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捉大鱼
湘南多山,山与山之间有小溪流水。水流向何处?不见长江心不欢。远方到达长江,近处流进水库或池塘。在我们老家八月十五中秋节,凡是自家有鱼塘养鱼的人家,这一天都会下塘捕鱼,既给自己吃,也卖给左邻右舍。此时,正是湘南大地风吹稻浪、渔获丰收的好季节。
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无鱼不成席”。这些山塘水库中的鱼都是纯草喂养,品质特别好,特别是大尾的草鱼,更受欢迎,十分抢手。有经验的老农极看中大鱼嫩猪,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很少遇见有连续养了几年的老猪,但是碰上连续养了几年的大鱼是很普遍的。
村民们虽读书不多,但祖辈留下的传统谁都会遵守。每家的鱼塘都会分层放养鲢鱼、草鱼、鳙鱼、鲤鱼、鲫鱼。这些常见的家鱼分属上中下三层水域,互不干扰,还会形成合理的食物链互助互利。捕捞的时候,一般是抓大留小,一至两斤的鱼通常留到第二年往往可以长到四五斤。有些鱼塘因为当年各种原因没有捕捞,塘里的鱼隔年长到十斤以上也是有的。
郴州历史上,抓鱼让人最有印象的,还是1218年前的那一次。唐贞元二十一年(805年),韩愈从广东阳山来郴,与郴州刺史李伯康泛舟北湖,叉鱼为乐,兴致勃勃写下了《叉鱼招张功曹》一诗。“叉鱼春岸阔,此兴在中宵”。即将离郴赴江陵前,韩愈又写了一首《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张功曹,即张署,韩愈好友,此时在郴州为临武县令。这首诗中最着力最精彩之笔,是最后三句:“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八月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碧空,不开怀痛饮,岂不辜负这美好的月色!
其实,每到中秋村民不仅捕鱼吃鱼,还送鱼舞鱼。“鱼”与“余”谐音,象征着富贵。你有余(鱼)送给亲友,就会得到人们的祝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红楼梦》第五回写了十二曲,其中有首《留余庆》,是借巧姐口吻来劝世行善。“留余庆”与“积阴功”都是讲前人为后代留下福泽。送鱼的方式也有讲究,须用稻草结绳缠住鱼尾,让鱼头朝下。一来表示对长辈的尊重,二来因为鱼头营养最丰富,将鱼头朝下可让血液下聚,增其美味。这样一来,既为长辈送去了祝福,又送去了健康。
鱼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门类。从远古狩猎、采集时代起,鱼就一直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据文献记载,我国自殷商末年已有池塘养鱼的历史。但系统的文字记录,最早见于春秋时范蠡所写的《养鱼经》。《史记·周本记》上载有周王朝把鸟、鱼视作吉祥物的说法。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更是用河之鲂、鲤比喻宋、齐两地的女子,将食鱼与娶妻联系起来。“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这是因为鱼繁殖力强,子多,生长快,象征着家族兴旺、人丁众多。
鱼,为人们所喜爱,还由于它是一种美好的象征与传递。古人寄信时常把书信结成双鲤形状。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寄令狐郎中》便歌咏:“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相传,更早的时候,人们是以绢帛写信,把它装在鲤鱼腹内传给对方,因称“鱼笺”。926年前,秦少游在郴州,作《踏莎行·郴州旅舍》,便说“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汉代蔡邕有一首描写信件的诗作,他说:“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这样,“鱼传尺素”便成了中国的文学典故。
更有趣的还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小时候见过的年画,主题大多跟“鱼”相关。“如鱼得水”,描画出了生活和谐、幸福美满。“鲤”和“利”谐音,人们用它祝愿“家家得利”,又有“鲤鱼跳龙门”之意。“鲢”与“连”谐音,以莲花和鲢鱼构成的画面,取名为“连连有余”。“金鱼”和“金玉”谐音,画面绘有童子嬉戏和养金鱼的水塘或鱼缸,寓意“金玉满堂”。
说到吃鱼,中国八大菜系都有鱼的席位。而八大菜系之首的鲁菜源头是齐国菜系,“鱼腹藏羊”就是其中的代表。它将鱼肉和羊肉的味道合为一体,汉字“鲜”也就诞生了。于是,鱼羊鲜便成了一道汉族的传统名菜。在我老家,“尝鲜”是一项敬老的传统。尝鲜,即吃应市的新鲜食品,或是享用某种新鲜的东西。每到新鲜瓜果成熟上市,或新收割稻谷、麦子归仓后,必先敬天地和神灵,然后奉献给家中老人品尝,再轮到其他人员动嘴而食。每次看见母亲举行供奉仪式,我和弟妹们的心里充满着无限的敬畏。
村里大凡红白喜事,办酒上菜必是“十大碗”,这是数百年留下来的传统。十碗菜都有固定的菜名,每道菜上桌的先后次序都是固定的,很有讲究。上“圆子”必放鞭炮,代表“团团圆圆”;上鱼时,主家不再劝酒了,寓意“有余庆”,好日子还在后头呢。“鱼”成了乡村宴席上的压轴猛菜,摆入菜盘的必是一整条鱼,不能破损。
我小时候最不善渔,三叔和小伙伴钓鱼、捕鱼都能捉到一些智商高而又猛猾的鲶鱼。而我,只能抓到鳙针和贝壳,或许它们和我一样笨手笨脚。少年时节的我,望着小伙伴们钓到青鱼、鲤鱼,捕捉到泥鳅、螃蟹,我总是非常仰慕他们。直到现在,那些年,那些捉鱼的事,在阳光的庇护下,仍然散发微光,酿成美酒,才下舌头又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