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德育法制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2025/01/28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德育法制安全教育活动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德育法制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篇1

指导思想:

为配合学校德育工作,结合三月份德育教育纪念日,扎实做好我校少先队员思想道德教育。特制定本次主题活动方案,以便各

中队认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落实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养成教育。

活动时间:

20xx年3月5日——3月30日

活动对象:

全体少先队员

活动预期目标:

1、通过国旗下讲话、晨会和班队活动课,让全体少先队员清楚知道“三月份德育教育纪念日”,并能说出相关主题教育日的意义;

2、各中队辅导员结合各年段活动要求,认真制定班级活动计划或主题教育计划(重点开展好“‘雷锋’纪念日”、“‘三八’国际妇女节”、“少年英雄赖宁牺牲日”和“全国安全教育周”),活动过程认真组织(保留过程性材料参加少先队评比),总结阶段按照要求评选优秀少先队员、撰写活动总结;

3、全体少先队员了解“雷锋”和“赖宁”的事迹,能够在“三八”国际妇女节为身边的人送出自己的祝福,在3月26日结合国旗下讲话对“安全”有更深刻的了解。

4、活动结束评选出“学雷锋‘好少年’”16名、“感恩少年”16名、“优秀中队”若干。

活动内容:

1、教育主题:“弘扬雷锋精神,争做少年雷锋”

让全体少先队员再次认识“雷锋”——这个中国大地上出现的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人物。尽管经历了许许多多不平凡的岁月,但雷锋精神却像一切属于时代、属于人民的美好事物一样,始终珍藏在我们心底。引导少先队员抵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对自己的消极影响。

2、教育主题:“知恩感恩,懂回报”

通过校园感恩活动,在妇女节到来之际,让队员为自己的妈妈、外婆、奶奶、女教师等送上最特别的节日祝福,献上一份最诚挚的爱,旨在让队员们学会感恩、学会关爱,用真情和行动回报母亲、回报长辈,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和难得的真情与亲情!

3、教育主题:“学会自护自救,幸福快乐成长”

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自护自救知识,提高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让每位少先队员能幸福快乐的成长,保证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活动准备:

利用网络搜集相关教育资源(图片、视频等)、主题国旗下讲话、各中队活动计划制定。

活动具体要求及安排:

(一)、教育主题:“弘扬雷锋精神,争做少年雷锋”

1、在 3月5日进行主题国旗下讲话,为组织召开“学雷锋”动发动宣传。

2、利用晨会课、班队课,讲讲“雷锋的故事”、背背“雷锋的名言”、读读“雷锋的日记”,论论“雷锋的精神”。

3、在教室内开辟一块版面,出一期关雷锋的墙报。在墙报中大力宣传班中的好人好事,找出最有代表性、最有意义的好人好事来做典型。

4、组织全体少先队员观看短片《雷锋的故事》或电影《雷锋》。

5、中高年级少先队员要在活动中用日记、习作等形式记录下身边“小雷锋”的真实事迹,各班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集体交流。

6、“雷锋‘好少年’”评选活动。

班主任认真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精神活动,注意观察和发现班内好人好事,树立班级典型,班主任组织全班同学评选出班内能够集中展示雷锋精神(某一方面)的最典型的学生。少先队大队部将通过审查、公示,评选出“雷锋‘好少年’”予以表彰奖励。

(二)、教育主题:“知恩感恩,懂回报”

1、利用晨会课了解三八妇女节的来历和了解世界著名女性的事迹。进行感恩父母的专题教育,让学生真正体会父母的辛苦与劳累,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激之心。

2、为妈妈(长辈)庆祝一次节日,懂得感恩,用行动回报母亲和长辈。开展孝敬母亲的.“五个一”活动:

①给妈妈说一句祝福的话;

②给妈妈倒一杯贴心的茶;

③帮妈妈做一件家务事;

④为妈妈洗一次脚;

⑤为妈妈剪一次指甲。

3、完成一份特殊的答卷——“不知道的世界,我的妈妈”学校大队部给每位队员下发一份问卷,通过回答“妈妈的生日是那一天?妈妈属什么?妈妈最爱吃什么?妈妈每天做几小时家务?”等问题,触动孩子主动了解和关心自己的妈妈,明白妈妈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艰辛付出,懂得心怀感恩。各班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时间,组织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妈妈,交流自己答卷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4、根据各中队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一次主题中队活动。

5、感恩征文评比。为了切实加强学生的亲情教育,学校将组织以“感恩”为主题的征文活动。(上交时间:3月26日前,3-4年级每班2-3篇,5-6年级每班3-5篇。

(三)、教育主题:“学会自护自救,幸福快乐成长”

1、开展“安全”教育主题国旗下讲话。

2、各中队通过学习自护自救知识,集体编出一句便于学生记忆背诵的顺口溜或警句。

3、在班级板报中出一期“安全教育”主题板报。

4、举行一次班级和校内安全大检查,师生合力排查解决安全隐患。

5、通过校信通平台向家长发送一条安全教育主题短信。

6、全校举行一次安全疏散演练。

7、各中队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一次总结表彰的主题中队活动。

德育法制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身边的事物了解冷暖色的特点

2.在趣味针管画活动中加深对冷暖色的体验

3.能够用色彩表达自己的心情

[活动重点]

辨别生活中的冷暖色,在针管画活动动手操作体验冷暖色。

[活动难点]

理解冷暖色的情感象征,运用冷暖色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熟鸡蛋、冰块;冷暖色调的蔬菜水果(橙子、苹果、茄子、藕);冷暖色调的人物画像各一幅;针筒、白色铅画纸、水粉颜料、水彩笔

2.经验准备:班中开展幼儿绘画色彩日记的活动,幼儿有通过绘画表达心情的经验。

[活动过程]

1.通过实物触摸感受冷暖

(1)熟鸡蛋、冰块置于幼儿面前,老师:小朋友,这两样东西大家熟悉吗?用你们的手试着摸一摸,感觉一样吗?(通过用手触摸引导幼儿用词语表达)

(2)老师:小朋友,摸鸡蛋的时候是什么感觉?(热热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也是这样的感觉?(幼儿联想生活,举手回答)

师结:煮熟的鸡蛋摸上去是热的、暖暖的,就像每天照耀我们的太阳,这种让人感觉暖暖的颜色就是暖色。

(3)老师:小朋友,摸到冰块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凉凉的)生活中还有其他的摸上去凉凉的东西吗?(幼儿联想生活,举手回答)

师结:冰块是凉凉的,滚雪球的时候小手也是凉凉的,这种看起来很冷的颜色就是冷色。

2.认识生活中的冷暖色

(1)将准备好的蔬菜水果放到幼儿中间

老师:小朋友,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的色彩,你们眼前的这些大家都熟悉吧,告诉老师它的名字和颜色。(幼儿举手回答)

师结:黄色的橙子、红色的苹果、紫色的茄子、白色的莲藕,小朋友们都答对了,都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

(2)老师:那它们的颜色哪些是冷色,哪些是暖色呢?(引导幼儿判断,根据理解回答)

师结:橙色和红色让我们想到阳光和火焰,感觉是温暖的,这是暖色;而紫色和白色让我想到晚霞和白雪,感觉是冷冷的,这是冷色。(小活动:教室里也有很多种颜色,引导幼儿判别暖色和冷色。)

3.联想色彩与情感的关系

(1)出示冷、暖色调人物画像欣赏画各一幅

老师:色彩是有温度的,感觉温暖的是暖色,感觉冰冷的.是冷色。色彩还是有情感的,看看画家是怎么表现的。(引导幼儿欣赏冷暖色调的人物画像)

(2)欣赏冷色调人物画像,老师:小朋友们,这幅画用了哪些颜色?看了后感觉如何?(画中主要以蓝色、绿色和紫色为主,这些颜色都属于冷色,也就是常说的冷色调,看后让人感觉比较冷。)

(3)欣赏暖色调人物画像,老师:小朋友们,这幅画用了哪些颜色?看了之后感觉如何?(画中主要以红色、橙色和黄色为主,这些颜色都属于暖色,也就是常说的暖色调,所以看了之后感觉很温暖。)

(4)冷暖色人物画像比较,老师:小朋友们,这两幅画分别用了冷色和暖色,看看人物的表情,你们觉得画中人物的心情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冷色调画中人物严肃郁闷,暖色调画中人物和蔼微笑,他们的心情不一样。)

师结:冷色和暖色不仅可以表达我们的感受,还可以表达我们的心情,暖色代表着心情愉悦、开心,冷色代表着心情压抑、郁闷。

4.针筒画活动用色彩表达心情

(1)将针筒画活动的材料准备好

老师:既然色彩是有情感的,那你们就抽取色彩把生活中高兴或者不快乐的事情在纸上表达出来吧。(引导幼儿用色彩表达心情)

(2)老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呢?(幼儿回答针筒)那针筒是干什么的呢?(打针)是的,这就是平时我们常见的针筒,不过今天它不是用来打针的,而是要用来画画的。介绍针管画的工具、材料和使用方法。

(3)老师:幼儿自行选择色彩进行针筒创意画,老师个别指导

(4)欣赏幼儿的色彩故事

①从幼儿的绘画作品中随机挑选2-3幅,请幼儿描述使用的色彩,是冷色还是暖色,为大家讲述色彩背后的心情故事。

②老师: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心情,今天你们的心情是什么颜色的?

德育法制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追求美好理想和敢于同困难作斗争、勇于拼搏的精神。

2、知识目标:

初步了解散文诗的特点──把诗的精练、音乐美和散文灵活多样的表现力融为一体。品味语言,理解本诗语言中的寓意。

3、能力目标:

培养阅读和欣赏散文诗的能力,通过诵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体味作者情感,理解诗歌含义。比较南方雪和北方雪的异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品读语言。

【教学难点】

品味散文诗语言的精练和具有音乐美的特点及其寓意。

【教学方法】

速读、美读、细读、精读、深读、研读。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情况汇报:

由各小组汇报搜集到的资料,展示有关雪的文字、图片等,畅谈对雪的感受。

简介作家作品: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破落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立志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等。

二、检测预习:字词

三、学习研讨:

1、速读课文,理清结构:

师引导生分层,了解内容与结构:

按照南方的雪、北方的雪两大对比内容,可以把全文分成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3):滋润美艳之至的江南的雪。

第二部分(4~6):如粉如沙的北方的雪。

2、美读课文,揣摩感情:

阅读指导:

江南的雪,要读出柔和的美,表达欣赏、喜悦的情感;北方的雪要读出壮丽的美,体现的是赞美、敬佩的情感。

3、细读课文,分析比较: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析:

⑴ 作者是如何描写江南的雪的?

⑵ 作者又是如何描写朔方的雪的?

⑶ 从作者的描写中,你认为作者更喜欢江南的雪,还是朔方的雪?为什么?

4、精读课文,探究疑难:

教师引导探究,问题:

⑴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

(冰冷的坚硬的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最值得赞赏的)

⑵ 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隐约的青春的消息和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 ?)

(青春、处子都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状态,这里是指江南的雪蕴蓄着生命,是与轻柔和缓的境界相联系的)

⑶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北方的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在这里它还被表现成死掉的雨的意思。北方的雪完成升华与死亡联系在一起,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 )

5、深读课文,提炼主旨: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作者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雪景和北方的雪景,并在比较中表现了自己的倾向,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炽热的追求,蕴蓄了他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

6、研读课文,学习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

⑴ 运用象征手法,在自然景象的描写中浸透了幻想的、隐喻的意象,具有深厚的思想意蕴和艺术意境。

⑵ 景物描写细致生动,用词准确。

⑶ 语言风格独特。

五、拓展延伸:再读课文,模仿创作

课文中写了塑雪罗汉,《从白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了雪地捕鸟,描写都非常生动传神。你在雪地里做过什么游戏?试写一段文字描述出来。

打雪仗、堆雪人、推雪车、踹雪树

六、布置作业

1、你认为本文语言是否有表意不简明的,如果有,怎样改为好?

2、你希望走过怎样的一条人生道路?是一帆风顺、平平淡淡走过,不留一点痕迹,还是经受困难、挫折,而奋起抗争地走过?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写一篇短文。

(基础题)

3、阅读《野草》中描写自然景致的文章,如《秋夜》、《好的故事》、《腊叶》等,感受其中自然描写的特点。

(提高题)

德育法制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背景

目前大部分家庭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集祖父母、外祖父母和父母的宠爱于一身,有人戏称这样的家庭为“非常6+1”式的家庭,或“4、2、1综合症”家庭。由于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是家中的小太阳,全家人围着一个人转,导致孩子从小受到不同程度的溺爱,他们不知道感恩,不知道体谅父母的辛劳,自私、任性,没有责任意识。新星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多数来自于郊区农村和外来务工的农民工家庭,这些家庭没有固定的收入,随着镇江村的动迁,农民们没有了土地。为了生存,外出务工的家长人数在增多,很多家长在外面的艰辛孩子们体会不到。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新星小学决定组织开展母亲节感恩教育大型活动。

二、活动目的

1.弘扬孝敬父母、珍视亲情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了解母亲为

自己成长所付出的艰辛,理解母亲对自己的期望,从而学会理解、关心父母。

2.通过活动,将感恩活动的内涵进一步延伸,教育引导学生

学会主动感谢与关怀他人,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了解体会父母师长的辛劳,懂得助人以及回馈他人,培养感恩的心,做一个感恩的人。

三、参与人员

本为1-3年级家长和全体同学。

四、活动准备

1.每位学生亲手给母亲制作一件体现母子亲情节日贺卡,作为一种亲情的记录,永久的'留念。

2.四月份组织学生学唱一首感恩的歌曲《跪羊图》,在活动中表演。

五、活动设想:

(一)故事导入:小河的故事或热气球旅行(第一次心灵触动:与家长互动,让孩子知道在危难时刻,母亲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给孩子留下一条生路)

(二)知恩篇

1.抚摸母亲的手,仔细端详母亲的脸(第二次心灵触动:让学生观察母亲粗糙的手和生出皱纹的脸以及头上渐露的白发,看到母亲的日渐苍老,你的内心有何感受)。

2.观看视频,了解“十月怀胎,一朝生子”的艰辛。

3.全体诵读《弟子规》中“入则孝”一段。

(三)感恩篇

1.故事三则:(泥石流中的小男孩;从五楼跌落的小女孩;汶川地震中的小欣懿”

2.第二次拉住妈妈的手端详母亲(第三次心灵触动:教师煽情,孩子们给母亲鞠躬)

3.歌曲:母亲

(四)报恩篇

1.视频虐待父母的反面例子;

2.让同学们谈一谈生活中有哪些事愧对父母,学生反思自己生活中的不良行为。

3.视频“驴子孝”的故事并听歌曲《驴子孝》。

4.第三次拉住妈妈的手(第四次心灵触动:拥抱母亲,试着拥抱母亲,并说出“我爱您”,全场掀起高潮后向母亲献上节日贺卡)

5.歌曲《儿行千里》

(五)结束篇

1.视频观看公益广告——给妈妈洗脚(教育家长做孩子的表率)。

2.孩子们表演手语感恩歌曲《跪羊图》。

3.布置学生写三八节后的第二次“妈妈,我爱您“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