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潜水钟与蝴蝶读后感

2025/04/18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潜水钟与蝴蝶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潜水钟与蝴蝶读后感 篇1

最近有点丧,所以沉下心来看书。你们是否会有过这样的时刻:对生活感到无力和失望,陷在某种悲观情绪中难以自拔,不知道如何是好?对我而言,看书和写作是治愈的良方。遭遇不顺,很多时候只能自己寻求解决的办法。每个人都在这个世界踽踽独行,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刚看完这本《潜水钟和蝴蝶》,就是一本和自己内心对话的书。作者是法国的让-多米尼克·鲍比,因意外患上了“闭锁症候群”,从头到脚全身瘫痪,意识清醒地封闭在自己的内在世界中,无法和人沟通,只能靠着眨左眼皮与外界对话。听到某个需要的字母,他就眨下眼,就这样写下一个字母、一个单词、一句话,最后写下这本书。

鲍比的身体仿佛被潜水钟紧紧罩住,但心灵却像蝴蝶一样四处飘飞,他借助清醒的'意识在空间、时间里面翱翔。这便是书名《潜水钟与蝴蝶》的由来。

单是听这本书的完成方式,就让人很震撼。普通人遭逢此大祸,想必都会自怨自艾,沉溺在黑暗中无法自拔,但鲍比却用生命书写了这本书,文字中流露出的黑色幽默让人动容,对生活的感悟让人躬身自省。

潜水钟与蝴蝶读后感 篇2

潜水钟与蝴蝶读后感这是法国人鲍比的一本书,他曾晋升为时尚杂志ELLe的主编,正该是他意气风发,慢慢享受人生的时候。然而寻常的一天,不寻常的开始,脑中风将他的一切全部带走,取而代之的是一套绝缘的潜水钟,将他带入了钟内的世界,原本一帆风顺的生活彻底偏离了航道。他全身瘫痪、失去语言和听觉,只有左眼的眼帘能动,眨眼睛成为他与文明世界沟通的唯一方式。在临死之前,他坚持用眼神写完此书。

中国古代有这样的说法,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事实上,一个人面对死亡的感言,在某种意义上,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人们好奇和关注,乃至成为炒作的对象。一般面对死亡,人们最普遍的反应无非有三,恐惧,不舍,或是忏悔。对于有的人:死亡是一种渴望,意味着被抛弃的孤独生活的结束,对于他们,与其丑陋地活着,不如浪漫地死去。而本书的作者,甚至比这些人处于更加苛刻的境地。对于几乎完全失去行动能力的可怜作者,他的生活也几乎完全失控,丑陋地活着很辛苦,浪漫地死去也不能。作者有一天下午向雕像吐露忧愁时, 看见玻璃上反射出一张陌生, 丑陋, 变形, 受病魔折磨的脸, 样貌扭曲了, 活动能力没有了, 欢乐也被带走了, 此时的他却有一份莫名恬适感涌上心头, 然后笑了出来, 对于一连串的灾难, 他决定当成笑话。病前他性格幽默,病后他仍保持难得的幽默感, 自嘲自己的“好运”和“吉星高照”, 但病后的幽默变得笨重。即便如此, 他仍坚持用唯一能动的左眼皮眨眼示意, 完成这本书。在本书出版的后两天,作者完成了他这一生的使命,走入了历史,或许在他闭上双眼的一刹那,灵魂也乘着蝴蝶的翅膀自由的`遨游于广阔的天空了吧。这不由令我想起这次5.12大地震中那许许多多平凡的人,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希望留给自己,他们这样的死何尝不是达到了道教“死而不亡”的境界。

世事、人生虽可以规划,但结果往往难料,虽然在内心深处我们总期盼生命中的某些人、事、物能恒常不变,希望好运和幸福可以永远眷顾,但事实上无常本是一种常态。在书的最后一段写道“在宇宙中是否有一把钥匙,可以解开我的潜水钟?有没有一列没有终点的地下铁?哪一种强势货币,可以让我自由?”虽然终究没有人可为其打造一把钥匙解开潜水钟,也没有一种强势货币可以买回自由,然而他毅然将痛苦转化为创意,将绝望转化为文字来提醒大家要惜福,能正常活着就是幸福,保持一份从容和睿智应对生活与死亡。

潜水钟与蝴蝶读后感 篇3

《潜水钟与蝴蝶》记述着一个个看上去平常,却又不平凡的小故事,作者是一个来自法国,身患重病的人,他无法与常人一样自如行动,只能孤独地躺在床上,看着窗外;他无法与常人一样地交流,只能在自己的心中诉说,像个婴儿一样咿咿呀呀;他无法与我们一样欢笑,只能把欢笑憋在心中。但是,他却有着常人拥有的心态,用微笑努力地改变自己,尝试脱离病魔的束缚,回忆以往(还未生病时)那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点点滴滴……使我的心都融化了。

从翻开书的第一刻起,我便被那充满着真切的语言所感动了。不由得跟着文字联想起作者面容憔悴地躺在病床上,一位友人坐在作者鲍比的身边,友人报着字母,鲍比眨着左眼睛,有人便埋头记下来……这一幕幕不断重现在我的脑海中。

本书从作者发病那天开始讲起,作者经历着痛苦的折磨,从刚开始的绝望到后来的自信。他开始振作,他让朋友在布列塔尼的教堂里为他点燃祈福蜡烛;让物理治疗师为他活动筋骨,边洗澡,边回忆过去的往事,想像字母变成了一个个小精灵;坐着轮椅,在海军医院大厅参观,去西那希露台看着灯塔,目视着“观光者”,享受着腊肠的'美味,努力地矫正字母发音……他的生活如彩虹般绚烂。读完了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动了,作者身残志不残,用微笑面对挫折,作者不正在对我们说:“要乐观地向前吗?”我不由地想起了自已,在面对一点小小的批评时就垂头丧气,失去信心。而作者呢?却把挫折记录在书中,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和他相比,我实在太无知,太渺小了,残疾的叔叔阿姨们,却用坚强让自已更加快乐,如果换做我,岂不是……

读了此书,我要把挫折转化为动力,生活处处存在挫折,而信心才是积极向上的态度。然而,作者鲍比写的《潜水钟与蝴蝶》在出版后不久,鲍比就永远闭上了双眼,蝴蝶飞出了潜水钟……

潜水钟与蝴蝶读后感 篇4

《潜水钟与蝴蝶》是一本只用左眼眨动所写出来的书。在这本书中,我看见了一位生命的勇者,在痛苦与绝望的折磨中,以他坚强的意志与创意,高唱出嘹亮澎湃的生命之歌。

作者多明尼克.鲍比原本是法国Elle杂志的总编辑,开朗健谈,他的生活原本是这么的幸福快乐。然而,幸运之神不知何时悄悄离开,在他四十四岁的年底,健壮的他突然脑干中风,全身瘫痪麻痹,成了「准植物人」。他不能言语,不能动弹,全身唯一能和外界沟通的,就只剩下左眼还能眨动而已。这对走在时尚尖端的鲍比是多么残忍而痛苦的打击呀!然而,鲍比并没有屈服,他靠着别人指字母,指对了他就眨眼睛的方式,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写下了这本回忆录。鲍比以行动告诉世人,虽然他的身体被禁锢在潜水钟里,但他努力的舞动自己的人生,他的生命就像蝴蝶一般,能展翅飞向自由蔚蓝的天空。

《潜水钟与蝴蝶》这本小小的书,没有华丽漂亮的语词,却是以血泪一个字一个字雕刻鲍比的生命,纪录着他在绝望中,仍然勇敢的用文字唱出高亢的生命之歌。可惜的是,在这本书问世的第二天,他就力气用尽,离开了人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鲍比对生命的诠释,他曾说:“灯塔,一个勇气的象徵。它代表了无数大爱和坚韧勇气,为海上勇者打通明亮,白天雨天无所不在,永永远远矗立於那。这就是灯塔的愿望与期望。”我觉得鲍比就像灯塔,他坚韧的勇气与强韧的.生命力,宛如一座矗立的巍峨灯塔,依偎在海平面,勇敢的俯看著远方,为黑暗的海洋点亮了一盏明灯。

看完鲍比的故事,我深深的相信:人,只要活着,就是有无限的潜能。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的挫折与打击,只要以恒心和毅力坚持,不向命运低头,成功是在彼岸等着我们的。阅读这本书,让我最感动的是鲍比和家人的感情,尤其是他八岁的小女儿在遥远的地方为他祈祷的画面,一直烙印在我脑海,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亲情的重要。鲍比就是因为亲情的温暖抚慰,使他孤单无助的生命开出更灿烂美丽的花朵。亲情是勇敢的力量,家是最温柔的港湾。幸福的我,一路上都有家人的呵护照料、关怀陪伴,我想,我应该要更懂得珍惜,珍惜我身边的一切幸福,更用心的为我的生命讴歌。

生命的勇者其实在每个角落,努力的奋斗著,为自己留下最伟大的「生命之歌」。《潜水钟与蝴蝶》不只是一本书,更是一本以肢体奉献一生的伟大纪录,是用生命的乐章谱写生命真谛的生命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