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味作文怎么写
微文呈现整理的新年味作文怎么写(精选4篇),希望大家喜欢,记得分享哦。
新年味作文怎么写 篇1
新的一年临近时,我和爸爸、妈妈到奶奶家过年。奶奶家在淮南西部郊区,虽不在繁华喧嚣的市中心,但却独有一份乡间自然的气息,一份浓浓的`年味儿,是我在市中心感受不到的。
这一路走来,红自然是家乡的主色调。大红灯笼高高挂,红色的窗花孩子们争着贴,而春联有些高,还得家长帮忙贴才行。记得我小学时的寒假作业,有一项就是收集春联。就在这么多人的齐心协力下,各个社区里都充满着喜庆的红。这红是中国红,纯正美好,像朝阳一般的红,像牡丹似的红,蕴涵着活力与生机。
年三十的晚饭是我一年中最期待的大餐,不是它的丰盛,是因为它充满着年味。我和姐姐也会帮衬着去端菜,偶尔尝个鲜,当一回品尝大师,告诉掌勺的大厨(我的舅舅)该加点什么料,盐、糖、醋、八角、辣椒,这些可是传统的中国味品,原汁原味的传统美食令人感觉吃了心里暖和、踏实。接下来,一盘一盘香气扑鼻而来、色香味俱全的大菜上桌了,摆满了方桌、圆桌、转盘,嘴馋的小孩子们看得直流口水。妈妈、舅妈开始给我和姐姐倒果汁时,这顿具有重大意义的大餐便拉开序幕了。等到大人各就各位,先向老人们敬酒,孝敬老人是中华传统美德。老人说新年快乐,大餐正式开始,大家转动转盘,品尝着精美的菜肴,我们小孩子则迫不及待地开吃了。也不顾吃相如何,大人问菜味道如何时?我们只管一个劲说“好”,等到看春晚时,还在如数珍宝地说着自己今晚喜欢的菜肴。
在除夕里还有一件小孩子最期盼的事就是长辈们给压岁钱,我和姐姐给爷爷、奶奶拜年贺岁,长辈们将早已准备好的红包给孩子们,红包里充满了对孩子们的希冀与满满的爱。等拿到压岁钱后,我和姐姐兴高采烈,相对而笑。在蛇年的最后一天我们对这压岁钱进行规划,不过我会乖乖地存进银行,做为我的教育基金,再留些日常支配。
年里头,吃得多,收获的也多,但最有深刻印象的还是听到的年声。因为从踏上回家的路时,人们议论关于过年的话题的声音就不断。从吃、穿、住、行聊到国家大事,全与年紧密相连。到了年夜饭的时候,碰杯声、祝福语交替而来……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临了——守岁到零点,马年来到,窗外鞭炮声迭起,噼里啪啦响个不停,在这声声爆竹声里,我们的忧愁、烦恼全都“付诸东流”,迎接新的一年。还应了“爆竹声中一夕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但又很矛盾,鞭炮声让年味更浓,但也增加了环境污染,我想若能用播放鞭炮的声音替代燃放鞭炮的声音,减少污染多好,让我们过个绿色环保年。
就这样,我们守着一年又一年,迎接一年又一年,我想,时光老人,如果你能看到我们人间的欢乐,是不是也会放慢脚步,流连忘返!让这一年里最快乐的时光多停留一会儿。
新年味作文怎么写 篇2
年味在大街小巷散逸,沁入我的血液,正不自觉地在胸膛里快乐地跳动。
年味,一个惬心的字眼。年味是什么呢?我细细地去品味着,感受她那浓厚的乡间气息。年味是王安石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万象更新的景象;年味是林伯渠的“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热闹非凡的气氛;年味是范成大的“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其乐融融的气息……
也许,这就叫年味吧!在年的开端,各个都会为这喜庆的佳节书写下一个校标题,给自己生命的崭新日子一份心灵的承诺。一家人都团聚在家中,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大家边品尝着旧年里靠自己的双手取得的果实,边辞旧迎新。大人总是有讲不完的话茬,小孩子们总有吃不完的美味。
而我也按奈不住内心的喜悦,多么希望用自己的眼睛,更重要的是一颗诚恳的心去发现年味儿,感受年味儿!走在熙熙攘攘的五马街,望着络绎不绝的人,我略有所思。走进一家别具特色的饺子馆,店内座无虚席。一股股浓厚的饺子香味扑面而来,孤身坐在空余的一桌。不一会儿,热情的店员端上一盘热腾腾的饺子,旁边有些醋、香油等美味的佐料。店员还精心介绍道“饺子象征着团聚合欢,也有‘招财进宝’的含义……”,隔桌的吃客也津津有味地品味着,似乎饺子里包含着对来年的一种美好期盼。老老少少脸上笑意盎然,无忧无虑地感受着年味。
最令我感动的是,他们还向我问了声“新年好”,那种友好的感觉让人感到如此的温馨,真可谓是“良言一句三冬暖”呀!但心中又有些无法讲述的悲伤和苍凉在心中回荡着,情不自禁地想起刚刚瘫倒在路边的乞丐,没有人来关心他,只有成群的苍蝇陪伴着他。
新年之际各个都是合家团圆,而他只能把此当作一种“奢侈的欲望”,并不是因为他心中年味越来越淡,他心里是非常想过年但找不着年味儿。因此,我觉得春节渐渐质变为一种具有内涵文化,但应让每个人都能得到享受,这样年的意蕴和风味才会遍布于社会!若这也是一种年味,那么它只让我感到丝毫的落寞与凄凉。
我们走出饺子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家家的热闹店面。挂着喜庆的红灯笼,贴着洋气的年画海报,给温州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一些店面已经开始紧张不絮地打扫,到处洋溢着欢喜的气氛。一些人也在购买新的衣裳,热情井喷。
俗语有云:人靠衣装马靠鞍。各个都想让自己看上去更精神、生机。这样的话,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已买好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让我们告别过去,面向未来,感受年味儿!那浓浓的年味你感受到了吗?
猜你喜欢1:不该丢失的年味初一作文
记得小时候,最期盼的莫过于过年了。而现在,感觉到过年越来越趋于形式化,不似以前的那般热闹。
小时候,还没有搬进楼房,住在平房里,几乎所有认识的人都在一条巷子里住,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红的灯笼挂在门楣上,一到年三十的那个晚上,灯就亮了起来,每户门前都被照得亮亮堂堂的,一条巷子被照亮了,几十条巷子被照亮了,几百条巷子被照亮了这时,城市就变成了一个不夜之城,在红彤彤的灯光照应之下,和姐姐们一起玩耍、游戏 而现在,几乎都搬进了楼房,似乎没有人在门楣上挂上大红的.灯笼了,也没有了那种红光的映照,同时那个不夜城也随之消失了,也不知如今是否还有那火红的灯笼。
小时候,大年初一早上,总是期盼着能穿上新衣裳,早早的起来,去给老人拜年,那时候,我祈求的并不是一张张的百元大钞,而是一粒粒的干果和一颗颗甜甜的糖果,只是这些,就觉得很欢喜了。 而现在,平常的衣裳也不差,衣服也不少,就对新年的衣裳不在那么期待了,也不磕头拜年了,就能拿到装着百元大钞的红包了,不再充满期待,更多只是无聊而已。 小时候,没有五颜六色的烟花,只有一个个简单的雷子,但是,那一个个的响声,寄托着我们对未来最为美好的期待。
而现在,礼花的样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漂亮,但是,总是找不回小时候的那种感觉,那种寄托,那种对未来的期盼。 现在,交通便利了,人们的感情却疏远了;通讯便利了,问候却少了;时代更新了,年味却淡了,楼下那一朵朵绽放的烟花,这靓丽的颜色怎么能感染到人们的心呢。
猜你喜欢2:年味高一作文
我的家乡在华亭,在我们家乡进入腊月门,传统节日一个连着一个。年味一天浓过一天,传统的地方民俗文化活动也就更更加丰富多彩起来了。
腊月初八这是华亭过年的前奏,这天要吃腊八粥,还要在腊八粥中放用肉馅包成的“雀头”饺子。腊八粥用大米、谷米、玉米、红豆、黄豆等混煮而成,表示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之意;“雀头”饺子用大肉作馅包成圆形雀头状,表示能消灭危害庄家的麻雀(据传说腊八这天见不到危害庄家的麻雀)。
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升天奏事的日子,传统的小年,又名辞灶。华亭人对过小年非常重视,这天早饭要吃搅团,有盼望团圆之意。街面上有售卖的用麦芽糖汁做成的灶糖,又甜又粘,相传送灶时给灶王爷吃了甜得粘住了嘴,就不会向玉皇大帝告人间的状了。送灶的时间大约在傍晚,家家都要摆祭品,放鞭炮,意味着过年开始了。
腊月的日子长了翅膀,一飞而过。转眼已到除夕之夜。家家贴对联,挂红灯,张灯结彩;户户围着餐桌、抱着电视守岁,放开肚量喝酒吃肉,毫无顾忌纵情欢乐,一年中所有的辛劳、烦愁在这晚烟消云散,所有的丰收、喜悦在这一刻被无限放大。
正月初一是新年第一天,家乡的人都有“迎喜神”的传统,吃过“拉魂面”之后,村里的人个个穿戴一新,喜笑颜开,牵着或赶着身上披挂了彩纸折叠的纸扇的牛羊骡马,浩浩荡荡的向预先估算好的喜神方位进发。这是为了驱除凶煞和病魔,乞求喜神保佑一方平安吉祥,没病没灾。
元宵节那天,大街小巷马社火、高芯子、车社火排成了长队、绵延不断,鞭炮、锣鼓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又一次将过年推向高潮。晚上,家家户户点燃用玉米、荞面捏的灯盏,小孩挑着纸糊的灯笼尽情玩耍,灯光、月光、星光融为一体,相映成辉。
正月二十三日已是过年最后一个节日。这天华亭农村有“燎疳”的习俗。妇女们使出浑身解数提早用鸡蛋壳、五色纸糊好“疳娃娃”,男人们则割足枯蒿茅草为“燎疳”做准备。二十三日白天,小孩挑着“疳娃娃”玩耍,看谁的“小媳妇”、“小相公”好看;晚上,每家门前都堆起柴草,上面插上“疳娃娃”,当第一堆疳草点燃,听到有人大喝“燎疳喽——”,家家户户便都点燃疳草,霎时间熊熊焰火映红了村子,照亮了天空。人们争抢着从火焰上一跃而过,以求燎去病灾,燎红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