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教师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2025/03/30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教师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教师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篇1

一、名称:男孩女孩

目标:

1.区别男女、你我

2.练习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吐字清楚。

材料: 男孩和女孩图片

过程:

1.教师出示图片念儿歌。

2.请女孩子站起来,教师指着女孩子的特征念儿歌。

3.请男孩子站起来,教师指着男孩子的特征念儿歌。

4.幼儿一起跟老师念儿歌。 5.男、女孩子互相指认。

学用代词:你、我。

建议:

1.活动时教师能够适当地用些道具更好。

2.活动后,教师还可以延伸至美术区域中,让幼儿操作《我是男孩子》《我是女孩子》。 附儿歌:男孩女孩 我是女孩子, 梳着小辫子, 穿着小裙子。 你是男孩子, 带着小帽子, 穿着短裤子。

二、名称:娃娃家游戏

目标: 巩固幼儿说出男女、你我

材料:娃娃家常用品

过程: 1.幼儿按性别的不同,自己确定担任什么角色。 2.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在家里做事情(摆弄玩具)。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适当地参与其中。

建议: 1.不要刻意地追求幼儿模仿角色真实性程度的高低。 2.提供的材料要丰富,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

教师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常见车辆的基本功用,感受车子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能积极参与车子用处的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3.乐意与同伴一起玩自己带来的玩具车,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出租车、公共汽车、铲车、水泥搅拌车、翻斗车、摩托车、小轿车、自行车的图片;家长为幼儿准备各种各样的玩具汽车,带幼儿上街观察各种各样的车子。

2.教学cd《各种各样的车子》。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谈话,导入活动。

提问:你平常是怎么上幼儿园的?如果乘车的'话一般乘什么车?

幼儿自由交流和分享。

幼儿集体交流,教师适时归纳和小结,并引导幼儿讨论乘车的注意事项(分出租车、公共汽车、自行车、摩托车、小轿车进行讨论)。

2.出示图片,讲述故事《各种各样的车子》,帮助幼儿了解不同车辆的不同功用。

提问:故事中的小朋友上街看见了什么车子?它们分别有什么用?你还知道哪些不一样的车子?它又有什么用呢?

幼儿自由交流并讨论。

个别幼儿在集体中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引导幼儿小结:马路上有各种各样的车子,它们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帮了人们很多忙。我们要爱护车子,还要注意安全,不要到机动车道上奔跑玩耍。

3.幼儿游戏:好玩的车子。

--教师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车子并和幼儿同伴一起玩耍。

活动提示

1.车子是幼儿特别是城市幼儿常见的,但他们对车子的功能未必关注和了解。该活动可以拓展幼儿的知识经验,使幼儿了解不同车辆的不同功用,从而懂得爱护车子,注意安全。

2.活动的着眼点在于帮助幼儿了解车子的功用以及和人们生活的关系,对结构外形等科学方面的知识不必过多讲述。

3.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观察路上的车子,请孩子说说马路上有些什么车?它们分别有什么用。在带孩子上街观察车子的同时可以顺便对孩子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

教师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玩具和图书是我们的好朋友,养成爱惜玩具、图书的好习惯。

2.学习玩玩具、看图书的正确方法。

3.积极参与活动,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被损坏的图书一本;好的图书、玩具若干;订书机、透明胶等。

活动过程:

1.设置情境,引导幼儿了解图书被损坏的原因,学习修补损坏的图书。

(1)提示语:呜--是谁在哭?原来是图书在哭,它为什么哭呢?

(2)教师以书的口吻说:我原来可漂亮了,里面还有很多的故事,可是有一天,东东和明明都想和我做朋友,谁也不让谁,把我扯烂了。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图书为什么会烂?怎么做才不会烂呢?小朋友愿意帮帮这本书吗?可以用什么办法帮助它呢?

(4)教师带着幼儿用订书机或透明胶将书修好。

2.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看书、玩玩具的方法。

(1)师:小图书补好了,它谢谢小朋友的帮助。

(2)请幼儿说说应该怎样和图书、玩具做朋友?

(3)请两名幼儿分别示范看书、玩玩具的方法并引导其他幼儿观察。

(4)引导幼儿讨论:他们做得对吗?看书、玩玩具时还要注意什么呢?

3.教师发放好图书和玩具,鼓励幼儿用正确的方法和它们做朋友。

4.活动结束,引导幼儿轻轻的有序地收拾图书和玩具。

活动建议与提示:

1.可出专利"我是爱护图书、玩具的好宝宝",教师及时拍下良好的行为,张贴照片,激励幼儿。

2.指导值日生每天定时清理图书、玩玩具,并检查督促其他幼儿看书,玩玩具的行为。

3.在日常的桌面游戏、区域活动、自由活动时,教师应提供适量的玩玩具,摆放合理,方便取放,随时提醒幼儿注意爱惜,不要争抢,轻拿轻放。

4.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修补家中的玩具和图示,教育幼儿爱惜玩具、图书,不无故撕书、拆仍玩具。鼓励幼儿将自己喜欢的玩具、图书带到幼儿园与朋友分享。

教师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篇4

活动目标:

1.为自己拥有一双灵巧、独特的手而自豪。

2.体验大拇指的作用。

活动准备:

纸,印泥,橡皮膏或胶带纸,手帕,黄豆,大头针。

活动过程:

一、小手真神奇

1.动一动我们的小手,看看什么地方最灵活,能干什么。

2.我们的手心和手背有什么不一样?

3.每个人的手掌纹一样吗?请幼儿先比一比自己的左右手,然后把自己左手的掌纹印下来和别的小朋友比一比,了解每个人的掌纹都是不一样的。

二、大拇指有多重要

1.请幼儿用橡皮膏或胶带纸把一只手的大拇指固定在手心里。

2.幼儿做小实验,体验大拇指的作用。如:捡黄豆,捡大头针,扣纽扣或拉拉链,把一块手帕折叠起来。

3.动物的"手"和我们的有什么不一样?

4.动物的"手"没有像我们这样灵活的大拇指,我们能很方便、很灵巧地拿任何细小的东西,而动物不行。

建议:

1.这一活动从感受并发现手的灵巧和独特切入,进而感受大拇指的独特作用。

2.大拇指只有两节,却占所有手部功能的一半以上,它长在其他四指的另一侧,有合掌功能,可以和另四指形成拮抗作用。举凡抓、握、捏、夹等动作,大拇指都起着主要作用。没有大拇指,拿笔、拿筷子、穿衣、开锁以及穿针引线都会发生困难。猩猩、猴子等灵长类动物的手指都长在同一侧,只能做抓、握等简单动作,不能完成精细动作。因此,大拇指特殊结构的形成在人类进化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没有大拇指的特殊功能,人的手部动作将和灵长类动物一样没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