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作文 > 作文大全 > 正文

给教师的建议高三读后感

2024/01/19作文大全

微文呈现整理的给教师的建议高三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大家喜欢,记得分享哦。

给教师的建议高三读后感 篇1

借假期时间我认真拜读了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这本书令我深深地感到:品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高尚的人在交谈。这本书最先吸引我的是“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它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我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上课、写反思、批改学生的作业,参加教研活动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认为: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不应该总是抱怨时间太少、事情太多。而应该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书中所举的那个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用了终生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我们只有主动地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

其次,“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这条建议也对我帮助很大。对后进生我一直认为这是属于智力问题,是先天因素造成的。无论是谁,无论用什么方法教育都是无济于事的。但读了这本书后,我的观念转变了,从心底里认可了“后进生是可以转变的”这个道理,只是认为操作起来还是会相当困难。书中的那个“费加”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他和我常认定的笨学生非常相似,我平时对这样的学生往往采用补课的方式,使他们掌握该掌握的知识,傍晚留下来反复地给他讲解、背诵直到她“懂了、会背”为止。而苏霍姆林斯基却不这样做,他给她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集》,给她搜集了一套供她阅读的书籍,都是关于智力训练的。苏霍姆林斯基也从来没有给她补过课。后来,费加的学业成绩赶上来了,并成了一名高度熟练的机床调整技师。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教育为她今后的一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也从中得到启发,对费加这样的孩子,我们要注重训炼他们的思维,发展智力,为他们今后的不断学习提供动力。

另外,这本书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它字里行间洋溢出来的对学生的那种人性化的尊重与热爱。一切的教育方法都是基于对孩子成长的学习需要而引发的,在那里教育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虽然有国别的限制,但我仍深深的感受到教育者对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那种神圣的'尊重。

书中还特别重视德育教育,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重视对学生足够的尊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在大师眼里,德育教育绝对不是空洞的说教和口号式的响亮文字,而是生活中的细节,是一个微笑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应当教会儿童去爱,而不是教他们去谈论爱,应当教会儿童体验和珍藏自己的感情,而不是教他们寻找词句去诉说并不存在的感情……”反思自己的教育,是不是缺了些什么?

在阅读过程中,我从苏霍姆林斯基清新的笔调中读到了很多的东西,他没有空洞的理论训导,而是以提“建议”的形式,将他对教育的认识和体验与你娓娓道来。他不喜欢大而空的说教,而是深入你的内心,联系教育生活的实际,用了很多生动的事例和实际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给我们提出许多饱含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建议。整本书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教育的真谛,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仍有着重要的意义。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书中的许多经验都值得我学习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关于什么是从事教师工作的才能,我是这么想的,才能不外乎知识和能力,例如各学科的知识,处理事情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面对问题的能力等。那么这些也是我在教学中所要面对的东西,需要摸索着去锻炼自己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提高,正式由于他们持之以恒的读书,不断的补充他们知识的大海。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学生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成为10:1、30:1、50:1。”这也使我看到了自身的差距,明白教育工作不能心急吃热豆腐,一名合格的教师都是经过不懈的努力和通过不断的教学,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而成长起来的。这也使我更加坚定了在奔向合格教育工作者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在读完前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遗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感觉受益菲浅。做为一名教师,在不断完善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同时,还应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谈谈其中印象深刻的叫条建议和自己的体会。最后谈一下自己总结出来的想法,原本以为教师这个职业是个很简单的职业,等到自己亲身经历了,才知道其中的苦也累,但也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面对着一张张天真的笑脸,学生的声声问好,我也为之动容。每个孩子的一生只有一次,同样他所受教育的机会也只有一次,我希望我带给自己的学生是灿烂的明天。虽然未来从教之路会充满艰辛与坎坷,但我会用爱心去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用知识去教育学生,这也是我的目标。好书犹如一泓清泉,不仅清澈明净,可当镜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洌,沁人心脾。书中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到相关的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真让我感触颇深,启发非浅。

给教师的建议高三读后感 篇2

本学期初,校领导赠与每位新教师人手一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并把这本书做为今年新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拿到这本书后,我经常认真阅读,通过阅读以及和同事之间的相互探讨,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悟,借此机会将我的心得体会和各位进行交流。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是“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是一本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拜读的教育名着。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着名教育学家,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有很多鲜明的教育观点,比如:“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等。

书中共有100条,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苏霍姆林斯基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出发,针对教师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不解,把教育好孩子的建议向我们娓娓道来。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书籍,对我们工作在教育岗位第一线的老师来说,受益匪浅。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教育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师而言,丝毫不显过时。看过之后,带给我的是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为我指点迷津。我从中吸取了很多经验,也将多方法和经验用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22条建议,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条的感受。书中第22条讲到“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能力、志向才能自愿地建立起来。作为老师,最希望的就是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才可能学好!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每个教师都在尽量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使他们入迷地酷爱这门学科”。但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高尚的人格去感化学生,用积极的智慧去启发学生,而且还要有高超的教育艺术吸引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在这里,他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他说:“我希望你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我们常常希望学生有高昂的学习热情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常常把课堂效果不好的原因归结到学生身上。读了这本书后,我真正意识到,其实解决问题的根源应在教师自身,苏霍姆林斯基就说:“如果学校里没有一种各科教师都来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气氛,那么学许多学生的兴趣就永远得不到开发”在教学实践中,总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上课前或下课后,学生快乐的围绕着老师身边,和老师交谈着自己的所见所闻或讨论着有关课堂上的问题。这些学生都是对这门学科感兴趣的学生,他们可能因为喜爱这门学科而会把这门学科当成自己将来从事研究的方向,但也有一些学生可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那么,如何才能点燃起这些学生“兴趣”的火花、“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呢我认为。

充分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我们必须要做好的一件事。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认真领悟新课改的精神,广泛查阅各种资料,精心备好每一堂课。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经验的教师都在努力做到这样一点:在他的学生热爱的那门学科方面,教师制度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通过充分、精心的备课,才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备课不仅是备教材,更重要的是备学生,要考虑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让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做,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活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的课堂是令人向往的,师生互动的,气氛热烈的,和谐积极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有一种愉悦的心情。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乐园,从而调动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

猜你喜欢1:教师节的作文

20xx X月X日 天晴

九月十日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可我却没有给以前教我的陈老师送贺卡、鲜花。

我现在很希望是陈老师教我们,陈老师以前教我的时候我老是会开小差,上课很不认真,但我现在很后悔。

在那天我每次看到别人不是拿着鲜花就是拿着贺卡,而我却是两手空空的来到了学校。我的同桌也拿来了两手满满的鲜花。我的同桌他是送教过他的'老师,当只剩下一株鲜花要送给陈老师的时候我就跟这他了。我不敢进去,因为我没有什么要送给陈老师。我只在办公室门口看着,可以看见我的同桌黎俊峰把鲜花送给了陈老师。陈老师的脸变得苍白了,头上也多了几根白发。陈老师把黎峻峰送的花接了那株花,和蔼的向黎峻峰说了一声“哎”,黎峻峰说了一句老师您辛苦了。老师又说了一声哎。

以前陈老师教我的时候,我上课不听讲,老师也常常在评价手册里说她喜欢我,要我好好努力学习。她今天没看见我来一定很失望。我想到这里,我的眼睛模糊了。

猜你喜欢2:高考百日誓师大会教师演讲稿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在这里,我们隆重举行20XX届高考百日誓师大会。我谨代表高三全体教师向同学们致以春天的祝福!

十年磨剑,今朝试锋。亲爱的同学们,为了这次高考,你们准备了整整12年!你们挥洒汗水,苦练过硬的本领;你们浇铸心血,锻造智慧的利剑。12个寒暑,你们在知识的陡峭山峰艰苦攀登,翻过一道道难关;12个春秋,你们在知识的浩瀚海洋奋力遨游,越过一道道险滩。再过88天,你们就要踏上高考神圣的战场。88天,是激情燃烧的88天,是顽强拼搏的88天,是梦想成真、奇迹迭出的88天!而今天的誓师,就是壮行的酒,是催征的号,更是励志的歌。过关斩将战高考,春风得意马蹄疾。势如破竹夺桂冠,金榜题名正可期!

尼采曾说过:"一棵树,要长得更高,接受更多的光明,那么它的根就必须更深入黑暗。""更深入黑暗"意味着要忍受更多的孤独寂寞,经受更多的磨砺考验。而今天的你们就应像一棵树,坚韧而顽强地成长,倔强而巍然地挺立。高考,将翻开你生命中崭新的一页,它会让你的梦想绚丽如画,让你的前程多彩似锦,让你的生命优美若诗!而这一切的可能,只有两个字能够实现——拼搏!今天的你,或许会为自己的不够优秀而担心,为自己的粗心大意而懊恼,为自己的内心不够强大而忧虑,为自己的知识不够系统而焦急。可是,你们是否记得自己报考育明时立下的壮志?是否记得参加竞赛时描画的蓝图?是否记得教室里无数次的挥汗如雨?世上有很多路,只有一条路不能走,那就是放弃。所以,亲爱的同学们,请对症下药,请有的放矢。请记住:临阵磨剑,不利也亮;临关策马,不武也威。在接下来的88天里,老师对你会有更高的要求,有更严格的管理,有更艰苦的训练。但我们相信,我们的期盼你会用真心体会!我们的付出,你会用优异回报!珍惜这88天,成功跨越这最后的征程。我知道,时光会见证你们的卓尔不群!我们不为高考而生,更不会为高考而死,但我们会为高考而战斗!

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纵使寒窗十余载,至今也只算走过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就是这最后的88天,最艰难的88天,也是决定胜负的88天。为了老师殷切的希望,为了父母期待的目光,为了自己远大的理想,你们要挑战,你们要冲锋。有一首歌唱得好:"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作为你们的老师,我们将与你们风雨同行,我们愿为你们全力以赴。有疑难,我们帮你解决;有心事,我们听你倾吐;有痛苦,我们与你分担。当然,我们更想分享你们成功的幸福!我们愿:不惜身上膏,化作千尺明;我们愿:铁肩担重任,汗水化时雨;我们愿:心为普济桥,身为攀云梯;我们愿:杏坛鞠躬终不悔,润出桃李满园红!

说到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今年是什么年?而今年的农历五月是什么月?今年的农历五月即阳历6月5日到7月3日恰是猴年马月。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所有的梦想都得猴年马月才能实现。而我们将在这段时间战高考,候佳音。那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赶上了最好的天时,这就预示着:你们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高考是你们的战场,你们以笔为刀枪。智慧为你们插上翅膀,父母为你们保驾,老师为你们护航,同学与你们互助互帮。奋斗88天,让雄心与智慧在六月闪光!奋斗88天,让理想与豪情在六月翱翔!奋斗88天,让我们一起铸就育明高中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