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传统节日的活动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传统节日的活动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传统节日的活动方案 篇1
一、主题
欣赏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
二、活动目标
1、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唱歌曲,并能用歌声表现民歌的欢快风格。
2、在学会秧歌舞的基础上,创编舞蹈动作来表现歌曲。
3、轻声演唱,和大家声音保持一致。
三、活动准备
幼儿学习过秧歌舞
四、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交流感受。
2、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
(1)再次欣赏歌曲。指导语:歌里唱了什么?再仔细的听一听。
(2)在提问和重点欣赏的过程中,解决学唱歌曲中的问题。
(3)集体演唱歌曲。(教师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在学会秧歌舞的`基础上,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1)交流秧歌舞的动作。
(2)自由跟随歌曲进行舞蹈。
幼儿园传统节日的活动方案 篇2
一、主题
亲子赏月晚会
二、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中秋节丰收、团圆的意义,对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产生兴趣。
2、活动中能大胆地运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在节日中快乐、喜悦的情绪。
3、体验和家人、老师、同伴共同庆祝节日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环境布置(音响、灯光、字幅、灯光月亮、彩炮、桌椅等)。
2、幼儿每人一份节日食品(月饼、各种中秋节的水果和食品)。
3、亲子游戏材料及奖品。
4、教师排练情景剧,幼儿扮演玉兔。
四、活动过程
1、活动开始。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拉响彩炮,体验节日热闹的气氛。
(3)园长致词,表达祝愿。
2、欣赏情景剧《嫦娥奔月》。
3、嫦娥和玉兔共同组织《知识对对碰》竞答活动。
4、表演节目共同联欢。(家长节目、幼儿节目、教师节目和游戏穿插进行。)
5、共同品尝节日食品、赏月。
6、结束部分(踩气球,庆祝节日)。
幼儿园传统节日的活动方案 篇3
活动目的:
使幼儿了解寒食节的来历;感受寒食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不同。
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
活动准备:
不同节日的代表物品:月饼、新年树、花灯、白花、纸盒。
活动过程:
介之推与寒食节的故事。
①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过寒食节的`?让幼儿了解寒食节家家户户都吃凉鸡蛋等冷食。
②讲介之推的故事讨论。
①寒食节是怎样来的?
②现在人们为什么过寒食节?为了纪念谁?
词语练习。
①用“偷偷地”说一句话。
②用“后悔”说一句话。
③请解释“寒食”的意思。
游戏。
①摸箱:将不同节日的代表物品放入有盖的纸盒里,请幼儿从中摸出一件,说出名称及属于哪个节日。
②连线:将节日及代表物品的字卡贴在黑板上,让幼儿连线。
(5)赠送礼物给爷爷奶奶将自己画的,粘贴的,剪的等作品送给自己的爷爷奶奶,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本领,认识到我们在长大。
三、活动结束
活动结束,大家有秩序退场!
活动目的:
使幼儿了解寒食节的来历;感受寒食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不同。
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
活动准备:
不同节日的代表物品:月饼、新年树、花灯、白花、纸盒。
活动过程:
介之推与寒食节的故事。
①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过寒食节的?让幼儿了解寒食节家家户户都吃凉鸡蛋等冷食。
②讲介之推的故事
讨论。
①寒食节是怎样来的?
②现在人们为什么过寒食节?为了纪念谁?
词语练习。
①用“偷偷地”说一句话。
②用“后悔”说一句话。
③请解释“寒食”的意思。
游戏。
①摸箱:将不同节日的代表物品放入有盖的纸盒里,请幼儿从中摸出一件,说出名称及属于哪个节日。
②连线:将节日及代表物品的字卡贴在黑板上,让幼儿连线。
幼儿园传统节日的活动方案 篇4
活动目标
了解端午的名称,来历及习俗,知道端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能够自己动手做粽子,喜欢与同伴交流过端午的经历。
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重难点
重点:自己动手做粽子。
难点: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认识端午》多媒体课件;超轻黏土及制作工具;做好的粽子样品。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用儿歌导入,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你们要仔细听,"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小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首儿歌说的是哪个节日吗?
二、基本部分
(一)介绍端午的来历和习俗。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是哪一天吗?
幼儿:五月初五。
教师:那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幼儿:不知道。
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教师引导幼儿交流每年家里都是怎样过端午节的。
教师小结:过端午节的时候都要吃粽子,戴五彩绳,赛龙舟,采艾草。
(二)引导幼儿深入了解粽子。
教师提问幼儿都吃过什么样的粽子,让幼儿相互交流。
教室出示各种.种类粽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的形状的`种类。
(三)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粽子。
教师: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粽子,接下来就去做一个自己喜欢的粽子吧,做完之后还要给自己的粽子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吧!
教师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粽子,感受自己做粽子的乐趣。
三、结束部分。
幼儿做完粽子后,教师让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做的粽子和给粽子起的名字。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表扬。
教师:老师在绘画区准备了很多的画纸和画笔,小朋友们去画出一副自己心里的端午节吧!
活动延伸:
艺术领域:画龙舟。
语言领域:讲述屈原的故事。
手工活动:做五彩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