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情感 > 生活故事 > 正文

考研那些事

作者: 朱灿铭2024/01/12生活故事

2000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山村初中任教。尽管端上了"铁饭碗",但是现实却是一泼就醒的冷水。走出农村又回到农村,心里尽是失望与不甘。学校是在乱坟岗上建起来的,荒僻破旧,周边人烟稀少。白天虽有学生相伴,夜晚的无聊与寂寞却逐渐吞噬着青春的激情。

学校里曾有许多不愿泯然众人的前辈,通过考研再一次改变了命运。这样的先例,给了我无数的启示和动力。在一位当年30多岁且奋战多年的同事的带领下,我与一位同龄的同事也加入了考研大军,组成了考研三人组。

考研之路,道阻且长。按照考研要求,专科毕业需要工作满两年才有资格报名参试。等到两年期满,满怀期待地准备报名时,却遇到了"拦路虎".我所在的乡镇出台了土政策,不愿出具单位证明,以此来限制教师考研,保持教师队伍稳定。

拿不到单位证明,就无法去市里报名。这时候,就到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刻。路子活的人很快就能开到证明,人生地不熟的我,只能在浑浑噩噩中度过。在好心人的指点下,我豁然开朗,在老家以社会青年的身份开具了单位证明。

一纸证明很轻薄,红彤彤的公章却让它重如千钧。我用颤抖的手将证明揣进内衣兜里,在报名截止之前赶到了市教育局。长长的报名队伍一直蜿蜒到门口,就连交验材料的窗口也被挤得密不透风。

在等待之余,聊天是化解焦急的不二法宝,研友们交流着各自的身份处境、开具证明的艰难、考研经历的坎坷等等。每个人的命运不尽相同,梦想却殊途同归:对未来心存美好期盼,用自己的努力去丈量人生的新高度。

过了报名关,就迎来了考试的时间。考试前一天,我们三人背着行囊,顶风冒雪穿行了无数条大街小巷,足足找了一下午,遭遇了无数的冷嘲热讽,就是为了寻找一处距离近又便宜的旅社,好省点钱。穷酸,几乎成了我们的标签。

其间,还出了一个"笑话".天渐渐暗了下来,我们还没有找到落脚处。失望之余,惊喜地发现立交桥旁边的门面房玻璃门上,赫然贴着"空调房十五元"的字样。我们喜出望外地打开玻璃推拉门冲了进去,里面温暖如春,还有一盏粉红色的灯散发着无尽的诱惑。在与前台确认价格,办理入住手续时,从里间突然冒出六七个身形健硕的大汉和穿着暴露的女人,这样骇人的情形吓得我们目瞪口呆,落荒而逃。

后来,找到了一家便宜的旅社,尽管被子返潮且有异味,我们还是住了下来,然后去不远处的小饭店吃晚饭。见我们进来,老板很是殷勤地招呼我们落座,递上茶水,推荐招牌菜。在得知我们不饮酒时,老板的眼里分明闪烁着失望。碗碟上了桌,我们风卷残云般地吃净了饭菜。因为免费添饭,就连电饭煲里的饭也被我们吃光了。第二天中午再去时,老板揶揄我们光吃饭不喝酒也不点好菜,他挣不到钱。我们只好尴尬地陪笑,结账时主动要求老板加收添饭钱。

对于走上工作岗位的我们来说,食宿之难,难不过英语。高考没考上理想大学,考研时我们都选择了A类地区的热门学校热门专业,因此对英语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心有余而力不足,蹩脚的英语让我们三人折戟沙场,考研梦碎。

梦碎了,心不死。我们三人重复着前一年开证明的艰难,从头再来,还是被英语拖住了前进的步伐。那个与我同龄的同事进修了英语,又订了一份英文版的《中国日报》来增加阅读量,英语水平提高很快,在2006年率先上岸。

从此,原先的考研三人组正式解散,我开始停考、相亲、成家。2008年,在婚后的两三个月,29岁的我与那位39岁的同事再次踏上考研路。我们第一次选择了师范类院校,而且发挥得都很好,一齐上岸。我考取了A类地区的安徽师范大学,他则被C类地区的西北师范大学录取。

上岸,是一种美好的梦想。只有游过考研的河,才知道泅渡的艰难;只有游到对岸,才知道,坚持下去,梦想就不会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