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的作文
微文呈现整理的好奇心的作文(精选4篇),希望大家喜欢,记得分享哦。
好奇心的作文 篇1
我们的童年大概也就是在“十万个为什么”里度过的吧!碰到一切心奇的、感兴趣的事,我们都喜欢用手指奶声奶气地问上一句:“这个是什么?”这完全是出于我们的好奇心。
何为好奇心?于我来说,不过三字而已,好、奇、心。
“好”是一种欲望,求知欲学的愿望,孔夫子早就回答过子贡,教导他要“敏而好学,上耻下问。”“好”是一种态度,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陆游曾告诫后人“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好”也是对他人负责。面对他人的“好”,我们要览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总之“好”是事情的前提。有了“好”这个意识,才能去探索大千世界中各种各样令人着迷的“奇”。
何所谓“奇”?只不过是遇到“奇”,发现“奇”,使之不“奇”。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人带着“猎奇”的心态去看待世界。然而,“猎奇”的人常常把一些不好的落后的事物挖掘出来,这并不是真正的“奇”。
这里所指的“奇”,是牛顿对于苹果为什么会掉在自己头上的疑问:是伽利略对于亚里士多德两个铁球为什么不能同时落地的质问;是李四光对中国“贫油论”的反问。
对于书籍,我们发现更多的“奇”,人类在“奇”的带领下更加了解我们所居住的美丽星球。“奇”是我们必须拥有的探索品质。
“心即理也”。明代的王阳明这样解释心与理的关系,虽然有唯心主义的色彩,但却能看出人们对于“心”的重要性的认识。
好而不奇是庸才,奇而无心是蠢才,只有用心好之奇之,才会有的发现;有所收获。人生凭“好奇心”而活,人类凭“好奇心”兴旺发达,永续发展。
好奇心的作文 篇2
谈及好奇心,我总会想起李比希的遗憾。作为一名杰出的德意志化学家,曾经从海藻中提取碘时,发现了一层奇怪的液体,可是李比希并没在意,从而错过了发现溴的机会。这正是由于好奇心的缺失才导致的结果,好奇心的力量是不可估量。
毋庸置疑,儿童的好奇心是最大的。他成天围着大人问为什么,对你来说也许是十分可笑的问题,但好奇心给予儿童的,却是思想的提升,总有一天必定会有个问题难倒你。
好奇心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牛顿由一个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面对顶起的壶盖从而改良了蒸汽机,李时珍尝遍了各种草药完成了《本草纲目》好奇心其实就如一团火苗,好奇心越大,火苗就烧得越旺,照亮的范围也就越广。在别人眼里,总觉得有好奇心的人很愚昧,就正如人们对那种痴心研究的人的嘲笑,但事实证明,他们仅仅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当那群“愚昧”的人成功后,“明智”的人只能低头不语,这才是真正的愚昧。可见,好奇心能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去不断探索、挖掘,虽然不一定能获得成就,但我们得到了丰厚的知识,智慧在无形中得到了升华,社会由此不断进步。这就是好奇心的力量。
我国数学的实力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但这仅仅是在竞赛方面,真正的数学不在于会做什么,而在于发现了什么,创造了什么。完成这种发现与创造就需要好奇心。然而,中国的孩子就是缺少了好奇心,面对数学只是一头钻入题海,却从没想过如何造船扬帆渡海。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总没人能获得“数学中的诺贝尔奖”:菲尔次数学奖。好奇心其实就是与循规蹈矩相对,它需要的不是死板的规矩,重视的是真正有益的创造性。有了好奇心,你就会多问几个为什么,有了疑问,你就能发现问题所在,才能深入研究这一疑惑,最终,你就创造了只属于自己的规矩,不用将思维僵化在那已有的定律上。这就是好奇心的力量。
好奇心其实是一种载体,拥有好奇心,你就拥有了获得知识的媒介,个人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为社会创造前进的动力。
猜你喜欢1:以好奇心为话题的小学三年级作文
小时候,可笑的事情可多着呢。像沙滩上的五彩贝壳,今天我拿出一个最美丽的贝壳,讲给大家听一听。
那是我四岁的时候,一天我和妈妈去一位阿姨的家里去玩。在哪儿,大姐姐和我玩了一会儿就出去了,我在一旁听妈妈她们聊家常,渐渐地觉得很没劲,就在屋里溜达了一圈。忽然,我的眼前一亮,咦?这不是滴眼液吗?正好我这几天眼睛也不舒服,为何不滴一滴试看呢?我刚要滴下去,只听见阿姨大叫一声跑过来和我说:“美美,千万不可以滴啊,滴了下去可是要闯大祸的呀!”我心想:我干吗不可以滴啊?我在家里也经常看到爸爸妈妈滴这种液体的,我看你是小气吧!我才不管三七二十一呢!毫不犹豫地滴下去了一滴,妈妈见状立即惨叫一声朝我扑来,我顿时觉得眼睛睁也睁不开,好似一股黏糊糊的东西把我的眼睛给粘住了,眼睛一阵剧烈的疼痛使我一下子失去了知觉。
等我醒来时已经在医院的'冲洗室,医生们用药水冲洗我的眼睛,我痛得发出撕心裂肺般的惨叫声。这时我才明白,原来那里面放的是胶水啊!
唉,一切都是好奇惹的祸
猜你喜欢2:好奇心作文
“为什么有白天黑夜呢?为什么木头会浮在水上呢?为什么寒假只有一个月,而不是和暑假一样两个月呢?”一有空我就对妈妈提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妈妈总是被我问得哑口无言,但我还是乐此不疲。
在生活中,我总是对所有事情充满好奇心,在学校里我的好奇心更是显露无遗了。
有一天,我和我的好朋友吴畅正在学校的游乐器械旁嬉戏打闹,突然发现“古风鱼塘”旁边围了一大群人,还不时发出一两声惊叹。好奇心驱使我拉着吴畅挤进人群,原来是一只黄色的死鸟浮在水面上。我们一下子就来了兴致,打着要探索科学奥秘的幌子,拿了几根树枝和几片宽大的落叶,开始实施打捞工作。看着死鸟离岸边越来越近,旁边有些胆小的同学赶紧避开,吴畅也显得有些害怕,扯着我的衣角说:“不要打捞了吧,它说不定已经腐烂了!”我也有些犹豫,想就此放弃,可脑子里却突然冒出好多问题。“这是什么鸟?”“怎么死的?”“腐烂成什么样了?”……无数个问题打败了我的害怕,于是我壮着胆子用树枝戳了死鸟几下,把它继续往岸边拉。
旁边的学弟学妹们一阵骚动,竟引来了一旁的午间值日老师。她过来一看也吃了一惊,忙问我们要干什么。我托着装了死鸟的'大叶子,凑近给老师看,还装着很有学问的样子说:“死鸟在河里会腐烂发臭,河水也会被污染,把死鸟捞起来就不会造成这些不好的影响了。我们打算研究一下这只鸟。”我本以为老师会对我的好奇心赞赏有加,可老师似乎对死鸟不太感兴趣,只是点了点头说:“好好好,你们自己做吧。”我们只好悻悻地往百果园走了。
在百果园里,我们仔仔细细地把死鸟观察了一番,最后决定为这只为我们做了巨大研究贡献的死鸟举行一个隆重的葬礼。我们把死鸟安葬在一棵大树底下,还拔了一些三叶草撒在它身上。谁知正当我拔草的时候,百果园的勤杂工大爷出来检查,刚巧看到我在灌木丛中摆弄着什么,立即气势汹汹地冲过来,揪着我的耳朵大骂,唾沫星子到处横飞,溅得我满脸满身。他以为我在拔名贵的花呢。我刚想分辩几句,替自己伸伸冤,他就回骂得更厉害了,我只能默不作声,自认倒霉。
回家后我把这事说给妈妈听,妈妈对我一顿批评,原来死鸟身上可能会携带一些可怕的病毒,比如禽流感。我听了以后心有余悸,也明白了,虽然好奇心有时可以增长知识,丰富见闻,但也有古话说:好奇害死猫,我以后在发挥自己的好奇心时也要考虑周全,保护自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