很聪明,基础打得比较扎实,学习能力比较强,但她毕竟还比较小,学习的自主性比较差,自己不能合理地安排每天的学习和娱乐。学习中还存在其它问题,比如不愿意做复杂的计算题,特别难的题不愿意动脑子,学习时喜欢谈条件,而且不能坚持下去。另外她还比较爱玩电脑游戏。因此在整个过程的前两三天里,我并未贸然进行实质性的教学活动。
针对上述情况,我为该生制定了一个“端正态度,循序渐进,劳逸结合”的学习辅导计划:
最新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篇4
7月4日上午,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驻天台榧树村社会实践队走访了榧树村部分农户。
实践队事先准备了问卷调查及访谈内容,挨家挨户地走访、探寻。
尽管语言沟通方面有较多障碍,但成员们不忘和村里的儿童进行互动,让他们带路、做翻译,并用自己的热情融化了村民们的抵触心情,还和老人们拉起家常来。
访谈中,家庭经济水平是最敏感的一个问题。在榧树村近千户人家中,实践队共走访30个左右农户,发现受教育程度是一个家庭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有些农户老人自己有退休金加上儿女在外做生意,生活得有滋有润。但一般的家庭仅靠家里种些田,还要负担子女的学费,生活显得较拮据。少数种花生的农户由于花生的销路和存活问题生活质量也得不到保障。
榧树村在80年代前是一个相对较富裕的村庄,解放后,国家实施了一些有利农民的政策,但榧树村民们吃山靠水,在思想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造成了现今的这种落后现状。
实践队在与村民聊天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地的情况,听取了村民的心声,同时也和村里的老人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最新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篇5
7月17日下午,浙江杭州师范大学理学院赴台州社会实践小分队的大学生冒着高温走进黄岩茅畲逸夫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小分队与数十名留守儿童欢聚在留守儿童之家,进行面对面亲切交谈,询问他们的暑假过得怎么样,爸爸妈妈是否能放心他们在家里的学习,家里还有什么人等等的一些情况。
并为留守儿童上了一堂数学课,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时,杭州师范大学理学院还与茅畲逸夫学校签定协议,两校领导举行了签字仪式和授牌仪式,茅畲逸夫学校成为杭州师范大学理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在7天的实践活动中,实践小分队深入村、户,通过发放问卷调查,面对面采访留守儿童及其抚养人,与村干部进行访谈等形式,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
实践小分队还与茅畲留守儿童开展了联欢,在精彩的节目和游戏中,大学生们和留守儿童成为了无话不说的知心好朋友,并结成对子,大学生们将以“代理学长”的身份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生活、心理问题。
最新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篇6
7月10日下午,武汉纺织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计科党支部开展“弘扬辛亥精神,振兴中华民族”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支部党员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红楼)和辛亥革命博物馆参观学习,重温辛亥革命历史,瞻仰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提升支部党员的先进性和综合素养。
一到红楼里,党员们立刻被馆内庄严的氛围所感染。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党员们走过一个个展厅,仔细观看一处处展览,大量珍贵文物和历史照片所展示的晚清中国和辛亥首义都让党员们驻足凝思。近期展出的辛亥革命时期漫画展更是引起了95后党员们的兴趣,学生党员谢彪感慨道,“没想到时局动荡年代的漫画,意义如此深刻,很有意思,揭示了很多历史事件的真相”。
党员们继续参观了辛亥革命博物馆,馆内的各种浮雕、壁画、微缩景观、人物雕塑、图片、多媒体,精彩新鲜,创意十足,让党员们“身临其境”地重温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学生党员张强龙这天十分兴奋,“平时我就很喜欢看历史书,现在期末考试完了,到博物馆里看看实物,真让我有置身当年混乱时局的感觉。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很好,要珍惜,但也要常常追怀历史、缅怀先烈,在平时学习生活中,以辛亥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自7月12日开始,计科党支部将逐步参观武汉市内的辛亥革命遗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红色路线上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在实地走访中提升自身社会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