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日记大全 > 正文

中秋节的日记

2024/01/10日记大全

微文呈现整理的中秋节的日记(精选8篇),希望大家喜欢,记得分享哦。

中秋节的日记 篇1

中秋节到了,宽敞的大街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灯笼,整齐地排列在街道两旁,就像两条长龙在空中飞舞。大街上,人们的脸上都绽开了灿烂的笑容,个个呼朋唤友,观赏着街上形态各异的花灯。我们小孩子更不例外。

“哇!好漂亮啊!这么多漂亮的花灯!”我情不自禁地叫道。我赶上前去仔细观看,只见这些花灯千姿百态,颜色名异,有嫦娥奔月,有可爱的玉兔,有香甜的月饼……。缠着爸爸要去买一个。爸爸经不住我的再三央求,便去给我买了一只可爱的小兔灯笼。我拿着灯笼,心里美滋滋的,一路上又蹦又跳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来到街心,我们又看了一盏大型的花灯,画面上美若天仙的嫦娥姐姐抱着一只可爱的小玉兔正朝着月亮的方向奔去,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嫦娥奔月了。“太酷啊!这么大型的花灯,真漂亮!”我不禁赞叹道。这时花灯中“啦、啦、啦……”的音乐声突然而起。我不禁一愣,咦?这简直就是锦上添花呀!原来现代高科技也被用到了传统的花灯制作上了。我被这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不知不觉地跟随着人潮载歌载舞地前行,陶醉在如诗如画的灯河中。

今年的中秋节,我过得真开心!我想,这美妙的时光将长留在我童年的梦中。我要感谢中秋节,感谢幸福的生活!

中秋节的日记 篇2

中秋节到了,许多人在排队买月饼和包子,我们全家人却在家包包子。

一开始我在写作业,大家没有叫我,等我写好作业出去一看,哦,大力士爷爷在和面,我也要和爷爷一起和,可是我的手刚放进面粉里,手就粘了起来,我很奇怪爷爷的手怎么不粘?妈妈说是因为我手干的原因。我把手湿了一点水,再放进面的时候,真的不粘了。我觉得真神奇。

和好面后,我就和爷爷、奶奶还有妈妈一起包包子。奶奶包得,像一朵朵盛开的花,爷爷的会张嘴笑,妈妈包的也很好,只有我包的像一个个面团。

包子包好后,我的“面团”和其他包子一起下锅了,十五分钟后香喷喷的包子出笼了。我吃着自己包的包子感觉特别香,特别好吃。就连挑食的爸爸也一直夸好呢。

哈哈,我包的神奇面团包子,你要不要尝一尝呢?

中秋节的日记 篇3

大家常说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节对于离家在外的游子们来说实在伤感,难得一见的明月和孤独的身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添惆怅。我猜就因为这个,才使中秋佳节和嫦娥奔月这个美丽的传说联系了在一起,可我今天要讲的不是嫦娥奔月这个传说,而是:观月、赏月、拜月和尝月。

每年的八月十五,我们都会看到,黑色的夜空,犹如一块黑色的屏幕。一轮明月就像光华四射的水晶球挂在天空上,着凉了漆黑的世界。薄薄的轻纱中,皎洁的月光如倾泄的清流,注满大地。天空中,云很淡,风很轻,月亮像个大玉盘。如果您注意看,就会发现:月亮深处似有一女子怀里抱着一只兔子,看着一男子抡起板斧再砍那株永远也砍不倒的桂树。这一幕让我仿佛又看到:那个思念丈夫的嫦娥和日复一日辛勤工作的吴刚正在一边吃着月饼,一边思念亲人,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呀”

每当中秋佳节到临时,奶奶总会买一些蜡烛,在中秋节的晚上对着月亮点燃,并让我对着月亮拜一拜。所谓的尝月可不是吃月亮,而是品尝月饼,品尝各种各样,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味道不同的月饼。我最喜欢的是豆沙馅和肉馅的月饼。

虽然说“月到中秋分外明”这句话很伤感,但上一句就不同了——人逢喜事精神爽。祝各位游子快快回归家庭,和家人一起过一个快乐的中秋佳节。最后,祝大家中秋快乐。

中秋节的日记 篇4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浓浓的月饼味伴随着家家户户喜气洋洋的气氛,使人惬意极了。就在今晚,我也将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边品尝美味的月饼和令时水果,一边等待月亮的到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时,我们全家人都唱着这首歌《水调歌头》 ,使这中秋节的气氛更加融洽。六点三十分,月亮盖着层层厚厚的面纱,过了很久,月亮才掀起那层厚厚的面纱,终于露出了那张会发光的脸蛋。看那月光多轻柔,犹如轻纱般撒向人间;那月亮多可爱,犹如白玉让我欣赏;那夜空多美在月亮的衬托下,犹如人间仙境。你瞧,月亮里灰暗的影子,不正是传说中的吴刚在桂花树下在月光下乘凉吗?不远处,美丽的嫦娥姐姐的怀里正抱着一只惹人喜爱的玉兔呢!

想着想着,我仿佛走进了神秘的广寒宫,然后看见了一个美若西施的仙女,身旁还有一只玉兔在跳来跳去,这时,我觉得我就是那个力大无穷的后羿。所以,我便向那个美若西施的仙女大叫起来:“嫦娥!嫦娥!”嫦娥抬起头,看见了后羿,便想上去给他一个拥抱······就在这时妈妈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这个中秋节,不仅让我尝到了月饼的香酥还感受到合家团圆的气氛,这真是一个难忘而又快乐的中秋节呀!

中秋节的日记 篇5

月饼只有几块,大人是不舍得吃的,都留给我们了。

每次分得一整块月饼我都不舍得吃,用纸细细的包起来,能放好些天,每每隔着纸闻到那香甜的味道,心里就充满了欢乐,等到中秋过了好些日子再打开纸包在弟弟妹妹羡慕的眼神里掰一小块儿放进他们的嘴里,总能换来我们满屋的欢呼……

曾几何时,那一份简单的快乐都遗失在岁月里,今夜又到中秋,本是月儿分外明的日子,是这一份阴翳将那遥远的记忆拽出来,窗外无月,可我心里那轮明月却分外明亮。

中秋节的日记 篇6

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去外婆家吃团圆饭,还有阿姨、姨夫和我可爱的妹妹,一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外婆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大人们边吃边聊家常,不时传来欢声笑语,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晚饭后,大人们迫不及待地摆出各种各样的食物,有月饼、苹果、板栗、葡萄……准备拜月亮婆婆。

天上的月亮像害羞的小姑娘,躲在乌云后面不肯出来。夜幕降临,月亮终于露出了可爱的笑脸,发出美丽的光芒,洒向辽阔的大地,那圆圆的脸蛋,像晶莹的大玉盘,特别美!

愿天下所有人在此时此刻都幸福!

中秋节的日记 篇7

中秋节美食首推月饼,其起源说法多种。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荡然无存。另有一说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靠月饼隐蔽的传话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此后,吃月饼成为每年的习俗。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中秋节的日记 篇8

今天早晨我从睡梦中醒来后,妈妈说:“走,我们回外婆家。”我说:“好呀。”

回到外婆家,中午吃完饭,妈妈说:“走,我们一家人去河边玩。”我兴奋地说:“好。”

走在去河边的路上,我左顾右盼,一会儿看见村民们在收黄豆的场景,一会儿看见收花生的场景,一会儿又看见那玉米全都干枯的场景,还看见了捡花生的场景,路两边杨树在跳舞,路边的小草摇动着,好像在对我们招手。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河边,我们在河边找贝壳,捉龙虾,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