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看两不厌的火山口
多次到过海口石山火山口,或观光、或陪友、或休闲……每次我都非常兴奋。
约十年前,初次到火山口。去之前我曾想,那应是一座杂乱、错落、灰黑、枯燥的火山石岭。可到那,展现眼前的是一片绿树重叠,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景象——爬山,从入口到半山腰,榕树、秋枫树排队伸展着粗壮的枝条和浓绿的叶片,雨伞般地给游人遮荫;半山腰至山顶,原生态树木绿衣迎接游人;锥状火山口,像个大漏斗,却长满着各种各样的植被,苍翠欲滴,养眼护目;登上制高点,放眼环顾,海阔天空,绿海无边,微风清爽……进入火山口景区,如同进入了一个热带森林公园。
我被那满山遍野的绿所左右,青绿、翠绿、墨绿、碧绿……这是火山地带,何又植被覆盖?村民说,火山爆发时,从地底掀起蜂窝火山石,铺盖在火山口这一带地表上,也带有些火山灰藏在石头缝里,而火山口则留下较厚的土层。后来人们开垦种植,将铺盖在地表上的火山石拾成堆,整出有限且较薄的土层。火山口一带的植被,都生长在岩石缝里和人们堆起来的石堆边,那年代,难于成片开垦种植,于是各种树木便得以保留。
民间,也有个传说,说马鞍岭火山口一带是风水宝地,谁家将祖坟埋到此地,后人就发财兴旺,但多少年过去了,偏偏看不到一座坟墓在其中。曾有一户外地人家,请风水先生选择祖坟地时,先生看中了马鞍岭火山口。这户人家便择吉日良辰将老祖坟迁址火山口附近。祖坟迁建那晚,周边村庄便听不到鸡鸣狗吠,连续几天几夜如此,人们生产生活没有了头绪。古时候,鸡鸣狗吠那是人们判断时段的重要信号之一。这种反常,令人惶惶不安。于是分头到火山口一带探明究竟,终于发现火山口附近刚刚修建了一座坟墓,于是,妥善处理。当夜,周边村庄的鸡、狗便恢复了正常状态。从那时起,火山口一带的人们都记住这件事,且代代相传,"保护这片山,保护这片树木,保住这里风水宝地,人们才会平安无事".
后来,先后陪同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到火山口观光,他们来自祖国的大江南北,他们都惊叹火山口的奇特和美丽。很多人兴奋地表示,回去后尽快带亲人和邀约友人来领略奇特火山文化,看看神奇绿美,听听美丽传说……他们说到了也做到了。
又来到火山口,走过石门,洗了龙水,抬头,眼前是一间火山石屋。此屋用规则火山岩石垒成,墙体较严实,且没半点粘料,颜色深灰,古香古色,在绿树红花陪衬下,显得古老又实重,甚有居高临下之感。这让我想起之前到过火山口附近村庄时,看到的那些高低错落、大小不一、风格各异的火山石古民居,那都是一幅幅古老而注目的美丽图画啊!
石山乡土文化名人王建平说,自古以来,这里的人们兴建房屋均就地取材,采用火山石干垒。宋朝时期,生产工具较落后,都是捡拾地表面火山石当材料,没经过加工雕琢便干垒石墙。由于火山石间不吻合不紧密,牢固性差,经不起年久风吹雨洗,这类古民居早已消失,留下的建筑物仅有石塔及个别石门,如儒洪魁星塔、儒符石塔、儒豪石门和美鳌李氏古墓群等。明清时代,生产工具有所进步,有简易木质花生榨油工具、榨甘蔗石碾,还有石磨、石臼、石桌、石凳、石槽、石盆等,人们建房屋,除捡拾地表面火山石外,还开挖一些大石头进行加工雕琢当建材。
人们盖的房屋等级清晰。有鸟嘴墙的,这种墙是根据石头无规则的形态去寻找相互吻合点线而垒成。这种房屋,每个村仅有几间,能建起此类房屋的人们均是望族,儒豪村鸟嘴墙保留较完整;中等次的火山石房屋墙状为沿行墙,较规则。此类房屋占大多数,多是人们相互帮助修建起来的,有一定档次,工艺也较好,比较牢固,均为祖屋;一般的火山石房屋墙状为百石墙,亦称双层墙,这种房屋稳固性差,易倒塌,已存量不多。千百年来,火山养育了人们,人们也用自己的坚守回报火山,创造了奇妙的火山文化,简居乐业,繁衍生息。
最近,又与朋友到火山口休闲喝茶,遇上石山乡土文化名人吕惠荣,便聊了一个时辰。他说,火山口旅游出名后,村民也活跃起来,附近国群村老王擅长根雕手艺,原到城区打工,后发现游客在火山口观光旅游购买的小工艺纪念品,其中就有他在厂里生产的产品。于是辞去厂里工作,返乡创办根雕加工场,走出一条离土不离乡,过上新生活的路子。有村民原在火山口看管单车,有机会接触游客,扩大了视野,发现了商机,及时转行挑担,卖蜂蜜、番荔枝、地瓜、木瓜等。过去,村民种植的杂粮,木薯、地瓜、毛薯等仅为填饱肚子,如今,杂粮已成了宝贝,卖给游客,赚到了钱。村民巧借火山口辐射,开发农家乐、古屋民宿、家庭旅馆、特色茶店等。
火山是奇特的,紧偎着一座年轻的省会城市,那更是奇迹。历经万年沧海,大地变迁,这里还保存着多座环杯锥状火山口地貌遗址,这不仅全国唯一,在全世界也极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