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报告大全 > 正文

小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2025/03/26报告大全

微文呈现整理的小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小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篇1

我在这次的寒假中参加了社区大扫除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大扫除的参与让我明白了环卫工人在工作中的诸多不易,而且我也明白在校学习的机会对自己来说是十分难得的,因此我能够牢记社会实践的经历并决心好好学习,现对这次参加寒假社会实践的经历进行以下报告。

还记得刚放寒假的时候居委会阿姨便问我要不要参加社会实践,主要是居委会组织了大扫除的活动并打算以此增进社区居民的交流,因此我便积极参与其中并希望能够有着较好的表现,因为我听说社区居民家的孩子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其中,我也想要积极表现自己从而让家长感到满意,但随着大扫除活动的参加才让我明白社会实践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得益于在学校参加大扫除的经验让我在活动初期有着不错的表现,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让我逐渐难以坚持下来,毕竟长时间的扫除以及寒冷的天气是让人感到难以忍受的。

我在社会实践中主要负责花坛的清理以及口香糖的铲除,毕竟花坛区域的垃圾是扫把难以打扫到的,需要用手拾取并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够清理干净,虽然我能够较好地完成这项工作却也将自己弄得灰头垢面,得益于社区居民的良好素质导致地面的口香糖是比较少的,因此我花较少的时间便和小伙伴们完成了这项工作,另外我还在各个楼道以及电线杆附近查看是否有张贴的小广告,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将墙面的小广告全部铲除,对于处理不到的地方则会呼唤大人过来进行清理,由于将这项工作当成有趣的游戏从而能够一直坚持下来,在我看来这可比在家看电视有意义得多。

随着活动的结束让我得到了居委会阿姨的表扬,这让我感到自己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付出是很有意义的,但我也由此体会到环卫工人平时的工作是多么不容易,毕竟我仅仅只清理了一天便觉得十分疲惫,再加上天气比较寒冷的缘故导致中途产生过放弃的想法,可环卫工人们一年四季都要辛苦工作从而营造了干净整洁的环境,即便是雨雪天气都能够看到环卫工人们在街边打扫,这种崇高的奉献精神在我看来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

寒假虽已结束却让我难以忘怀社会实践的经历,我会认真学习这种崇高的精神并用以指引自己今后的奋斗方向,我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够成为这般爱岗敬业的人。

小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篇2

今天,我们雪松路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有幸参加了智明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开营仪式,并进行了有趣的社会实践活动。

上午,我们分组进行了体能训练,虽很累,但非常开心。下午“野狼”教官把我们交给了“喜羊羊”教官,让“喜羊羊”教官教我们做石膏倒模。

“喜羊羊”教官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双筷子,一个碗,大家都说像一群要饭的孩子,哦,对了,还要给你们介绍一样重要的东西——模具,它是制作石膏倒模的重要工具哦。还要几个夹子,现在工具准备好了,可以制作石膏倒模了。

首先,要把石膏倒模的边对齐,用夹子夹好,再把水和石膏粉搅拌好,水不要添的太多。我的石膏粉弄得太少了,又加了一些,老师说,我的石膏粉又太多了,就这样我连续加了四次石膏粉和水才调制好。

石膏粉拌好之后,要请另外一个同学帮助我,于是,我请旁边的“玫瑰一号”同学,她把我调好石膏粉倒进模具,我双手托着模具,倒好之后,就托着模具几分钟,觉得凝固的差不多时,就可以放到地上晒干了。过了一会儿,我把夹子松开了,揭开了模具。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滑稽可爱的唐老鸭,我太喜欢它了!今天我学会了自己动手做石膏倒模,我真高兴!

参加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受益匪浅。除了让我在体能上得到锻炼外,更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劳动不断创造了美,更创造了快乐!

要说那两天,唉!总结起来是“酸、甜、苦、辣、咸”,你不信,待我慢慢道来……苦虽然大人们不以为然地说:“你们苦什么?”可我们还真觉得苦,起码比平常苦。就说锄草吧!首先,天不作美。凌晨,大雨就痛痛快快地浇了大地一身。本是件好事啊,因为下雨,天意,我们可以在营地屋里做点别的。可是,天又放晴了。草还是要锄的。

伙计们,踏着泥泞的土,到田里锄草去。锄草就要用锄头,那锄头又重,才锄那么几分钟,各个便“腰酸背痛腿抽筋”,暗地里还要跟各路小虫“作战”,锄草的收获是每人身上都充满着泥土的气息和浓浓的汗味。瞧着双手磨出的血泡,我们这才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酸熄灯了,躺在床上,任同学们拿着手电筒照来照去,可怎么也照不到妈妈呀!!看,又想家了!唉,现在才知道,家多好呀!鼻子酸酸的,可想到这些同甘共苦的“同胞们”,泪水总算忍住了。

蚊帐外面,轰炸机般的蚊子四处盘旋,等着叮你呢。悄悄地,把头蒙进毯子里去……辣火辣辣的太阳高挂着,本想下午都没什么活动,可整理休息还不到20分钟,老师就让我们到什么炮兵什么什么地方参观。

走在时窄时宽的土包路上,看见大地被太阳晒得都快裂开了,我们的鸭舌帽好像也不起作用,整个人仿佛闷在蒸笼里。参观回来,并没有向老师说的有“肃然起敬”、准备学习解放军的什么什么精神,只觉得一轮火辣辣的太阳在眼前晃来晃去……咸早上干了老大半天了,肚子还真有些挺不住了。饭打好后,大家迫不急待地就把饭送进嘴里,没想到老师还说不能吃,接着全体师生莫名其妙地站了几秒钟。就是这几秒钟,真恨不得将桌上的饭菜一扫而空。

终于,尝了一口汤,咸的!唉!还是家里的好!一顿下来,全吃素,可还是要吃,毕竟——先要解决温饱问题。一个大饭堂,几台风扇,不是凉风,是热气,好不容易止住的汗又一颗接一颗地蹦出来,感觉——咸咸的!甜“回家啰!”大伙坐在车上,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荡漾着笑容。

窗外的景色比童话世界里的还美!“又可以吃肯得基、麦当劳啦!”“又可以看电视啦!”“又可以开空调,舒舒服服地睡觉啦!”这么多的“又可以”还是比不了我们的社会实践归来——嗨!心里甜滋滋的!两天的生活远不止这些,里边的味道远不止“酸、甜、苦、辣、咸”,总之,这次社会实践使我学到了许多东西,更是令我难忘。

小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篇3

一个学期的学习暂时告一段落,同学们可以过个愉快的寒假了。同学们的寒假生活到底怎么样呢?我通过我的亲身经历,细致调查,发现同学们在寒假里的生活方式并不相同,少部分同学把自己的寒假生活安排得有条不紊,他们在寒假刚开始就为自己制定了周密的寒假计划,把寒假里的学习、实践活动、锻炼身体都列入计划之中。每天作息、活动都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什么时候做作业,什么时候锤炼身体,什么时候起床、睡觉,都很有规律,这样,他们的寒假生活非常充实,既学到了知识,又参与了各项活动,还锤炼了身体,收获很大。可是,大多数同学的寒假过得并不理想,我在调查中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作息没规律。

许多同学认为反正不用上学,晚点起床也没什么关系,天天睡到九、十点,有的甚至整个上午都窝在被窝里,不肯起床;到了晚上,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又把他们吸引住了,迟迟不肯睡觉,这样就产生了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

二、放松学习。

有些同学认为寒假主要是玩的,于是把学习抛到脑后,没有很好地利用时间复习知识,阅读书籍。至于老师布置的作业,那也是应付了事。有些同学认为寒假很长,一开始作业少做些没关系,过一天是一天,当这种惰性慢慢发展起来,作业越积越多,寒假过了一大半后拿起作业本一看,“啊!”大吃一惊,然后就开始“临时抱佛脚”,拼命地补作业,作业质量当然不高;还有些同学是“急性子”,总想着快点把作业做好,然后就可以放放心心地去玩,作业很快就做好了,质量也是令人大跌眼镜。

三、生活单调。

部分同学的寒假生活不是做学校布置的作业,就是看电视、玩游戏,寒假的时间就这样被白白浪费了,失去了参与活动、开阔眼界,锤炼自己的机会。

怎样让同学们的寒假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呢?我认为应该向第一种学生学习,在假期之初就要制定好计划,安排好假期要做的事情;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假期生活,要关心和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街道社区也要关心少年儿童,利用社会资源,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这样,我们的寒假生活一定会更加精彩!

小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篇4

很多人都说,00后是温室里的花朵,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太阳,从小便被家里人宠着,不但个性张扬,不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还不知道要尊老爱幼。我却觉得这是对我们00后的误解,我们只不过个性独立了一点,却都有一颗赤子之心。这不,20xx年2月1日,我们又一次来到了安镇敬老院,开始了我们送温暖的活动,今年的活动,同样秉承着去年的主题和目的——让敬老院的老人们感受年的气息,家的温暖。

去年。我们在家一共包了150只饺子,送到敬老院和老人么一块分享,今年在敬老院院长的建议下把包饺子的场地搬至敬老院的厨房,自是为了加强年的气息。

这一天的天气不是很好,早上便下起了蒙蒙细雨,但雨息不灭我们的热情,我们带着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来到了敬老院。我们之前准备好了白菜和青菜两种口味的饺子,又考虑到敬老院的老人大都年纪大了,味觉也退化了,便多加了点盐和味精,谁知,敬老院的阿姨们还是觉得太淡。

等人到齐后,我们便开始了浩荡的包饺子工程,包饺子看似很简单,却有很多注意点,拿出一张饺子皮,用食指在周围涂上一层水,用筷子加上肉馅,轻轻对折,边缘对齐,再用手把边缘压实,按上五个手印,一个饺子才算完工,其中水的多少,肉馅的多少,对折时的力度可都是有讲究的,所以当我们完成250多个饺子的制作时,已是中午11点半的饭点了。

敬老院的阿姨们煮着饺子,我们自然也没闲着,把之前准备好的零食拿出来分发给老人,并和老人们聊天,拍照留念。之前我们请书法爱好者为我们写了三对春联,分别是“上联:福如东海长流水,下联:寿比南山不老松。”“上联;天下高龄皆父母,下联:人间晚辈尽儿孙”“上联:时盛世昌春不老,下联:丰衣足食寿弥高”准备送给敬老院,正好可以亲自为敬老院贴上,有几个同学找来了废报纸,开始擦起了玻璃,打扫卫生,与老人和谐相处其乐融融。闲暇时,我们研究了一下敬老院的菜单,据说是一个老爷爷写的,潇洒的字迹首先让人眼前一亮,细细研究,却发现,敬老院的菜谱荤素营养搭配的非常科学合理。听老人们说,他们的菜谱是综合了他们的喜好而定的,我们也放心了,至少他们在物质上并不贫乏。他们缺的不是衣食住行,而是心灵上的关爱。我们的饺子,很普通,却是我们用心包成,他们自然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暖意。

敬老院的院长说,每次有小孩来,那些老人总是特别高兴,哪怕有些人来只是做做样子,拜拜姿态,但老人最喜欢的便是热闹,最害怕的便是冷清寂寞的孤独,这是怎样的沉痛和幸福者的悲哀。

我总觉得我们能做的很少,但我们能做什么便会拼尽全力,绝不会故作姿态,社会实践是社会实践,但绝不是一种形式,其中自然有我们心血的投入,我们将始终用一颗赤子之心来面对社会。我们同时也希望可以用我们的行动来唤醒这个社会,能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中来,让温暖遍布整个人间。

小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篇5

去年年初开始,不少地方中小学进行了部分教科书的循环使用。我在塔市驿部分中小学循环教材的使用方面作了调查,80%的师生反映,由于不能在循环使用的教科书上写字答题,给老师和学生都带来了“小麻烦”。

书本里的实验报告要重新复印

我在中心小学、邓家小学,塔市中学等学校进行了调查,涉及到400多名同学、近百位家长,以及数十名相关科目的老师。有八成的家长和九成的学生赞成循环使用教科书,没有开始循环使用的学校里,九成以上的学生和家长都希望循环使用。

参与调查的同学韩辛介绍说,同学们在循环使用教科书时,因为不能在上面写字填空了,就需要准备一个本子,抄写教科书上需要填写的内容。比如说《科学》,里面就有一些实验报告,同学们或者把报告填写部分抄下来,或者是自己复印,要不就是只听课,不做题了。

同学们反映,这样影响了教学的进度。老师们也发现,这也制约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指导。调查小组的指导老师刘老师分析说,循环教材的使用确实能够培养学生爱护书籍的学习习惯,但影响了学生融入教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

建议重新编循环教材

我们通过调查,建议循环使用的教科书需要重新编写,认为要把书本里需要同学们填写的地方、做作业的内容从书本中分离出来。我们希望能把我们的调查和建议整理成报告,向当地教育部门和相关的教材编委会反映,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改进循环教材,以便更有利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