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2024/04/23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品格的力量读后感(精选22篇),都是精品文章,请您欣赏。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篇1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接触到了“创典家庭教育大学堂丛书”,它共分为18本,分别讲述了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会遇到的难题、解决办法等,主要是用来帮助家长实现养育专业化的系列丛书。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养花、养草、养鸟、养鱼,都要先懂得专门的方法,才可以养得好;难道养孩子,不懂得方法,可以养得好吗?医生、教师、工程师等职业都需要经过专门的职业培训,同样,父母也需要接受专门的亲子教育。教育孩子不仅仅需要爱,还需要科学和专门的技巧、方法和艺术。因此,父母不仅仅是一种家庭中的角色,还应该是一种专门性的职业。正如马克思所说,父母的职责就是教育孩子。

作为一线幼儿教师,作为一个母亲,我深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所以在开始“假期阅读”时,我便选择了关于家庭教育的有关书籍,以便能更好的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其中,对我影响和感触颇深的是《品格的力量》这一册书,品格的力量可分为同情心的培养,关爱他人,为孩子树立行为的榜样三个层次。从这三个层次上又将本书分为三章,分别是:优秀品格的基石——同情、播种爱的种子——关爱,身教胜于言传。同时又将每一章分为家庭教育攻略,以及专业家长进阶、家长实践作业三个方面。层层递进、梳理将文字知识简化,便于家长理解。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有许多的感触,以下是我的一些个人感悟分享。

说到品格,大家既熟悉又陌生,那如何来培养品格呢,却成为了许多家长非常棘手的问题。谁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好,那怎样培养呢?在这本书里我们能得到启发。好的品格,是要教会孩子如何去爱,“受爱不如授爱”。孩子的成长是从家庭这个最小的社会单元,走到学校,走到社区,最后走进社会这个大家庭,要想生存,生活需要依靠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能力,父母爱孩子,希望他能够拥有一切,而孩子离开父母,又有谁能够给孩子一切呢?爱孩子不如教会他爱,让他自己创造爱。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当孩子真心诚意的关爱别人,帮助他人时,别人就会反过来真诚的关爱他,所以爱人的人,也会受到别人更多的爱,仅用自己的爱来包裹孩子,莫不如让更多的人来帮助自己爱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心田的播种人,父母在孩子心中撒下了何种种子,就可能收获什么硕果。

一、优秀品格的基石——同情

在教会孩子爱的同时,要教会他如何认识自己的情绪?如何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如何培养孩子助人的品质?如何引导孩子友善的对待他人?而这些都不仅仅是一句话可以完成的,而是通过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来促进孩子的心理成长。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语言对于儿童的思维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家长教给孩子内疚,羞耻,自豪的词汇,能够极大的促进儿童良心的形成。父母都希望孩子对别人负有同情心,为别人着想,但孩子并没有识别情绪和表达情绪的能力。通过日常生活,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描述孩子的情绪,主动带有感情的与孩子,讨论一些感情词汇,并鼓励他们使用这些词汇。如:作为一个母亲,我很重视孩子主动表达自己情绪的能力。当我和他在一起时,不论做什么我都会跟他说说我的感受是怎么样的,然后再问问他的感觉是怎么样的。比如晚上回家时,在楼道上没有灯,我会告诉他我很害怕,我会问问她,她是什么样的感觉呢?她会告诉我,他也很害怕,同时还“一本正经”的告诉我,她会保护我。听着这样的回答,我就知道她对害怕这个词汇有了一定的了解。又如在路上遇到拾荒的老人时,可以告诉孩子,他们很辛苦挣钱,如果有喝完的矿泉水瓶等废旧物,可以送给他们去换钱来生活,让孩子真实感受他们的不容易。通过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便教会了孩子如何认识情绪,如何去培养孩子助人的品质和友善的对待他人。

二、播种爱的种子——关爱

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如何强化孩子的利他行为?如何教孩子关爱生命?培养关爱可以从家人开始,从故事中的榜样,以及关心生病的小朋友,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养小动物开始,有了开始,爱的种子便被播撒了。在这一段中,我们说到了利他行为,那什么是利他行为呢?我举一个实例:当孩子在玩耍时,你注意到孩子做出了善良有爱的行为,如:给其他的小朋友让座,分享玩具,在这时我们都要及时的让他知道,你为此感到非常高兴,针对行为进行夸张的表扬宝宝,“你给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了,妈妈很开心,你这么做非常好”,此时孩子就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良好的心理感受,并把这种行为和感受联系起来,而孩子总是希望爸爸妈妈表扬自己,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孩子就可能再次出现利他行为,达到强化的目的。

三、身教胜于言传

如何向孩子传递社会规范?如何为孩子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如何为孩子树立助人的榜样?以身作则,可以从很多方面来引导,尊重他人、营造和谐的邻里关系、以身作则、孝敬老人、示范如何遵守规则、在孩子面前言而有信、让孩子看到父母的助人行为、分享乐趣、大人犯错也要惩罚、形成节约的生活习惯等方面。如:在社会中,服务人员常常被人看作是特殊人群,家长要和孩子强调对这一人群的尊重。在餐厅吃饭点菜的时候,家长对服务员的态度如何,多使用“请”“谢谢”“麻烦”等礼貌用语,只有当你在孩子面前面对服务员,也能很好的表现出礼貌的一面时,孩子才真正习得了尊重。又如,在孩子面前一定要言而有信,“说话算话”,是被很多家长忽视的品质之一,但却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经常会有家长承诺孩子,周末带孩子去游乐园、公园玩,结果周末有工作或者跟人吃饭就爽约了,即使真是因为什么事情耽误了,也要与孩子讲清楚。否则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会对诚信的概念产生不良的影响,孩子长大后也会产生说话不算数的行为,因为爸爸妈妈就是这样的,通过以上几个实例,我们可以看出以身作则对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非常重要。

总之,优秀品格的培养绝不是三言两语可以传达的,而是通过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去渗透,希望每个小天使都可以在和谐、温馨、健康的氛围下长大,有良好的品格修养,成长为健康快乐的孩子。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篇2

暑假里,我读了《品格的力量》,读了这篇故事,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分。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位父亲决定卖掉自己的美国收音机,而这收音机总是常常出问题,经常要修,所以父亲要把它卖了。在路上,他一再的叮嘱女儿要和服务员说收音机是被修过的,不然买主的利益会受到损害。父亲跟服务员说了又说,因为他知道,不诚实的话是很可怕的。结果,收音机就卖了6元钱,这个就是诚实的代价。

读了这篇故事,我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诚实,要做到诚实守信。就像我以前,撒一个谎,说我没有拿完成的钱买玩具,妈妈就相信了我,而我的内心却深感愧疚。这件事就在我的脑海久久没有忘怀。

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细节,能够体现他的道德修养,而且比一些大人物展现给大家的都真实、生动、具体。就我们来说,在平凡的生活中尽心尽责是展现我们品格的主要途径。如果一个人没有高尚的心灵,即使他拥有了金钱、权势、名誉,也不会有什么意义。但如果我们有美好的品格,即使其他一无所有,我们的人生也将是有意义的。品格的高贵与受教育的程度、财富没有必然的联系。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不是金钱、权势,而是一个人高尚的品格。培养高尚的品格,也许并不能使你在物质方面富有,但是却能得到他人的尊重。这样的回报是和物质不能相提并论的。诚实也是高贵品格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人生的财富之一。

人生高贵的财富莫过于一个人的高尚品格,它是美好意愿的表现。培养高尚的品格,或许不能让你在物质方面富有,却可以赢得人们的赞美和尊敬,这样的回报是物质所不能比的。因此,养成良好的品德是非常重要的。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篇3

“在这个国语追求物质享乐的年代,我们决不能忽略品格的价值。这是一本值得你一读再读的书。”

《品格的力量》是英国十九世纪伟大的道德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写的,虽然写于一个多世纪之前,但丝毫没让人感觉过时,相反,对于身处当今物质享乐年代的我们仍具有很多启迪。

作者在这本书里,力图把那些曾在人世间生活过的最优秀的男女的高贵而壮丽的人生图景展示在年轻人面前,给人以心灵上的强烈震撼。人生在世,生活百态。然而作为年轻一代的80后,尤其在当今时代,我们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和作为呢恐怕不是海阔天空的夸夸其谈,抑或是像唐吉柯德式的白日做梦那样就可以创造美好未来的。

记得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这样的: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这题目一出,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大讨论,在当今世风日下的社会,人们首先要抓住的是保护自己背囊,道德是那样的软弱无力。难道诚信不应该是我们首先所追求的吗难道这个社会不需要道德品格来维系吗我疑惑不解,但《品格的力量》给了我答案。

其实金钱、才学、荣誉并不是真正的品格,虽然天才总是得到人们的羡慕,但是品格高尚的人更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天才更多的是理智的产物,而品格则是心灵的力量,从长远来看,正是心灵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天才人物凭借自己的智力获得社会地位,而品格高尚的人靠自己的良知赢得社会声誉。天才人物受人羡慕,而品格高尚的人则是世人的楷模。

而且更加明显的一点是,有钱并不意味着品格高尚。财富与高尚的品格之间更缺少必然的联系。拥有财富的人品德不一定高尚,相反,财富往往是品德败坏和堕落的重要原因。财富与腐败、奢侈、罪恶,彼此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财富掌握在意志薄弱、缺乏自制力或对欲望缺乏调节的人手中,只会是一个诱惑,或是一个陷阱——他们最终会给自己及他人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

人类失去了品格,那就等于失去了万物之灵长的属性。诚然,社会上存在虚伪、存在狡诈,善良有时收到欺辱,诚实有时候遭到伤害,但真、善、美永远是人类的追求,品格仍然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快乐之源、幸福之源。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篇4

偶尔去书店,发现种类最多也最畅销的可能就是成功励志类的书籍了。也许是越来越多的人厌倦平凡、渴望成功,导致这种书的出版速度快得可怕,也就难免出现一些粗制滥造或急功近利的作品。以前总能从励志书中看到小故事中的大智慧,而慢慢的哗众取宠的意味浓了,看到更多的似乎是大故事中的小道理,也就不太愿意看这种书了。但是,最近有一本名为《品格的力量》的书,让我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翻看。原因并不是这本书里讲了多少从前不知道的新东西,而是里面让我产生共鸣的文字太多了。

“责任和义务,这是多么奇妙的字眼,在它面前,任何阿谀奉承都是多余的,任何威胁利诱都是可笑的,任何人,只要你保持着你自己内心原本率直的天性,即使这种率直的天性有时并不那么顺从、驯服,但只要你仍然童心未泯,尽职尽责,人们都会由衷地对你表示尊敬。在职责和义务面前,其他的一切欲求都会最终低下头来,不论在此之前,其他的各种欲求曾多么不安地在内心骚动过!”

书中的文字是那么深刻迷人。我现在所处的工作环境,周围绝大部分都是一些追求上进、渴望成功的年轻人。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为自己勾勒了一个美丽的发展蓝图。我们将自己的岗位职责说明书描述得极尽其详,一方面是为了让每个人明白我们究竟在做什么,或者将要做什么;另一方面是为了让他人和自己一起监督我们的行为。可是,这说明书上的每一条究竟怎样实现?我们需要努力!可究竟是什么支撑着我们努力?是我们对工作、对领导、对员工、对船员的一种职责!可究竟为什么要去履行这种职责?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的道德心。海恩·泽曼说:“继续努力吧!可怜的年轻人。”当社会上的部分人群通过种种欺诈手段和不忠行为而暴富起来的时候,你要保持自己的尊严和清白,不要同流合污;当所有的人靠不择手段换来一个又一个“成就”的时候,你要善于保持内心的宁静,不要因他人的这些成就而忘却道德;当你被别人误会的时候,你要能顶住世俗的压力,敢于特立独行,出污泥而不染,要修炼成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你应该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生活在一起,凭自己的汗水和双手去赚得面包。岁月慢慢地染白了你的头发,但你的品德却在几十年的风尘岁月中一尘不染。”

对品格中的道德心的理解,决非仅限于对是或非的判断。因为判断似乎缺少了感情,而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我们更擅长表达自己的感情。因此我想,道德心还应该包括更广泛的对于事物的赞美与批判、感激与同情。其实无须花过多的时间去定义道德心,也没必要一定说明它的外延和内涵,正如没有人会将自己折磨得死去活来,非要去分析到底当年与心爱的人分手,是痛苦大过释怀,还是庆幸大过悲愤。相爱的人记住更多的也许只是曾经拥有时的那种内心的感动。而道德心,其实就是内心深处最底线、最核心的一种情感。道德心帮助我们获得坚强的意志、明确的职责,并最终引导我们找到一泓属于自己心灵深处的平静而清澈的瓦尔登湖。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篇5

“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

《品格的力量》出自英国十九世纪伟大的道德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之笔。可以说,这是一本超越时空的伟大著作,对于身处当代中国的你我而言,依然值得深思领悟。

品格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源泉。高尚的品格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人生的价值,是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同样,一个国家伟大与否并不取决于它的疆域的大小、财富的多少,而取决于人民的品格。作者在此书中,力图把那些曾在人世间生活过的最优秀的男女的高贵而壮丽的人生图景展示在年轻人面前,给人以心灵上的强烈震撼。他从女性、老师、劳动、勇气、自律、职责、性情、风度、爱情、苦难等方面,娓娓道来,讨论了品格之中所蕴含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全书通俗生动,亲切自然;例证恰到好处,论述精辟准确,二者完美结合,给读者带来无比美好的`精神享受。

“才学总是博得人们的赞佩,而品格则必定会赢得人们的尊敬。前者更多是智力的产物,而后者,则是心灵的果实。”诚如斯迈尔斯先生在《品格的力量》中所说,品格的培养是一种内隐的学习,是一段潜移默化的身心历程。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有些人往往容易忽视品格的塑造、培养。他们盲目追求才学、名利,却淡漠了精神价值。其实,才学、荣誉并不是真正的品格——天才更多的是理智的产物,而品格则是心灵的力量,从长远来看,正是心灵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天才人物凭借自己的智力获得社会地位,而品格高尚的人靠自己的良知赢得社会声誉。天才是人们羡慕的对象,品格高尚者则是世人敬重的楷模。人类失去了品格,那就等于失去了万物之灵长的属性。诚然,社会上存在虚伪、狡诈、邪恶,善良有时受到欺辱,诚实有时遭到伤害,但真、善、美永远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品格仍然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快乐之源、幸福之源。

作为一名教师,热爱祖国、团结友爱、乐于助人、正直善良、责任心、诚信等,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品格。懂得感恩、学会善良、豁达内心,做一个具有自我约束力和忍耐力的人,方可收获人生的幸福;勤奋博学,如书中所言:“在人的一生中,几乎全部的基础知识都是从书本获得的。没有了这个朋友,人便没有了一个能随时帮助自己、告诫自己、充实自己的盟友。”方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方能够拓宽人生视野,方能提升自身素质。

感悟《品格的力量》,让人受益匪浅。正如《时代周刊》评论道:“在当今这个只追求器物的时代,我们绝不能忽略了思想的价值。在给年轻一代传授技术信息的同时,绝不应该忘记:还应当教育他们成为有高贵思想的、诚实而敢说真话的男女。在培养他们的能力的同时,绝不应该忘了:还应当培养他们高贵的人格品性……这是一本能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益处的有价值的书。”愿你我在学习中改变、在感悟中升华,培养更为高尚的品格、拥有更为纯粹的人生。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篇6

“在这个国语追求物质享乐的年代,我们决不能忽略品格的价值。这是一本值得你一读再读的书。”

《品格的力量》是英国十九世纪伟大的道德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写的,虽然写于一个多世纪之前,但丝毫没让人感觉过时,相反,对于身处当今物质享乐年代的我们仍具有很多启迪。

作者在这本书里,力图把那些曾在人世间生活过的最优秀的男女的高贵而壮丽的人生图景展示在年轻人面前,给人以心灵上的强烈震撼。人生在世,生活百态。然而作为年轻一代的80后,尤其在当今时代,我们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和作为呢恐怕不是海阔天空的夸夸其谈,抑或是像唐吉柯德式的白日做梦那样就可以创造美好未来的。

记得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这样的: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的品格之间更缺少必然的联系。拥有财富的人品德不一定高尚,相反,财富往往是品德败坏和堕落的重要原因。财富与腐败、奢侈、罪恶,彼此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财富掌握在意志薄弱、缺乏自制力或对欲望缺乏调节的人手中,只会是一个诱惑,或是一个陷阱——他们最终会给自己及他人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

人类失去了品格,那就等于失去了万物之灵长的属性。诚然,社会上存在虚伪、存在狡诈,善良有时收到欺辱,诚实有时候遭到伤害,但真、善、美永远是人类的追求,品格仍然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快乐之源、幸福之源。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篇7

品格如同树木,名声如同树阴。我们常常考虑的是树阴,却不知树木才是根本。这是读完《品格的力量》一书后,我最深的感受。《品格的力量》是英国塞缪尔·斯迈尔斯所著,此书被誉为“文明素养的经典手册”。

作者在书中探讨了品格在人生过程中的巨大价值。他提醒我们应该从那些高尚伟人的人生经历中吸取对我们的人生有益的东西。全书共分为11个章节,每章的内容都是由一个个意味深长的故事集合而成的,告诉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人的交往中,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品格,应该表现出怎样的气度与修养,作者分别从女性、劳动、勇气、爱情等方面论述了品格的精神力量。作者力图把那些曾在人世间生活过的最优秀的男女的高贵而壮丽的人生图景展示出来,给人以心灵上的强烈震撼。

一个人的一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挫折。这时,只有一样东西能够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力量去战胜困难,那就是一个人内在的优秀品格。优秀的品格如藏在人身体内的宝藏,它比任何金银财宝更有价值。恐慌失败时,不会影响它的存在;困苦挣扎时,它会出来拯救你。如果我们在失意时陷入黑暗,最后我们还是得依靠它来获取光明!一个用优秀的品格来支撑聪明才智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之人,否则,就是愚蠢之辈!有些人,很多时候,为了自己的私利和对己有利的目的,算尽机关,最后事情虽然成功了,但他们的成功是建立在损害别人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失去信誉的基础之上,他们害了别人,自以为聪明、机灵,其实很是愚蠢。他们根本没有明白“优秀的品格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更可悲的是他们自认为自己是聪明人,自己占了便宜,殊不知他们得到是“小利”,失去的却是“大利”,他们的目光完全被自私蒙蔽!像这类“聪明人”到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不仅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品格素质虽然是个人的事,但它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它关系着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当今社会,不少父母把精力、物力和财力都投入到了孩子的智力和知识上的培养。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在将来的社会中,具备非凡的竞争力,然而,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取决一个人成败,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还有生活细节,它就是一个人的品格。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技术人才,更需要一个善良、正直、诚实、勇敢、宽厚、自信、有责任心的综合素质人才。

人只有智能是不够的,智能加上品格才是真正的教育。知识上的缺陷将来还可以弥补和挽救,而性格上的缺陷几乎无药可就。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性格形成就很难改变。好的品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从小培养的。父母和老师要担负起品格培养的任务。一定要及时给予孩子正确的导向,积极培养孩子的生活目标、价值观、人际关系及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培养品格是一种行动,而不是一项计划。好的品格是从榜样中学到的,而不是看书看到的。榜样是人人皆懂的语言,因此,父母和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很重要的。因为是示范品格,而非教育品格。只有显示了好的品格,才能有效地鼓励别人,培养出好品格的孩子。

总之,品格是一个人真正的本质。有了它,你便拥有了善良、诚信、宽容、仁爱、正直。虽然社会上存在虚伪、存在狡诈,善良有时收到欺辱,诚信有时候遭到伤害,但真、善、美永远是人类的追求,品格仍然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快乐之源、幸福之源。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篇8

读过塞缪尔·斯迈尔斯的《品格的力量》中《女性的素养决定一个民族的素养》一章后,深有感触。由于作者所处社会当时的女性绝大多数禁锢在狭小的家庭范围内,所以作者把家庭教育的责任及功过完全归结于女性,这固然有它的时代局限性,但文中许多关于家庭教育的精辟论述仍然值得今天为父母者学习、借鉴。

家庭是塑造一个人的品格的第一所也是最重要的一所学校,因为正是在家庭中孩子接受了贯穿其一生、直到生命结束才会放弃的行为准则。斯迈尔斯在文中写道:“从婴儿脸上第一次露出微笑开始,您就应该抓住机会开始教育。”确实,从孩子一生下来甚至还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一直延续到孩子成年都应该这样。笔者曾亲眼看到这样的事例:一位母亲眉飞色舞地当着孩子和其他家人的面精彩地描述刚刚发生的一件事,因为争玩具这个3岁小男孩和另一个4岁小男孩当着双方家长的面打了一架,打架中这个小男孩毫不畏惧,事后这位母亲还向我绘声绘色地描述当时的情景,小男孩在母亲的'表扬和娇纵下,流露出十分得意的形色。

看到这个场面,我就对她说:你怎么能这样教育孩子呢。可她振振有词:现在的社会是老实人吃亏,我的孩子虽比人家弱小可气势上一点不输。还继续鼓励孩子:以后再碰上这种情况,你就使劲打,不要怕。事后不到一个小时,小男孩就把邻居家一个2岁多的孩子打得哇哇大哭。孩子的奶奶责问她,他回答:我妈告诉我这样的,今天我跟小朋友打架,我妈妈还说我狠咧!当时,我感到十分震惊,也许那位母亲,只是想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太软弱,可是教育方法却极其错误:她不是先问清楚事情发生的原因,教育孩子不要和别人打架,而是当着众人(包括孩子)的面,很得意地描述孩子打架的“英勇”。产生后面的后果也就在所难免了,生活中就是这样:错误的教育方式往往如灵丹妙药般很快就在孩子身上产生了不良反应,而良好的教育却要靠父母长期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才能看到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为人处世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的事例比比皆是:如果孩子的父母言语粗俗、动辄打骂,孩子往往也学会了骂人;而生长在知书达礼、父母都温文尔雅的家庭中,孩子多半懂礼貌、有修养;如果父母好逸恶劳、心术不正、行为放荡,那么在这样家庭中长大,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不幸,会让他们具有道德缺陷和道德方面发育不良。当然这有别于“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的封建血统论,它所能说明的是: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家庭在道德品格教育方面往往更具影响力。虽然在日后的发展中,个体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自我拯救的能力,对周围的环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幼年时期所形成的先入为主的偏见对道德品格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

有一位母亲带孩子去擦鞋,擦鞋人提醒让孩子自己动手,这位母亲不高兴了:又不是不给你钱。殊不知从这样的事情中孩子将学会的只会是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而不会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父母,尽可能地包办孩子的一切,而不是让孩子自己去做。却不去想一想父母必竟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也不可能包办一切。应该让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早日学会自立。这样,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他才能尽快适应,实现自立。否则只会像温室里的花朵,缺乏活力,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家庭是最好的学校,然而家庭并不都是培养良好品格的最优秀的学校,它们也可能是最糟糕的学校,关键就取决于这个学校的教师——为父母者。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篇9

“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

《品格的力量》出自英国十九世纪伟大的道德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之笔。可以说,这是一本超越时空的伟大著作,对于身处当代中国的你我而言,依然值得深思领悟。

品格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源泉。高尚的品格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人生的价值,是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同样,一个国家伟大与否并不取决于它的疆域的大小、财富的多少,而取决于人民的品格。作者在此书中,力图把那些曾在人世间生活过的最优秀的男女的高贵而壮丽的人生图景展示在年轻人面前,给人以心灵上的强烈震撼。他从女性、老师、劳动、勇气、自律、职责、性情、风度、爱情、苦难等方面,娓娓道来,讨论了品格之中所蕴含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全书通俗生动,亲切自然;例证恰到好处,论述精辟准确,二者完美结合,给读者带来无比美好的精神享受。

“才学总是博得人们的赞佩,而品格则必定会赢得人们的尊敬。前者更多是智力的产物,而后者,则是心灵的果实。”诚如斯迈尔斯先生在《品格的力量》中所说,品格的培养是一种内隐的学习,是一段潜移默化的身心历程。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有些人往往容易忽视品格的'塑造、培养。他们盲目追求才学、名利,却淡漠了精神价值。其实,才学、荣誉并不是真正的品格——天才更多的是理智的产物,而品格则是心灵的力量,从长远来看,正是心灵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天才人物凭借自己的智力获得社会地位,而品格高尚的人靠自己的良知赢得社会声誉。天才是人们羡慕的对象,品格高尚者则是世人敬重的楷模。人类失去了品格,那就等于失去了万物之灵长的属性。诚然,社会上存在虚伪、狡诈、邪恶,善良有时受到欺辱,诚实有时遭到伤害,但真、善、美永远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品格仍然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快乐之源、幸福之源。

作为一名教师,热爱祖国、团结友爱、乐于助人、正直善良、责任心、诚信等,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品格。懂得感恩、学会善良、豁达内心,做一个具有自我约束力和忍耐力的人,方可收获人生的幸福;勤奋博学,如书中所言:“在人的一生中,几乎全部的基础知识都是从书本获得的。没有了这个朋友,人便没有了一个能随时帮助自己、告诫自己、充实自己的盟友。”方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方能够拓宽人生视野,方能提升自身素质。

感悟《品格的力量》,让人受益匪浅。正如《时代周刊》评论道:“在当今这个只追求器物的时代,我们绝不能忽略了思想的价值。在给年轻一代传授技术信息的同时,绝不应该忘记:还应当教育他们成为有高贵思想的、诚实而敢说真话的男女。在培养他们的能力的同时,绝不应该忘了:还应当培养他们高贵的人格品性……这是一本能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益处的有价值的书。”愿你我在学习中改变、在感悟中升华,培养更为高尚的品格、拥有更为纯粹的人生。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篇10

暑假里,我读了《品格的力量》,读了这篇故事,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分。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位父亲决定卖掉自己的美国收音机,而这收音机总是常常出问题,经常要修,所以父亲要把它卖了。在路上,他一再的叮嘱女儿要和服务员说收音机是被修过的,不然买主的利益会受到损害。父亲跟服务员说了又说,因为他知道,不诚实的话是很可怕的。结果,收音机就卖了6元钱,这个就是诚实的代价。

读了这篇故事,我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诚实,要做到诚实守信。就像我以前,撒一个谎,说我没有拿完成的钱买玩具,妈妈就相信了我,而我的内心却深感愧疚。这件事就在我的脑海久久没有忘怀。

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细节,能够体现他的道德修养,而且比一些大人物展现给大家的都真实、生动、具体。就我们来说,在平凡的'生活中尽心尽责是展现我们品格的主要途径。如果一个人没有高尚的心灵,即使他拥有了金钱、权势、名誉,也不会有什么意义。但如果我们有美好的品格,即使其他一无所有,我们的人生也将是有意义的。品格的高贵与受教育的程度、财富没有必然的联系。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不是金钱、权势,而是一个人高尚的品格。培养高尚的品格,也许并不能使你在物质方面富有,但是却能得到他人的尊重。这样的回报是和物质不能相提并论的。诚实也是高贵品格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人生的财富之一。

人生高贵的财富莫过于一个人的高尚品格,它是美好意愿的表现。培养高尚的品格,或许不能让你在物质方面富有,却可以赢得人们的赞美和尊敬,这样的回报是物质所不能比的。因此,养成良好的品德是非常重要的。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篇11

暑假里,我读了《品格的力量》,读了这篇故事,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分。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位父亲决定卖掉自己的美国收音机,而这收音机总是常常出问题,经常要修,所以父亲要把它卖了。在路上,他一再的叮嘱女儿要和服务员说收音机是被修过的,不然买主的利益会受到损害。父亲跟服务员说了又说,因为他知道,不诚实的话是很可怕的。结果,收音机就卖了6元钱,这个就是诚实的代价。

读了这篇故事,我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诚实,要做到诚实守信。就像我以前,撒一个谎,说我没有拿完成的钱买玩具,妈妈就相信了我,而我的内心却深感愧疚。这件事就在我的脑海久久没有忘怀。

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细节,能够体现他的道德修养,而且比一些大人物展现给大家的都真实、生动、具体。就我们来说,在平凡的生活中尽心尽责是展现我们品格的主要途径。如果一个人没有高尚的心灵,即使他拥有了金钱、权势、名誉,也不会有什么意义。但如果我们有美好的品格,即使其他一无所有,我们的人生也将是有意义的。品格的高贵与受教育的程度、财富没有必然的联系。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不是金钱、权势,而是一个人高尚的品格。培养高尚的品格,也许并不能使你在物质方面富有,但是却能得到他人的尊重。这样的回报是和物质不能相提并论的。诚实也是高贵品格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人生的财富之一。

人生高贵的财富莫过于一个人的高尚品格,它是美好意愿的表现。培养高尚的品格,或许不能让你在物质方面富有,却可以赢得人们的赞美和尊敬,这样的回报是物质所不能比的。因此,养成良好的品德是非常重要的。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篇12

在《品格的力量》这本书中所提到的,品格的培养是一种内隐的学习,是一段潜移默化的身心历程,这似乎又是影响和塑造我们年轻一代高尚情操与美好心灵的内醒途径。

人生在世,生活百态。然而作为年轻一代的80后,尤其在当今时代,我们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和作为呢?恐怕不是海阔天空的夸夸其谈,抑或是像唐吉柯德式的白日做梦那样就可以创造美好未来的。

我坚信:人的一生,应该用自己的品格和才智照亮前程。

”个人修养“—— 塑造高尚的人格品性

一直以为,注重个人修养,应该从”孝道“开始,当我们懂得感恩之时,才有更大的能量去回报社会。一个善于容忍、懂得体谅的人,一个心地善良、内心豁达的人,一个具有自我约束力和忍耐力的人,总能找到生活中的幸福,或者说,一个人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些善良、忍耐和体贴人的品格,使别人幸福的人他自己也一定能收获幸福。

”勤奋博学“——拓宽人生的视野

知识分子是中国文化的携带者,传播者,更该成为发扬者。80后,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又何以扛起如此重任?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在人的一生中,几乎全部的基础知识都是从书本获得的。

没有了这个朋友,人便没有了一个能随时帮助自己、告诫自己、充实自己的盟友。“且只有不断学习的人,善于从多种途径学习的人,方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方能够拓宽人生的视野,方能改变自身的素质。

”人格魅力“—— 赢得幸福的婚姻

”生活,如果只有晴空丽日而没有阴雨笼罩,如果只有幸福而没有悲哀,如果只有快乐而没有痛苦,那么,这样的生活根本就不是生活——至少不是人的.生活。“阅读此段文字的过程,是呼唤自己的身心一次破茧而出的重生。

80后的我们,总该在这该有的年纪做该做的事情,面对爱情、面对婚姻,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全凭心的抉择,或者说对一个人的认同感,抑或人格魅力。

有人格魅力的男人和女人都是人中的蛟龙,可遇而不可求。他们拥有本真的善良、坦荡的胸襟、沉稳的思考、坚定的责任心和浩然的正气。他们如山,内敛敦厚让人安全,细心呵护让人踏实;他们在外辛苦拼搏,在家尽孝疼子爱妻;他们有千回百转的侠骨柔肠,也会有沮丧失落与担心。或许这就是生命中的共鸣,一种男女相吸的磁场。他们用心灵,用文化,用品质,用人格的魅力弹拨所爱的人的心弦。

人生是一趟有去无回的列车,我们都只是一个匆匆过客,沿途风光无限,也只能尽收眼底,带不走,留不住。那么做这样一个人吧:一个思想纯粹、人格高尚的人。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篇13

读完《品格的力量》一文,感触颇深,此文言简意赅、文约意丰,堪称一篇别具匠心、发人深省的佳品力作。俯而读之,颇具一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仰而思之,又有一种意犹未尽、思绪万千之意。把品德当成一种待遇,是责任的凝炼、理性的升华,是高雅脱俗的”另类“心境、卓尔不群的”超凡“境界。联系工作实际,感悟三句话:坚持立足本职刻苦锻炼,围绕任务需要勤奋实践,面对利益得失甘于奉献。

感悟一:要始终把恪尽职守当作第一责任

回顾自己的成长,应该说是不懈的实践摔打了我,是(此处填写您的具体工作)的需要成就了我,更是组织的培养塑造了我,只要根植于(此处填写您的具体工作,四个字就好)的大舞台,始终抱着把本职工作当成事业干的思想,勤实践、苦攀登,就一定能够有收获、有进步。一是始终保持一团火的工作热情。工作中,我们需要保持一股持之以恒的热情,连续作战的拼劲和精益求精的标准,才能将工作干出质量、干出品位,这一点在无数好干部身上已经体现得很具体了,形象点说就是周总理办公室彻夜不眠的灯光、焦裕禄用来顶住肝痛的破藤椅;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二是始终保持领潮流的工作标准。”器必试而后知其利纯,马必驾而后知其良驽“,不怕工作办不到,就怕没想到,凡是有益于发展的,我们就应该敢于锻炼自己,实践自己,超于自己,把进步幅度作为衡量工作进步与否的试金石,从中不断激发自己的能动性、创造性,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中”稳坐打鱼舟“,屹立涛头,搏击风浪,做”手把红旗旗不湿“的时代弄潮儿。三是始终保持爆发力的工作干劲。干劲的标准是爆发力,对于如何工作,打个比方说,就像跑100米,如果把每个100米都分成10个10米,凝聚瞬间的爆发力跑好每一个10米的话,工作就一定会出成绩,从中锻造自己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不怕挫折、顽强拼搏的勇气。想悠闲自在,可去当陶渊明,想日进斗金,可去学陶朱公。在现在的岗位上,贪图安逸请走他路、升官发财莫进此门。

感悟二:要始终把提高素质当作第一需要

”人生有很多追求,最高的追求是知识;人生有很多机会,最好的机会是学习;人生有很多财富,最大的财富是素质。“只有不断学习,自我更新,才能获得胜任本职、建功立业的金钥匙。一是善读有字之书,坚持从书本中学。”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要知道,”流逝最快的是时间,更新最快的是知识“,一个人如果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以”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猎取新知识,拓宽新视野,掌握新方法,把每一次学习都当成是对自己的一次”加油提炼“,瞄准前沿、立足所需、广采博纳,勤奋学习,构建履行本职所需的知识平台,工作能力和水平才能产生质的跃升。二是善读无字之书,坚持从实践中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实践强素质,这是一条真理,单凭书本上那些东西是远远不能达到工作需要的。作为一名员工,要自觉积极主动的站在全局高度考虑问题,树立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观念,注重围绕小事做好大文章,只要敢于”追根溯源“,把小事当成大事干,把没事当成有事干,就能打牢自身发展的基础。三是善读自我之书,坚持从思考中学。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在单位工作期间,要始终注重树立谦虚谨慎、自律自爱和诚实可信的形象,始终坚持”慎独“、”慎初“、”慎微“,管住自己的嘴,不该说的话不说,管住自己的手,不该要的不要,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才能以精耕细作之功,收瓜熟蒂落之效。

感悟三:要始终把任务需要当作第一选择

干好工作既是品格,也是享受,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公“字当头,始终做到凭公心、重公论、讲公平,只有这样,说话才有底气,办事才能硬气。一是对工作冲突不发牢骚。古人常讲”李下不正冠,瓜田不纳屐“,单位和个人、工作和家庭、事业和名利的冲突不可避免,每一次都要以工作的需要为参照系,义无反顾地选择前者,始终能够把砝码压在”公“的一边,虽然可能得罪一些人,失去不少朋友,有时甚至连家人也有意见,但是要正确理解,合理消化,始终树立一个理念,那就是家庭的困难再大,安心尽责不能忘,从严律己不能忘。二是对任务分工不存偏见。做到克己奉公,不仅要努力克服个人的一己之私,更要善于在大局上去思考问题,不能在工作分配上划杠杠、勾圈圈。不论是分内工作,还是分外工作,都做到一视同仁,只要有利于单位建设,都要主动接受,用真情服务树立岗位形象,用文明服务提升工作质量,保持好一颗淡泊名利的平常心、敬业尽责的事业心和奋发有为的进取心。三是对请客送礼不为所动。业务关系处理避免不了出现请客送礼现象,收了礼不办事,对不起良心;收了礼乱办事,对不起组织,要想既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又对得起组织,最好的办法是眼不斜、心不动。人格是远比金钱贵重的东西,如果在私欲上得到了一些满足,就可能出卖了良心,自己虽然过的”穷“一点,但能”穷“得心安,”穷“得理得。

对于以后的工作,无论我们处在什么位置,哪个岗位,都要做到”一心、两点、三留下“:就是一心扑在工作上;实事多干点,名利看淡点;为下一任留下个好摊子,为长远建设留下个好底子,在大家心目中留下个好样子。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篇14

由保罗·图赫编著的《品格的力量》一书,真的是一本很烧脑的作品,需要静下心来,细细研读,方能找到通往成功的路径。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和实验数据,从多方面论证了一个道理:成功并不偏爱那些从幼儿园入学考试到高考都成绩优异的孩子,那些与品格有关的品质,才是成功最主要的基础。

这些品质包括坚毅,好奇心,责任心,乐观精神,自控力和专注力。

这本书将改变我们对童年的理解,让我们逐渐改变养育儿女的方式和学校的教育方式。读书期间,恰赶上高中同学聚餐,观察身边朋友的现状,对于一个人具备的非认知技能,对成长发展的影响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和认识,更加信服品格的力量。

我是1986年高中毕业,当时大学的录取率不足10%,我们班56名同学,考上大学本科,专科的有8个同学,中专4个,相比今天70%甚至80%的大学录取率,那时的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一点都不为过。如今我们年年有聚会,虽然大家职业不同,平时也几乎没有交集,但还是可以从各人的专业水平,行业名气,社会地位等方面了解到每个人的发展情况。

当我们50多岁的时候,再去回望、思考每个人毕业后30多年走过的路,就会发现,即便当年两个人同等水平,甚至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毕业,今天的状况也有很大差别。甚至还有高中时学习成绩数一数二,也考了不错的学校,后续发展却不尽人意的。

专科的积极进取成了专家,本科的却落后不前,“泯然众人”。追溯各人的成长轨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个人从学校出来以后能不能仍然保持一种持久的学习动力,足够的上进心。

更震惊的.是不仅个人发展有落差,连他们的孩子也有不同:

那些一直勤奋学习,努力向上的同学,对孩子无疑起到了言传身教的作用,今天看来,孩子发展的也不错。那些上进心不强,事业平平的人,大概率上,孩子的学业也一般般。

这个结果挺扎心的,从遗传角度来考量,那些孩子的智商完全没有问题,应该说,大部分是优于那些没有受过大学教育家庭孩子的,之所以学无所长,家长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

所以,我在做家庭教育分享时常常这样提醒家长们:你以为自己甘于现状,不思进取,耽误的只是你自己吗?不是!

你会影响到你的孩子和整个家庭的提升。你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你平凡,孩子就会平庸,你上进,孩子就会优秀。所以家长应该时刻保持一种旺盛的学习能力,强烈的好奇心,紧随时代前进步伐,尽己所能,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

我们就是要用行动告诉孩子:我也许不聪明,我就是起点低,我也有不擅长的方面,但是我一直在努力,在学习,希望自己做的比昨天好一些,比过去好一些。

我非常欣赏书中象棋教练施皮格尔老师的做法,她要求象棋比赛的学生必须学会反思自己参加过的每一场比赛,看看到底错在何处。她提示学生:学会慢动作,多思考。

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来。有一个导师晚上到实验室,看见他的学生还在做实验,他就问:“你在做什么?”“我在做实验。”“你白天在做什么?”“白天我也在做实验。”导师就问那个学生:“那你什么时间思考呢?”是啊,什么时间思考呢?没有思考,如何知得失?没有思考,如何辨优劣?

今天的家长被各种焦虑情绪挟裹着,随波逐流,匆匆的脚步,烦躁的心情,几乎忘记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忘记了我们最初对孩子的那些美好祝福和希望。请静下心与自己对话,做一次深刻反思:回想一段时间内生活,工作,家庭等等各个方面,哪些做得不错,可以继续发扬;哪些做得不好,甚至可能发现是错误的,必须马上改正或者停止;哪些行为和言语对孩子产生了影响;这些影响能否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品格,陪伴孩子实现梦想?

教育没有“实验”,我们不可能对某件事情、某个做法先去做一个实验,得到一个经验或者教训,再回过头来把这些东西应用到孩子身上。所有的家庭教育中,家长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没有一种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我们只能依据自己认为比较正确的、比较理想的一种方式去养育孩子。究竟选择哪一种模式,取决于家长的认知水平和层次修养。

如果家长是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去看待社会,审视教育或者是孩子一生的发展,可能会少走一点弯路;如果家长本身就处在“认知洼地”,他不可能有纵观全局的那种能力。

因此,家长努力学习,不断反思,了解最前沿、最科学的教育理念,去寻找,鉴别,尝试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帮助孩子更健康地长大,培养优秀品格,逐渐走向成功!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篇15

暑假里,我读了《品格的力量》,读了这篇故事,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分。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位父亲决定卖掉自己的美国收音机,而这收音机总是常常出问题,经常要修,所以父亲要把它卖了。在路上,他一再的叮嘱女儿要和服务员说收音机是被修过的,不然买主的利益会受到损害。父亲跟服务员说了又说,因为他知道,不诚实的话是很可怕的。结果,收音机就卖了6元钱,这个就是诚实的代价。

读了这篇故事,我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诚实,要做到诚实守信。就像我以前,撒一个谎,说我没有拿完成的钱买玩具,妈妈就相信了我,而我的内心却深感愧疚。这件事就在我的脑海久久没有忘怀。

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细节,能够体现他的道德修养,而且比一些大人物展现给大家的都真实、生动、具体。就我们来说,在平凡的生活中尽心尽责是展现我们品格的主要途径。如果一个人没有高尚的心灵,即使他拥有了金钱、权势、名誉,也不会有什么意义。但如果我们有美好的品格,即使其他一无所有,我们的人生也将是有意义的。品格的高贵与受教育的程度、财富没有必然的联系。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不是金钱、权势,而是一个人高尚的品格。培养高尚的品格,也许并不能使你在物质方面富有,但是却能得到他人的尊重。这样的回报是和物质不能相提并论的。诚实也是高贵品格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人生的财富之一。

人生高贵的财富莫过于一个人的高尚品格,它是美好意愿的表现。培养高尚的品格,或许不能让你在物质方面富有,却可以赢得人们的赞美和尊敬,这样的回报是物质所不能比的。因此,养成良好的品德是非常重要的。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篇16

《品格的力量》这本书一共讲述了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故事。书中的每一位人物都极其优秀,是我们新时代的偶像。偶像们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但最令我敬佩的还是屠呦呦。除了国家赋予她的荣誉,她还是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极大地填补了中国在这世界领域的空白!

书中称呼屠呦呦是“青蒿素女神”。的确,她就像一株挺立的青蒿,顽强,不屈,执着地向着高处生长,拥有着克服困难的巨大勇气。其中她为“造福万民,不惜以身试药”这件事让我感动不已。当时的中国因为一场鼠疫,许多人染上了疟疾。屠呦呦团队研制出了冶疗疟疫的青蒿素,在生病的猴子中试验后,发现一只猴子因为吃了青蒿素后突然出现肝脏受损的现象,她自告奋勇以身试药,这可是冒着生命危险啊,但她却没有丝毫迟疑,一口便将青蒿素吞服了下去。之后她一边服药,一边完整记录着相关数据。读到这里,我才明白,后人所看到的一篇篇分析报告,都是屠呦呦一次次用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不久后她又组织了第二次以身试药,试验再次得以成证,证明青蒿素的的确确是无毒、高效的一款冶疗鼠疫的特效药!这个故事也让我想到了一个广为人知的中华传统故事--《神农尝百草》,屠呦呦就像故事中的.神农一样,甘于耗费大好韶光,敢于牺牲宝贵生命,只为造命无数百姓黎民。

从文中我知道屠呦呦出生在艰苦年代,她从小明白求学的重要意义--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她的求学之路走得非常艰辛,为了躲避战火,她便和同学们举校远迁到乡间,就着蜡烛微光看书,忍着蚊虫叮咬学习,课本被毁就逐字逐句地抄写!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她都能一直坚持读书,坚持学习。我不禁反思,我们在那样的环境下会如何?我不禁惭愧,我们现在做的又如何?在没有战争,没有逃亡,没有压迫的日子里,我们有着配备明亮日光灯的教室,先进的教学楼,宽广的操场。我们夏天有冷气,冬天有热饮,我们才是更应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的一代人啊!百折不绕,勇往直前!

祖国的建设离不开每一个人,祖国的荣光需要我们守护,祖国需要更多像屠呦呦一样的人才。这一刻,从我做起;这一刻,我读懂了品格的力量!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篇17

读过塞缪尔·斯迈尔斯的《品格的力量》中《女性的素养决定一个民族的素养》一章后,深有感触。由于作者所处社会当时的女性绝大多数禁锢在狭小的家庭范围内,所以作者把家庭教育的责任及功过完全归结于女性,这固然有它的时代局限性,但文中许多关于家庭教育的精辟论述仍然值得今天为父母者学习、借鉴。

家庭是塑造一个人的品格的第一所也是最重要的一所学校,因为正是在家庭中孩子接受了贯穿其一生、直到生命结束才会放弃的行为准则。斯迈尔斯在文中写道:“从婴儿脸上第一次露出微笑开始,您就应该抓住机会开始教育。”确实,从孩子一生下来甚至还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一直延续到孩子成年都应该这样。笔者曾亲眼看到这样的事例:一位母亲眉飞色舞地当着孩子和其他家人的面精彩地描述刚刚发生的一件事,因为争玩具这个3岁小男孩和另一个4岁小男孩当着双方家长的面打了一架,打架中这个小男孩毫不畏惧,事后这位母亲还向我绘声绘色地描述当时的情景,小男孩在母亲的表扬和娇纵下,流露出十分得意的形色。

看到这个场面,我就对她说:你怎么能这样教育孩子呢。可她振振有词:现在的社会是老实人吃亏,我的孩子虽比人家弱小可气势上一点不输。还继续鼓励孩子:以后再碰上这种情况,你就使劲打,不要怕。事后不到一个小时,小男孩就把邻居家一个2岁多的孩子打得哇哇大哭。孩子的奶奶责问她,他回答:我妈告诉我这样的,今天我跟小朋友打架,我妈妈还说我狠咧!当时,我感到十分震惊,也许那位母亲,只是想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太软弱,可是教育方法却极其错误:她不是先问清楚事情发生的原因,教育孩子不要和别人打架,而是当着众人(包括孩子)的面,很得意地描述孩子打架的“英勇”。产生后面的后果也就在所难免了,生活中就是这样:错误的教育方式往往如灵丹妙药般很快就在孩子身上产生了不良反应,而良好的教育却要靠父母长期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才能看到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为人处世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的事例比比皆是:如果孩子的父母言语粗俗、动辄打骂,孩子往往也学会了骂人;而生长在知书达礼、父母都温文尔雅的家庭中,孩子多半懂礼貌、有修养;如果父母好逸恶劳、心术不正、行为放荡,那么在这样家庭中长大,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不幸,会让他们具有道德缺陷和道德方面发育不良。当然这有别于“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的封建血统论,它所能说明的是: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家庭在道德品格教育方面往往更具影响力。虽然在日后的发展中,个体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自我拯救的能力,对周围的环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幼年时期所形成的先入为主的偏见对道德品格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

有一位母亲带孩子去擦鞋,擦鞋人提醒让孩子自己动手,这位母亲不高兴了:又不是不给你钱。殊不知从这样的事情中孩子将学会的只会是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而不会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父母,尽可能地包办孩子的一切,而不是让孩子自己去做。却不去想一想父母必竟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也不可能包办一切。应该让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早日学会自立。这样,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他才能尽快适应,实现自立。否则只会像温室里的花朵,缺乏活力,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家庭是最好的学校,然而家庭并不都是培养良好品格的最优秀的学校,它们也可能是最糟糕的学校,关键就取决于这个学校的教师——为父母者。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篇18

“在这个国语追求物质享乐的年代,我们决不能忽略品格的价值。这是一本值得你一读再读的书。”

《品格的力量》是英国十九世纪伟大的道德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写的,虽然写于一个多世纪之前,但丝毫没让人感觉过时,相反,对于身处当今物质享乐年代的我们仍具有很多启迪。

作者在这本书里,力图把那些曾在人世间生活过的最优秀的男女的高贵而壮丽的人生图景展示在年轻人面前,给人以心灵上的强烈震撼。人生在世,生活百态。然而作为年轻一代的80后,尤其在当今时代,我们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和作为呢?恐怕不是海阔天空的夸夸其谈,抑或是像唐吉柯德式的白日做梦那样就可以创造美好未来的。

记得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这样的: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这题目一出,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大讨论,在当今的社会,人们首先要抓住的是保护自己背囊,道德是那样的软弱无力。难道诚信不应该是我们首先所追求的吗?难道这个社会不需要道德品格来维系吗?我疑惑不解,但《品格的力量》给了我答案。

其实金钱、才学、荣誉并不是真正的品格,虽然天才总是得到人们的羡慕,但是品格高尚的人更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天才更多的是理智的产物,而品格则是心灵的力量,从长远来看,正是心灵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天才人物凭借自己的智力获得社会地位,而品格高尚的人靠自己的良知赢得社会声誉。天才人物受人羡慕,而品格高尚的人则是世人的楷模。

而且更加明显的一点是,有钱并不意味着品格高尚。财富与高尚的品格之间更缺少必然的联系。拥有财富的人品德不一定高尚,相反,财富往往是品德败坏和堕落的重要原因。财富与腐败、奢侈、罪恶,彼此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财富掌握在意志薄弱、缺乏自制力或对欲望缺乏调节的人手中,只会是一个诱惑,或是一个陷阱——他们最终会给自己及他人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

人类失去了品格,那就等于失去了万物之灵长的属性。诚然,社会上存在虚伪、存在狡诈,善良有时收到欺辱,诚实有时候遭到伤害,但真、善、美永远是人类的追求,品格仍然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快乐之源、幸福之源。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篇19

“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

《品格的力量》出自英国十九世纪伟大的道德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之笔。可以说,这是一本超越时空的伟大著作,对于身处当代中国的你我而言,依然值得深思领悟。

品格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源泉。高尚的品格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人生的价值,是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同样,一个国家伟大与否并不取决于它的疆域的大小、财富的多少,而取决于人民的品格。 作者在此书中,力图把那些曾在人世间生活过的最优秀的男女的高贵而壮丽的人生图景展示在年轻人面前,给人以心灵上的强烈震撼。他从女性、老师、劳动、勇气、自律、职责、性情、风度、爱情、苦难等方面,娓娓道来,讨论了品格之中所蕴含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全书通俗生动,亲切自然;例证恰到好处,论述精辟准确,二者完美结合,给读者带来无比美好的精神享受。

“才学总是博寻人们的赞佩,而品格则必定会赢得人们的尊敬。前者更多是智力的产物,而后者,则是心灵的果实。”诚如斯迈尔斯先生在《品格的力量》中所说,品格的培养是一种内隐的学习,是一段潜移默化的身心历程。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有些人往往容易忽视品格的塑造、培养。他们盲目追求才学、名利,却淡漠了精神价值。其实,才学、荣誉并不是真正的品格——天才更多的是理智的产物,而品格则是心灵的力量,从长远来看,正是心灵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天才人物凭借自己的智力获得社会地位,而品格高尚的.人靠自己的良知赢得社会声誉。天才是人们羡慕的对象,品格高尚者则是世人敬重的楷模。人类失去了品格,那就等于失去了万物之灵长的属性。诚然,社会上存在虚伪、狡诈、邪恶,善良有时受到欺辱,诚实有时遭到伤害,但真、善、美永远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品格仍然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快乐之源、幸福之源。

感悟《品格的力量》,让人受益匪浅。正如《时代周刊》评论道:“在当今这个只追求器物的时代,我们绝不能忽略了思想的价值。在给年轻一代传授技术信息的同时,绝不应该忘记:还应当教育他们成为有高贵思想的、诚实而敢说真话的男女。在培养他们的能力的同时,绝不应该忘了:还应当培养他们高贵的人格品性。这是一本能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益处的有价值的书。”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篇20

从古至今,英雄都是一个民族的闪亮坐标。

20xx年9月29日八位英雄登上了领奖台,这八位英雄都是令人肃然起敬的。于敏十年如一日,为中华人民撑起了保护伞;申纪兰呼应人民劳动致富,用实际说明了妇女也能顶半边天;孙家栋没日没夜地研究卫星,托起了中国的飞天梦;李延年机智聪明,用智慧打败了装备精良的美军;张富清负伤累累,却谦虚不居功;袁隆平天天在田里寻找不一样的苗,汗水把衣服浸湿了,生怕漏了一个苗;黄旭华隐性埋名,铸造护国的核潜艇;屠呦呦以身试险,拯救了被病痛折磨的病人......

其中我最敬佩的是袁隆平爷爷。当你吃着香喷喷的白米饭的时候,也许你会想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不,我会想到“最伟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袁隆平爷爷。他是解决一个国家吃饭问题的大功臣,他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利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多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350万人的.吃饭问题。袁隆平爷爷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这八位英雄人物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从小树立自己的理想,培养良好的品格,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不达到目的不罢休。

想想我以前踢足球一个奖牌也得不到,正当我想放弃时,突然想到那些英雄不怕牺牲、不怕苦、不怕累、谦虚的精神,我一定也不能放弃!经过我一天天地艰辛努力,我的脚练酸了,练肿了,还是坚持不懈,我终于在比赛中获得金银牌各一枚。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看着张富清整整把自己的荣耀封存了62年,我们应该向张富清学习,不能只得到一点荣耀就四处炫耀,恨不得让全世旦界的人都知道。

《品格的力量》这本书带给我很多启发:我们要学习袁隆平爷爷“水滴石穿”的坚持,学习他“愚公移山”的精神,学习他“粒粒皆辛苦”珍惜粮食的情怀。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篇21

读过塞缪尔·斯迈尔斯的《品格的力量》中《女性的素养决定一个民族的素养》一章后,深有感触。由于作者所处社会当时的女性绝大多数禁锢在狭小的家庭范围内,所以作者把家庭教育的责任及功过完全归结于女性,这固然有它的时代局限性,但文中许多关于家庭教育的精辟论述仍然值得今天为父母者学习、借鉴。

家庭是塑造一个人的品格的第一所也是最重要的一所学校,因为正是在家庭中孩子接受了贯穿其一生、直到生命结束才会放弃的行为准则。斯迈尔斯在文中写道:“从婴儿脸上第一次露出微笑开始,您就应该抓住机会开始教育。”确实,从孩子一生下来甚至还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一直延续到孩子成年都应该这样。笔者曾亲眼看到这样的事例:一位母亲眉飞色舞地当着孩子和其他家人的面精彩地描述刚刚发生的一件事,因为争玩具这个3岁小男孩和另一个4岁小男孩当着双方家长的面打了一架,打架中这个小男孩毫不畏惧,事后这位母亲还向我绘声绘色地描述当时的情景,小男孩在母亲的表扬和娇纵下,流露出十分得意的形色。

看到这个场面,我就对她说:你怎么能这样教育孩子呢。可她振振有词:现在的社会是老实人吃亏,我的孩子虽比人家弱小可气势上一点不输。还继续鼓励孩子:以后再碰上这种情况,你就使劲打,不要怕。事后不到一个小时,小男孩就把邻居家一个2岁多的孩子打得哇哇大哭。孩子的奶奶责问她,他回答:我妈告诉我这样的,今天我跟××打架,我妈妈还说我狠咧!当时,我感到十分震惊,也许那位母亲,只是想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太软弱,可是教育方法却极其错误:她不是先问清楚事情发生的原因,教育孩子不要和别人打架,而是当着众人(包括孩子)的面,很得意地描述孩子打架的'“英勇”。产生后面的后果也就在所难免了,生活中就是这样:错误的教育方式往往如灵丹妙药般很快就在孩子身上产生了不良反应,而良好的教育却要靠父母长期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才能看到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为人处世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的事例比比皆是:如果孩子的父母言语粗俗、动辄打骂,孩子往往也学会了骂人;而生长在知书达礼、父母都温文尔雅的家庭中,孩子多半懂礼貌、有修养;如果父母好逸恶劳、心术不正、行为放荡,那么在这样家庭中长大,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不幸,会让他们具有道德缺陷和道德方面发育不良。当然这有别于“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的封建血统论,它所能说明的是: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家庭在道德品格教育方面往往更具影响力。虽然在日后的发展中,个体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自我拯救的能力,对周围的环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幼年时期所形成的先入为主的偏见对道德品格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

有一位母亲带孩子去擦鞋,擦鞋人提醒让孩子自己动手,这位母亲不高兴了:又不是不给你钱。殊不知从这样的事情中孩子将学会的只会是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而不会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父母,尽可能地包办孩子的一切,而不是让孩子自己去做。却不去想一想父母必竟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也不可能包办一切。应该让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早日学会自立。这样,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他才能尽快适应,实现自立。否则只会像温室里的花朵,缺乏活力,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家庭是最好的学校,然而家庭并不都是培养良好品格的最优秀的学校,它们也可能是最糟糕的学校,关键就取决于这个学校的教师——为父母者。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篇22

《品格的力量》是英国十九世纪伟大的道德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写的,虽然写于一百多年之前,但丝毫没让人感觉过时,相反,对于身处当今物质享乐年代的我们仍具有很多启迪。

作者在这本书里,力图把那些曾在人世间生活过的最优秀的男女的高贵而壮丽的人生图景展示在年轻人面前,给人以心灵上的强烈震撼。人生在世,生活百态。然而作为年轻一代的80后,尤其在当今时代,我们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和作为呢?恐怕不是海阔天空的夸夸其谈,抑或是像唐吉柯德式的白日做梦那样就可以创造美好未来的。

记得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这样的: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这题目一出,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大讨论,在当今世风日下的'社会,人们首先要抓住的是保护自己背囊,道德是那样的软弱无力。难道诚信不应该是我们首先所追求的吗?难道这个社会不需要道德品格来维系吗?我疑惑不解,但《品格的力量》给了我答案。

其实金钱、才学、荣誉并不是真正的品格,虽然天才总是得到人们的羡慕,但是品格高尚的人更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天才更多的是理智的产物,而品格则是心灵的力量,从长远来看,正是心灵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天才人物凭借自己的智力获得社会地位,而品格高尚的人靠自己的良知赢得社会声誉。天才人物受人羡慕,而品格高尚的人则是世人的楷模。

而且更加明显的一点是,有钱并不意味着品格高尚。财富与高尚的品格之间更缺少必然的联系。拥有财富的人品德不一定高尚,相反,财富往往是品德败坏和堕落的重要原因。财富与腐败、奢侈、罪恶,彼此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财富掌握在意志薄弱、缺乏自制力或对欲望缺乏调节的人手中,只会是一个诱惑,或是一个陷阱——他们最终会给自己及他人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

人类失去了品格,那就等于失去了万物之灵长的属性。诚然,社会上存在虚伪、存在狡诈,善良有时收到欺辱,诚实有时候遭到伤害,但真、善、美永远是人类的追求,品格仍然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快乐之源、幸福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