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袁隆平读后感

2025/04/16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袁隆平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袁隆平读后感 篇1

数百年以来,中国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为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大批优秀人物。他们用自己的努力为中国的改革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他们一生都在为国家的强大而奋斗,也让做为后人的我们时时镑记心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有一位伟大的英雄,他一生专注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他种植了杂交术稻养活了全世界22%的人口;为我国人民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从小出生贫穷地区,亲眼目睹了国家的贫穷,见到了许多人还吃不饱饭,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心中有梦,于是志存高远,尽自己的努力,为我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就是我国“杂交术稻之父”袁隆平。

读了这片故事后,我体会到并不是我们生对了年代,而是有人在为我们的美好生活做出贡献。袁隆平爷爷的伟大行为令我感动,他虽然已经到七十岁的年纪,却还是坚持下地研究水稻;他在我们中国面临巨大的粮食危物时,带科研团际接连功破水稻超高育种难题。我们在学习上也是如此,要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学习,为国家做出贡献!我要学习袁爷爷的精神,也要做到节约粮食,平时吃饭时,不要浪费每一粒米。虽然我们每天都在享受着丰厚的粮食,但是中国仍然有许多贫困的人还在忍受着饥。所以,好好珍惜饭碗里的每一粒米,不要忘记,它们是袁爷爷努力换来的。就像古诗里所说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袁隆平读后感 篇2

我小时候经常听长辈们说:“袁隆平真可敬!”虽然我也跟着这么说,但是我连袁隆平是什么人却一无所知。今天,当我看完感人的《袁隆平》这部电影时,才知道,袁隆平很伟大。

袁隆平爷爷舍己为人,有一年闹饥荒,许多人都是吃泥土为生的。他有一次看见了一个小女孩,饿的走也走不动了,便把自己唯一的食物给了她,可意想不到的是,小女孩只咬了几口,剩下的就都又装进了包里。原来,那时的人们几乎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一年到头能有几个冷得发硬的青团就已经不错了。因为饥荒,人们都把少得可怜的粮食再尽量省着到来年吃。

这时,袁隆平爷爷意识到了饥荒的可怕,二话不说,丢下了手头的工作,去专门研究杂交水稻,目的就是为了结出更好更多的米。当时,因为民心不一,有些人不赞成甚至嫉妒这种做法,便三番两次去糟蹋他的稻子。要知道,那可是他好几年的心血,是他忍受了不知多少严寒酷暑所换来的呀!可是现在却所剩无几,看着眼前的一切,袁爷爷痛哭流涕,但他并没有任何气馁,他甚至赶到了海南继续他的研究。大家都只知道,海南是个很热的地方,每当人们在家里乘凉时,袁爷爷却在外面研究稻子,甚至冒着生命危险……

当我看到这里时,我被他那一心想为人民造福,受到多少挫折也不放弃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又想到了现在的我,一遇到什么拦路虎就放弃,不禁惭愧地低下了头……

袁隆平读后感 篇3

暑假里我读了《袁隆平》这本书,我才知道袁隆平爷爷是一位科学家。

袁隆平爷爷这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用六十年的时间研究、应用、推广杂交水稻技术,被称为东方“稻神”。当他是青年教师时,他具有挑战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年过八旬,名满天下时,他依然淡泊名利,在田野里苦心钻研。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他为人类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

这本书我很喜欢,有篇文章的题目叫《试验遇到了阻碍》讲述的是:有一次袁隆平爷爷在试验园边的空地上摆放着十几个钵盆。有个年轻人经常出现在那里,只要桶里没水了,他就会去打水。他叫尹华奇,后面开始给老师当助手了。这样的情况下引起了李必湖的注意,随后袁隆平就有了两个小助手。第二天早晨,袁隆平爷爷来到试验园的时候,结果有一件事让他大吃一惊,原来他种的禾苗不见了,一点不剩。当袁隆平爷爷找到的时候已经晚了,因为那些禾苗在井底下,而且非常深。后来捞出来了一些,但已经全部沤烂掉了,但是他依然没放弃实验。古人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在温室里长大的孩子,不知道农民伯伯种庄稼的辛苦!

更不知道一日三餐所吃的粮食是怎么种出来的。我曾听老一辈的人讲述过以前种植稻谷,亩产都不高。常年面朝黄土背朝天,到头来还是吃不饱肚子!袁隆平他不怕苦,不怕累,因为他知道我们中国最缺的是粮食,所以袁隆平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在解决粮食这个问题上。他成功了,他解决了中国的粮食,也解决了世界的粮食难题,他不愧为“杂交水稻之父”这一光荣的称号!

袁隆平爷爷,您是中国人的骄傲!我们永远怀念您!

袁隆平读后感 篇4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爷爷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是袁爷爷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我怀着对袁爷爷无比崇敬的心情读了《袁隆平》这本书。

这本书记载着袁隆平爷爷曾经做过的伟大事迹。袁隆平爷爷一直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经过不懈的努力,袁隆平爷爷终于研究了“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让中国人民从此再也饿不着,吃得饱。阅读这本书,我的脑海里常常浮现这样的场景:在冰冷的实验室里,袁隆平爷爷穿着白大褂,摆弄着机械,不厌其烦的盯着仪器显示的那一堆数字,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随手在纸上刷刷写下了几行字,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袁隆平爷爷带着渔夫帽,穿着塑胶鞋走在田里,用他那宽大的手掌抚摸着还未成熟的水稻。汗水打湿了袁隆平爷爷的脸颊,古铜色的脸上挂着微笑。

袁爷爷曾经说过,他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凭着坚定不移的意志和一颗爱国的赤子心,研究出了杂交水稻,成功做到了让天下人民都吃饱饭。他是当代的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我喜欢绘画,梦想长大后当一名画家,可是在绘画的过程中,总会因为比例、线条之类的错误需要重新修改。一遍遍修改的繁琐使我想放弃的时候,我便会想起袁爷爷,想起他研发杂交水稻那么困难,却都能锲而不舍攻克难题,我这一点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于是我拿起笔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着,在袁爷爷的精神鼓舞下我画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

袁爷爷的事迹多得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也深深的震撼着我。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袁爷爷正是我学习的榜样。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从小认真学习科学理论知识,长大担负起振兴祖国的重任。我将用实际行动兑现我在队旗下的誓言。请祖国放心,强国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