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句 > 好文案 > 正文

鬼谷子经典文案

2024/03/22好文案

请欣赏鬼谷子经典文案(精选103句),共4篇,此文由微文呈现整理。

鬼谷子经典文案 篇一

1、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其伺言也,若声与之响;其见形也,若光之与影。

2、抓住了规律,完成了规矩,合乎天理呀!其实有许多合乎规律的东西,就在我们身边隐藏着,要靠一些有才能的人去发现,去利用,利用好了可以兴国,也可以灭国,可以平定天下!

3、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如同蚂蚁抢骨头一样可笑。

4、好话像春天的太阳,能使大地欣欣向荣,坏话似寒夜秋风,使大地肃杀凄凉。

5、你哪理不如我?我总体不如。

6、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用什么办法最有效?均衡。均者,平也;衡者,杆也。对内对外要把一切位置都要摆平就能够长治久安。在外,国与国之间用力相平,兵力相平,人才相平,就能和平;在内文官与武官之间势力平等,智力平等就能相安无事。做国王的就是那根天平上的杠杆,要保持一个平字,再有,一旦杠杆不能转动,文官武将就会同流合污,联合起来对付王权,则国将不国了。

7、不要让文官武将走的太近,不要怕他们 之间有矛盾,要学会置身于矛盾之中而凌驾于矛盾之上,此可谓帝王之术。

8、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者有讳忌也。众口烁金,言有曲故也。

9、圣人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10、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

11、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

12、世间百态,天地万物,皆环环相围。民被吏围,吏被官围,官被君围,君被国围,国被天下围,天下被宇宙围,宇宙被造物围,造物最终又被天地万物芸芸众生之精神围。围之愈广,其势愈大。此为棋道,亦为天道、人道也。棋道圣手以围地为目标,然必以取势为根基方能成势。棋无势,犹围无法度威势也。圣手治棋,犹明君治国之道也!

13、虽非其事,见微知类。

14、胸中装着天下,心里想着苍生。

15、我不能把您请出去,但我能把您请进来。

16、纵横之学,大多是与帝王打交道。天地造化在于高与深,圣人之道在于隐与匿,并不单纯讲求仁慈、义理、忠诚、信守,只是要维护正道而已。

17、天上星座也是变化的',去掉星子,会给人的天地更广阔,若有星子在位事先框定,就只有憨杀憨战了,大人不见大盘否?

18、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

19、即有七层,便当一试。

20、故计国事者,则当审量权;说人主,则当审揣情,避所短,从所长。

21、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

22、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23、吃秦国亏是吃在不知捭阖进退,言语不讲技巧。以雄辩使对手沉默并不等于说服了对手,也不可靠高谈阔论去争取成功,更不可不看对手的反应而滔滔大发议论,那会使人厌烦的,一定要练就揣摩之术,用自己的智慧去推测对方,再配合威胁利诱的手段来掌握对手的心理特点,从而说服他,要正确的把握态势。

24、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

鬼谷子经典文案 篇二

1、巇者,罅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

2、“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开。”?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万物。

3、为策士者,必须善于揣摩主人之意。见风使舵,先迎合,后分化,再鼓动,不择手段达到目的。你一清高君子,一腔热血,不知进退,如何取悦于君王?即便是你有天高地厚之才,脸皮不厚也无济于事。

4、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之党,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

5、其不可善者:或先征之,而后重累;或先重以累,而后毁之;或以重累为毁,或以毁为重累。

6、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其张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

7、圈与圈不同,在山脚下转一圈与在山顶上转一圈能一样吗?

8、谁也不要想做大地的主人,大地是没有主人的。

9、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

10、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2、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孔子

13、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17、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1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20、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1、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22、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

2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25、不迁怒,不贰过。——孔子

26、——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27、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28、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孔子

29、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

30、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31、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32、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解释: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作出成绩来。

鬼谷子经典文案 篇三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

4、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复相求,因事为。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国之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

5、故物归类,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

6、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

7、圣人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8、为强者,积于弱也;为直者,积于曲;有余者,积于不足也。

9、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钳和之,以意宜之;此飞钳之缀也。

10、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之党,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

11、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

12、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13、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14、巇(3)者,罅(4)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

15、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难。以此观之,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然而无为而贵智矣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

16、虽非其事,见微知类。

17、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此,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

18、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天地而化转之,然后以之求合。

19、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

20、言有之曰:“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之道,在隐与匿。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

21、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就说其所重,以飞钳之辞钩其所好,以钳求之。

22、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其张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

23、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

24、用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

25、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其伺言也,若声与之响;其见形也,若光之与影。

26、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者有讳忌也。众口烁金,言有曲故也。

27、常有事于人,人莫能先。先事而至,此最难为。

2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29、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鬼谷子经典文案 篇四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同上)

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同上)

6、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7、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8、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0、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同上)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15、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1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7、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