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坠落应急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高空坠落应急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高空坠落应急方案 篇1
为了确保xx站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迅速、高效和有序地做好高空坠落突发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避免事态扩大,最大限度地将高空坠落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指导项目部的事故救援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组长:xx
副组长:xx、xx、xx、xx
组员:xx、xx、xx、xx丽、xx、xx、xx、xx
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安质部。
项目部应急救援电话:xx,xxxx
1、救援指挥组组长:xx
组员:xx、xx、xx、xx
2、抢险抢修组
组长:xx
组员:xx、xx、xx、xx、xx
3、通讯联络组
组长:xx
组员:xx、xx、xx
4、医疗救护组
组长:xx
组员:xx、x、xxx
5、疏散协调警戒组
组长:xx
组员:xx、xx、xx
6、后勤保障组
组长:xx年
组员:xx、xx
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预案”的制定、修订;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预案的培训、演练和实施;检查督促做好重大机械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负责事故的控制、救援、查处等管理指挥工作。
2、救援指挥组:负责调集人员、救援物资、车辆、抢救器材;负责事故现场的指挥工作。
3、抢险抢救组:主要负责事故现场的处置。根据事故发生的实际情况,分析事故原因,及时制定处理方案,有效的遏制事故的蔓延。
4、通讯联络组:主要任务是负责向社会救援机构报警,请求提供帮助,报警时要清楚说明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方位、事故是否造成人员伤亡等情况。负责事故处理中各救援队伍之间的通讯联系。
5、医疗救护组:负责现场的医疗救护,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组织现场抢救伤员,对事故中的轻伤人员,现场及时包扎救治,伤情严重的,专人负责送至附近医院紧急抢救。
6、疏散协调警戒组:事故发生时,以最快的方式赶到现场,负责人员、机械、材料等安全疏散工作,避免二次伤害,设置警戒,封锁保护现场,保证现场井然有序;实行封闭管理,负责施工道路的管制工作,保证现场及救援道路畅通。
7、后勤保障组:接到任务后,以最有力的方式,确保应急救援车辆、物资、通讯设备、资金等物资的供应和通讯畅通;及时通知项目分部救援车辆迅速开至事故地点实施抢救工作;负责伤亡人员的亲属接待、安抚和善后理赔工作,保障社会稳定。
施工过程中,高空作业频繁,施工条件差,危险因素多。高空坠落伤亡事故占全部事故的比例较高,为避免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必须加强监控管理。对职工进行预防高空坠落的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工作人员操作时,必须使用安全防护用具,同时技术上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1、以预防坠落事故为目标,对于易发生坠落事故等特定危险施工的地点,在施工前制订防范措施,并在日常安全检查中加以确认。
2、凡身体不适合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空作业。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按规定进行体检和定期体检。
3、从事高空作业时必须按要求佩带安全帽、安全带等安全防护用具。
4、严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5、施工作业时严禁作业人员互相打闹,以免发生高空坠落事故。
6、施工使用的临时梯子要搭设牢固,踏步间距宜控制在300—400mm范围,各种梯子要支垫、固定牢固。
高空坠落应急方案 篇2
本预案适用于落别外墙立面改造工程,高空作业中发生高空坠落事故的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
为了防止和减少建筑工地施工高空坠落事故中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及进一步好转以及总结安全生产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问题和工作重点,提出预防事故的思路和办法,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救援措施,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知识》
1、常备不懈
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
3、迅速、准确
本工程范围内高空作业施工安全事故危险源主要分布情况:脚手架施工作业
6.1、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高处坠落事故应急响应指挥小组,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
组长:
项目经理
副组长:
项目技术负责人
成员:
专职安全员施工员技术员、材料员、机电管理员
具体分工如下:
a、项目经理
负责现场,其任务是了解掌握事故情况,组织现场抢救指挥。
b、项目技术负责人
负责联络,其任务是根据指挥部命令,及时布置现场抢救,保持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劳动部门等的沟通,并及时通知分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和当事人亲人。
c、专职安全员
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做好问讯记录,并保持与当地公安部门的沟通。
d、施工员
负责妥善处理好善后工作,按职能归口负责保持与当地有部门的沟通联系。
6.2、事故处理程序:
a、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现第一人应立即大声呼救,及时报告责任人(项目经或管理人员)。
b、项目管理人员获得求救信息并确认高处坠落事故发生以后,应:
①立即组织项目职工自我救护队伍进行施救;本项目部配备应急急救药箱1只。药箱存在安全综合办公室;
②立即向分公司应急抢险领导小组汇报事故发生情况并寻求支持;
③立即向当地医疗卫生(120)、公安部门(110)电话报告;
④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6.3、项目部指挥部接到电话报告后,应立即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开展抢救和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
6.4、当事人被送入医院接受抢救以后,指挥部即指令善后人员到达事故现场。
①做好与当事人家属的接洽善后处理工作;
②按职能归口做好与当地有关部门的沟通、汇报工作。
7.1常备急救装备
1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冰袋、各种消毒液及物品、一次性注射器及输液装置、急救包、担架、止血带、氧气袋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或石膏绷带等。
2通讯装备:项目部管理人员手机24小时开机,并配备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和建立宽带网络。
8.1应急救援队伍建立
项目部必须成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组织机构和救援队伍。
8.2应急救援队伍任务
1当发生突发性重大安全事故时,应急救援队伍要通过事前计划和制定的应急救援措施,利用一切力量迅速控制事故的发展并尽可能排除事故,救援和保护好现场人员和场外人员的生命安全,将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低至最小限度。
2应急救援队伍的基本任务: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
(2)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
(3)迅速控制危险源,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验、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4)做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
(5)向有关部门和媒介提供详实情况;
(6)保存有关记录及实物,为后面事故调查工作做准备;
(7)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8.3应急救援队伍训练
1应急训练的基本任务是:锻炼和提高救援队伍在突发事故情况下的快速抢险堵源、及时营救伤员、正确指导和帮助群众防护和撤离、有效消除危害后果、开展现场急救和伤员转送等应急救援技能和应急反应综合素质,有效降低事故危害,减少事故损失。
2应急训练的主要目的:
(1)测试预案和程序的充分程度,在事故发生前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点;
(2)测试紧急装置、设备及物质资源供应,辩识出缺乏的资源(包括人力和设备);
(3)提高现场内、外的应急部门的协调能力;
(4)判别和改正预案的缺陷;
(5)提高公众应急意识,在单位应急管理的能力方面获得大众的认可和信心;
(6)改善各种反应人员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协调水平;
(7)明确每个人各自岗位和职责,增强应急反应人员的熟练性和信心;
(8)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
3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和基本内容:
采取讲座、模拟、自学、小组受训、受训者和教师互动和考试等方法,对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培训。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应急救援人员分别培训。
培训基本内容:
(1)报警
(2)疏散
(3)救援
(4)指挥和配合
4应急救援演习
(1)目的:应急救援演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救援队伍间的协同救援水平和实战能力,检验应急救援综合能力和运作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改正,提高应急救援的实战水平。
(2)演习类型
①基础演习
②专业演习
③战术演习
④自选科目演习
(3)演习的方法和内容
①单项演习:
a通信联络、通知、报告程序演练
b人员集中清点装备及物资器材到位(装车)演练
c防护行动演练
d医疗救护行动演练
e消防行动演练
f公众信息传播演练
②组合演习;
③全面演习(综合演习)
④演习的时间:各单位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应急演练,演练时,要精心设计,精心准备,模拟实际施工流程,安排多种复杂情况。要通过演练,提高各级负责人的组织指挥能力和职工的抢险救援能力,完善应急组织和预案。
9.1高处作业基本概念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9.2高处作业预防事故措施
1高处作业的安全规定和技术措施以及所需的料具,必须列入该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2工程施工负责人应对工程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
3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并落实所有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劳动防护用品,未经落实不得进行施工。
4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5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定期(一般一年一次)进行身体检查,凡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四肢有残缺以及其他不适于高处作业者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6高处作业人员衣着要灵便。禁止赤脚、穿硬底鞋、高跟鞋、带钉易滑鞋、拖鞋及赤臂裸身从事高处作业。
7酒后严禁高处作业。
8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等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检查认定。
9高处作业应配置对讲机或规定旗语、哨音作为上下联系信号,并有专人负责。禁止多人乱喊,以免误操作发生事故。
10高处作业场所所有可能坠落的物体,应一律给予固定或拆除。所有对象均应安放平稳并不得妨碍装卸和通行。工具使用后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内。传递工具、零件、材料时,禁止抛掷。拆卸下来的对象及余料、废料,应及时清理运走。作业通道、工作平台或登高工具,应随时清理干净。
11遇有五级(含五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悬空和攀登从事高处作业。
12高处作业安全设施,如受到大风、暴雨袭击后,应逐一进行检查。如发生松动、变形、损坏、脱落、漏雨、漏电等不安全现象时,应立即修复完善。有严重危险的,应立即拆除,并重新设置。
13所以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等不得损坏或擅自移动和拆除,如因作业需要拆除、移动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时,必须经现场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措施后,方可拆除。事后应及时恢复。
14在白天或夜间施工的高处作业场所,必须要有足够的照明,如光线较差时,应加强照明,并有足够的光照度。
15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或隐患时,必须立即报告,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10.1事故上报
1事故上报必须实行系统上报制度,即工地事故第一发现者必须立即向项目经理第一负责人报告,确保各系统信息及时、准确,为事故处理和消除损失的扩大赢得时间,指挥部将在1小时内及时上报公司和当地安监局。
2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原则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及时准确。
3事故调查处理程序:
组织调查组,明确任务,进行分工,尽快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在调查基础上,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分清责任,对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填写调查报告书,结案归档。
伤亡事故发生后,应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尽快进行调查处理,以便弄清情况、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吸取教训、采取措施、改进工作,并使领导和职工群众从中受到教育,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4在调查时,要全面细致查看现场,听取当事者、知情人、见证人和基层管理人员的陈述;要注意发现痕迹,广泛收集物证;要做详细记录,进行拍照、画图和录象;要及时了解医疗部门对伤亡情况的报告;要组织计划、物资、财会部门提出经济损失的分析报告;根据需要,向有关部门索取与事故有关的生产、技术、设备的资料;组织技术鉴定和模拟试验等等。
5伤亡事故调查组职责
(1)查明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
(2)确定伤亡事故的性质和责任者;
(3)提出对伤亡事故有关责任单位或责任者处理依据和提出防范措施的建议;
(4)向派出调查组的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调查组成员签名的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
6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内容
(1)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
(2)发生事故的单位(包括单位名称、所在地址、隶属关系等)和与发生事故有关的单位及有关的人员;
(3)事故的人员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情况;
(4)事故的经过及事故原因分析;
(5)事故责任认定及对责任者(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处理建议;
(6)整顿和防范措施;
(7)调查组负责人及调查组成员名单(签名),必要时在事故调查报告书中还应附相应的科学鉴定资料。
7事故处理
(1)在处理事故时,应结合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分清事故的责任,对责任者进行严肃处理。
(2)凡因下述原因造成事故,主要应当追究有关领导和管理者的责任:
①安全工作无人负责,安全管理混乱;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职工无章可循;
②没有按规定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人未经工种考试合格就上岗操作;
③不按规定提取、使用安全技术措施经费;
④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技术改造项目不执行“三同时”规定;
⑤在推行各种经济承包责任制中没有劳动安全卫生内容要求和相应措施;
⑥设备超过检修、检验、使用期,超负荷以及带病运转;
⑦不积极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⑧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3)因下述原因造成事故,主要应追究直接责任者和主要责任者的'责任:
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冒险作业;
②玩忽职守,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违反劳动纪律;
③发现有发生事故危险的紧急情况,既不报告又不采取措施;
④擅自使用机器设备、擅自更改、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和设备;
⑤不按规定穿戴、使用防护服装和用具;
⑥设计、施工错误。
(4)发生下列情况时,应对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①事故发生后,有意破坏事故现场,或对事故隐瞒不报,虚报或故意拖延报告;
②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调查或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
③事故发生后,不积极组织抢救和抢救不力,以至增加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④在事故调查中,隐瞒事故真相、弄虚作假,甚至嫁祸于人;
⑤事故发生后,不认真吸取教训,采取防范措施,致使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⑥非法制造、安装、检修特种设备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5)在调查、处理伤亡事故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打击报复的,由所在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在事故查处过程中,对事故责任者要根据情节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教育和给予经济处罚、纪律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7)要认真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根据国家的政策对伤亡人员及其家属在精神上给予安慰,在经济上给予帮助。
8应当归档的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1)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
(2)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及批复材料
(3)现场调查记录、图纸、照片
(4)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
(5)物证、人证材料
(6)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材料
(7)事故责任者的自述材料
(8)医疗部门对伤亡人员的诊断证书
(9)发生事故时的工艺条件、操作情况和设计资料
(10)处分决定和受处分人员的检查材料
(11)有关事故的通报、简报及文件
(12)注明参加事故调查组的人员姓名、职务、单位
(13)事故处理批复机关的批复意见
(14)有关事故的资料,除了文字资料外,还包括照(图)片、磁盘及缩微胶片等
当工程发生险情后,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工程的抢险抢修,及时排除险情,要防止事故的扩大,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1应急电话
救护电话:120
2常备物品
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冰袋、各种消毒液及物品、一次性注射器及输液装置。急救包、担架、止血带、氧气袋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或石膏绷带等。
3各施工现场还应配备各种常用急救药品及消毒用品。
4施工现场急救概念和急救步骤
(1)现场急救概念
现场急救:就是应用急救知识和最简单的急救技术进行现场初级救生,最大程度地稳定伤病员的伤、病情,减少并发症,维持伤病员的最基本的生命体征。现场急救是否及时和正确,关系到伤病员生命和伤害的结果。
现场急救工作,还为下一步全面治疗救治作了必要处理和准备。不少严重工伤和疾病,只有现场先进行正确的急救,及时做好伤病员转送医院的工作,途中给予必须的监护,并将伤病情,以及现场救治的经过,反映给接诊医生,保持急救的连续性,才可望提高一些危重伤员的生存率。伤病员才有生命的希望。如果坐等救护车或直接把伤病员送入医院,则会由于浪费了最关键的抢救时间,而使伤病员的生命丧失。
(2)急救步骤
急救是对伤病员提供紧急的监护和救治,给伤病员以最大生存机会,急救一定要遵循以下四个急救步骤:
①调查事故现场,调查时要确保对你,伤病员或其他人无任何危险,迅速使伤病员脱离危险场所,尤其在施工现场,更是如此。
②初步检查伤病员,判断其神志、气管、呼吸循环是否有问题,必要时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和监护,使伤病员保持呼吸道畅通,视情况采取有效的止血、防止休克、包扎伤口、固定、保存好断离的器官或组织、预防感染、止疼等措施。
③同步呼救。在施救的同时,另派人拨通120,通知救护人员和车辆,并继续进行施救,一直要坚持到救护人员或其他施救者到达现场接替为止。此时还应反映伤病员的伤病情和简单的救治过程。
④如果没有发现危及伤病员的体征,可作第二次检查,以免遗漏其他的损伤、骨折和病变。这样有利于现场施行必要的急救和稳定病情,降低病发症和伤残率。
5施工现场事故急救处理办法
(1)止血
①压迫止血法:先抬高伤肢,然后用消毒纱布或棉垫覆盖在伤口表面,在现场可用清洁的手帕、毛巾或其他棉织品代替,再用绷带或布条加压包扎止血。
②指压动脉出血近心端止血法:按出血部位分别采用指压面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股动脉、胫前后动脉止血法。该方法简便、迅速有效,但不持久。
(2)包扎、固定
创伤处用消毒的敷料或清洁的医用纱布覆盖,再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在肢体骨折时,又可借助绷带包扎夹板来固定受伤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减少损伤,减少疼痛,预防休克。
(3)搬运
经现场止血、包扎、固定后的伤员,应尽快正确的搬运送医院。
①在搬运严重创伤伴有大出血或已休克的伤员时,要平卧运送伤员,头部可放置冰袋,路途中要尽量避免震荡。
②在搬运高处坠落伤员时,若有脊椎损伤可能,一定要使伤员平卧在硬板上搬运,切忌只抬伤员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伤员。否则将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
施工现场应设立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走道、缓降器、救生袋、救生滑梯等,要教育和培训从业人员学会自救和求救的方法。发生安全事故时,一定要努力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宝贵生命。各级领导和救护组要组织好救护工作,要选择现成的疏散通道和设施,做到尽快疏散人员和设备。如遇到不能处理的紧急情况,要立即报警请求社会支援。
14.1发生事故后,如遇到不能处理的紧急情况以及为了最快、最有效、最大限度的抢救、救护伤员,要立即报警和联系社会组织机构请求社会支援。建立与公司本部和当地相关单位的社会支援连络体系,保证在突发安全事故后能使伤员得到急时的抢救和治疗,将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14.2社会支援电话:
火警电话:119
匪警电话:110
救护电话:120
交通事故求救电话:122
高空坠落应急方案 篇3
一、编制目的:
针对我工区箱梁架设施工可能发生的高处坠落事故,通过桌面演练增强施工现场高处坠落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明确职责和分工,进一步提高员工应对高处坠落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协调作战能力。
二、编制依据、适用范围
1、施工现场高处坠落应急预案
2、本方案适用于西成铁路客运专线xCZQ-1标项目部五工区在施工过程中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演练及高空坠落事故发生后救援指导工作。
三、对“事故”设想进行讨论:
事故假想:在工区架梁施工现场,桥台作业支座锚固时,由于未及时悬挂安全带,陈斌不小心踏空从桥墩上摔落,当场昏迷。
四、宣布演练组织机构
(一)项目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人员: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①医疗小组:
②救援小组:
③安全协调小组:
④安全保卫小组:
⑤后勤小组:
⑥财务小组:
(二)现场临时救援小组人员: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五、对演练方案进行讨论:
具体实施步骤:
(一)施工人员发现有人从桥墩上坠落时,立即呼救并上报班长荆小军。
(二)由现场值班领导和带队队长方凯(分别任临时救援小组组长、副组长)迅速启动预案并组成现场临时救援领导小组,由小组临时成员立即分头投入救援工作。
(三)现场临时救援小组组长迅速赶往坠落地点,组织人员对伤员进行救治,现场临时救援小组副组长迅速组织人员的疏散工作,保持坠落地点的.空气流通。
(四)根据具体情况现场临时救援领导小组再组织现场人员对高空坠落人员进行现场救治,与此同时,现场带队领导(现场救援小组组长)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和第一时间报告项目领导(电话内容必须简明扼要,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①时间、地点;
②到达现场道路情况;
③现场联系人电话;
④现场的事故情况等)。此外,迅速组织人员进行现场保护和隔离工作,临时副组长立即从现场选出8人组成现场安全保卫班,并分别对通往“事故”地点的通道及“事故”地点进行临时保护和隔离,阻止外人和无关人员进入或靠近“事故”现场。
(五)应急物资、设备及资金到位。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根据人员伤亡情况迅速调配车辆,联系救护车辆等,救援人员到位后立即进行伤者抢救。与此同时,财务部需要马上组织调动足够数额的应急急救资金。
(六)现场所有施工人员立即进入事故处理状态。现场组织疏散人员,撤离危险物品,检查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组织现场人员进行自救,尽量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七)其余人员整装待命,以备应对随时出现各种新情况。
(八)人员急救具体的实施步骤:
1、医疗小组成员进入现场后,立即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紧急救援(检查、包扎伤口、输液急救工作),并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汇报人员受伤情况。与此同时,工地的值班车迅速开往“事故”发生地点,指定担架专人迅速将担架抬至“事故”发生地点(一般至少常备两套担架和人员;此人员可现场兼职,如有意外就近马上抽人进行补充)。
2、现场如有多余车辆,马上派到途径事故现场复杂路段等待120急救车并引导至“事故”发生地点;120急救车如时间过长,可以采取工地值班车(兼顾工地救护车)直接送往就近已经事先联系好的医院进行人员急救。
3、对人员救援同时,由队长组织保持救援通道通畅,避免耽误对人员救治最佳时机。
4、工区领导迅速赶赴现场,在“事故”救助的同时,做好员工思想工作,稳定全体员工情绪,并迅速组成事故急救队伍,迅速开展“事故”急救工作。
5、各部门根据要求将事故情况上报上级主管领导和部门。
六、对“事故”事后处理工作进行讨论
(一)与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事故”进行评估,确定方案,迅速将任务分解到具体部门及个人,然后分头实施并随时向事故现场救援领导小组领导进行汇报。
(二)配合有关部门实施事故调查调查、原因分析和处理,根据权限向相关部门报送事故调查报告。安质部负责对事故相关责任人进行询问及现场取证工作。工程部负责损失情况进行调查取证。
(三)针对事故原因,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后工作,并总结整理“事故”分析资料进行上报。
四不放过之一:事故原因不明不放过
四不放过之二: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罚不放过
四不放过之三:广大群众和责任者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四不放过之四: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高空坠落应急方案 篇4
一、应急救援演练目的:
1、评估项目部应急准备状态,发现并及时修正应急预案
2、评估项目部重大事故应急能力,识别资源需求,澄清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应急职责,改善并协调解决问题。
3、检验应急响应人员对应预案,执行程序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评估应急培训的效果,分析培训需求,同时作为一种培训手段,通过调整演练难度,进一步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力。
4、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二、演练适用范围、总体思路和原则:
本方案针对我项目部内部应急能力进行全面演练、进行情景设计,按照《安全生产法》、《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项目部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演练策划,遵守“保护生命、安全第一,预防在先的方针和救护优先、防止和控制故事扩大优先”的原则,在组织实施过程中科学计划,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周密组织,统一指挥,分部实施,讲究实效,保证演练参与人员、公众和环境的安全。
三、演练策划组组长:
叶三林副组长:王年华成员:段建军、姚龙云、刘振文其承担的任务主要有:
1、确定演练的目的、原则、规模、参演的部门。
2、确定演练的性质和方法,选定演练的地点与时间,规定演练的时间尺度和公众参与的程度。
3、确定演练实施计划、情景设计与处置方案审定演练准备工作计划和调整计划。
4、检查和指导演练准备与实施,解决演练准备与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问题。
5、协调各类演练人员之间的.关系。
6、组织演练总结与追踪。
四、应急演练
参与人员按照应急演练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任务,将应急演练人员分为演习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家和观摩人员,这五类人员在演练过程中都有主要的作用,并且在演练过程中都应佩戴能表明其身份的识别符。
1、演习人员按照项目部应急预案规定所有内部应急组织和人员,其承担的主要任务包括:救助伤员或被困人员,保护公众安全健康,获取并管理各类应急资源,与其他应急响应人员协同应对重大事故或紧急事件。
2、控制人员组长:叶三林成员:姚龙云段建军王年华刘振文(分别项目部,事故现场等)其承担的任务包括:确保应急演练目标得到充分演示,确保演练活动对于演习人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保证演练进度,解答演习人员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