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演讲稿
微文呈现整理的自信演讲稿(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自信演讲稿 篇1
自信无非就是相信自己,万事也只有相信自己才有可能完成。自信是你迈向成功的一大步,如果你不自信,根本也不可能去做这件事。
像班级里的班干部,课代表,组长他们都能做好自己应做的事,而且做得井井有条,这就是自信的力量,他们正是因为有那个自信才会做的那么好,那是对自己的肯定,对自己的相信。自信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要慢慢培养的',像有些人对自己从来就没有信心,所以只能平平凡凡的过这一生,反之,对自己有信心的人,往往都不会很差,都不会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只有自信了,你的人生才会不同,生命才会不平凡。
提起自信还让我想起另外两个词:自卑和自傲。自傲的人总喜欢向别人炫耀,自己家里住的是什么别墅,开的是什么好车,穿的是什么名牌等一些话,似乎他家是最好的,没人能比得上。自卑的人总觉得别人什么都比我好,我是最差的,我什么也不好,家里不是最富裕的,一些竞赛也不敢参加,事后还会怪别人没给他机会,让他一鸣惊人,只会去羡慕别人都有些什么,不去想想自己都有些什么。自卑和自傲都不好,唯有自信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那大家对自己是否有那个自信呢?相信大家已经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上语文或是其他课时,老师提出问题让大家回答,讨论时是热热烈烈的,当老师问谁来回答时却是鸦雀无声,几乎没什么人举手。是大家不会呢还是对自己没有自信呢?如果是不会,只要你好好思考了,就一定能想出答案,如果是没有自信,那你就要鼓起勇气,相信自己,即使是回答错了也没有关系啊!起码你对自己是有信心的,相信自己比什么都重要。罗夫·华多·爱莫生说过:去做你害怕做的事害怕自然就会消逝。爱因斯坦也说过: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大家只要会就举手,没什么好害怕的,只有对自己有自信了,你才有可能会取得成功。
自信是成功的动力,没了自信,你也不可能会成功,希望大家都能对自己有信心,做个自信的人!
自信演讲稿 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高一十一班的姚思远,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坚守文化自信,你我同舟共济》。
形成于西汉时期的“秦砖汉瓦”,代表着汉民族传统建筑文化风格,于中国,琉璃瓦代表历史的华丽;于世界,琉璃瓦代表中国的光泽。在刚刚结束的素有“设计界的奥斯卡奖”之称的德国iF设计奖评选中,汉能的汉瓦把传统外形与节能减排完美结合,运用薄膜太阳能技术,基本实现建筑所需能源的自给自足,它从全球50多个国家的6375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中国元素、中国设计不仅促使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回归,更走上了文化输送国外的大道。杨丽萍以舞蹈演绎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邀走遍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无不掀起一阵中国民族舞蹈风潮;孔子学院截至20xx年12月31日,全球154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已不再是简单的教授汉语,更是国与国之间合作的'纽带,现在的中国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与世界文明对话。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源,文化自信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经常说一个人是文化人,什么人才算得上文化人呢?梁晓声给了我一个明确的表述,那便是拥有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原来,学习知识不一定算得上文化人。古代常以玉比君子,说君子像玉石一样温润,光华内敛,谦和守下,不咄咄逼人,而现代人读书是学知识,很多人脾气暴躁,情绪比逻辑来得快,脾气比涵养少的多。我想这样的人读书再多,也不能算有文化。
校园里见到老师问好,图书馆等公共场合不大喊大叫,这是一种修养;每天按时完成作业,认真负责打扫教室和宿舍卫生,不会想方设法带智能机进学校,争创文明班集体,这未尝不是一种自觉;哲学将自由定义为是在主体与其相对的客体矛盾中实现的,对于我们而言,明白什么是完全自由,什么是思想之自由,行为之自觉也就懂得了这个道理。其实,文化不远,他已经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不知大家都做到了吗?
梁启超说:“青年人惟盛气也,故豪壮。惟豪壮也,故冒险。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我们唯有不断发愤图强、弘扬正气,学习新文化、争做文化人,才能不断增强自身文化,提升文化自信,让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彰显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自信演讲稿 篇3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在凉爽的秋风中,一个富有生机和希望的新学期开始了!我代表全校教职工对七年级新同学进入我校开始中学生活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八年级、九年级同学渡过愉快的假期返回学校开始新学期的学习表示热烈的欢迎!
开学典礼上,我想和全校师生一起立下一个人生目标,那就是让我们一起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我们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道风景。决定成败的不是我们是什么风景,而在于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如何做最好的自己呢?请看我们的校训:自信、自立、进取、成才!
首先,在自信中做最好的的自己。
自信的意思是自己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在面对困难与挑战的时候,将自己最大的潜能释放出来,相信自己可以在理想和兴趣的引导下坚定不移的走向成功。自信就是力量,自信就是希望。
做最好的自己,就是尊重和相信自己,每天多和自己比,把自己的今天和自己的昨天比,一天一点努力,一天一点进步,无数个小进步小成功就一定会造就一个独一无二,自信自强最好的自己!
其次,在自立中做最好的自己。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自己负责,自己解决。一个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的人,才是一个人格真正独立的人。
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从学会走路开始,我们获得了身体的自立;然后是吃饭穿衣生活自立,上学读书,学习独立,直到将来走上社会,工作独立。如此看来,在我们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我们必须学会的自立的内容和达成的目标。唯有自立自强,才能赢得尊严和权力,一个国家如此,一个民族如此,一个人更是如此!因此,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拥有一颗积极主动的心,从小事做起,从培养我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开始,有计划有目标的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一个有担当能负责的最好的自己。
最后,在进取中做最好的自己。
所谓进取,就是不怕困难,努力向前的精神风貌,锐意立志,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只有积极进取才能坚持理想,超越平庸;只有积极进取,才能自强不息永不言弃;只有积极进取,才能引爆潜能,做最好的自己。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新的梦想已经点燃,新的精彩即将书写,同学们,老师们,请记住我们的校训:自信、自立、进取、成才,让我们在做最好的自己的誓言中开始我们新的学期,在做最好的自己的誓言中放飞自我,追逐梦想,收获成功!
自信演讲稿 篇4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下午好!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汇报自己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希望得到老师们的指正。
我带的班是文峰普通班,文峰班问题学生多,问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冷漠安静,从不表现自己;有的行为怪异,总想引起别人注意;有的特立独行,融入不到集体;有的愤世嫉俗,反对所有的活动和所有的老师……等等。我观察到这帮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对自己不够自信,甚至是根深蒂固的自卑。自卑绝对是形成这些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
既然学生的问题是由于学生的自卑产生的,我相信学生消除自卑、产生自信以后,表现就会变得正常,那些冷漠、怪异、特立独行和愤世嫉俗就会逐渐消失,就不会让我天天淹没在与学生的谈话中。
所以在班级建设中,我就把“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作为切入点。自卑形成的原因有很多,长期被否定评价或者得不到肯定评价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对这种孩子,我当然不会对他们提考试,也没有什么能力教会学生更多新的东西,比如教会他们画画、跳舞等等,但我能做一件事,就是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能、展示自己的优点,或者说帮助他们发掘自己向上的天性,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在他们展示自己能力和优点的过程中给与充分的肯定,让他们从自身优势的角度重新认识自己,逐渐产生自信。
归纳起来,为了帮助学生发现自己优秀的那一面: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用肯定性的评价让学生逐步产生自信。
要让这些同学重新认识自己,最好最直接的就是用表扬的武器,高度赞扬学生做得好的地方,甚至是偶尔表现出与过去稍有不同的改变也大力赞赏;相应地,他们做得不好的地方,只要不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只要不是新产生的毛病,就极少公开批评他们,淡化他们不足和较差的方面。学生们在肯定的评价中会变得愿意把被表扬过的事情做得更好,并在其他各种活动中也力求好的表现。如果在从未尝试过的领域都获得了肯定,他们就会变得自信。比如我班上有个女生杨同学,由于有些轻微的智力问题(我不知道该不该在这里这样公开描述),在班上总是被同学嘲笑和捉弄,经常被弄得哭泣流泪,从来就是低头坐在座位上,一个人默默地不出声的。无论看谁,眼神都是那种胆怯地瞟一下就把目光低下去的样子。我怕她在老师额外的保护下越发自卑,没有就这些发表过什么意见,也没谈话,只是专心寻找表扬她的机会。开学不久有一次她从校外带来一个方便袋,把自己的垃圾收集起来,由于教室后面有垃圾筐,所以这个做法在班上很少见到,我抓住这次机会,不吝溢美之词,长篇大论地表扬了她的做法,甚至上升到人格的层面来赞扬。还不点名地把其他人的卫生状况拿来跟她比较,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她可能没想到自己能得到这样高的评价,非常震撼。经过这一次以后,她不仅每次的卫生做得更好了,跟我也亲近起来,上我的课能抬头看黑板并与我眼神接触了,于是又有了关于进步的表扬,后来在一路的表扬中,杨世杰同学发展到能在日评活动中汇报小组得分并评价组内同学、德育故事中能在讲台上完整地念完一篇故事,她再也不是那个不敢抬头的受气筒了。当这些长时间得不到肯定评价的差生们开始相信自己能做好一件哪怕从来没做过的事情时,你在他擅长的方面给他们安排任务或者活动,简直就是对他们的奖赏。杨同学后来做了很多让同学们意外的事,包括把家里的花盆带到学校来,用来展示她在养护花草方面比别人做得好等等。班上的同学或多或少知道我是有意为之,而且也钦佩杨世杰同学的自强精神,就没有故意瞧不起她捉弄她的了。现在她甚至能在同学们的注视下,面对我的照相机镜头笑眯眯地完成一次跳绳。
而其他同学看到杨世杰都能获得表扬,都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也蠢蠢欲动,跃跃欲试。于是工作就好做多了。
除了老师直接做肯定性评价,我也安排同学在班会、日评中互相表扬。最开始我把日评做成一个互相表扬的专用时间,用来表扬一天中学生所有好的表现。一开始学生不会互相表扬,表扬的语言方式也很单调,就连续开了两次班会,主题分别是《怎样赞赏他人》和《夸夸我们组》。前一个主题主要告诉他们赞赏他人的好处,教会他们怎样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及时称赞,后一个主题让他们在互相赞扬中建立自信,并体验互赞的一些其他好处。
除了只表扬不批评以外,在其他方面我也尽量让学生只看到自己最好的一面。还有一种办法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最最优秀的一面,比如用照相机给他们照相。我总要在学生最投入的时候为他们记录那些瞬间,几个月后每个人都会被拍到几十张甚至上百张,然后从中选出最满意最光辉的两到三张,搭着办展板和送礼品照片的东风,洗出来送给他们。稍有不满意的我都悄悄删除了。因为在办展板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孩子拿不出一张照片(这也是他们从小就被忽略,已经被忽略很久很久的证明)。照片上帅气的面庞、甜美的笑容、专注的表情、灵巧的身姿,都是他们表现最完美的瞬间,他们在炫耀和自恋中,也会获得快乐和自信。
当然,没有批评也不行。但我的方式是我不公开批评个人,自己只提出班上的不良现象,把针对个人的公开批评完全下放到学生的互评(主要是日评和周评)当中,而且要求他们批评必须以提希望的方式来进行,同时也明确告诉他们,提希望就是批评。他们很快就适应了这种评价方式,也很喜欢,甚至后来一个男生詹同学还专门建立了一个QQ群,名称叫做互赞群,要求进群的同学互相夸赞,他的群内签名是:“你若夸我,我必秒回”。可见文峰的学生们多么渴望更多的表扬,多么害怕那点自信的好感觉又从身上跑掉。虽然后来看到有的学生必须有重话批评才会奏效所以批评的尺度有所加强,但是最开始的这种评价方式在树立学生(尤其是最差的差生)自信心方面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他们慢慢地不再以调皮捣蛋和怪异的行为引起别人注意,而是用进步以后被提名表扬的方式获取关注,这是他们逐渐变得自信以后的最大变化。
非常幸运的是,我带的这个班上的所有科任老师,也都是那么慷慨,从来不吝惜对学生的表扬,我代表同学们和我自己,向你们说一声:真心谢谢你们!
二、提供给学生大量表现自己的机会。
学生的表现机会越多,越容易在不同的领域获得肯定性的评价,也就越容易建立自信。所以我总是在寻找和创造让学生表现的机会。其实说穿了也就是认真执行学校各处室的活动要求,有可能的话在此基础上做一些可能的变动和延伸,使得学生参与面更大一些。
我归纳了一下,学生可以获得的主要表现机会有:上课的发言、自主学习成果展示、德育故事、优秀作业、学生展板、班级管理、日评周评的主持和发言、办黑板报、班团队活动等等。我把这些机会基本上都以轮流等方式平均地分配到班上,每个人都会频繁地轮到这些机会。
我总是重复灌输给学生这样的观念:参加任何一项活动都是自己锻炼成长的机会,并且由于人数多,轮到自己的'机会有限,所以必须每次都要珍惜。谎话说一千遍都成真理,何况是真话呢?多数学生对此深信不疑,本身有特长、能力强的,对办黑板报、参加哲理故事巡回演讲等等就积极得很,总想着多轮到自己几次。能力差些的,就在其他方面想办法。比如我班上管理采取小组轮流值周制度,轮到某个小组做值周小组的时候,那八个或者六个人都是班长,都有权管理班级。每次轮到自己小组的时候,这六个或八个人就特别积极,尤其是那些没有绘画才能、没有唱歌天赋、体育成绩也不咋样,表现机会很少的的同学。因为不管自己管理水平究竟怎么样,管纪律就是加分扣分嘛,终于可以抓住机会展现一下自己的风采了。
在一些其他活动中,我也做了一些变动,使得学生的参与面尽可能变得大一点。比如在哲理故事换班演讲中,按要求我要把自己班排名最后的5名学生交换到隔壁班演讲,我扩大了名额,安排了倒数的十个人。因为面对陌生的同学,心理素质等方面提升会更快,这就成
为很难得的机会,当然要分配给更多的演讲上有困难的学生去锻炼。又如在介绍展板这个主题的巡回演讲中,年级要求四个选手轮流演讲,但是我暗中把自己班的名额扩大到十四个。每个选手只进二到四个班。当然每个选手我都提前辅导,并且当他们在鼓励中克服面对观众的畏惧心理,能做到我的要求,到了继续进步的瓶颈期的时候,就不再浪费机会,及时派下一个选手去锻炼。
学生们尝到甜头以后,主动争取着各种表现自己的机会,因为有表现就会有表扬!有表扬就有自信。自信的感觉多好啊!于是他们心甘情愿地克制犯错误的冲动,欢欢喜喜唱歌,默默地做好展板,努力地争取老师和同学的赞赏。他们在学校的时间里总体是上进的,精神上充实和快乐的。——至少他们没有因为考试成绩差的原因就对学校生活感到绝望。当他们把精力放在这些有意义的事情上时,就减少了调皮捣蛋的机会,而且为了维持自己好不容易在别人眼里建立起的良好印象,他们也不太肯释放自己丑陋的一面了,也就弱化了身上的毛病和缺点。
两年前,德育室熊主任有一次对新班主任讲话的题目是《做一个善于学习的班主任》,只有不停地学习才能够胜任班主任工作,而且光理论学习是不够的,还要把学习来的东西用在实践中才是有效的。记得有一次周翔老师说过:“对学生的爱,要让学生感受到。”这句话对我的促动和帮助很大,我想,以上这些做法也是我学习这句话的实践吧。
昨天邵德金老师有一句对自己的问话:我能为他们带来什么?我想,我应该是继续带给学生更多的自信吧。因为有自信的孩子,未来才有希望。
谢谢大家!
三、让学生相信他们本来就很优秀,让学生及时享受因为积极参与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除了从各种环境下老师的大量口头表扬、互评中同学的大量赞赏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这样的事例太多了。在八年级下学期报名交素质报告单的时候,看到吴钾成同学的家长在家
长寄语一栏写了几句非常有文采和启迪意义的话(具体怎么写的忘记了),吴钾成自己也在新学期计划栏写了几句有志气的话。我征得吴钾成同学同意,在评价寒假作业的时候拿到班上,郑重地把那几句话念了给全班听,并大加赞美。这本来已经让吴钾成很受瞩目了,没想到语文老师全容老师也看到了这份素质报告单,在语文课上又念了一次,我当时在教室后面办公,清楚记得全老师一通赞美之后,说了这样一句话:“能培养出这样好的儿子,一定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父亲,请吴钾成同学转达我对你父亲深深的敬意!”
我想,当时全班肯定很震动,吴钾成也一定是非常有自豪感、成就感的。这种情绪体验也许会支撑他一辈子上进。吴钾成后来的表现,证明了这一点。
其次是在互评和自我总结中发现自己做得好的地方以及成长进步。在周评、月评中诸如发言次数、得分高低、荣誉称号等等都会在前后黑板呈现,学生可以很直观地看到自己的成就,还可以与自己展示板上以前记录的内容相对比,所以每个学生都会自我发现,当然他们会偏向于发现自己做得好有进步的方面。甚至会记录到萤火虫栏目中炫耀。
当然更重要的是,学生们也不无收获——
他们尝到甜头以后,主动争取着各种表现最好自己的机会,心甘情愿地克制犯错误的冲动,欢欢喜喜唱歌,默默地做好展板,努力地争取老师和同学的赞赏。他们在学校的时间里总体是上进的,精神上充实和快乐的时候比较多,这是我对他们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