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大班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大班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1
活动设计意图: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初步了解节日的习俗、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我们商讨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尝试包粽子,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快乐的端午节》、故事磁带《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邀请会包粽子的家长志愿者
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叶、大米、红豆沙、蛋黄、线、剪刀等。
活动过程:
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
“今天是什么节日?”幼儿和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
师生共同小结:
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幼儿相互交流。
组织幼儿欣赏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幼儿分组交流。
请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
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佩香囊等。
3、幼儿交流吃粽子的经验。
“你们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粽子?”幼儿和同伴交流。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
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馅。
4、幼儿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们包过粽子吗?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们请来了会包粽子的家长,我们一起学习粽子吧!”
幼儿分组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包粽子,引导幼儿为家长志愿者拿、放材料,边看边交流。
“包粽子的顺序是什么?包粽子时需要注意什么?你看了包粽子的过程后有什么感受?”
5、幼儿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分享粽子。
大班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2
活动目的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初步了解节日的习俗、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我们商讨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尝试包粽子,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
活动准备
1、材料:幼儿用书《快乐的端午节》、故事磁带《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2、准备:邀请会包粽子的家长做志愿者
3、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叶、大米、红豆沙、蛋黄、线、剪刀等。
活动过程
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
“今天是什么节日?”幼儿和同伴交流。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幼儿相互交流。
请个别幼儿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
师生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
3、组织幼儿欣赏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幼儿分组交流。
请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佩香囊等。
4、幼儿交流吃粽子的经验。
“你们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粽子?”幼儿和同伴交流。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馅。
5、幼儿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们包过粽子吗?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们请来了会包粽子的家长,我们一起学习粽子吧!”
幼儿分组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包粽子,引导幼儿为家长志愿者拿、放材料,边看边交流。
“包粽子的顺序是什么?包粽子时需要注意什么?你看了包粽子的过程后有什么感受?”
6、幼儿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分享粽子。
大班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3
活动时间:20xx年6月19日
活动主题:快乐端午粽飘香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节有关的习俗,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
3、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4、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做龙舟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安排:
1、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使幼儿了解有关端午节的来历、传说、习俗等,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
2、动手操作活动。
通过绘画、手工(粽子、香包、彩线)等活动,体会传统节日的'丰富生动,感受自己动手操作的乐趣。
3、快乐端午粽分享活动。
通过亲子分享粽子的活动,送上节日祝福,表达亲子情深,进而培养爱(爱父母、爱祖国)的情感。
(1)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每家人将钟馗像悬挂在门上,可以镇宅驱邪,保佑一家平安。
(2)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3)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4)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5)饮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把它放在米酒中制成雄黄酒,但是小朋友不能喝酒,就用手指沾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一个“王”字。
(6)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7)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8)竖鸡蛋、画彩蛋:人们说:“在端午节的时候,能将鸡蛋竖起来的人,这一年都会有好运气。
大班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学习童谣,能结伴边拍手边朗诵童谣,对童谣活动感兴趣。
2、迁移有关端午习俗的相关经验,尝试续编童谣,体验编编、说说、玩玩的乐趣。
活动准备:与端午节习俗相关的.图片、实物。幼儿进行过有关端午节习俗的调查。
活动过程:
1、欣赏童谣,理解主要内容。
(1)交流有关端午节习俗的经验。
指导语:端午节,人们都会有些什么活动?
(2)欣赏童谣《拍手歌》,理解主要内容。
指导语:
①在这首童谣里,你听到了什么?
②你有什么听不懂的地方?(根据幼儿的讨论、交流情况,帮助幼儿理解"门插艾、香满堂"等。)
2、学习童谣,了解拍手游戏的玩法。
(1)尝试朗诵童谣。
(2)讨论拍手游戏的玩法,激发朗诵兴趣。
指导语:
①这首童谣的名字叫什么?为什么叫《拍手歌》?
②我们可以怎样念这首童谣呢?(引导幼儿两两结伴边对拍手边朗诵童谣。)
(3)两两结伴,边拍手边朗诵童谣。
3、迁移端午经验,尝试续编童谣。(如:五月五,是端阳,香包带,香满堂;五月五,是端午,龙船下水人跳舞。)
4、记录并欣赏幼儿创编的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