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设备维护管理方案

2025/02/27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设备维护管理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设备维护管理方案 篇1

一、大型医疗设备定义及分类

1.本制度中大型医疗设备是指:单机价值超过人民币万元以上(重点十万元以上)用于医疗急救、诊断、治疗和医学科研设备。

2.根据维修工程人员分工而将上述设备分为:

X线诊断机械设备类;

监护及手术室设备类;

呼吸、麻醉核医学、眼科及碎石设备类;

超声诊断及检验设备类;

呼叫及常规设备类;

消毒及常规设备类;

二、设备保养管理方法(三级保养)

1.一级保养:使用科室指定专人对所使用的设备,每天进行表面除尘和基本参数校正。

2.二级保养:主管工程师配合并指导使用设备科室专管人员对设备,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设备内部清洁和技术参数校正。

3.三级保养:主管工程师对所分管的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参数校正。

三、设备维修管理办法

1.设备维修实行专人分工负责制。

2.维修负责工程师对所管设备要及时认真做好:设备开箱验收登记、设备索赔登记、保修期内维修登记、保修期到期前设备状况总结、设备维修情

况登记(自修或外修)、关键零配件来源记录、设备清洁及消毒方法。

3.维修负责工程师对所管设备,应尽可能采取下修方式(除故障特别复杂外)。

4.维修中由于故障特别复杂或零配件采购困难,主管工程师应及时通知设备使用科室,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5.维修中遇到难以判断或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主管工程师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仪器维修组应及时召开问题讨论会,群策群力解决问题。

6.对返修率高的医疗设备,维修技术人员也应及时向上汇报。

7.维修工程人员应严格把好报废设备鉴定关。

8.仪器维修组长应定期对下属的工程文件档案进行审核。

9.工程文件档案实行维修负责人保管方法。

10.维修电路图实行集中管理方法。

11.维修工程人员应经常与所管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操作和保养工作交流,积极听取设备使用人员对所用设备的反映,从中判断设备的使用现状。

12.维修工程人员还应经常与厂商维修工程人员进行联系和交流,虚心求教,尽最大可能地了解所管设备的常见及特殊故障的判断及维修方法。

13.维修工程人员应及时了解所管设备代理商或维修工程师的变更情况,并及时与新的代理商或工程师取得联系,以保证零配件的索取和维修联系。

四、维修及保养工作的落实及监督

1.医疗设备科仪器维修组长负责针对各类不同设备,制定保养工作要点及程序。

2.该组长根据设备返修情况,调整保养周期。

3.仪器维修组定期召开“设备状况讨论会”,重点找出维修及保养工作中的漏洞并加以弥补。对维修及保养工作不负责任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及时的批评指正。

4.仪器维修组长不定期地对全院大型医疗设备进行巡视,充分听取使用设备科室的意见及建议。

5.工程技术人员下修及保养工作结束后,需填写工程登记表,在表中详细写明工作过程及结论。并由使用设备科室专管人员签字确认。

6.设备的返修率作为维修工程人员的工作考核标准,直接与晋级及医院奖励挂钩。

设备维护管理方案 篇2

一、目的:

根据检测设备管理程序要求,确保检测能精确、稳定,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特制定 “品管部检测设备保养计划”。

二、范围:

适用于检测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三、职责:

品管部负责检测设备的维护、保养(一级保养)及运行的操作管理。

四、保养作业项目:

按照保养作业性质可分为:清洁、检查、紧固、润滑、调整、校验。校验作业由国家指

定的检测部门执行或由本公司指定人员负责执行。

五、保养制度:

本公司的检测设备保养制度是以预防为主,按保养作业项目分级定期执行。设备的定期保养分为一级保养、二级保养、三级保养。

一级保养:是各级保养的基础。由操作人员负责执行。主要作业项目;

①设备的内外清洁;

②加/换润滑油质量;

③检查油管、汽管、供水设施完善。

二级保养:以清洁、检测、调整、检验为中心内容 。由专业维修人员或指定人员负责执行。

主要作业项目;除执行一级保养作业项目,并检查运动部件的`润滑状况,清洗 各类滤清器。检查安全机件的可靠性,消除隐患。调整易损部件的配合状况,旋转运 动部件的磨损程度,校验指示用仪器仪表、控制用仪器仪表和计量用仪器仪表,延长 使用寿命,维护检测设备的技术性能。

三级保养:以解体清洗、检查、调整为中心内容,视需要进行除锈、补漆、对电气设 备进行检查、试验。

六、保养计划时间安排:

一级保养由操作工按一级保养作业项目每日进行一次,并填写“设备预防保养卡”。

二级保养由专业维修人员或指定人员按二级保养作业项目进行,每年一次(每年12月份一次。

三级保养视情况而定(3~5年)。

设备维护管理方案 篇3

设备维护保养是确保生产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年度设备维修保养计划是确保来年生产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为此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定如下计划:

一、电器类

1. 要求:电气维护人员应趁年末停产之机,对所有电器设备

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维护。

2. 维护项目:

(1). 清理柜内灰尘,三个月一次。

(2). 紧固柜内所有连接螺栓,一年一次。

(3). 检测接地桩头,六个月一次。

(4). 检测导线绝缘等级,六个月一次。

(5). 检测电机绝缘等级,一年一次。

(6). 对所有电器传动部分补充润滑油。

3. 维护保养时间:具体时间根据实际运行情况统筹安排。

二、机械设备类

1. 要求:机械维护人员应趁年末停产之机,对所有机械设备

进行一次全面、彻底性的'维护。

2. 维护项目及计划:

(1). 所有水环泵:根据其机械效率进行整修。

(2). 所有制冷机:根据运行时间判断其耗油情况及制冷情况,原则上3000小时中修,7000小时大修。

(3). 所有循环泵:根据日常维修记录,在年末进行一次全面维护保养。

(4). 阀门类:尤其聚合槽紧急排放阀门,一定要进行一次全面彻底检查,通常为每个月检查一次。阀杆是否灵活,并涂润滑油。

(5). 对于在聚合槽内,吸收塔内的冷冻管道,试验维护时间为四个月一次、一年三次。试压等级通常为盐水压力的1.5-2.5倍,保压时间为2小时。

(6). 真空泵类:应根据声音,真空度来判断,这就要求值班维修工勤检查、勤观察,及时补充润滑油,并

根据运行时间通常三个月小修,六个月大修。

设备维护管理方案 篇4

1.入库管理

(1)手术室内设置兼职人员负责仪器管理工作,建立资产入账登记。

(2)每年根据医疗仪器使用情况,与专科讨论,提岀购置计划。由设备采购部门、医院大型设备管理委员会综合评估后进行申购。

(3)设备到货后由设备处、厂家与手术室共同开箱验收。

(4)设备安装调试后,并粘附仪器设备固定资产编号。

(5)手术室妥善保存仪器的相关资料,如说明书、操作手册、维修手册等。

2.使用管理

(1)新仪器使用前必须进行操作培训,公司技术人员负责培训仪器的性能特点、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2)新仪器设备必须张贴或悬挂明确的操作流程和应急电话。

(3)50万元以上医疗仪器设备均建立使用登记本,由使用人员记录运转的情况。

(4)仪器使用管理做到“四定四防”。“四定”指定人管理、定点存放、定期检查和定期维护;“四防”指防尘、防潮、防蚀、防盗。

(5)仪器日常使用由专科护士负责管理。使用后处于备用状态。

(6)医疗仪器原则上不外借,如需借出需经科室负责人同意,办理相关手续,凭借条借出与收回。

(7)不定期开展仪器设备使用培训。

3.维护保养

(1)医疗仪器设备建立维修保养电子档案,由临床工程处进行登记。

(2)医疗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检査由医院内部技术人员负责。

(3)仪器设备厂家的工程技术维修人员根据维护约定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记录。

(4)维护保养人员及时反馈仪器设备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4.报废管理

(1)医疗仪器报废原则:医疗仪器在功能上存在损害,不能满足手术需求。

(2)资产管理员根据医疗仪器的实际状态,填报报废申请,由设备处评估后决定。

(3)小型设备由手术室工勤人员将报废仪器送至指定地点存放;大型设备由设备处通知相关人员移走,并填写报废登记单,电子档案上做相关记录。

(4)任何人不得私自拿走报废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