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演讲稿
微文呈现整理的“五四”青年节演讲稿(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五四”青年节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回荡着欢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镌刻着瑰丽、浪漫的色彩。
80年前,为了驱逐黑暗、争取光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绘就了一幅最宏伟的青春图画。
如今,“五四”运动已作为光辉的一页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然而,“五四”绝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它是一种精神,它表现出了青年人对我们民族炽热的爱,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关注,表现着青年人的责任和使命。
今天,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有幸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大好时代,有幸站立在世纪和千年的交汇点上。我们是幸运者。面对新世纪,我们责任重大。我们回顾发扬“五四”精神,认真思索着,自己应该拥有一个怎样的青春,怎样的人生。记得,最初开始认识“五四”是从小学的历史课开始的。那时,老师讲到“五四”运动,向我们讲述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种种欺凌,讲述了青年们为祖国不惜献身的种种壮举。当时,我们虽然还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刻道理,但有如一丝曙光照亮蒙昧的荒原,我们幼小的心田中已播下了爱国的种子。渐渐地,我们长大了,我们成为风华正茂的青年,我们更加深刻地懂得了五四的传统和精神。想想那些曾经与我们差不多大的五四青年吧!他们稚嫩的肩上早已承当起一份救亡图存的重任,而今天建设祖国的重任将别无选择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我们是否应该为祖国的更加繁荣昌盛而奉献我们的一切?
是啊,我们不小了,我们不能永远停在父母宽大的羽翼下避风躲雨。今年的五月四日,我们将参加成人宣誓仪式。那意味着我们将要同父辈们一起,共同撑起一片蓝天。
长辈们常说我们这一代人是蜜罐里泡大的孩子,少些紧迫感,也少些责任感。的确,与他们相比,我们的生活更舒适,更安逸。但这决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松身上的努力,减轻肩上的责任。
人们每每谈到我们××总是感慨万分。××大地,是一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我们××地区也曾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过光辉的一页。戎马倥偬的年代,这一方热土,曾经为中国的革命付出了多么昂贵的代价。新中国成立后,这里的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凭着××人的勤劳和智慧,使自己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说起这一切,我们心中总是充满自豪。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里与祖国的其他发达地区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这里个别地方的贫困还有待于进一步治理。这里的整体经济还有待进一步的腾飞。我们,作为××青年,首先应该感觉到的是什么?是责任,感到的应该就是责任。“生我是这片土地,养我是这片土地。”我们爱着脚下的这片热土。我们就要承担起建设家乡,繁荣家乡的责任。
是的,责任放在我们每个青年的肩上,放眼新世纪,振兴中华,建设家乡,我们是不会退缩的。
李大钊曾在《青春》一文中写道:“冲决历史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危机。”今天的我们虽然无需面对国土的沦丧,无需承受战火硝烟,但我们面前的任务同样艰巨。我们应该努力成为鲁迅所说的“创造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第三代。”“位卑未敢忘忧国”,以天下为己任,青春热血献祖国,顽强地努力,无私地奉献,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就是社会的栋梁,要掀起中华腾飞的巨浪。让我们再一次回顾江在与共青团十四大代表座谈时,对我们当代的青年的希望和要求:“珍惜光阴,学而不倦,努力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中,从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中汲取知识和智慧,把创新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把胸怀大志和脚踏实地结合起来,敢于和善于推陈出新,不断地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建功立业。”是啊,这是历史赋予我们当代青年的责任,这是人民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就让我们拿出行动来,用青春的热血,谱写人生,唱响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
“五四”青年节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青年朋友们:
你们好!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演讲叫做《青春、责任、梦想》。
踏着青春的步子,我们,肆无忌惮,畅然释怀,体味风一样的自由,感受云一般的自在。因为青春赋予我们的是生命的巅峰,我们无须成熟,我们不再无知,我们唯有执着和坚定的梦想。青春是神采飞扬,然而责任却让人眉宇紧锁;青春是热情张狂,责任却让人神情严峻;青春是洒脱奔放,责任却让人身心疲惫。青春和责任就是这样相对、纠缠、斗争承担责任需要坚持不懈地奋斗,需要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珠,需要永不言败的精神。在我看来,负起对自己的责任,就要努力奋斗,好好生活,让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让自己的生命健康快乐,让父母给予的生命不销声匿迹于茫茫人海当中;负起对家庭的责任,就要孝敬父母,爱护儿女,让自己的家人和睦相处,尊老敬贤,持家爱幼,不违背自己立下的诺言;负起对社会的责任,就要勤奋工作,融入社会大家庭,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民族,爱同根生长的兄弟姐妹。
我们如此坚持不懈的肩负自己的责任,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要想成功,首先要有自己的梦想。人生是对梦想的追求,梦想是人生的指示灯,失去了这灯的作用,就会失去生活的勇气。因此,只有坚持远大的人生梦想,才不会在生活的海洋中迷失方向。托尔斯泰将人生的梦想分成一辈子的梦想,一个阶段的'梦想,一年的梦想,一个月的梦想,甚至一天、一小时、一分钟的梦想。当你听到这里,同学们,你是否想到了自己的梦想?最后我想用梁启超的话来结束今天的演讲: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让我们洒一路汗水,饮一路风尘,嚼一跟艰辛,让青春在红旗下继续燃烧;愿每一位青年都怀抱着自己的梦想,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在人生的航程上不断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五四”青年节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诸位领导、各位嘉宾,青年同胞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与青年同胞们在这里共同探讨“繁荣稳定与青年成长”这样一个既立足现实,又前瞻未来的话题。下面,我受黄岩青年代表团的委托,把我们归纳的三个观点陈述一下,并且希望有机会我们还能够围绕这个很有意义的主题,和各地的青年朋友继续进行更加广泛的交流与探讨。
第一,我们认为,繁荣稳定是青年健康成长、平和成长的首要根基。繁荣稳定是众望所归、民心所向。也就是说,这是青年成长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和基础条件。一方面,总觉得我们青年的成长是“如苗在壤”,无水不活;另一方面,繁荣稳定相对于青年成长,无疑就是一种“如鱼得水”的状态。为此,我们觉得今天的青年一代确实是生逢其时,对现时的环境理应值得珍惜。诚然,新世纪的青年一代完全有理由,也十分有必要,坚持将繁荣与稳定当作是自身成长的首要根基。
第二,繁荣并不意味着稳定,同样,只图稳定而不谋繁荣,也必将无助于青年一代的更好成长。在一定意义上,我们认为:不稳定相对于青年成长,肯定是寡助无援的,而大稳定基础上的.繁荣局面,必然多助于青年成长。所以,我们也觉得青年一代在成长过程中,很有必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有那么一种不负众望的责任意识,那么一种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一种百舸争流的竞争意识。我坚信,只要大家目光敏锐、目标明确、行动踏实,就一定能够实现心手相牵,一起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三,共创繁荣与促进稳定,青年人重任在肩,而青年社团是责无旁贷更要敢为人先。我们认为,让“青年一代在繁荣稳定的环境里茁壮成长”,这既是民族振兴的历史与现实的共同寄托,又是青年自身的良好愿望。昨天的历史,早已证实了“青年强则中国强,青年兴则民族兴”这样一个道理;立足今天,“创中华繁荣,促民族稳定”,其实我们每一名青年都已经是肩负重任;而面向未来,中华民族永恒、持续的繁荣稳定,更是深深地寄望于一代又一代青年的茁壮成长。在此过程中,我们觉得各类青年社团更是应该在认清自身责任与明确应有作用的基础上,勇挑重担,敢为人先,努力发挥出自身更为积极的桥梁纽带作用,从而更加正确的引领潮流,不断通过活动教育青年、影响青年、激励青年,努力把握好青年群体的行为导向。所以,我们黄岩青年也一直坚信:新世纪、新青年的成长成才,一定要坚持与同步追求“创繁荣、促稳定”这一共同目标的齐驱并进。
与此同时,我们也认为,通过包括青年这一主群体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同心同德与群策群力,大家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所共同开创的“繁荣稳定”,也必定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有序的“良性循环”,从而更好地反哺于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华青年儿女的更好成长。
“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会有时”,青年同胞们,让我们一起深情期待吧
“五四”青年节演讲稿 篇4
大家好!
今天在这畅谈五四精神的同时,我们也来谈谈“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总体精神气质。它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是一种超越阶级、阶层之上的全民族的精神支柱与凝聚力。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靠的`就是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历史的。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便是民族精神的积淀史。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包含着一些主要的精神要素:
一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易经》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的人生信条,激励着人们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是对正义价值的认可与执著追求。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杀生成仁,舍生取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要义之一。
三是忧患意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直激励着人们奋发有为、勤政为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感受忧患中超越忧患,并最终达到“不忧”、“不惑”、“不惧”的境界。
四是历史责任感。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秋瑾的“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持铁血报祖国”,无不表现出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超越个人的衣食之利,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是一种主流意识。这些历代精英提倡和追求的各种高尚精神汇集在一起,便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世代相传的国魂意识,成为炎黄子孙的立身砥行的精神支柱,成为民族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