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演讲稿
微文呈现整理的文明演讲稿(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文明演讲稿 篇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下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文明来》。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十四班。那是几周前的事情了。那天,当政治老师到我们班上课的时候,他站在讲台上说了这样一句话:“唉,老师的夹子都没有地方放了!”说来惭愧,我们班的讲桌上布满了粉笔灰,大大小小的粉笔头撒了一桌子。说实话,那一节课,我们班谁心里都不是滋味。而今天,当政治老师再次走到讲台上时,看到干干净净的桌子,老师笑了,我们也笑了。
事情其实很简单,但我们需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文明对于我们是很重要的!
是的,我们相信:文明的行为能启迪我们的智慧,能为我们灌输热烈的激情,也能为保持我们坚强的理智。是的,我们的祖国,曾经被人称之为文明的礼仪之邦。同学们!注意了!是“曾经”,曾经我们是礼仪之邦,而如今,有些中国人的行为却体现不出这一点。
“中国人,请保持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这种仅以简体中文的形式出现的警示牌正在中国人出境旅游的主要国家-法国,德国,泰国等地频频出现。当大批游客成为中国的最新出口品时,“中国人”却成了不文明和粗鲁的代名词。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的说:“不文明的行为也是国耻”啊!
是的,我们也曾充满自信的说我们是文明的礼仪之邦,也曾被人称为东方的一头沉睡的雄狮,就这样,我们被人家当了一百多年的睡狮。同学们!我们曾为这样的一个说法而陶醉!但今天,我要说,我们不要这种口头的陶醉,我们要觉醒着!请进着!只要我们醒着,就比睡着做什么都强!人家的说法曾是我们骄傲的资本,曾是我们口口相传的荣誉,但今天,我们不能再要这个迷惑我们的外表了!我们要觉醒!
还记得,那是上学期的事情了:那天,当大多数同学都去食堂吃饭时,我们班的白杨同学拿起了笤帚开始扫地,刘诗涵同学看见了过去帮忙,陆续回来的同学看见了也一起帮忙,就这样教室很快干净了。同学们!要知道,文明就是在平凡中张显,文明的号召力就是无穷的。
为了我们的学校变得更加美丽干净,为了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为了我们走出国门时别人只会问而我们是不是中国人。同学们!从现在开始,留心你的行为,因为行为能改变习惯。留心你的习惯,因为习惯能成就性格。留心你的性格,因为性格能决定命运。校园是大家梦开始的地方,而文明美丽的校园则更是大家梦想的加速器!同学们!从今天起,不插队,不顺壶,尊敬老师,爱护同学,热爱我们的祖国!
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要说:“少年文明则社会文明,少年进步则社会进步”。是的,在物质面前,在喧嚣声中,我们要以青春的斗志昂扬起锐气,坚守诚信,守住本分;坚守勤奋,守住理想;坚守科学,守住信仰;同学们!让我们把美的形象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的青春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文明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讲文明懂礼仪,我们尊师长、礼待人。所以,生活处处有礼仪。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注重自己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言谈和行为,自觉履行我们应该遵守的文明礼仪。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困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平时遇到老师时的主动问好,是一不小心碰到对方后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地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行为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后的主动制止……文明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修养,是被大家广泛推崇的一种道德行为。
在校园,在家中,在各种公共场所,都不能忘记礼仪。文明礼仪靠的是我们大家都要遵守礼仪,讲道德,那么我们的周围变得更加的和谐美好。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凡一个集体,是不能少了规范或者说规矩的。由于有了讲话、做事等方面的规范,才使我们在规范中逐步成长,逐步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走进校园,晨读时朗朗书声,自习课纪律良好,下课同学们约束自己追逐打闹,看有教育意义的绿色书籍,宽敞明亮的教室表现出中学生应有的朝气蓬勃,这是我们作为在校的学生,就应该有许多的纪律和规则来要求我们,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但是,如果我们总在一种被要求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是很难进步的,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要自觉对照并自觉遵守新守则新规范,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自尊、自爱、自强的自律意识,对学校、班级和个人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并且能够正确处理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矛盾冲突。
在学习方面,我们要做到独立,独立思考、独立解题、独立完成作业;同时还要做到自觉做好预习复习工作、上课专心听讲和按时完成作业。在行为上,我们应该以中学生日常行为守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文明礼貌、爱护公物。在外表上,我们的校服要干净整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昨日的规范,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规范将决定明天的我们。我们必须去做好应该做的事情,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做起,从培养规范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做起,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提高自己的分辨是非、区分善恶的能力,努力去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谢谢大家!
文明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晨好!
我是高三xx班的xx,今天我要讲的话题是“文明礼仪,从我做起”。
我国自古以来就被誉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比如张良拾鞋、程门立雪的故事。但是现在,时代发展了,文明呢?
似乎,一旦有个什么文明礼仪事迹,它就会被争相报道、争相推崇、争相赞扬。文明礼仪似乎是人人应该做的,但现在却是成了稀有物种。令人心寒不已。物质的发展麻痹了精神,也麻痹了人的内心。
我们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这句话大家估计听了不下百遍了,但这却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因为我们素质的好坏将来会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素质走向。但现实却令人汗颜。我们很多人虽然不会随手扔垃圾、随地吐痰、随口吐脏话,但是却也习惯了吧,这种现象似乎随处可见,都已经见怪不怪了。慢慢的,也会学会的。这就是环境的影响了。
举个例子:还是上周一升旗的由三个学生引发的联想。他们横穿操场,是为了方便自己,说得好听点就是:节约时间,珍惜生命。但是这种行为,却是非常不文明的。因为在他们之后,如果还有人去食堂,便会深受其感染尾随着横穿操场,这些人的后面又有人会跟上,就这样,络绎不绝、浩浩荡荡……再比如。
还有10月16日也就是星期六的中午,住在公寓一楼东侧的某男生向窗外泼水,正泼在一名过路人的身上,10月17日中午,还是如住在公寓一楼东侧的某男生向外扔东西,砸在正在赶大集的一位老人身上。
如果你是个很文明的同学,在这个时候我想你也不太可能独善自身吧,出淤泥而不染谁都会说,但哪有那么容易做到。这就是环境影响,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的行为,进而影响人的思想。但是如果一开始那三个人就沿着跑道走,后面的人也都自觉的跟着,那么情况就会截然不同。这就是我说的为什么文明礼仪应该从我做起。
我们都年轻,犯错误可以,但是也应该能够较快的改正,因为我们现在都处在行为的形成期。我们都知道什么是文明,欠缺的只是一点自制力而已,我想大家都不想自己长大后被别人当作一名野蛮人、被别人鄙视吧,那就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吧。我们不一定非要制止别人的不文明行为(当然你有这能力最好了),但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先把自己管好,那么也自然就没有管别人的机会了。那么我们整个一中都会形成文明的风气,将来,整个中国也会成为真正的文明之邦!
作为一个中学生,我发起以下倡议,来共创美好校园。
一、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的仪表起码必须符合学校的气氛和学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体的仪表,是对老师同学的一种尊重。
二、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的中学生。那么请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嘴巴,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
三、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
践踏草坪。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共同的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试想假如全国每一个校园都共同创建文明校园,那么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将大大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将会大大加强,祖国的未来一定是繁荣昌盛、灿烂辉煌!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 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谢谢大家。
文明演讲稿 篇4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体现在金钱。
可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就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原则和道德底线。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二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了楼,他才下楼。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公共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个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就是一个不遵守公共文明的历史教训。
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也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他们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又有谁会肆无忌惮地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仔细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饮料瓶、食品包装袋,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
当我们随手捡起地上的废纸扔进垃圾桶时,在拥挤的公车上让座给老弱病残;在公共场合用轻声细语代替大声喧哗;在与他人发生冲突时懂得宽容待人;在别人处于困境时能够伸出援助之手,文明也随之产生。一个简单的行动,一个小小的改变,一颗博大的心灵,一个看似不经意的举措,都体现出你的文明,文明的礼赞永远属于你,文明之歌也会为你而演奏。
小手拉大手,文明全社会,从现在起,从我做起,让我们一起掀起文明的热潮,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为学校争光,为祖国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