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文章
微文呈现整理的回忆文章(精选9篇),都是精品文章,请您欣赏。
回忆文章 篇1
生命如河流,意外而甜美。那些潺潺流动的岁月,青春的罗盘移向太阳的辉煌,恍若彼岸流苏在光影中绽放。红尘紫陌,我穿过葳蕤的峡谷,澎湃激流的河滩,高深莫测的丛林,前方有未知的路途在等待。
回忆如苦咖啡,生涩而绵长。纵使加了奶精或糖,却有微苦的醇厚,在舌尖,在心底,挥之不去。
回忆中,有小巷中的悠闲漫步,临街阳台上的絮语呢喃,黑白的城市森林中青翠的心情。如今,虽在行色匆匆中和那份轻松恬然渐行渐远,却有弥足温暖的回忆,始终让我不至于迷失方向。
回忆中的友情,同样令人欣慰。少时不善交际,抑郁孤独,便时常感到天空满溢阴霾,阳光竟无插缝之地。于是在本该无忧的年华,却不由自主地感到忧伤。正因为如此,我才得以摆脱那些诗意的清高,坐拥值得一辈子去珍惜的友情。
曾几何时,面对诗意之境,却依旧内心空空:潇雨落,湘雨落,碧梧桐叶垂花陌,云影同落寞。
反观当下,纵有满腹涌动却无所施展的才情,惟有慨叹:楚水阔,淮水阔,玉叶樽前聚微墨,无言凭栏卧。
文化如竹叶青,秀色夺人,更兼清气满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在经历了咖啡般的回忆之后,最有效的解脱剂。从初涉,到浅尝,终至深究;从愉悦心情,到叩击心弦,终至磨砺心智。
幼年时,最爱孟浩然的“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更有对望江楼畔的眷恋,茂林修竹,碧色清逸,翠影摇曳,让我的探寻之旅,神奇地循着一条翠竹之路,延伸开来。彼时被父母逼着读诗,颇觉文化如竹,高洁正直,凛然不可侵犯,正如那些泛黄线本中的沧桑诗词,箬叶竹尖,毛刺伤人。却不知,这恰为我今后的文学之路,铺下了最初的路基。
长大后开始文学创作,“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腊梅带给我纯情的认知;“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的春梅则让我领略到一马当先的气概。文化如梅,用它的幽香,沁透我易感的内心。
梦想如酒,纯正、甘洌,而又醉人无比。梦想,可以让我们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懂得为自己寻一个梦想,也算人生一大快事。纵使前方有千难万险,怀揣理想与希望上路,也会无所畏惧。
回忆承载的是绚烂的晚霞和闪亮的星光。
梦想承载的是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的黎明。
回忆文章 篇2
平行线般的初三
曾几何时,你是一条单行直线,我也是一条单行直线,当我们沿着各自的生命轨迹伸展到一起时,时间幕布便展示出了初三耀眼的话剧……
初三的生活,在妈妈的锅碗瓢盆交响曲中,在爸爸千叮万嘱的`告诫中开始了!走进初三的教室,多了几分自信,多了几分成熟。走进初三的教室,添了一丝天真,添了一份稳重!
初三的教室,弥漫着栀子花的浪漫气息,那甜蜜的、凉爽的风,夹杂着栀子的幽香,开始传递着初三的快乐音符……
这,就是我与初三的邂逅。
start with……
初三的生活在调座位的喜悦中升华了,左边是搞笑天才“小顺子”,右边是“牛皮大王”――啃(胥)秋明,再加上我这个“开心果”,那不就成了“宇宙超级无敌组合之――铁三角搞笑三人组”吗?
于是乎,物理课上,你张牙舞爪,我怪相百出,物理课成了“表演课”!
于是乎,化学课上,你口出狂言,我笑口常开,化学课成了“笑话课”!
于是乎,语文课上,你狂轰滥炸,我糖衣“泡”弹,语文课成了“投弹课”。
于是乎,各科任老师忍无可忍,一纸诉状,将我们仨推向“法庭”。
于是乎,mrzheng一纸批文,“宇宙超级无敌组合之――铁三角搞笑三人组”宣布解体!
the end……
初三的生活仍在继续,经过一场“大劫大难”后的我们似乎若有所悟。
于是乎,自习课上我们埋头苦读,物理课上我们潜心实验,化学课上,我们热烈讨论,语文课上,我们妙语连珠……
于是乎,成绩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人气如同“黄河之水滚滚来”。
于是乎,皆大欢喜,知识箩筐装的满当当!
哦,初三,平行线般的初三!当我们这一条条单行直线奔向你时,平行线便有了交点!
哦,初三,平行线般的初三,你用你的热情,点燃了条条单行直线成功的火焰,创造了它们渴望的交点,燃烧出了它们绚丽的明天!
回忆文章 篇3
或许很多时候我们的要强反倒给我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人活着就是想给自己一个空间一个很幸福的世界,没有必要为了一件小事情就赌气。喜欢一个人就大胆的说出来就算是失败了又能怎么样呢?人要有真实的自我要有自己的样子,一味虚伪的生活只会让自己过得更糟糕。
几个月以前我会在心里好好的把自己喜欢的人珍藏在心里,哪怕没有给我任何的承诺哪怕不再理我了,可我还是不想放弃当初的想法,我宁愿等待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也不要一个一时喜欢我的人。两年时间里我没有接受别人的爱意,我对别的男孩子感到恐惧没有信任度,只有他才会给我安全感,我这样想着。
但是随着生活的节奏我的想法在现在突然之间就改变了,过去的真的很难找回来,一味的生活在回忆中对自己没有多大的好处。虽然有时候原汁原味是最好的可是一旦失去了味觉那么一切都会改变的,再坚定的信念再好的人都会变的。人是自私和虚伪的。
哪怕再想和一个喜欢的人在一起两个人要是没有共同的语言那么一切都是假的;哪怕再想和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没有信任度,就算走到一起也没有安全感,也不会幸福。
回忆只是代表过去,现实才是最好的归宿。
回忆文章 篇4
这场雨下的凄冷,无从捡拾亦无从捞起,只是记得梦里都在战栗。一个我,瑟瑟的发抖,不敢睡,生怕闪电会钻进被子。其实它真的有进来,只是砸在了墙上,忽闪了一下,黑暗湍急的吞噬了一切。
泪合着雨一起滴,心碎和时光一同老去。用心接洽每一滴雨,也许那也是一种疼惜,是另类表达的一种给予。哗啦啦的雨滴,就像珠子,更像天空的眼泪,带着它的思念落入大地的心里,只有哭了它们才可以在一起。原来天和地的距离,就是无尽的泪滴,若是断了,只能用咆哮宣泄自己。冥冥中的定数,万物皆是如此。若是泪水跟盐融合,那就是死海的来历。
有一些话,说一次就好,有一段情搁心里最真。有多少故事变成了曾经听闻,有多少人擦肩就不闻不问。爱过多少人,为谁最认真?是否从此落花无痕,再不想涉红尘!青丝变白发,只为思一人。雨下得很认真,湿了谁的心?
落泪的那人,为何不拭去泪痕!我不想追问,就让一切消散,云雾沉沉。化骨柔肠寸缕心,彩云逐日舞乾坤。半城烟沙为谁乱,呜咽声起不绝弦。煮酒放歌风流传,隔岸烟火耀夕颜。
当所有的念想凝成一个圆,该怎样点亮才不会萧索,厌倦?我以为,昏昏然睡去,烦恼可以少一点,所以把所有空闲的时间都用来沉淀,糊涂的日子比较简单。原来这光圈是个虚幻的投影,容不下我的孤单,夜里一下变小,窒息了睡眠。
天不觉凉了,被子裹得很严,还是有点寒意窜到心底。黎明的一缕光,照在脸上,很暖。我想睡了,一夜的疼,没有力气去分辨黑夜和白天,只想,累了,倦了,闭眼睡一天。
你在寂静的山水里休憩,也在打捞孤独与安逸。如若结伴,青草依依,会化作秋色迷离,夹杂着一蓑烟雨,浓淡两相宜。不说别离,不言爱意,只有静默的山清水秀,在心底流淌成水一样的过去!
飘飞的思绪,合着朦胧的倦意,都停在掌心里。一杯水的呼吸,漂洋过海的游弋,此刻一点小小的心动,一抹淡淡的忧伤,犹然而起,随着音乐缓缓摊开。熟悉的角落里,收留了无奈的叹息,不想问结局,故事还在继续,谁在谁的梦里哭泣,谁在谁的心里欢歌笑语,答案就在眉间那一颗朱砂里。有一点委屈,被风遣散在岁月的谷底,没了痕迹……
故事画上了结局,要用一世的空虚抚平曾有过的醉眼迷离。一路的清冷,去掩埋烈烈燃烧过的痕迹。漂洋过海去看你,只是幻想的轨迹。连手中的照片都泛黄了回忆,泪划过脸颊,跌落在地,碎成了不能收集的微粒。
酸涩的记忆,不想再记起,从来也没有记起,原来我从来就不曾忘记。一叶秋的欢喜,红成了血色的雨,扬扬洒洒都是你,我被吞噬,没了自己,就连悲伤都要小心翼翼。熟悉的角落里,遗落的故事,在一枚叶子的脉络里栖息,不肯睡去。
委屈的双眸,噙着的泪光里都是思念的千言万语。注定的结局,佛也无语,就在红叶飞舞的季节,成为沉默的过去。一声叹息湮灭了缠绵的回忆,甚至不敢对那个无助的自己,说出怜惜。两个我,彼此孤立,亦无法舍弃。来世一定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强大的保护忧伤弱小的那个,好好疼惜。用最强悍的臂膀拥在怀里,不受一点委屈,一生一世爱着自己。
回忆文章 篇5
我已记不清和她之间说过的话,甚至忘了她的声音了,但她清丽的样貌和名姓却一直未曾忘记,而且伴着小学三年级时那般年龄的单纯,不时想起那些画面和断断续续的场景还会觉得十分美妙。
在来到弥勒这小城前,我只是随父母在村里读书的一个毛头小子,怎知来了会遇上她,就像郭靖初遇黄蓉的唯美,只是我非郭靖,她亦非黄蓉,努力回忆起的是一段哑剧,她的捧腹是无声的,她摇晃的马尾辫是无风的,她尴尬地微笑下只记得嘴角的弧度。
更不知道该怎么定义这缘分,那般年龄,那般感觉,其实就是一个孩子不为什么,什么都不为的只想也只喜欢跟这一个孩子在一起玩儿。当时还算个优等生的我哭着喊着想去补习班,其实就是因为她在那,现在回想起当时乃至周围的所有都是虚化的,是模糊的,但她是较为清晰的,她的样貌应该叫楚楚可人,偶有大大咧咧却是人如其名的,因为她似乎在打闹完后还会脸颊泛红。
当时热播的是《仙剑奇侠传》,也是那时我开始成为胡歌的粉丝。那个年纪嘛,男孩总有英雄梦,少女总有红尘心。多想像逍遥哥哥一般仗剑天涯,帅气的挥舞长剑行侠仗义,也才知道除却了金庸的江湖外,还有这样一种仙魔人妖的恩怨情仇,更者是还能如此的惹人挥泪。我是一个喜欢做梦的人,我便是如此地想叫她一声“灵儿”,似乎已把自己当成了逍遥,她告诉我她更想像月如,我便只好失望地叫她一声“恶女”,谁知她却让我高兴地回了我一句“臭蛋”。在她课间休息小睡时用食指轻刮她的鼻梁,她睁开眼脸一红便气急败坏地用书打我。但此后还能想起的画面便是她要转学了,当她把一张同学录拿到我面前时,我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哪一项是她不知道的,有何必要写?那张纸那么小,我有那么多话要说,怎么够写?我还是尽力的去填它,虽然我已忘了我写了什么,但我记得我很努力在写它,尽管当时的字多么稚嫩。并且在当时电脑手机并不那么普及的时候很快没了联系,相逢两载,恕难忘怀,难道做逍遥就一定要孤高吗?那我宁可不做了。
是的,人生本是一段戏,有欢笑,也有哭泣,谁都躲不过去。
那时的那座小城如她一般文静,西边的水上公园的沙子还是白色细软的,微风吹过还能泛起冲沙拍脚的小浪花儿,我们认知的世界还非常少,却享受着极是静谧的蓝天白云,日出日落。这个画面真是容易让人发呆,人有回忆是件怎样的事呢?那么多岁月的悲欢离合,那么多悲欢的春来冬去,有的想忘却忘不了,有的想记着可总那么不小心,有的人说岁月无痕,此刻我希望它斑驳一些,最好像电影的胶片可以随时回放,不会落下一个声音、一个特写,如此我便什么都不愿意忘了。
世事皆有机缘,时隔七年,没有约定,我们相遇了,并且那还是一个歌唱比赛的现场,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她在我的脑海中一直在成长,我一眼便认出了她,并觉得她似乎感觉一点儿没变。我清晰地记得那天我穿一条牛仔裤和一件白T恤坐在等候比赛的沙发上,她从门口迎面走来,身穿一套校园风的衣服,外套衬衣,短裙长袜,颜色是深蓝色。她定立在她的座位前,坐下,又回头看看,但我不知道她是不是在看我,是不是也认出了我。父亲坐在我旁边,她的母亲坐在她旁边,我似乎都还认得出她的母亲。那天,她唱的是周杰伦写给张韶涵的《亲爱的那不是爱情》,好听极了,我唱的是游鸿明的《白色恋人》,糟糕透了。
那一见,相隔数米,相望良久,没有言语。
回忆文章 篇6
回忆是一片阳光,抓住最亮的一束,眼前浮现出一只小狗,阳光那么暖……
冬天的傍晚,空气中含有暖暖的太阳的味道,我和条条、米米边走边聊,我们是好友,像真夏的樱花那首美丽的音乐中的不舍分别,她们说她们爱动物爱狗,我也这样认为,我们总是一起讨论着自己养的狗狗,交流它的趣事它的变化,自豪又嫉妒,阳光总是大片大片的印在我们的脸上我的心里。
那天,我们正兴奋的聊动物时,一只瘦瘦的小狗进入我们的双眼,轻轻走过去,抚摸它,逗弄它,有人告诉我们这是一只流浪狗,我们争着抱它,不仅因为对小动物的爱还因为新鲜感。我成了赢家,金色的阳光又一次照下来,不知有没有温暖到小狗。一会儿,红色的身影出现——在我的记忆里是红色的——外号叫猩猩。小狗在发抖,我还感觉到它紧张的心跳,“它饿了”猩猩说“我的狗饿了就会这样。”他顺手接过小狗,亲切的摸它的毛,贴贴它的脸。我们给小狗买了一点吃的。走到站牌,阳光渐渐少了,为什么?太阳一直在呀!它没变呀!车来了,“不准把狗带上车。”司机告诉我们,“可是…可是…”“不行。”司机始终不同意,条条和米米已经上车了,她们冲我喊:“快上来吧!狗放在这儿就行了!”车开走了,我留在原地,阳光从我的眼中心中消失,一个没有日月星、没有任何光亮的夜晚走来,我的心中被寒风覆盖。现在想起来脑海中浮现出枯叶的飞舞。不怪她们,她们没有错,只是爱没有那么强烈。回头,猩猩还在,小狗很享受的待在他怀里,看看太阳,还是亮的,没有变,阳光也没变,温暖的向我向猩猩向小狗照过来,我清楚的看到,这阳光分明是红色的,强烈,温暖,不离不弃。去了丽丽家,她不在,我们很着急,一抹阳光照来,依然是不离不弃的红,她的家人让我们把狗放进箱子,有点违反社会秩序,但我管不了这么多。我把狗送给了猩猩,不是送,应该是猩猩拿回了他的狗,我怎么好意思拿新鲜感去PK爱呢?
太阳依然陪着我,阳光依然跟着我,每当回忆起来,阳光总是那么充足,温暖,不离不弃。
回忆文章 篇7
每次读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那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总感觉是那么的凄凉与孤独。我喜欢看山,喜欢看水,喜欢站在高高的山上看山脚下金灿灿的稻田,我更喜欢看秋季夕阳西下。
每一次回家,我都会在夕阳西下时分,屁颠屁颠的跑到自己曾经走过无数次的水库堤坝上,一个人,静静的望着那块曾经有一个小男孩和一群伙伴们在上面不知道玩耍过多少次的草坪,并陷入沉思。
想起孩提时,在农村,我最大的乐趣就是在秋季的下午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牵牛,由于自己家没有牛,所以那时非常渴望去放牛,渴望做一回牧童,然后像小学语文课本里面的诗词中写的“牧童骑黄牛”一样骑一回牛,虽然村里养的都不是黄牛,是水牛,心想水牛也是不错。
可惜,始终没有骑过牛,仅有一次骑牛,那是在初中毕业后,还是偷偷摸摸的趁着亲戚不注意,一脚跨上亲戚家的公牛的背上,当我骑上它那粗糙的背上的那一刹那,我心里已经明白自己今天的举动完全是错的。这牛实在是牛性难驯呀,硬是狂奔一阵,把我这个从小就希望骑一回骑牛的孩子硬生生的从牛背上摔下来,把我所有的骑牛乐趣的幻想全部扼杀在萌芽中,还好是在草坪里面,摔了只是有点疼而已,并无大碍。
这牛把我摔下后,跑了差不多20米的样子,站在那里,眼睁睁的看着我,好像给我发出警告似的:“你小子竟敢冒充我主人,看我不摔死你”。唉,牛欺呀,所以作为一个在农村土生土长的乡巴佬,我真心惭愧呀,长这么大,连骑水牛的牧童都没当过,更何况骑黄牛的牧童呢,但是心里还是渴望有那么一次能够体验一回当牧童的乐趣。
农村的秋季,最美时刻便在傍晚。傍晚时分,当暑气渐渐消下去了,山便开始热闹起来了,在外面玩耍了一天的小鸟也开始陆陆续续的回巢,尽管鸟妈妈在不停的呼唤孩子回家,但是还是有很多鸟孩子不是那么听话,边飞边和伙伴追赶,一会儿落在石头上,一会儿停在坝堤边,一会儿靠在枝头处,一会儿又躲进草丛中,叽叽喳喳的,欢快极了。山热闹非凡,水也不甘,也开始激动起来。
水里的鱼也开始了寻找晚餐活动。大鱼小鱼都开始露出水面寻找食物,张开着自己那圆嘟嘟的小嘴,在湖面上匍匐前进。当人从旁边经过或者天上的白鹭飞过的时候,就一头扎进水里,湖面上哗啦啦的响声,所有的鱼都沉入水底,热闹的湖面立刻变成死一般的寂静,等几分钟过去了,第一条探出水面的发现外面的安全警报解除了,湖面又会慢慢的出现那一个又一个匍匐前进的圆嘟嘟的小嘴,不停的一张一合,等到下一只鸟飞过湖面时,又立即潜入水底,如此循环。
这时候最的不是这些鸟和鱼,最快乐的.是我们这伙小屁孩,秋季放学早,4点钟就放学了。铃声一响,大伙便像无魂野鬼一样的跑回家,然后就结伴一起去水库边牵牛,其实牵牛是家庭作业,农村每个有小孩的家庭规定的,每天下午放学后一定要去把牛牵回家。而我们积极的牵牛的更多是为了去那里玩。
在草坪里,大伙把分散的牛都聚集在一起吃草,然后就拿出自己的作业来,大伙一起趴在地上,互相抄作业,偶尔还会谈论,“你这个题目做错了,我的做对了”,“哪有做错了,瞎了你眼是吧,明明是这样做的,你才错了呢,哼,不想抄就别抄”……唉,还是完成作业重要呀,第一个发现的孩子就会不说话,扑在草地上老老实实的把作业认真的“完成”,以便应付明天老师的检查。
“完成”作业后,便是我们的天堂了。开始在草地上有组织有纪律的玩起“斗鸡大战”了。那时我们会被分成两组,差不多4到5个人一组,每个组都有一个很厉害的“斗鸡”手。然后在地上画两个方形区域作为军队营地,大概有6个平方那么大,两个营地中间隔着一条类似于楚河汉界的过道。画好之后,我们开始“斗鸡”。
首先一定要有一个人出去迎战,类似于三国时期的温酒斩华雄场景一样,必须先要有一员得力大将出去挑战,一般都是个子比较大的出去,出去的时候,必须是提起一只脚,另一只脚得一跳一跳的跳出去,出了自己的营帐就一定不能两只脚着地,除非跳回了自己的营帐。在迎战的时候,必须把小腿架到膝盖骨上,然后用一只手扶住,如果腿掉下来了,两只脚触到地了,就算你“死”了。当在外作战的将军出于弱势的时候,我军将会派兵突击,以免造成我军伤亡惨重。
当然,此时敌军必然会来救援,并且偷袭我军营地,所以营地里面不能所有的铁血战士都出去迎战,必须安排人在楚河汉界旁边守着,防止敌军偷渡过河,我们必须把他们推倒,如果让他们过河了,那么他们就可以双脚在陆地上走了,作战能力就大大的提高了,这样就加快了我王朝的衰败速度。这就是我孩提时最好玩的“斗鸡大战”了。
每一次“斗鸡大战”完了之后,获胜方就会笑的得意忘形,输了的那方就会很不服气,和对方约好,说:“明天再来,今天老子状态不好”,然后还是一起嘻嘻哈哈的回家了,身上还残留着刚才大战时留下的泥土和草汁味道。那时有牛的孩子真,玩累了最后还可以骑着牛,把书包挂在牛角上,一边享受着骑牛的乐趣,一边回家,真是羡煞我这个旁人呀。
如果有一天,我面前出现一头乖巧的黄牛,我一定还要跨上牛背,做一回一直渴望成为的那个牧童。
回忆文章 篇8
每到端午节,像艾蒿、五色丝线、芦苇叶、香囊等物品,还有那些与端午节有关的人、事、景都会浮现眼前,从而勾起很遥远的情思。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屈原。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以致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屈原在流放期间,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他的'诗作独具风貌,影响深远,至今一直流传于人们的心中(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据说,公元前二百七十八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其他人见后纷纷效仿。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来保护屈原的身体,这就慢慢发展成现在的粽子了。
很多年以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屈原,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
艾蒿。记得小时候的端午,爷爷一大早叼着旱烟袋,手里拿着一把镰刀,肩上背着他自己编的竹篓,急匆匆地离家了。不一会背回一篓艾蒿,然后分别插在四个儿子家的大门两边,当然还有四合院的大门,剩下的都用来煮洗澡水。
割艾蒿,这是每年端午节爷爷忘不了的一件事,这种避邪的方法,已成了我们那每家每户的习俗。不知过去多少年,爷爷的旱烟袋不再升温,可烟雾却仿佛在不断地缭绕,而割艾蒿这件事从此失去了规律。
五色丝线。五色,吉祥的象征。小时候家里虽然很穷,但在端午节这天,奶奶无论怎样都会积攒点钱,买来五色丝线,烧好一大锅开水,水里放上许多种驱毒的树叶、药草,等水温适中时,把大伯家的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二伯家的一个哥哥、两个姐姐;还有我和两个弟弟(爸爸排行老三)以及小叔家的一个小弟,一个一个洗得干干净净。当然,哥哥姐姐们都是自己洗的,奶奶只帮他们擦去后背上的水珠,然后将五色丝线,系在我们的手腕、脚腕、脖子上。
据说戴上五色丝线的小孩,可以避开五毒蛇虫的伤害,或许因此,我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吧。如今五色丝线幻化成五彩缤纷的梦,梦里有天堂、有奶奶的微笑。
芦苇叶。离家大约三公里的地方,有一片很大的芦苇荡,每当芦苇叶长到两指宽的时侯,条件好的邻居就去釆摘一些回家包粽子吃。那时候,十多岁的我闻到了粽香味,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回家硬是扯着妈妈衣襟,央求妈妈也包一些粽子,可是妈妈说要到端午节才能包,因为保存的糯米仅够端午节时包,否则,端午节就吃不到粽子了,听了妈妈的解释,我只好咽了几下口水。
在我的期待中,端午节终于到了。就在前一天的中午,妈妈和我背起草蒌去芦苇荡采摘芦苇叶。不一会,妈妈说:回家吧,叶子够包粽子了。其实我只釆到十几个叶子,还不是很嫩绿。走出芦苇荡,妈妈赶紧把我搞乱了的头发理了理,还用衣角帮我擦了擦汗水。
回到家不一会,生产队上工的钟声响了,妈妈赶紧去上工。晚饭后,妈妈把芦苇叶洗净,然后放在开水锅里煮一下,把泡好的糯米塞进芦苇叶,还有年前自家枣树上长的、晒干了的红枣,包成三角形,再上锅煮。煮好后要盖好锅盖焖一夜,到第二天早晨才最好吃。
端午节一大早我们就起床了,妈妈把热好的粽子和新煮的鸡蛋端上桌,我和两个弟弟美美地吃了个大饱,然后高高兴兴上学去了。
不一样的粽香。自从我嫁人后,妈妈总是担心我在婆家有太多的不习惯,特别是端午节我最喜欢吃的粽子。
在节日的前一天,母亲无论怎么忙,都会亲自去芦苇荡采些芦苇叶,然后包好多粽子,并上锅煮熟后送给我吃。
那些年的端午,我一直吃着妈妈包的粽子,可是,自从妈妈离逝后,我没有尝过其他人包的粽子,仿佛失去了胃口、粽子也不再飘香。看着一家人,吃着婆婆用咸肉包的多角粽子,我悄悄躲进被窝,唯有泪落千行。
不知过去几年,端午节这天,婆婆硬是把她包的粽子,塞进我手里让我尝一下,说如果不好吃就不吃,我不好拒绝婆婆的好意,就接过粽子勉强地咬了一口,或许是多年没吃的原因,感觉非常柔嫩、清香、爽口,但在心里仍有一丝难过。现在妈妈已离开我们十几年了,而在心中那份思念永远抹不去。
香囊。一晃不知过去多少年,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也不知从哪个端午节开始,我学着前辈的做法,用一块不大的绸丝布,把它缝制成一个小袋,然后装进各种碾碎的香草药,再用五色丝线系扣成索,让我幼小的儿子女儿带在身上,希望清香四溢的香囊,能伴随着他们健康地成长。
还有,我用几根两尺长的彩色毛线,把它拧在起,从一头打个结,然后编织成一个三寸长的小网,把煮熟的鸡蛋或鸭蛋放在里边,从放蛋的入口把毛线拧在一起,再打个结,然后平分开毛线挂在孩子们的脖子上,他们想吃的时候随时取出。可是孩子们挂了一天也不舍得吃,以致邻居家的孩子们羡慕了很久,后来我把这方法教给了他们的母亲,让他们也高兴一下。
如今皱纹已悄悄地爬上我的眼角,而对逝去的亲人,那种深深地怀念之情,永远烙在心底,还有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赞颂。
回忆文章 篇9
远处,一双慈祥的眼睛,默不作声的望着我。多少次午夜梦回,父亲就在那不远处,哦,那是父亲的眼睛。---------题记
关庙冲,是个长达二十多里的冲子。父亲曾经是那条冲里的名人。现在,即使在我居住过的那个小村庄--------王岭,还知道父亲的人,也已经不多了。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35 年了。他的影子已渐渐模糊,模糊得大家不知道他是谁了。“国本大爷”、“肚大队长”,曾几何时,也是那条冲的名片啊。
父亲姓黄,名国本,1925年出生。他给东家做过许多年的小放牛,也打过许多年长工。幼年时,他便用那柔弱的肩膀,支撑着一个贫穷的家。贫困的生活,繁重的体力劳动,使他的食量大得惊人,以致有了个“大肚子”的名号。
记得小时候祖母常跟我说起父亲的一些往事。她说,东家很喜欢他,因为他勤快。小时候我们念书时,只知道,万恶的旧社会,地主的心肠都跟蛇蝎一样恶毒,当时我就是搞不明白这是啥回事,怎么跟书上说的不一样。后来我还知道,父亲不仅喜欢东家,而且感情还深着呢。1978年他患上绝症后,还去东家的后人家走走。这是一个人生命行将结束前的一次走动。我知道,这次走动在父亲的心里岂是寻常的走动,这是他在回顾生命的时候,感到那里有他太多的生命印记。那里曾是他饱肚子的地方,那里曾是他温暖过的地方,那里曾是把他当人看的地方。这时候我才开始有些醒悟:不是所有的地主老财都是十恶不赦。起码说,他们当中有些人雇长工剥削长工的那个度还是可以接受的,甚至“主仆”之间融洽着呢。
祖母也曾跟我说起过父亲的婚事。父亲三十多岁才结婚,原因很简单,家穷,娶不起媳妇,解放后才娶的亲。母亲年幼时破过相,脸上有许多麻子,且又是地主家女儿。就这样贫穷家庭的老小子,遇上了抬不起头的地主家的丑女儿,于是有了我们一大家子。
父亲既勤快,又直爽,且肯动脑子。很快地成了那条冲里的一个人物。先是老东明大队大队长,后是关庙大队大队长。一当就是几十年。那条冲里谁不熟悉“肚大队长”?上下十几个村子,许多人和他年纪相仿,团在一起,老伙计一般亲热。赶上吃午饭或是吃晚饭,大家总是喜欢留他喝上一盅。一把山芋爪,几粒豆子,一碗南瓜丝,便是下酒的最好菜肴。那时候也不是什么干部不干部的,就是“哥俩好”的那种感觉。也许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这种喝酒的心态也很难再现了。
父亲爱酒,他喝酒时从不讲究菜肴。记得我开始教书的时候,有次有个村子死了条牛。父亲下队时顺便买了点回来。我便准备做水煮牛肉给父亲下酒。做时才知道家里没有一滴油,只好用烧开的清水下牛肉,再放上几粒食盐,仅此而已,父亲竟也吃得津津有味。父亲爱酒,可生在那个年代,酒,不是你想沽就有酒沽的。有时候一年也难打上一斤。好在我叔父在庐江城里工作,且是单位负责人。他知道我父亲喜欢一杯,回家时,总不忘带上几瓶。那可真是滴滴金贵啊。父亲平时也舍不得喝上一口。可是家里一来人,他便笑呵呵的把藏在柜子里的酒,一瓶接一瓶的往外拿,直到拿光为止。那时我曾想,拿一瓶上桌已算很客气了,为什么不留两瓶自己慢慢喝,非要一下子喝个精光呢?后来我才渐渐理解,原来父亲心里对朋友的'那种“诚”,比酒还要金贵得多。从那时起,父亲的那种品格,慢慢的融入我本纯洁的心田.
关庙一条冲子的人谁都知道父亲不爱“好”,穿的衣服因为旧,看上去总是邋遢遢的。在我的印象里,他几乎没添制过什么新衣服。记得叔父从城里给他买了斤暗黄色的毛线回来,母亲给他织成毛衣。平时他也难得一穿,看不出他喜欢这件毛线衣。1980 年春季,那是个冷酷的春季。疾病的痛苦把父亲折磨得死去活来。临去世前几天,他跟我说,他死后,把那件毛线衣和一件新马甲一同放进棺材里去。听到父亲的话,我止不住眼泪扑簌簌的往下掉。原来冲子里人眼里的“肚大队长”,村子里人眼里的“国本大爷”,我心中的父亲,不是个不爱“好”的人,他也爱美,只是一辈子的穷困,让他养成了极为节俭的习惯,能将就点就将就点,绝不肯乱花一分钱。
父亲是个非常善良的人,他用一份善心待人,在他身边的人,只要需要他帮忙的,他总是竭尽全力。他做了一生的基层干部,无论在哪里,不挪用集体一分钱,洁来洁去,清水白米。父亲是个非常和蔼的人。他患上绝症后,我和妻结婚,她初来乍到,父亲对她总是关心倍至。我妻怀孕后,他总是叮嘱我母亲要多多关心孩子。短短的几个月相处,我妻已把他当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父亲去世已经三十多年了,每当提到他,我妻眼里总是闪着泪光。
有人说,一个村庄是一个地方的伤口。王岭,我的故乡,它便是关庙冲的伤口。多少次花开,多少载风雨,我的痛还在那深处。因为那里曾有我患病父亲的痛苦,那里有我无法报恩的遗憾,那里是我的根,是我永远的思念。让泪化雨,清明时节,纷纷扬扬,洒向王岭东边的那片山坳。那里长眠着我的父亲。天人如能感应的话,父亲,我已给你满上三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