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情感 > 情感短文 > 正文

父亲二三事

作者: 李建宁2024/03/27情感短文

父亲喜欢读书,尤其喜欢文化历史类。打我记事起,总是看到他的书桌上摆着各种传记书,王阳明、曾国藩、范蠡等历史人物当时我连名字也读不全,隐隐约约我能感受到每一个名字的分量,都是一部历史。

带着这种虔诚的心态,我也逐渐喜欢上了读书。

每当夜深人静时,父亲总说这是他最舒服最放松的时刻。手握一卷书,透过厚厚的镜片,在密密麻麻的汉字中,寻找迷人的气息。

父亲很忙,我和他交流的时间并不多,但我记得他说过:“知行合一,我心向阳。”后来我知道这句话出自王阳明一书。虽然我理解得不是很通透,但父亲崇拜的人物也一定是我崇拜的。妈妈把家布置成书的海洋,她成了“图书管理员”,我和父亲在里面徜徉。在父亲的影响下,六岁起我开始接触蒙学: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朱子家训、增广贤文;长大些,又通读了《论语》《大学》以及国内外名著。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很多书的内容已经脱离了记忆的轨道,但我知道,那种声声成韵,潜移默化的东西已渗入到我的血液里,令我的精神世界无比充实。

小学四年级时,外公病了,且病得很重。妈妈忙于带年幼的我,家里大小事,都落在父亲的身上。

外公的病情一天天加重,全家人的心也跟着焦虑难受,父亲安顿好家里的一切,带着外公北京上海四处寻医问药。不放过任何一丝希望。我想这就是父亲对“亲人”的理解,对忠孝的诠释。

外公祖籍四川,后来因为工作定居到了辽宁,很少回老家看看,但是他的记忆里仍保留着一方故土。故土是他的牵挂,能回一趟老家看看,成了他最大的心愿。

那个暑假,我们全家人陪外公回了一趟四川,这是我记忆中最“奢华”的一次旅行。我第一次陪外公坐飞机头等舱,一路包“豪华”中巴车,走走停停,累了就找酒店住下,一切都是为了让外公更舒服些。我们家并不富裕,但看到外公久违的笑容,以及忍着病痛侃侃而谈,我们知道对他来说,回到他十六岁就离开的家乡,见到多少年不见的兄弟姊妹,那种家人团聚的意义,不言而喻。这些场景刻在我记忆的深处,那份血浓于水的情感让我受用终生。

这个春节,是我和父亲相处时间最久的春节。因为疫情,路上的行人明显少了许多,父亲的生意惨淡,也就多了闲暇时间,却实现了我期待已久的“亲子时光”——一起看英文大片。

正当我品味此刻的温情,父亲已经发出均匀的鼾声。父亲竟然睡着了。我有点委屈,但看到在微弱的灯光下,父亲鬓角上那些躲闪不及的白发,以及镜框下张牙舞爪的皱纹,这些岁月留下的印记,像重拳击在我的心上。我突然意识到父亲不仅仅属于我们这个小家,还有他的“大家”!即使疫情期间,他每天都是电话不断,家里成了他的临时办公室。“疫情期间的员工安全保障,必须保证员工戴口罩上岗;防范措施不可忽视;为灾区捐赠钱款和急需物资……”“再坚持一下,疫情很快就过去了……”断断续续的电话声里,这些坚硬而又充满安慰的词语,让我知道了父亲的难处。

纵然身负重担,事务繁杂,但父亲从未抱怨,不辞辛苦,积极解决每一个突发问题,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我不再埋怨他对我的陪伴太少,理解了他的艰辛与不易,相信寒冬终会过去,爱之花定会在每个人心中绽放!

古语有云:“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潜移默化,自然似之。”父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记忆中,是仁、是义、是礼、是智、是信,更是忠孝和大爱。父亲给了我生命,更给了我成长的土壤,在我的人生中,能遇到父亲,我很幸运。我相信,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也一定能成为父亲那样的人,一定会,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