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讲故事比赛活动方案

2025/02/02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讲故事比赛活动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讲故事比赛活动方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懂得耐心、仔细倾听别人讲话是一种好习惯,有初步的耐心、仔细倾听别人讲话的意识。

2、大胆清楚讲出遇到的麻烦事或不开心的事。

3、理解稍微有难度的词语,能在生活中应用

活动准备:

《大熊有一个小麻烦》故事绘本

活动过程:

(1)和幼儿一起阅读故事书《大熊有一个小麻烦》,跟着磁带再读一遍

(2)引导儿童进行讨论与思考

①大熊都向哪些动物宝宝寻求了帮助呢?

②大熊有没有解决自己的麻烦?你怎麽知道的?

③为什么大熊没有解决自己的`麻烦?问题出在哪里?(大熊没有说清楚,别人没有让大熊把话说完,大熊没有勇敢的继续表达自己的问题。)

④大熊这次有没有解决自己的问题呢?是谁帮助了他?(小苍蝇耐心、仔细地听清楚了大熊的话,并且善良的给予帮助。)

(3)让儿童参与到故事中

①如果大熊找的是你,你会怎么做?请你先和旁边的小朋友轻轻讨论一下吧。

师:如果大熊找的是你,你会怎么做?(幼儿发言)

延伸活动

活动准备道具:动物的头饰(由儿童自己制作),用儿童自己的围巾等物品(是儿童自愿提供的)。

(1)角色分析

①与儿童一起逐个讨论故事中的角色,要求儿童描述角色的性格与特点。

大熊走路是什么样子的?小苍蝇说话声音是怎样的?其他动物有哪些特点?最后大熊没有得到帮助怎么来表现丧气与失望?

大熊:不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问题,遇到反驳退缩,不能勇敢的继续表达自己遇到的小麻烦

小苍蝇:乐于助人,善解人意、有耐心

其他动物:只关注自己不去倾听别人的想法

②让幼儿自己讨论如何用动作来表现角色的性格与特点。例如:大熊的麻烦一直没能得到解决,伤心极了怎样用动作来表现?在你心目中医生是什么样地形象,如何表现?

(2)在表演故事的过程中不要求儿童能完整复述故事,而是由教师引导作为串联情节、掌握活动进程的大熊领讲故事。主要通过加重语气、改变声调和语速的方法,来帮助儿童跟上故事情节发展,进入情境,不让儿童游离于故事之外。

讲故事比赛活动方案 篇2

一、活动目的

为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结合学校科艺节特举行讲故事比赛。旨在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名著阅读,以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

二、参赛对象

经初一年各班前期初选,具体参赛选手名单如下:101班李小菊卢少杰陈燕灵郭思思102班郑怡婉郭虹清叶小晨许思云103班卢惠红蔡诗婷许镱佳李思燕

三、比赛时间

x月x日晚6:00~8:00

四、比赛地点

科学搂三楼多媒体会议室

五、比赛规则

1、内容: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相关内容。

2、形式:讲故事。

3、4月6日上午课间操时间到年段室抽签,确定赛时上场顺序。

六、评委

教师评委2名:待定

学生评委:xxx校长,xxx副校长,xxx主任

大赛主持:xxx

七、评分标准(100分)

1、项目标准取分范围得分演讲时间(10分)

3—5分钟得10分;2——3分钟得7分;2分钟以下或超时5分钟得4分。

2、故事内容(50分)

内容具体,情节完整得42~50分

内容较具体,情节较完整得28~41分

内容不具体,情节不完整27分以下

3、语言表达(30分)

条理很清楚,语句顺畅,语言生动,感染力强得15~20分

条理较清楚,语句较连贯,没有太多的语病,有一定的感染力得9~14分

表达没条理,语句不连贯,不能吸引人得3~8分

普通话标准,声音洪亮,吐清楚得10分

普通话较为标准,声音较洪亮,吐较清楚得7分

普通话不标准口齿不清,声音小得4分

4、表情仪态(10分)

表情自然富于变化,仪态大方得10分

表情较自然,仪态较大方得7分

表情不自然,仪态不大方得4分

八、计分方法

1、计分员:101班xxx、102班xxx;计时员:102班xxx;

2、评委要充分尊重参赛选手,评分要客观、公正、公开、公平,实行现场打分亮分,打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3、比赛实行百分制。

九、统分办法

统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其余分数总和的平均分,即为选手的最后得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如果得分相同,就根据小数点后第三位数来定,以此类推。

十、奖项设置:

(一)讲故事奖:按总分高低评出一、二、三等奖。

(二)优秀学生评委:3名初中语文组组长。

讲故事比赛活动方案 篇3

一、活动目的:

家是幼儿生命的摇篮,是他们最温暖、最安全的港湾,父母是他们最亲近的人。母亲给予孩子生命,更是孩子温暖的依靠,母亲是伟大无私的,感谢母亲,让孩子参与到感恩活动中,到学着体会爱,进而初步表达爱,萌发从关心亲人到关心他人的.意识,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奶奶、外婆阿姨等女性的节日。了解妈妈的工作和妈妈的喜好,喜欢妈妈。尊敬、关心妈妈,并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二、工作人员安排

负责人:

教师评委:

主持人:

会场布置:

音响与摄像:

三、准备:

1.歌曲磁带,如《我的好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等。

2.通知妈妈参加活动。

3.鲜花、礼品

四、具体事项

1.参赛对象:小一班全体家长

2.参赛内容:自选一则幼儿故事(讲述时间限定2~3分钟)。

3.比赛时间:20xx年3月7日上午9:30。

4.评比标准:10分制。

A.主题突出,故事内容健康有趣,符合儿童年龄特点。(1分)

B.普通话标准,语气自然、流畅。(3分)

C.紧扣故事情节,语感丰富、语速处理得当,富有表现力。(3分)

D.口齿清楚,表达连贯、完整,生动有趣。(1分)

E.精神饱满,衣着得体、自然。(1分)

F.讲故事时间为3~5分钟。(1分)

五、活动流程:

1.引语:三月,迎春花开了,阳光一天天地明媚起来,在这春意浓浓的日子里,我们小一班暖意融融,特地选择了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3月8日,妈妈们相约来到了幼儿园,开始我们的庆祝活动。孩子们,3月8日是谁的节日呢?我们都知道今天是妈妈的节日。妈妈平时很辛苦,又要照顾我们,又要上班。我们今天要为妈妈过一个特别而又意义的节日!下面先请妈妈代表上来讲话。

2.歌曲表演:《我的好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

3.家长讲故事比赛

4.互动游戏

5.由教师组成评委组,以打分的方式评出最佳表现奖10个,最佳风采奖19个。

3.由评委做颁奖嘉宾。

六、成果展示

1.新闻报道:各班班主任。

2.宣传:丫丫广播站、宾王网站。

讲故事比赛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目的:

为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检验教学成果。教育系决定策划举行初等教育专业及学前教育专业“讲故事比赛”活动。旨在以活动促阅读,以阅读促活动,以活动提升学生的口才水平,以活动检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是为了突出专业技能训练,夯实专业基本功和常规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各专业学生职业技能提升,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学习的乐趣,体验表达的乐趣。

二、活动主题:

讲故事,我成长,我快乐

三、参加对象:

教育系09-10级学前教育专业及初等教育专业全体学生

四、比赛时间:

初赛:3月29-31号

决赛:四月初

五、比赛地点:

初赛在各班教室,决赛地点另行通知

六、活动步骤:

本次活动分为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班级内初赛

1.比赛方式:让班上的每位学生都在班级参加讲故事比赛,各专业各班级的学生将从固定的5个故事中通过抽签的方式进行现场技能展示并评选出最优秀的一位选手,将名单上报并进入系里的决赛。

学前专业必备稿件:《两只笨狗熊》、《猴吃西瓜》、《没有牙齿的大老虎》、《岩石上的小蝌蚪》、《小猪唏哩呼噜》(后三篇在09级《学前儿童文学书上》)

初等专业必备稿件:《好事情》(09级《儿童文学》书上的)、《小马过河》、《小猴下山》、《狐狸和乌鸦》、《小蝌蚪找妈妈》

2.评委:各年级班主任辅导员及专业老师。

第二阶段:分专业进行决赛比赛方式同初赛

七、活动说明:

1.参赛稿件要求:参赛材料的内容健康、高雅,格调清新、明朗,充分体现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2.本次比赛不设复赛,一次比赛决出名次。

3.评分标准:

(1)主题鲜明、内容连贯、语言符合年龄特点。(40%)

(2)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表达流畅、精神饱满、仪态自然。(40%)。

(3)参赛选手的仪表大方、自然、得体。(服装自备)。(10%)

(4)选手比赛时间控制在3―5分钟内,脱稿,独立完成。每位选手的比赛计时从选手自报“我讲的`故事题目是xxx”开始到选手自报“我的故事完毕”截止。凡未讲“我的故事完毕”者,计时继续进行,超时的按规定扣分。(10%)

(5)本次比赛的评分,采用10分制。最高分为10分,最低分不低于8.0分。现场公布成绩统计到小数点后面两位,再后的分值四舍五入。

(6)本次比赛每位选手的最后得分为所有评委评分的平均

4.评奖方式:现场结分(取平均分)。

5.评奖名额: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

八、统分人员:

学习部干事或文艺部干事

九、后期工作:

新闻编辑部写活动总结并将活动的有关文字信息及图片上传至系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