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
一、 活动背景
折纸工艺是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一般形式,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既动手又动脑,训练他们的综合能力的极好方式。
二、活动理念
(1)学生初步学会折纸、贴画、立体造型等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能对剪刀、胶水等有较熟悉的操作,并能够学会手工制作中最基本的粘、贴的技能。
(2)在小组合作中养成主动探索、自主创新的良好习惯,学会团队合作意识。
(3)发展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等各方面都能得到提高。
(4)学生能体验创意手工的乐趣,感受艺术的`魅力。学生经过努力克服困难制作成作品,培养学生的成功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三、指导思想:
在我校恪守教育真谛,转变传统思想的前提下,以我校“一本三追求”为指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二十一中校本课程管理办法》的精神,全面贯彻“生本”理念,树立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自主发展能力。
四、课程简介:
折纸工艺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是一项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启发儿童创造思维的重要活动,活动将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小学学生实际情况安排一些具有可操作性、富有创意的活动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折纸、珠贴、布贴、叶贴、立体造型等手工制作体验创意手工的乐趣,使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
五、活动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将利用情境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在实际活动中,使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成为整个活动的主角。相互学习,相互协作。
六、授课要求:
1、学生人数:低年级学生约20人。
2、对学生的要求:
①对本课程内容具有一定兴趣的学生
②低年级学生。
3、对教室的要求:普通教室。
七、课程内容:
第1课 学会看折纸符号折纸变得更简单
第2课 小松鼠
第3课 猪
第4课 小兔子的简单折法
第5课 会动的孔雀
第6课 简单的爱心折纸
第7课 可爱的小老鼠
第8课 美丽的天鹅
第9课 看如何变出一条漂亮的鱼
第10课 好看的百合花
第11课 简易鸟的折法
第12课 手工折纸欣赏 纸玫瑰如此逼真
八、学习方式:
合作性学习。(生生合作,教师指导并与学生合作进行。)
九、教学方式:
1、讲授示范法;
2、指导点拨法;
3、竞赛法;
十、学习评价方式:
1、通过学习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评价方式,
①通过欣赏折纸成品,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②根据学生平时作品数量、作品品相进行相结合进行评价;
③教师综合评价,给予相应的等级,分别为:优秀、良好、合格;
④在校内展出学生的作品,以起到示范作用,为动手工制作的同学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增强自信心,学期末进行教学成果汇报展示。
小学生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大偏店学校 付丽娟
20xx.9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2
一、活动由来:
在我们周围浪费的现象是很多的:水龙头人走水空流;晚上空教室里灯火彻夜通明,食堂里吃了一口的饭就倒掉了......严重的浪费让人触目惊心。很多人把节约挂在嘴边,但内心深处的节约意识却非常单薄。于是明明可以避免的浪费现象就产生了。其实减少浪费并不需要花很多的时间,随手关灯、节约用纸等等,都是关键在于:
人们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知道浪费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节约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了解浪费现象对生活的影响和危害,培养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3)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获得探究的体验。
三、准备活动:
1.提出主题、确定对象:
无论是在家庭生活中,还是在学校生活或社会生活中,我们都会看到很多浪费现象,造成浪费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解决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今天让我们走进生活,走进社会,看看生活中的浪费现象。那么,你准备选择哪个方面来开展自己的活动呢?让我们来开展一下讨论:提出自己想研究、调查的问题,与老师、同学协调好,组成自己的研究、调查活动小组。
2.制定活动方案:
开展活动可要有明确的活动计划、方案,与小组同学一起围绕感兴趣的主题,制定活动方案吧。
表1:“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调查、研究活动计划
寻找
本子只用一面,水龙头空流几小时,没人的房间里台灯开一宿......
活动地点
饭堂(饭馆)、自己家、洗手间、学校......
活动方式
发现浪费现象及时制止,并将它们整理好......
时间安排
课余时间。
小组人员与分工
第一组的同学:制止对食物的浪费。第二组的同学:制止对水的浪费。第三组的同学:制止对电的浪费。第四组的同学:制止对用品的浪费。
活动准备
多收集一些关于节约的资料,并多做一些告诉大家节约对自己的好处的宣传,以减少浪费现象。
备注
自己先做好节约工作,才有资格管别人。
表2:“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调查、研究活动纪录
我们收集了许多节约的资料,将一些只画了两笔就不要的'纸张回收了起来,送到造纸厂,经过那的职员加工后,又可以重新使用。
3.活动经历:
(1)收集文字资料:
根据自己寻找的内容,在网络上、图书馆里寻找有关浪费对人类社会带来严重影响的资料。
(2)收集图片资料:
在学校和家庭拍摄一些同学家长浪费的照片,如中午吃完饭后的餐盆,教室里的废纸篓等。
(3)统计与调查:
知道自己家、学校等的用水情况、用电情况;了解班级同学使用文具的情况......
(4)采访:
向父母了解家庭的开销状况,知道哪些开销是可以节约的。向同学了解平常的学习开销状况等。
四、活动总结、汇报展示:
1交流、汇报社会上,学校里,家庭里的浪费现象带来的严重后果费。
(教师补充相关图文资料,扩展学生的视野。)
2交流、汇报人们在衣、食、住、行、玩各方面的浪费现象。
教师补充相关情况,便于学生对比了解。
3交流、汇报调查浪费现象后自己的感受,谈谈自己的节约感受。
教师补充学生认识的不足之处。
4展示学校“手拉手地球村”活动的过程及活动成果,让学生知道节约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5节约技能大擂台:节约技能比赛、节约“金点子”设计、节约口号宣传。
教师出示一些节约“金点子”、节约口号,拓宽学生的思路
6收获体会:
谈谈自己的亲身体验、收获与体会。
7教师补充、小结:
教师肯定学生的调查研究中的表现,指出学生进一步行动的方向。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3
一、 设计理念
(1) 主题的价值与意义
客家传统节日文化是客家习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悠久民族历史的跟,同时还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客家民族节日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和旺盛的生命力,是滋养我们中国人最初的天堂。在上学期“客家节日文化”主题研究活动开展之后,我们教师和学生都越发感到家乡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文明博大精深,学生对客家传统节日由“没意思,没什么认识,不如洋节日”到从心底里流露出对客家传统节日文化的喜爱和为自己的家乡拥有灿烂的文明而自豪。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我们老师和校领导决定本学期六年级的综合实践课题仍然走探究传统、感受历史的路子-----《走进客家传统节日》由此产生。我们的目的旨在让学生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对客家传统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正确认识和了解客家的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和才干,完善自身,立足社会。
(2)活动对象:六年级全体学生
(3)活动时间:4周
二、 主题活动目标(具体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了解客家特色的.节日文化,重点是阴历节日;学会将课外采访与丰富的课内活动相结合;学会必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会收集与整理资料,会在研究中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过程与方法
由指导老师确定主题,设计制定出具体的活动方案;
组织学生做好活动前的宣传发动工作,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组,让学生选出组长,负责领导组织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研究情况调整教学,负责组织活动,保证活动安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客家节日文化的基本了解,让学生感受客家
特色节日的魅力,培养他们关心社会,关心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历史悠久,灿烂文明的节日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 活动实施准备、开端
(1) 收集客家传统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风俗习惯,可
以通过查阅书籍、杂志,询问父母、长辈和民俗机构等方式;
(2) 与少先队辅导员联系开展主题活动,“客家节日文化”
主题教育是最现实的爱家乡主义教育。与计算机、语文、美术等学科教师联系,取得支持,多学科教师参与组织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对客家传统节日的全面考察的综合实践活动。
(3)活动涉及的学科领域
四、 主体设计(活动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确定主题、发现问题、制定活动计划
组织学生学习课题,撰写出活动计划,计划力求涵盖主题、小组分工、研究阶段、探究方式等各项内容,主题确定后,活动就全面铺开。师生共同确定实施本课题的调查点:
1. 了解客家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这些传统节日的各种风俗习惯。
2. 向家长询问传统节日的由来及典故。
3. 去图书馆或网上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古往今来的客家传统节日,以及它们的文化。
4. 向家长询问古今客家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性,了解客家历史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4
背景资料:
乍浦镇拥有11个行政村。近几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很多的行政村环境面貌得到很大的改善。各村在改善村容村貌方面也采取了很多的举措,如集中收集垃圾、露天粪池改造、河道清理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由于受村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制约,农村的环境面貌仍不容乐观。我们学校的学生生长在农村,生活在农村,应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展环保综合实践活动,唤起村民环保意识,为农村环保和农村环境面貌做出自己的贡献。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观察、调查等方式,了解所调查行政村的环境面貌,村民环保认知、环保意识、环保行为的现状,以及行政村为改善村容村貌方面所采取了的举措,取得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2、通过分析、比较,总结行政村为改善村容村貌方面所采取了的有效举措,以及如何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环保认知、环保意识提出自己的建议。
3、开展环保宣传,唤起村民环保意识,呼吁村民自觉地响应和支持行政村为改善村容村貌方面所采取了的举措。作为小村民的学生,从自身和自己家里做起自觉地开展环境保护活动。活动的时间:一个学期,15个课时活动的对象:小学高年级活动的地点:亭桥村活动的内容:
1、综合环保:观察亭桥村的村容村貌及小集镇、菜场的卫生面貌,了解亭桥村的'概况,村在环境保护、环境治理方面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效果,存在的问题,了解村干部、村民的环保认知。宣传村的好措施,提出改进意见。
2、垃圾环保:观察亭桥村的垃圾箱,了解亭桥村垃圾回收措施,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了解垃圾处理情况。向村民宣传垃圾回收的好处。
3、厕所、粪池环保:观察亭桥村小集镇的厕所,农民的露天粪池、家畜粪便排放设施,了解村改造厕所、露天粪池的措施,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呼吁村民积极开展厕所、粪池的改造工作。
4、河道环保:观察亭桥村河道情况,了解亭桥村河道整治的措施,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呼吁保护河道,治理河道污染。
5、企业环保:观察亭桥村企业环保情况,了解亭桥村企业环保的措施,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呼吁企业积极开展环境保护。
活动的组织:
一、讲道理、激情感
利用第一课时,讲清楚活动的目的,通过生动的例子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二、找搭挡、写计划
活动内容从地球环保导入,了解村环保情况。分工选择小组,各小组制订实践活动的计划。活动形式全班课内分组课内分5个小组,各小组根据计划,开展活动,了解实地观察、情况。指导小组材料分析、处理,写出报告、建议。指导小组材料分析、处理,写出报告、建议。指导小组材料分析、处理,写出报告、建议。综合实践活动初步成果展示再次进行小组,各小组制订活动计划。访问全班课内全班课内全班课内全班课内分组课内实地宣传、报告全班课内全班课内
1、请同学们找到同一兴趣爱好的伙伴,组成学习小组,聘请指导教师。
2、各小组制订活动方案。方案要制订得详细,把要收集的材料、提的问题都准备好。
三、注实践、重积累
活动中,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活动。教师不要过多地插手学生的研究,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干、自己去闯,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联系采访对象,自己实践。在实践中指导学生积极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材料。
四、强分析、重反馈
第一次实践活动后,要指导学生根据积累的材料,做好分析,撰写分析报告和意见建议。在第二次实践活动中进行反馈。第一次活动的分工:
(一)综合环保组
1、人员:学生46人,指导教师1人,有关领导1人。
2、内容:实地观察亭桥村的村容村貌及小集镇、菜场的卫生面貌;访问了解亭桥村的概况,村在环境保护、环境治理方面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效果,存在的问题;问卷调查村干部、村民的环保认知;。
3、准备及需要收集的材料:相机拍摄亭桥村及小集镇的面貌;索取和记录亭桥村的概况资料,村在环境保护、环境治理方面采取的措施、效果、问题(如麦秸、稻秸等);设计调查问卷。
(二)垃圾环保组
1、人员:学生46人,指导教师1人,有关领导1人。
2、内容:实地观察亭桥村的垃圾箱;访问村干部了解亭桥村垃圾回收措施,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访问垃圾收集人员,了解垃圾回收情况;访问村民,了解垃圾处理习惯。
3、准备及需要收集的材料:相机拍摄亭桥村垃圾箱,统计数量;索取和记录亭桥村垃圾回收措施,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记录垃圾收集人员关于垃圾回收情况谈话;观察和记录村民垃圾处理行为和习惯。
(三)厕所、粪池环保组
1、人员:学生810人,指导教师1人,有关领导1人。
2、内容:实地观察亭桥村小集镇的厕所;实地观察亭桥村农民的露天粪池、家畜粪便排放设施;访问村干部了解亭桥村改造厕所、露天粪池的措施,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走访亭桥村农民家用卫生间设施。
3、准备及需要收集的材料:相机拍摄亭桥村小集镇的厕所、露天粪池、家畜粪便排放设施;索取和记录亭桥村改造厕所、露天粪池的措施,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记录亭桥村农民关于卫生间设施谈话。
(四)河道环保组
1、人员:学生810人,指导教师1人,有关领导1人。
2、内容:实地观察亭桥村河道情况;访问村干部了解亭桥村河道整治的措施,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观察亭桥村河道的主要污染物。
3、准备及需要收集的材料:相机拍摄亭桥村河道;索取和记录亭桥村河道整治的措施,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记录亭桥村河道的主要污染物;提取典型河道的水样标本。
(五)企业环保组
1、人员:学生810人,指导教师1人,有关领导1人。
2、内容:实地观察亭桥村企业环保情况;访问企业了解亭桥村企业环保的措施,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观察亭桥村企业的主要污染物。
3、准备及需要收集的材料:相机拍摄亭桥村企业环保;索取和记录亭桥村企业污染的措施,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记录亭桥村企业的主要污染物;提取企业污染物体的标本。
第二次活动分工
(一)综合宣传组
1、人员:学生46人,指导教师1人,有关领导1人。
2、内容:向亭桥村干部提交村环境保护报告,肯定村环境治理方面取得的成绩,提出改进的措施。
(二)小集镇宣传组
1、人员:学生1520人,指导教师1人,有关领导1人。
2、内容:向亭桥村小集镇居民、小菜场摊主分发环境保护资料,宣传环境保护口号,书写环境保护标语。
(三)村民宣传组
1、人员:学生1015人,指导教师1人,有关领导1人。
2、内容:亭桥村村民宣传垃圾回收,厕所、露天粪池、家畜粪便改造,治理河道污染的重要性,分发有关宣传资料。
(四)企业宣传组
1、人员:学生810人,指导教师1人,有关领导1人。
2、内容:向亭桥村企业宣传环保知识,分发环保资料。
成果的形式:
1、《亭桥村卫生状况调查报告》,及其分小组的调查报告
2、给村民发的《保护环境、爱我家园》的倡议书
3、给企业发的《保护环境、我才能发展》的倡议书
4、考察活动心得体会
5、通过情景模拟、歌舞表演等形式的文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