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中秋的散文

2023/11/29经典文章

微文呈现整理的关于中秋的散文(精选10篇),都是精品文章,请您欣赏。

关于中秋的散文 篇1

农历八月十五夜,天空如同黑色幕布!红色的园月当空,低低在树林的树梢间坐着,渐渐的升高变成银色,把这黑色的夜映的银色。蝉鸣此起彼伏或近或远,犹如彼此聊着天,虽然我听不懂。本是立体的树,却成为剪影,如同年画,我在想年画的灵感是不是来源于此呢?!虽然这猜想只是我一厢情愿的猜想,不过我还是觉得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坐在院中石桌前的石凳上,对这月亮写着书信,让鸿雁和鸽子衔着书信寄给她,也把她的书信衔给我。只为安慰她孤独的心,也是给自己一个不再孤独理由。给她亲手做一块月饼,虽然我知道很可能很难吃,但这却是心意啊。我想与她分享我看到的美丽月亮,以及闻到的这泥土与草混合的味道。

自己用手机放着仓央嘉措和李煜,以及纳兰容若的诗词。在这样的一个带点凉凉的诗意的悲伤的夜晚,听着他们的诗词,真的是说出这时的心境。契合这夜的心境,他们诗词也说出了我此时此刻的内心的感受。也想请他们来这桌前共饮一杯清酒,只想聆听他们的心里的声音,其实他们已经只能粲然一笑或是低头不语,亦或是仰望天上月亮,无言以对走过的路。他们是我内心的伤感的先生,也是教会了我享受这份孤独。

仓央嘉措如何回忆少年时的初恋呢。本身就身体很弱,为了妻子忧伤致病的纳兰容若,又是何等的怀念妻子呢 ?!南唐后主在大周后去世后,小周后又被当时的宋朝皇帝百般侮辱又是何等苦涩、无奈。他们的都是生活黄金堆砌的生活里,但却有着无尽难以言语的苦涩,都讨厌这无尽权利带来的奢华生活,这生活只给他们带来无尽的悲伤,不能与心爱的人长相厮守。

现实粉碎了他们向往江湖的梦,只能在自己的诗词中的为自己编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江湖。他们每一个人都会仰望天上的月亮,他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个嫦娥......

其实对于华人,每一个人都有一属于自己的月亮和嫦娥。或是美丽、或是淡淡的忧伤,但是总逃不过一种团圆的情愫,与知己团聚,与爱人团聚,与亲人团聚。有最期望的没有达成的,这便是淡淡的忧伤,达到了期待的便是极美。

明月年年有,把酒问青天,我前世是何人。天上我对应的那颗星星呢?!我想我是最小最暗的那颗星星......

关于中秋的散文 篇2

残月如弓,新月如眉,满月如镜。

一晃已是仲秋,在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八月十五中秋节即将来临。

实际上,到时是阴是晴,有雨无雨,能不能看到月亮?具体到本地,尚是一个未知数,但节总是得过的。

记得是唐朝初年,方如有 八月十五中秋节 的记载。民间更盛传了无数关于此节日的故事。而最有名的就是 嫦娥奔月 。其版本大至有二。一说嫦娥因逢蒙威逼,不得已奔月成仙;一说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至此,美女嫦娥成了一个性格迥异的人。当然,做为女人,我更倾向于第一个传说。虽然广寒宫的词意很美,但也太过寂寞了吧。

要知道,这可是暗寓团团圆圆的日子。

正如端午节是从嫁的女儿归宁的日子,那这中秋节就是媳妇要回到夫家的日子了。中国向来重男轻女。就算是高唱男女平等,但家总是夫家的家为重。

其实不论是夫家妇家,和睦的家才是最重要的。

中秋节又名团圆节 ,史上有记载的是明代《西湖游览志余》,其中还提到了 民间以月饼相送 一说。

中国的节文化总与食文化紧密联系。春节时就是一大家人聚在一块大吃大喝,存贮脂肪热量。而中秋节,相对就斯文一些。

也许是秋收的喜悦,气候的宜人,加上有些农闲,可以串串亲戚,人们就手工做成了面饼,成了馈赠的佳品。

这面饼其形似满月,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最初的传说唐僖宗在中秋节日吃月饼,味道极美,他听到新科进士的曲江设开喜宴,便命御厨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由此,天下同乐,月饼其名其制作方法也就流传下来了。

吃着月饼赏月,还是有嫌单调了。浪漫的古人在这个节日,又发明了一些新鲜乐子。比如燃灯以助月色。想一想,天清如水,月明如镜,真是良辰美景啊!《闲情试说时节事》说到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树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竿,灯笼两颗,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 看到这儿,我就在想是不是将中秋节过成了元宵节呢?

只怕燃灯还是不能尽兴的,灯笼上,月饼里还做起了无数文章。 月谜 也就应运而生了。即赏中秋月,又复制月谜,谜语大家们,常常是做了两种考虑,一则是谜面为月,一则是谜底为月。比如:谜面 中秋菊盛开 ,谜底是成语 花好月圆 ;谜面 蟾宫曲 ,打曲牌名,谜底就是《月儿弯》;谜面李白的 长安一片月 ,打《水浒》人物名,谜底就是 秦明 了。

当然这些是乐子多是居家的人的,出门在外不能回家的呢?

月到中秋分外明 ,旅途伤感的游子 每逢佳节倍思亲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知道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而且 月是故乡明 ,他信来拈来这若干诗句,再听一曲 明月千里寄相思 ,只怕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 、 卷帷望月空长叹

而今的中秋节,对于商家来说,也许还有一定的促销意义,平常人家还会为此兴师动众吗?

也许到了那一天,我不过依然是蜷缩在沙发里,将电视频道一个个播来转去,依然是点开一个个网页,再一个个关闭。

去年的中秋年,是我一个人过的,今年的他,会回来吗?

无论如何,我依然期望那天,能有一轮青云端的白玉盘 与人万里长相随 ,因为没有月亮的黑夜是将会是黯淡无趣的,虽然只有思念的中秋节是苦涩的。

关于中秋的散文 篇3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也是团圆节,是一个温暖的节日。

下午,我们全家一起吃月饼,一起说笑,大家都非常开心。

圆圆的月饼象征大家团圆。我给大家背了静夜思这首关于中秋的诗,我还读了嫦娥奔月和吴刚伐桂这两个神话故事。

妈妈告诉我:“我们团圆了,可是祖国还没有团圆,因为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里。”我真希望台湾能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里。

关于中秋的散文 篇4

时间走了,我还在,万景变了,心田依然,岁月的时光打消了思念的疲惫,一份多知的画面,绕在脑海,画在眼前的容颜,那份多知的变换,这份留不住的面孔面前,走掉了多少,来到了多少相思,在等待的画面,一份结局的约定,约定的梦无期。

走在海轮盘的周围,那份多变的心情,这份等待的收获,是时间的问答,是心情的伴随,以心做题,提不出曾经的傍晚,以泪舞约,舞不出未来的布局,是面孔的修辞,还是容颜的洒脱,撒下的是时间的脚步,脱不开相思的布局,心情婉转,泪滴的刻画,是走在内心的悲伤还是未来没有风月的续期,当剧情的画,消失在雨滴的梦里,写出多少泪,打下多少梦。

那是一片熟悉的土地,而光辉的岁月依然如旧,而泪滴的畔,变成了思念的城池,这个约中的逢,曾经念中的变,话的走,画的失,心之所因,感之所闻,断泪伤心,断梦闻悲,渺渺的思绪婉转的绕过天上的月亮,却无法躲过相思的梦。

眼前的心情,念中的逢,思念的变,路上的音,声依然,泪依然,相思难循环,泪滴难婉转,是付出,是新增的感获,还是思念的路走的远了,泪滴的梦近了,多少的情,多少的梦,约在一朝,不念一情,思念的弦摆动梦中的曲,来来往往悲恋词。

画一份心知,叠一份丢失,造就了等待的时间,看到了难以属于自己的画面,画出的心,面上的是泪,当循环,闻思声,声为入耳悲心鸣,约在这个季节,看在那个风景,念的是曾经的约,等的是未来的情,还是约,还问梦,那来一个守护,曾等一个不明白。

这份难叠的时间,折合了心情的约定,却未曾聚集向往的滴畔,那滴泪的岸选在心的曾,一份看到的是季节的悲凉,一份收获的是只有泪滴盘旋,相思来往,而岁月从来不可怜的画面,心中的局,念中的泪,路上的变,话走的那么快,人走来却是那么的难。

看景,望心,思绪万千,曾经相约,现在天分崖,地分角,海曾会微笑,心儿也会跳,等待的时间没来到,事事得得散散梦,约约逢逢悲凉词,感在泪前丢,约在梦中去,闻心断曲系无声,画泪染尘造秋河,一滴焚化已注定,半滴缘分伴世心。

那地悬空景,却难再画影,这份折叠梦,难以再相应,何来心画声,怎描思染梦,凄凄冷冷心无声,胜是北风挂断梦,一滴涵蓄声炫耀,半折画扇难玲珑,蹊跷一份种语约,断魂钩下斩人望,思绪,思绪,断尽人生泪难续。

中秋心,中秋泪,中秋南端舞心悲,月儿美,约儿残,心声挂断相思弦,风飘絮,风入声,逢中之变心变心,话儿悠,话儿转,画断凄凉无笑语,相思弦,相思征,相思一悔难续悔,声儿转,声儿变,胜是曾经心布痕。

声儿令,思念畔,决堤泪,红尘难笑,心尘难泪,思尽梦还人难归,这份约来是无约,那份真来是心深,画景虽浅泪加感,满然笑,简单飘,笑语难达心人岸,走的无期,来的约在,还是承诺无誓言,注定缘份个半圆。

人还望,家以远,思念的城池还在造,等待的堤畔从未来,那是曾经熟悉的地方,那是曾经伴随的画面,藏在脑海的深处,叠在内心的浅处,步步有梦,滴滴有情,一个相约,这个不逢,再等时间来聚会,约来那个美丽景,画出心尘美梦约。

听悲歌,望圆缺,看人晨笑语,想家事万千,看人来事去,转曲画人绕思念,转动心田的曾经,约在那个无望的季节,这个约,曾经不在,时间伴随,而心情难追,留在心房的是暖,伴在梦的残,却一直的跳动着泪滴的弦。

关于中秋的散文 篇5

G20峰会当天晚上,全程观看了张艺谋策划的《最忆是杭州》的主题晚会,演出美轮美奂,充满了诗情画意。当晚,一轮圆月入梦,梦里忆中秋。

也许是读的诗词多了,一说中秋脑海里,自然而然的就浮出来圆月,月饼、团聚、相思等字眼。其实小时候对中秋的记忆,就是自己一双小手捧着半个月饼,躲在门前某个角落里,偷偷的吃月饼,吃完月饼里的五仁,里面的红丝和绿丝一定是一根一根留到最后再吃。那时候的月亮总是那么亮,一层银辉照的夜如白昼,这是我儿时对中秋的全部记忆。

今年是父亲去世后的第一个中秋节,天公总不作美,已经是三年中秋不见月了。时光向前追溯四年,2012年回到故乡渑池过中秋,正好是中秋、国庆双节合一,于是置办家宴,与家人共度佳节,家人同饮,气氛温馨。把工作和生活的烦恼都抛在了脑后,老母亲絮絮叨叨说个没完,东家长西家短,毫无顾忌的把生活的琐事说与我们听,事后还特别交代,千万不要出去说。一年来,大家忙忙碌碌,像这样一家人聚在一起交流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家宴散后,回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象流水一样逝去,空留下一声叹息,往事已不堪回首,望着天上的明月,感叹岁月的无情,如今头发和眉毛都已经有白色出现。在人生的道路上,聚聚合合如今已经觉着很平常了,个人得失就像月圆月缺一样,谁还在乎呢?想到这里一声叹息,身如浮萍的过客生涯,已经过去了10年了!心中泛起一片纠结,于是中秋夜写了一首词《疏影?家宴有感》:

壬辰十月,渑池欢国庆,时至双节。有酒同斟,消展愁心,家慈依然殷切。家长里短言无尽,且莫与、邻居扬说。一岁间、碌碌忙忙,有几次亲人窃!

回首红尘岁月,似流水逝去,空守悲咽,往事如歌,恋恋明月,也叹须眉溅雪。人生路聚分离散,寻常殇、问谁圆缺?半声叹、萍上过客,已是十年纠结!

2013年中秋,在单位值班,一个人无聊,打开电脑填了首《明月逐人来?过中秋》:

馨辞几页,情浓言怯。难分辨、假真虚确。仲秋独过,云把星路亵。桂饼残杯醉咽。

风寄遥思,乡里可悬明月。凝空望、苍穹似血。趁暇忆亲,牵梦中孤榭。染得白发如雪。

从词中可以看出,当天多云(云把星路亵),风寄遥思,希望家乡能够看到明月,盼望家人中秋过得快乐。

2014年中秋节前,回家看望父母一次,中秋节没有和父母一起过,因为第二天要上班,早早赶回市里,当天下着雨,无法赏月,因心无牵挂,诗兴大发,写了两首五律《中秋雨思》。其一:有雨萧萧落,无晖皓皓幽。凉天盈桂泪,湿夜积蟾愁。寂酒吟寒近,苍茫寄远洲。团圆不见月,何必怨中秋。其二:繁云遮瘦桂,幕夜隐香婵。雨寄窗前舞,风捎屋下涟。悠悠参羽意,落落拨商弦。斟酒谋佳句,中秋忆月圆。诗友看后留言,原来没有月亮也可以写中秋呀。

到了去年中秋,父亲在八月份查处了肝癌,刚给他做了第一次介入手术,为圆父亲没有做过飞机的遗憾,提前一天回家陪父亲,约好国庆节带他去上海、苏州旅游,父亲很高兴。督促我和妹妹到大伯、五叔和姑父家走了一圈亲戚,下午回家安排旅游行程。晚上无事,一人喝闷酒,之后写了一首七绝《乞月中秋》:去年寄桂雨恢昏,今日中秋雾里寻。三载已斯不见月,酩酊过后念一人。好多诗友以为我在思念一个女人,其实是在挂念我的父亲的病情,乞望中秋能给父亲带来好运,让他多存活一些日子。

可惜天不从人愿,父亲五一当天与世长辞,连续三年中秋没有和我们这些儿女们赏过月亮,没想到竟然留下了永久的遗憾,今年我会带着全家人回去陪母亲过中秋,希望那天晚上,父亲能够保佑我们看到中秋的月亮!到那时我会写一首《人月圆?过中秋》念给父亲听。

关于中秋的散文 篇6

今年中秋,是在与父母的简单的一次聚餐中度过的,因为寻常,我甚至找不到一丝值得保存在我记忆匣子里的美好,是因为繁忙的学业掩盖了中秋的味道,更是因为我挚爱的亲人,此时已然不在我身边。我只能从花样日益繁多的月饼中,去找寻,依稀地辨认那些过往。

我又看到了那个忙着品尝月饼的不亦乐乎的我,看到了一张年老而已残旧的桌子,看到外公在月光中隐约可见的慈祥脸庞。那时候,中秋在我脑海中并无概念,因为那时的月亮并无异于评审,可以时常看见,可以让它跟在我身后,很服从,因此对中秋的月亮没了好奇心。可让我对之魂牵梦绕无法忘却的却是一个小月饼。

作为一个对一切具甜味的东西都有着严重情结的我,月饼自然是我所垂涎的,而月饼在我的印象中就简单得只剩下豆沙与砂糖口味了。因此每每中秋,看到外公做起月饼,总会不怀好意地靠近他,好蹭些吃的来。而吃完甜点的我却又露贪婪的眼神,外公此时总会笑着轻抚我的嘴角:“看你这个小馋猫!”

于是每一年中秋节,就在这种与月饼的邂逅中悄然度过,而外公,也在每一个月明的夜晚渐显苍老,于是后来,月饼变了味。

终于一年的中秋节,外公再也没能和我一起度过。那时起,中秋的月饼再也尝不出甜味——在我心中。即使品尝更多口味的月饼,也难以勾起我的兴趣,习惯了外公做的月饼的我,又怎么吃得下其他呢?

而也是那时起,月亮在我的星空却悄然升起。我开始睁着大眼睛,久久的伫立凝望那一轮极圆的月亮,可心中却有丝丝寒意。错过的月圆已然不能再重逢,而逝去的时光也无力被挽留。

中秋节,我依然走在回家的路上,回过头,想抓住背后那缕月光,却见不到月亮。曾错过了无数次的月亮,又怎么会始终如一地跟在我身后,并一如既往地给予我温暖呢?这已然不是那时的中秋了!

梦境里,我走在路上,欢笑着奔跑,一回头,满脸都是幸福的月光,我笑了,月亮也笑了。

也许,那样月光洋溢的中秋,回忆而美好。

关于中秋的散文 篇7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的诗与今天的明月真是交相辉映。

记得去年中秋连绵的小雨打碎了月亮也打破了赏月的心情而今年大晴天月光也应该不错吧!

傍晚如期而至月亮已是半露高高的香樟树电视中正播放着今晚月光是20年来最亮这一喜讯心中暗喜今夜可好好赏一番月啦。

团圆饭依旧如此丰盛我却早早吃完后拿了杯果汁走到阳台看着月亮自由地上升还真有份“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的感觉。

此时带着透玉般亮泽的月亮已毫不吝啬地挂在了空中不加半点儿修饰宛如出水芙蓉就算素面朝天却也是这么迷人让人不禁动情。渐渐月儿被几朵飘过的云半遮半掩那种朦胧使月亮多了些羞涩少了份豪迈之气但月的光辉却仍万众瞩目完全不可掩饰像是个骄傲的公主永远是大家的焦点。

不知何时月饼已分成了三份。自古月亮月饼就是团圆的象征就算亲人不在为他摆上一块月饼就如见其人。一口月饼不知在口中含糊了多久缠绕在舌间的甜也愈淡淡到好象空中的月亮一样忽近忽远却让人回味留恋久久的甜甜的滋味在萦绕……月亮的感觉不也是这样吗?

几片云随风而去了月亮显得更为庄重静谧月光静静地向栏杆撒向一层圣洁的光让人不愿打扰只是静静地凝望着。可惜月亮永远不是完美的那中间的几块黑影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嫦娥的广寒宫和玉树?早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知久别人世红尘的嫦娥和玉兔会不会同样想着往事远远望着倒影在清水中的月亮沉思着想起那段被人类纷扬传诵的佳话不免落下两滴清泪……毕竟“月是故乡明”啊!

可天上现在也是中秋吗?

望着我们同古人赏的同一轮月披着她皎洁的光芒将星空点缀得如此完美在配上几颗微星全世界似乎都只为她而存在。

几千年来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但不变的却是那一轮明月。望着她不免多了一丝遐想在这茫茫的月光中似乎是记录着过去的点滴不知是否又在书写美好的未来?

夜深了 月依然如此皎洁反倒更加明亮四周万籁俱寂。一个节日又这么过去了留在我心中的却是那淡定的月。圣洁的月亮才是今晚的主角一切都为她的陪衬。

心中画下了一轮最美的月与谁共赏?无人独我。

今天是中秋。

今夜沉醉在月的世界里。

关于中秋的散文 篇8

树叶是黄色的,月亮是圆的,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中秋节是中华民族团聚的日子。每当我听到“8月15日月亮是圆的,爷爷给我做月饼,月饼是圆的,又甜又甜,一块月饼就有一种感觉……”我记得我家的中秋节。

那天,早饭后,我和妈妈一起来了。我问妈妈,“什么好吃?”我妈妈说:“今天是中秋节。这是团聚的一天。我的祖父母中午和我们一起吃团圆饭。我为我的家人包了一个美味的饺子。”听完妈妈的话,我像妈妈一样包了饺子。中午,我的祖父母来和我们一起吃午饭。爷爷笑着说,“这些饺子是谁做的?它们是各种各样的饺子,像花一样。它们非常美味。”我是:“我向我母亲学习。”

午饭后,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说笑。很快,天就要黑了。爷爷拿出一张桌子,放在院子中间,摆放着月饼、纸板、花生、爆米花和糖果。我问爷爷,“这是我们的晚餐吗?”爷爷说,“是的,但是我们不能吃,直到月亮吃了。”我很好奇,问:“为什么有五种?”这五个意思是:“今年的秋收是一个好收成。”“为什么月亮应该先吃?”我又问了一遍,爷爷说:“这叫尊重月亮,因为月亮在黑夜里照亮我们。为了感谢月亮,我们应该尊重月亮。”我又问,“月亮吃什么?”爷爷说,“过一会儿,月亮会照在我们的桌子上,即使它吃东西。”

我不仅和妈妈一起学包饺子,还和爷爷一起学文化和历史。

这真是一个快乐的中秋节。

关于中秋的散文 篇9

一个人在街上闲晃,萧萧叶落,无痕亦无声,真正的好不热闹。叶子被风吹到整齐却又零散着。像争先恐后想目睹帝王风采的百姓却让卫兵拦了住。于是有秩序地混乱着。

风还是那么吹的,路还是那么躺着随人踏,干瘪的叶子还是会在人们碾碎它们心脏的时候无助地哀号,人还是那么正着走路,面无表情。不知道面无表情的表情是最好的表情这句话是不是适用于所有的人。

阳光,柔弱得不再耀眼,苍白得带着死亡的气息。可是它就是那么不自知啊!做着垂死挣扎,游荡在树木、道路与路人的身上,寻求帮助。

中秋节啊!月亮就那么破碗似的吊在天上,,炫耀它的清高么?还是在装吊死鬼?

月缺,人会圆么?即使圆了,真正圆的是什么?只是硬绑在一起的空壳!心却是零散得像大漠的沙。

晚风,真像鬼吹的阴风,让人感觉寒冷是由心脏向外弥漫开的,到了外界又被变本加厉反射了回来。

中秋节怎么那么伤感呢?

关于中秋的散文 篇10

窗台上散布着月光透过树枝的残晖,虽然有些斑驳,但是很亮、很干净,我情不自禁的想看清月亮的样貌,抬头之后才发现视线里全是交错的树影,我索性披上衣服,走出了屋子。

已经是凌晨,马路上没有行人,在这个城市,中秋的夜晚本来就应很凉了,只是今晚没有起风,也就不觉得冷。此时,没有了树枝的遮盖,皎洁的月光肆无忌惮的投照在我身上,让我有种沐浴的感觉,身边的路灯在明亮的月光下也变得有些暗淡了,我凝望着浑圆的月亮,从那抹银光里,我看出了一点家的影子,可能漂泊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吧,眼睛忽然有些发涩,我不得不收回目光,低下头后却发现,脚下是那分外清晰的孤影。

我踩着自我的影子,开始漫无目的的行走。

一个人的中秋总会记起往年一些中秋的事情来,对亲人的思念里大多都是怀念,通常也是以怀念来寄托思念,但是我很努力的搜寻记忆,却发现脑中混沌不堪,甚至不记得有多少年没有和家人一齐共度中秋了,在这个本应举家团聚的日子里,我不明白就应拿什么来寄托我对亲人的思念,尽管我心里面满是父亲日趋佝偻的背影和母亲渐渐沧桑的皱纹……

庆幸的是,外婆的面容在我的脑海里慢慢清晰起来,我的中秋记忆似乎一向停留在与外婆一齐度过的童年时代。虽然有些模糊,但总还记得,外婆在过节的时候,会提前准备很多我爱吃的零食和水果,并且一改平时放任我玩耍的态度,整天都陪在我身边,寸步不离,可能是父母不在身边,她怕我会感到孤单吧。等到了晚上,外婆就会和我边吃月饼,边看月亮,还会跟我讲一些外公在世时,妈妈小时候的事情,我也是那时从外婆口中明白,妈妈14岁就开始分担养家的职责了。那些年,因为有外婆无微不至的呵护,所以我从未感到孤单。我想,外婆就是我心中的那一轮明月。

在离开外婆以后的中秋节里,我都会在屋顶上,一个人静静的看着月亮,怀念着与外婆一齐的生活。

因为我出生在80年代中期一个濒临倒闭的工厂,而且又是独子,父母千方百计的想让我过上舒适的生活,所以,他们选取了南下打工。数十载的奔波与漂泊,数十载的思念与牵挂,岁月蚀刻了他们的身体与面容,我想,他们就应是把对我的爱化作了在外漂泊的动力吧,数年如一日的艰辛为我铺就的成长中舒适的人生轨道,可他们却已经耗费了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此刻时过境迁,我工作了,能够养活自我了,但是还不能完全担负起家的职责,于是,愧疚之心开始折磨我了。

这天上午和父母透过了电话,母亲说了很多牵挂的话,让我过年的时候无论如何要回去,还叮嘱我必须要带女朋友回家,说是想看看儿媳妇了;父亲还是重复着那句跟我说了很多年的话“一个人在外面,要注意安全,不要惹事生非”,听着他们渐趋苍老的声音,我哽咽着的一句话始终没能说出口:“我该拿什么来报答你们,我的父亲母亲。”

我忽然感觉到一束强烈的光线照射在身上,原先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街口,右边一处还未建好的楼房顶上亮着一盏很大的探照灯,自我正走到了灯光的焦点处,灯光伴着很浓烈的水泥味扑面而来,让人反胃,我停下了行走的脚步,思绪也伴着脚步暂时停顿下来,背后的月光毫不吝啬的充满着整个夜空,只是同时在探照灯的照射下,我的影子已经被冲得很淡了,那明亮干净的气息也已经被浓烈的水泥味代替,我赶紧转身往回走,想快点逃离这个被钢筋水泥味充斥的地方,直到影子又渐渐清晰起来,空气中没了刺鼻的气味,我才停下脚步。冰冷的钢筋水泥和明亮干净的月光实在是很不协调;陌生的城市和温暖的家乡也一样,感觉冲突了,人就容易矛盾。

回到屋里,月光依然斑驳的散布在窗台上,但是我已经没有了赏月的情绪,思念之情开始强烈起来,和衣躺在床上,却无法安睡,我索性起身,写下了这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