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恩仇录》小说读后感600字
微文呈现整理的《书剑恩仇录》小说读后感600字(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书剑恩仇录》小说读后感600字 篇1
《书剑恩仇录》是金庸的第一本武侠小说。其实我在很久很久以前就翻过这本书,但是也许是因为还不够成熟,看了上册之后全然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尤其是身为女孩子,对于其中的打打杀杀以及红花会群雄的豪迈不畏死之情更是不解,甚至觉得狠傻。可是,今年暑假,我整整花了三个星期的时间看完了上、下整册,并且颇有感触。其中,有些人物令我或敬,或惜,或狠,或愤。
小说描写清朝乾隆年间,江南武林帮会红花会为反清复明,与清廷斗智斗勇的故事,也是这本小说把研究乾隆是否汉人一事,当作了根基。作为金庸的开山之作,作者一出手就不同凡响,显示出大家风度。小说将历史与传说融为一体、虚实相间,说明与描写相结合,绘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先表一表江湖帮会,那可是群雄云集圣地红花会。此帮会并非那些内部,可能以“忠”、“义”相约,帮会外乃至帮会与帮会之间则往往采用打、抢、杀、骗等方式扩张自己的.势力、权威范围的。可红花会在江湖上口碑甚好,干下了无数轰轰烈烈的创举,一心渴望满汉平等。贵会中卧虎藏龙,高手如云,十余名当家无一不是顶天立地的真英雄,少总舵主陈家洛更是继上代总舵主于万亭后的不世少年英雄。红花会中的武功非常繁多,但谁对谁都是无尽佩服,其中有很多武林绝学。例如红花会三当家千臂如来赵半山的暗器手法、四当家奔雷手文泰来的霹雳奔雷掌法等等。而我本人,则更敬佩此帮会的旨教,敬高者,杀污者,劫富济贫,皆为英雄好汉的行为
红花会中的英雄好汉没有一个不是让人肃然起敬的,哪一个不是有情有义,为了朋友愿以性命相报的,又有哪一个会背叛贵会,下流无耻的。红花十四侠,性格各不同,取长补短。有文有武,有勇有谋。合作起来绝对是默契十足,就如如自己一双手十个指头般。金庸先生对十四侠的性格定位着实巧妙就如108将一般多姿多彩。
《书剑恩仇录》小说读后感600字 篇2
在《神雕英雄传》系列已经被电影翻拍到“泛滥”地步的时候,《书剑恩仇录》的故事则甚少被炒作。我不知道为什么这部小说没有被热捧,因为在我的内心深处,《书剑恩仇录》真真正正是我最在意的那部武侠小说。
如果说喜欢,《书剑恩仇录》在我的武侠小说清单当中肯定排不到前20,至少同为金庸所著的《笑傲江湖》、《倚天屠龙记》、《飞狐外传》这三部我都会排在《书剑恩仇录》的前面,但是《书剑恩仇录》对于我的意义,是把我领进了武侠世界,让我可以在后来的阅读之中获得许多的快乐。
我第一次读《书剑恩仇录》是在1982年,记得如此清晰是因为那时我才上小学二年级,因为父母插队,我的'小学一年级是在山西运城上的学,二年级才转学回的北京。当时,是我的一位从事幼教工作姑姑喜欢看书,而我恰巧在旁边,她就一边看一边读给我听。
在我的记忆之中,有两个细节是我一直记忆犹新的。第一个,是那时的我根本听不懂“绵里针”到底是什么意思,大人怎么解释,我还是有些云里雾里的;第二个,则是陆菲青用芙蓉金针飞刺苍蝇,这样的场景,在当年的我的想象中简直就是神话一样,好在当时在家里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可以模拟芙蓉金针的物件儿,否则肯定飞得一屋子都是。
因为大人要上班,而当时小学生下午两节课后就下学回家了,因此我有时等不及就自己翻开书阅读,那时我真的认不全书里的字,更是有许多词语让我摸不着头脑,不过,就那么连蒙带猜跳着读,前前后后,花了恐怕有一个学期的时间,总算算是把《书剑恩仇录》读完了。
《书剑恩仇录》小说读后感600字 篇3
自古以来,英雄是人们心中、口中不忘的情节。英雄或是“手把铜虎将,身总丈人师”,或是“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亦或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征战沙场,为国建功立业的是英雄;揭竿而起,反抗不公的是英雄;失意没落,悲情伤怀者亦是英雄。命运的天平不会每次都偏袒到英雄这一边,成功失败不是评判英雄的唯一标准。
红花会的.总舵主陈家洛,出身高贵,拜于名师,身量俊美,文武兼得。无论身处何地,总是一副书生形象,但依然威风凛凛,不怒自威。《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一出场,即是老舵主病逝,他接任新舵主,多少英雄豪杰拜于他的脚下,场面极其壮观宏大,无限景仰之情溢于言表,似乎认定他就是那种可以举大事、发大义的英豪。也许他真的是,为了救四当家文泰来,他率领众人与官吏斗智斗勇,只为保全义兄的平安。一路上,他广纳良言,乐善好施,积极采纳徐天宏的好建议,又帮助回部霍青桐夺回圣物。当危险来临之时,放弃一人逃命的机会,与众人同甘共苦,刀林剑雨中闯荡,义薄云天令人折服。然而,也许他不是,内心喜欢霍青桐,当他看到她与李沅芷举止亲密时却耿耿于怀,丝毫没有发现李沅芷是女扮男装,在情爱面前他丧失了基本的判断力,难免令人心有不服。杭州宝塔之上,北京紫荆城内,他轻信乾隆之言,使自己深爱的香香公主死于非命,也把红花会带上了绝路。心胸狭隘,单纯,毫无心机,优柔寡断,不禁让人为他捏一把汗。
生在那样的时代,长在那样的环境,失败也许并不全是他的错,乾隆时期正是康乾盛世的尾声,依然国力强盛,百姓富足。虽有和珅这样的官员祸乱朝纲,但盛世的积淀足以掩盖这小小的导火索。而陈家洛坚信满人应将权力交与汉人掌管,作为一个万人集团的首领,没有丝毫的高瞻远瞩,更忘了满人也罢,汉人也罢,优秀的统治者才是天下百姓最大的福气。改朝换代,政权更迭,需要社会环境和背景。纵观历史,均是在民怨沸腾之时方得以施行,而陈家洛饱读诗书,却忽略了这重要的一点。狭隘的民族观念,幼稚的政治头脑使他在这条道路上愈走愈远,这注定的失败使他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唱起失落英雄的悲歌。
《书剑恩仇录》小说读后感600字 篇4
看完全书最大的感觉就是世态炎凉,世事沧桑,同时也有可惜可叹可怜,可惜天山双鹰纵横江湖大半辈子,争风吃醋了大半辈子,陈正德在临终前才知道了妻子的心意,可惜。可叹的是红花会众家兄弟奔波多年,不知为之付出了多少,牺牲了多少的反清复明大业,在最后因为轻易相信了背信弃义的乾隆而功亏一篑,最后不得不退到北方大漠,可叹。可怜的是香香公主,一代佳人,天真纯洁,最后还要听从心爱人的话用自己的身体去换取乾隆的合作,在得知这又是一个圈套时,不惜牺牲自己也要把消息传递出去以保得情郎周全。不愧是回族人民心中的神圣女神,不仅容貌惊为天人,不可方物,而且纯洁无暇,毫无心计,善良勇敢,对爱情坚贞,可惜最后还是落了个香消玉损的悲剧。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在书中,作者为我们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先说主人公陈家洛,虽然有人说他性格上的缺陷很多,没有领导群雄的能力,对感情也模模糊糊,揪扯不清,最后害了霍青桐喀丝丽姐妹。可是我却觉得这种写法让这个角色更加真实,而且陈家洛最初是不想出任红花会的总舵主的',是被众人强推上去的,可见他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可能无法胜任,但义气当先,救人如救火,事出有因,只好硬着头皮上了,在人前尽量显示出自己坚强的一面,掩饰自己心中的软弱,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了,要是非要说他的软点,可能就是感情用事了。
书剑中其实还有许多配角也有突出的性格特点,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都督千金李沅芷,开朗活泼,机灵聪明,只身一人玩弄关东三魔于股掌中,对爱无比的坚贞,虽然余鱼同开始并不喜欢她,而且后来俊郎的金笛秀才还被毁了容,甚至还要和爹爹为敌,这都没有挡住她对爱的追求,最终得到了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