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卷多情似故人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必定会热爱书院。去万松浦书院的路上,热情的阳光给卧在山脚下的小村庄裹上了一层金灿灿的霞帔,给起伏和缓的山丘和纵横交错的沟壑也裹上了一层金灿灿的霞帔。挂满了果实的苹果树、葡萄树、梨树实在是太多了,漫山遍野都是,见缝插针似的,不肯浪费掉每一方肥美的土地。沉醉在浓得化不开的果香里,我突然想起张炜的自传 《游走:从少年到青年》里对联合中学环境的精彩描写。
"地处海滨,在一片果园的包围之中,校舍是一排排红砖瓦房,被大片绿树掩映,连阔大的操场也罩在了林子里。这里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都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春天是密密的苹果花和李子花,是一群群的蜂蝶和小鸟;夏天有流经园里的河渠、不远处的大海,让我们玩得尽兴;秋天果实累累,园径上花丛盛开,花果把人簇拥起来;冬天有遗落枝头的冻果,有高高的雪岭……"这些刻在心上让人热泪满盈的纯净和美好,应该无数次打湿了这个多情少年执着的梦乡吧。
初秋的风掀起松涛阵阵,循着芦青河缓缓流淌的水声,怀揣着一颗虔诚的心,我们走进了向往已久的万松浦书院,走进了这座既传承了古代书院精神,又极具现代文明气息的文化圣地。隐在松林里的书院绿荫铺地,鸟鸣啁啾,蝉声如歌。热烈的阳光铺在黑色玄武岩铺就的小路上,裹在古朴典雅的书院建筑上,是那么的灿烂辉煌耀眼染心。置身于这座安谧而肃穆的园林里,嗅闻着袅袅的墨香、花香、青草香,面对着自由自在爬满了墙面的绿油油的藤蔓植物,以及为了保护原生树木而不时凹进去的那些墙基和拐了弯的石径,我的眼底渐渐地湿润了。因为我发现,集深邃的思想和悠远的情怀于一身的万松浦书院,在努力传播和弘扬文化的同时,也给予了所有的生命足够的尊重和珍惜。
万松浦书院的书籍是必须用海量来形容的,不说老舍、茅盾、沈从文,也不说胡适、巴金和鲁迅这些值得敬仰的作家的书,单就当代文学大家张炜的书来说,其数量之多和质量之高就足以让初次来访的读者激情澎湃了。在我们当地的新华书店,张炜的书都是成套出售的,非常珍贵。直到今天,我都没有能够全部捧回家阅读珍藏。而此刻,面对着透明的展示柜里一部部光芒四射的鸿篇巨著,我贪婪的目光已经是应接不暇了。
蓝色的河流,洁白的鸥鸟,透过《芦青河告诉我》纯净的封面画,我想起《游走:从少年到青年》里的张炜,一位善于思考的善良的农村少年,一个始终保持着童心和诗心的兔子作家,他一直用比芦青河河水还清亮的眼神阅读故乡,用比海水还澄澈的心灵书写故乡。当他瘦瘦的身体从低矮的炕桌边起身的时候,我看到那些泛着浓浓墨香的阳光已经紧紧地将他包裹住了。他挺拔的身躯像极了书院里那棵高大的水杉,绿云般的树冠与头顶的蓝天白云紧紧相拥,刚硬的灵魂在春夏秋冬的变幻里,勇敢地承接着雷电风暴的无情侵袭。
万松浦书院有许多人物的照片和肖像,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有名的普通的,文学家、诗人、贤人君子……但是人物的雕像却只有一座,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鲁迅先生。鲁迅先生被誉为 "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主席曾经给过他很高的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由此看来,书院把鲁迅先生的雕像端端正正地安放在这里,安放在葱葱郁郁的苍松翠柏之间,当是极具智慧与理性的。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恋恋不舍地走出书院大门的时候,我一直在心底翻来覆去地诵读这些分量很重的名句,在我感性与理性相融的思悟中,这也应该是书院的美好愿望和伟大的历史使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