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报告大全 > 正文

项目建设绩效报告

2025/04/20报告大全

微文呈现整理的项目建设绩效报告(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项目建设绩效报告 篇1

一、绩效目标分解下达情况

20xx年11月,根据《广东省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xx年省级涉农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粤财农〔20xx〕132号)、韶关市财政局《关于提前下达20xx年省级涉农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韶财农〔20xx〕131号、韶浈财〔20xx〕113号)文件精神,提前向浈江区下达20xx年省级涉农专项转移支付资金12,518万元,其中用于我区农村“厕所革命”项目的资金为200万元。

20xx年3月,根据《广东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xx年省级涉农统筹整合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粤财农〔20xx〕11号)、韶关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xx年省级涉农统筹整合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韶财农〔20xx〕23号)文件精神,向浈江区下达20xx年省级涉农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共1734万元。根据《关于下达20xx年第二批省级涉农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韶浈财〔20xx〕21号),此批资金未用于浈江区农村“厕所革命”项目。

以上为20xx年省级涉农统筹整合资金分两批下达我区资金共计14257万元。其中用于浈江区农村“厕所革命”项目的`资金200万元。全年执行数3.8048万元,用于支付浈江区农村“厕所革命”工程预算审核费用,预算执行率为1.9024%。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一)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浈江区全年投入农村厕所革命项目资金为200万元,均为20xx年省级涉农统筹整合转移支付资金,全年执行数3.8048万元,用于支付浈江区农村“厕所革命”工程预算审核费用,预算执行率为1.9024%。执行率较低主要是因为我区农村厕所革命项目于20xx年底我局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整体验收,20xx年1月项目验收合格并已将公共厕所移交镇管护,我局正督促施工方整理相关材料报区财政局进行审核结算,待区财政局审核结算后,结余的196.1952万元用于支付工程尾款,所以暂未支出。

(二)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总体绩效目标:全区以建设经济实用的简易公厕为主,因地制宜建设无害化卫生公厕,全区共需新改建167座卫生公厕,其中新建旅游公厕18座,新建简易公厕149座。我区已完成总体绩效目标。

(三)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根据各三级绩效指标值,逐项分析全年实际完成情况。

(1)数量指标:计划完成公厕建设167座,其中新建旅游公厕18座,新建简易公厕149座。全年实际完成所有目标值建设。

(2)质量指标:公厕建设达到设计标准。我区农村厕所革命项目所建公厕均按照施工图纸建设,并达到设计标准。

(3)时效指标:当年完工率达100%。我区20xx年完成34座无害化卫生公厕建设,20xx年完成133座无害化卫生公厕建设,当年完工率达标。

(4)成本指标:不超出预算。我区农村厕所革命项目预算审定金额(建安费)为1327.945177万元,施工合同价为1314.574798万元,成本未超出预算金额。简易公厕建设项目标准为6.5万元/座,旅游公厕建设项目标准为18万元/座,以上两类型公厕建设成本均未超出预算,合规合标。

2.效益指标。

(1)社会效益指标:村民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我区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牢牢抓在手上,使农村无害化卫生公厕得以深入推进,在改善农村厕所卫生环境同时,引领农民改变传统卫生习惯,有力促进了乡风文明和美丽乡村建设,提升了农民生活品质。

(2)生态效益指标:改善村庄污水问题。我区新改建卫生公厕均为三格式化粪池模式无害化卫生公厕,可以有效改善农村厕所污水直排问题,通过无害化处理,改善村庄污水问题。

(3)可持续影响指标:建立农村厕所革命长效管护机制。在厕所革命公厕建设过程中印发了《浈江区农村公厕管理维护工作制度(试行)》,20xx年厕所革命项目已完成全部建设,目前已申请到20xx年度公厕管护资金,目前正在进行资金分配,待工程结算移交镇村后,将及时拨付给各镇公厕管护资金,确保公厕长效管护机制正常进行。

3.满意度指标。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受益群众满意度≥90%。浈江区农村居民对农村厕所革命项目效果总体满意,涉农资金项目的实施明显改善了当地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生态环境、公共服务设施等。根据部分项目所作的满意度调查可知,服务对象满意度均大于90%。

三、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浈江区较好地完成了20xx年浈江区农村厕所革命项目涉农资金区域绩效目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1.20xx年省级涉农统筹整合转移支付资金执行率较低。主要是由于项目结算进度较慢,计划20xx年4月完成项目结算,届时将完成资金全额支出。2.农村厕所革命长效管护机制待加强落实。由于工程尚未结算并移交镇村,所申请的各镇公厕管护资金暂未拨付到镇,待管护资金到位后,将及时督促各镇加强农村厕所革命长效管护机制落实。

四、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基本完成20xx年浈江区农村厕所革命省级涉农转移支付资金项目绩效目标,自评等级为“优”。拟在浈江区农业农村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进行公示。

项目建设绩效报告 篇2

一、项目基本情况

龙陵县碧寨乡新林村村组道路建设项目是为全面有效巩固脱贫村基础设施和脱贫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极大的方便村民出行和劳作,同时实现农民生活新提高、构建公共服务新体系、建设乡村新面貌、塑造文明新风尚、健全管理民主新体制,建成小康、文明、生态、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带动了全乡新农村建设进展。

具体绩效目标为:

(1)产出指标。完成硬化路面全长237米,土方开挖194.4立方米,挡墙支砌333.69立方米,砂砾石回填260立方米,项目验收合格率达100%,项目完成及时率≥95%,项目开工时间20xx年10月,项目建设完成时间20xx年1月,道路浇筑每平米投资成本≤115元,土方开挖每立方米投资成本≤18元,挡墙支砌每立方米投资成本≤360元,砂砾石回填每立方米投资成本≤18元。

(2)效益指标。项目建成后,项目惠及农户≥157户,项目惠及人数≥700人,项目惠及建档立卡农户≥23户,项目惠及建档立卡人数≥101人;项目使用年限≥5年。

(3)满意度指标。项目建成后,受益贫困人口满意度实现90%以上,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

二、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一)前期准备

20xx年9月1日,碧寨乡人民政府申请上报了龙陵县碧寨乡新林村村组道路建设项目的实施方案、建设投资概算表及建设时间节点表,共申请省级专项扶贫资金25万元。

20xx年9月7日,该项目由龙陵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文件《关于20xx年省级专项扶贫资金奖励资金村组道路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审核的批复》(龙开办〔20xx〕94号)等文件要求批准立项实施。根据自评要求,认为项目资金申报、文件下达等程序符合资金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二)组织实施

文件下达后,碧寨乡人民政府严格按照项目绩效自评相关要求,成立绩效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形成部门联动机制,确保绩效评价工作顺利开展。

三、项目绩效实现情况

(一)项目资金情况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

项目计划补助资金25万元。截止评价时,项目资金均已到位。

2.项目资金执行情况。

共拨付资金25万元。截止评价时,资金拨付严格按照相关财务管理规定进行拨付,相关发票、收据凭证等材料齐全,符合相关规定,资金支付与预算相符。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项目能严格执行《保山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保山市财政局关于印发的通知》(保开办发〔20xx〕55号)要求。坚持和完善项目公告公示制度,提高财政涉农资金分配、使用透明度。贫困村要将实施项目的名称、资金来源、资金规模、实施地点、建设内容、预期目标、实施单位及责任人、监督电话等进行公告公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能真正做到事前公示,事后公告。在项目启动时,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位的集中张榜公示(乡自制)。项目实施结束,集中张榜公告(乡自制)。真正做到项目资金公开透明。

在资金管理上,严格按照《云南省财政厅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云财农〔20xx〕213号)、《龙陵县扶贫办、龙陵县财政局关于下达20xx年财政涉农资金整合项目计划(第一期)的`通知》(龙开办〔20xx〕145号)、《龙陵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镇级财政报账制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龙政办发〔20xx〕67号)文件要求进行管理,按程序回补报帐。使资金到位情况良好,满足了项目建设的需要;并认真遵守财经纪律,加强审计监督,严控支出,精打细算,实行项目法人一支笔审批制度,争取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二)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评价时,项目点均按照计划内容进行建设,已全部竣工。完成工程量:道路硬化1405.41m2,路面硬化(厚10cm)81.6m2,土方开挖194.4m3,挡墙支砌193.25m3,沟14.08m3,砂砾石回填260m3,φ22螺纹钢8.55kg。

项目于20xx年10月25日开始建设,20xx年11月18日竣工并投入使用。碧寨乡及时成立乡级项目验收组对项目进行验收,各项工程质量均符合验收要求,合格率为100%。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项目的实施能够极大改善和提高周围村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改善群众出行条件,提高群众出行效率,项目覆盖碧寨乡新林村,受益人数157户70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101人。工程使用年限能到5年以上。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

项目受益人口满意度均能达到90%以上。

四、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五、绩效自评结果

对照指标对项目进行自评,评分为98.1分,自评等级为优。

六、结果公开情况和应用打算

按要求及时公开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在今后的工作中增强单位的绩效评价主体责任意识,切实加强项目整改落实,推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结合,加大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的力度。

七、绩效自评工作的经验、问题和建议

(一)经验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负责部门及人员,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逐级推进;二是加强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保证资金使用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三是相关工作均按相关管理规定执行,合规合法开展相关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项目绩效管理不够精细;二是对相关政策、规定、业务不够熟悉。

(二)相关建议

一是相关主管部门能加强绩效评价业务培训,帮助各单位构建切实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二是加强绩效制度管理,加强项目的日常管理及跟踪服务,合理设置绩效指标,提升绩效自评质量,全面反映项目支出效益。

八、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项目建设绩效报告 篇3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背景、内容。

为方便群众出行和保障群众出行安全,根据丰财[20xx]133号文件下达仙女湖镇金竹林村村道改建公路工程建设项目。

(二)项目资金情况。

项目资金到位30万元、资金执行30万元。

(三)绩效目标。

金竹林村道公路全长11.72公里,其中泡桐树沟至生基坪5.54公里、田湾至秦家垭口0.25公里、秦家垭口至晏木匠坝子1.19公里、土地垭口至田坝1.94公里、郭家湾至后槽2.56公里、养殖场段支路0.24公里。全线按农村公路标准新改建,路基宽5米,路面宽4.5米,每公里设错车道3个,弯道砼路面宽度不低于5.5米,最大纵坡必须控制在12%以内。路面为C25砼厚20cm,垫层为20cm手摆片石、5cm厚碎石调平层。要求线形圆滑、顺适,横向、纵向排水畅通,沿线危险路段必须设置警示标志、安装护栏或警示墩。

(四)部门(单位)职能职责。

20xx年11月20日,成立仙女湖镇金竹林村村道改建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组,负责绩效自评工作,工作组的主要成员及职责如下:

1.工作组成员

组长:王东

副组长:梁军才

成员:张俊哲、李春霞、易凤玲、余浪波

办公室设在经发办,负责此项工作。

2.工作职责

(1)组长职责:审批绩效自评方案,监督、检查、核实绩效自评结果;

(2)副组长职责:审核修改拟定的绩效自评方案,并提交考评工作组会议讨论通过;监督、部署、确认绩效自评过程及反馈意见的处理。

(3)小组成员职责:起草和修改绩效考评方案报自评领导工作组会议讨论通过,实施执行绩效自评方案;牵头组织并实施年度绩效自评,根据组长、副组长指示,对考评结果进行复核,完成绩效自核工作组安排的其他工作。

20xx年12月1日,考评工作组到项目点现场,按照项目批复文件、合同条款、项目设计概算等,开展自评检查工作,对项目整体实施情况和质量进行评定,核实资金拨付情况等。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一)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金竹林村道公路全长11.72公里,其中泡桐树沟至生基坪5.54公里、田湾至秦家垭口0.25公里、秦家垭口至晏木匠坝子1.19公里、土地垭口至田坝1.94公里、郭家湾至后槽2.56公里、养殖场段支路0.24公里。全线按农村公路标准新改建,路基宽5米,路面宽4.5米,每公里设错车道3个,弯道砼路面宽度不低于5.5米,最大纵坡必须控制在12%以内。路面为C25砼厚20cm,垫层为20cm手摆片石、5cm厚碎石调平层。要求线形圆滑、顺适,横向、纵向排水畅通,沿线危险路段必须设置警示标志、安装护栏或警示墩。

(二)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建成硬化公路里程11.72公里,宽度/厚度4.5米/20厘米,项目按时完工率95%,农民工工资按时发放率95%,贫困地区以工代赈项目增加劳动者收入85%,生产条件改善带动农业亩均产量增加90%,工程材料污染情况:无影响,环境影响情况:无影响,工程设计使用年限5年,方便群众出行237人,受益贫困人口满意度95%,项目主管部门满意度:满意。

(三)评价结果

本项目自评得分100分,达到预期绩效目标。

三、存在问题

(一)项目管理方面的`问题

(二)资金使用方面的问题

(三)项目绩效方面的问题

(四)其他方面的问题

四、下一步改进措施

五、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绩效自评结果将在丰都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站上进行公开,绩效评价结果与下年度资金安排直接挂钩。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中央巡视、各级审计和财政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及其所涉及的金额。

项目建设绩效报告 篇4

按照陇发改代赈〔20xx〕51号文件下达中央以工代赈资金496万元、用于礼县城关镇杨河村通组道路建设项目,现将项目建设情况公告如下。

一、项目建设情况

礼县城关镇杨河村通组道路建设项目。总投资金496万元,道路硬化8.75公里,新建三角边沟887m,梯形边沟为120m。新建路肩墙共计12处,共计843m。新建桥涵12座,永久性公示牌一座。项目20xx年3月份开工,5月份完成,现已竣工验收。

、资金到位情况

计划投资资金496万元,到位资金462万元,资金到位资金率100%。礼县城关镇杨河村通组道路建设项目拨付462万元,拨付率100%。

三、项目效益

1、项目共发放劳务报酬75万元,吸纳农村务工群众141人,占比为中央投资比例的15%以上。

2、该项目实施后,改善乡村交通运输条件及投资环境,提高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群众经济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我局高度重视以工代赈项目中农民工工资支付,督促施工单位要按时足额拨付农民工工资,群众满意度高。

项目建设绩效报告 篇5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包括项目背景、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等。

全县国土总面积2257平方公里,全县林业用地面积305.6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273.8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175.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高达88.64%。全县共有公益林面积110.7万亩,商品林面积162.6万亩。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实行科学防火,综合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的危害,是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建设成果的迫切需要,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选择。《森林防火条例》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森林防火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安徽省森林防火办法》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森林防火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20xx年度项目预算投入50万元,资金使用50万元。按照县委、县政府建设美丽祁门和“四个严格”(严格巡查制度、严格督查制度、严格应急管理、严格执法问责)的要求,建设完善的森林火灾责任、信息、救灾三个体系,年度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4‰以下;加强天然林、公益林、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保护管理,构建“不失火、少失火”的长效机制;加快建立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决策支持、应急处置系统,组织开展宣传教育、防火巡护、火源管理、监测预警、督促检查、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传统防火和科学防火有机结合,促进森林防火长效机制基本形成,森林火灾防控能力显著提高,实现森林防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项目绩效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年森林火灾受害率不超过0.4‰,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同时提高村组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年森林火灾受害率不超过0.4‰,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无山火进家烧毁民房、厂房事故。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森林受害率控制在0.4‰以下,保护林地面积247万亩。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宣传、管理、预警监测严管野外用火,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20xx年1月至12月。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祁门县20xx年森林防火补助资金项目是从根本上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基础性项目。积极稳妥地建设好我县森林消防队伍建设补助资金项目,改善森林防火设施装备,提升了队伍的森林防火预防和扑救综合能力,增强了我县抗御森林火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森林火灾损失,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

祁门县20xx年森林防火补助资金项目是从根本上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基础性项目。

(二)项目过程情况。

积极稳妥地建设好我县森林消防队伍建设补助资金项目,改善森林防火设施装备,提升了队伍的.森林防火预防和扑救综合能力,增强了我县抗御森林火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森林火灾损失,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

(三)项目产出情况。

(1)数量指标: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森林受害率0.4‰以下,保护林地274万亩

(2)质量指标:完成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

(3)时效指标:项目严格按照绩效任务清单要求如期实施完成。

(4)成本指标:项目实施过程中,扑火物资装备逐年要进行采购、更新、补充,资金缺口较大。

(四)项目效益情况。

(1)经济效益指标:祁门县20xx年森林防火补助资金项目建设,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林区森林资源得到保护,林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林农富裕。

(2)社会效益指标:项目的实施,以较少的投资,极大地提高全县森林火灾的预防扑救科学化水平,大大缩短发现火灾的时间,为有效遏制森林火灾的发生、提高综合防控能力、改善防火基础设施、提升队伍能力和充实物质储备,将全面提高我县森林火灾的预防与控制能力,为森林防火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生态效益指标:建设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和物质储备,加强队伍能力培训和演练,强化了祁门县森林防火物质储备,提高了综合防控能力,减少了森林火灾发生,降低了森林火灾损失;提高了林分质量,有利于优化林种、树种结构、抑制森林病虫害、保持生物多样性;确保森林安全,防止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自20xx年祁门县森林防火补助资金项目实施以来,我县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认真组织开展项目实施工作,按照实施进度,取得了一定的实施效果。

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七、有关建议

主要针对项目存在的问题,着眼于项目的总体目标,从项目政策、部门管理、项目管理、预算管理等多个角度,提出加强和改进管理的意见建议。为做好项目绩效自评工作,体现项目实施效果,我局对县级森林消防专业队伍自项目实施以来的工作进度、扑火物资采购、队伍培训和演练等方面,开展了认真细致的调查。按照专项资金管理要求,对项目的实施情况、效益产出,尤其是资金的使用进行了调查和审核,以达到正确评估项目绩效的目的。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