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 篇1
读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后,我的心理久久不能平静。
文章主要讲了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的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
记得有一次期末考试,我的考了个全班级第一名。我兴高采烈在回到家,急忙告诉母亲这个好消息,母亲大吃一惊,抱着我在原地转了个圈,还不住地夸奖赞扬。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于是,我自豪地把卷子拿到爸爸跟前,得意扬扬地说:“爸,你看,我考了个全班第一名!”爸爸看了一会卷子,又抬头看了看我,说:“我还以为你考得有多好,你看,就连口算和标点这样的题都出错,你还在那儿高兴,真没出息!”我被爸爸的话惊呆了,明明考得这么好,还说我没出息,爸爸也真是太不近人情了!直到学习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后,我才明白父亲是对的,他不是要存心责备我,而是希望我不要骄傲,继续努力前进。我为有这样的父母亲而感到自豪。
读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我知道了母亲的爱像是蜜罐中的蜂蜜,甜甜的,告诉我在失败时不要失去信心;父亲的爱是药罐中的药。苦苦的,告诉我在成功时不要骄傲自满。我会在这两种形式不同,目标一致的爱中健康茁壮成长的。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 篇2
这天,我们学习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这篇文章让我深有感触。这篇文章主要是说作者七八岁时写诗,父母对诗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给自己的影响。“我”在母亲的鼓励下和父亲的帮助下一直写作。最终“我”因为这两种不同的评价而在事业中获得了成功。每个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子女,但他们所爱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而这些爱需要我们自己去体会。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事情。记得有一次期中考。看到成绩的那一刻我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成绩是这样的:语文97分,数学96分,英语99分。我高兴极了,心里美滋滋地想:爸爸妈妈一定会夸我的。于是我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回到家,我把试卷拿给他们看,本以为他们一定会夸我的,可我错了。
爸爸说:“本来三科都可以满分的,数学粗心扣了4分,语文扣了3分,英语又扣1分,满分就这样没了。”我说:“就差几分嘛!下次再努力就好了呀。”爸爸说:“那几分也是分,你去考别的学校,可能就差0.5分你就out了。不要以为那一点分无所谓。”妈妈也接着说:“不要以为在现在这个学校你很厉害,别觉得自己在这个学校考个第一名就很了不起,等你去了别的学校,几万人,到时候别考个倒数第一回来找我们哭鼻子。”
这一天我都在上政治课。听了之后,自己反思一下,真的觉得自己很差。有时候我会去羡慕那些没头脑的人,但这是个愚蠢的想法。有时我也会很庆幸我自己不是个男孩,因为我如果是个男孩,爸爸对我的要求会更加的严格。
父母的不同评价,都出自于——爱。无论是哪一种爱的方式,都透露着浓浓的父爱和母爱,他们伟大的爱滋润着我的心灵。我们身边有许多的爱,有父母的爱、老师的爱和同学的爱……虽然很多细小的事,但却都表达了他们对你浓浓的爱,我们应当好好珍惜身边的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 篇3
今天,我认真地读完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感触很深。
这篇课文讲的是巴迪七八岁时写了一首诗,母亲赞扬巴迪的这首诗“精彩极了”!可父亲却说“糟糕透了”!刚开始,巴迪不理解父亲为什么批评他。长大以后,巴迪才明白:“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巴迪努力地向前驶去。
一个人,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鼓励、赞扬,那是获得成功的灵感和源泉,同时,也都需要来自父亲的严格的爱,他是让自己健康成长的航标灯。
我有个严厉的父亲,他对我的行为习惯和学习要求非常严格。有一次,数学考试,分数下来了,我是第二名,分数九十六分,离第一名吴相岚的分数相差四分。我想:虽然我不是第一名,离第一名相差四分,但是好歹也是个第二名啊,爸爸应该不会批评吧。没想到,回到家,爸爸看了一下试卷,问了一下情况,出乎意料,劈头盖脸地批评了我一顿:“人家吴相岚考了满分,你却考个九十六,而且你还全都会写,就是因为粗心……”爸爸的批评使我没有自满,下定决心超过吴相岚。刚开始,我不明白爸爸为什么这么严厉,后来学习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我终于明白爸爸原来是很爱我的。
学完这篇课文,我觉得父母的爱是最伟大的。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 篇4
这篇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男孩一方面享受母亲的“精彩极了”另一方面又承受父亲的“糟糕透了”,想想,其实挺好的。精彩极了就是鼓励,鼓励能给人以前进的动力,使人自信,充满干劲。鼓励的激励作用不可小觑。有时候仅仅一句鼓励的话就可以从无精打采到斗志昂扬。不给力、→给力、这并不夸张。
“糟糕透了”即批评。如果一个人整天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自信被打磨掉,上进心也没有,那的确糟糕透了,挺没意思。但是,适度的批评可以让自己知不足,改正错误,就是进步。所以说,鼓励和批评应该是同时有的,一对一。一味的鼓励,夸奖容易使人骄傲,自大,不知不足,进而狂妄不思进取,止步不前。一味的批评,使人丧失信心,没有动力,终日浑浑噩噩,结果是悲观颓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同时具有了,那就幸福了,既可以保持足够的热情和信心去奋进又可以不被短暂的成功冲昏头脑,在错误中进步,想想,不好吗?事实是,现实中就应该这样,教育就应该是!相关,不多说,领会。
现在想想,小学课本其实挺好的,有很大的启蒙作用,只是当初没有更深的体会。小时候的教育,老多背诵了,可能当初只理解表面的意思,深层的挖掘不出来。或者,只知道应该怎么做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理解能力,理解深度有限。学着学着,突然体会到现实中的很多东西都回到根本,回到那些当初,我们小的时候,那些最简单的道理上。觉得,嗯,就是那么回事儿。(哥怎么说来着,回归最根本…尔尔)只不过现在看是从不同的角度看了,经过实践证明过的简单道理,和没有深刻理解的简单道理,都被定义为简单,但是感觉却不同,意义不同。同样的话,对自己的价值不同。
一个轮回,回到原点。回到最根本的出发点,地点相同,中间却是多了一段历程。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原点”已不是当初的“原点”。还有一句话说是,最简单的道理最朴素的道理也才是真理。这简单,这朴素,由自己去体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