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秋节亲子的活动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中秋节亲子的活动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中秋节亲子的活动方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小朋友、家长一起过节的快乐。
3、幼儿通过跟家长一起制做月饼、听故事、品月饼、玩亲子游戏等一系列的活动感受中秋节的氛围,享受亲子活动的乐趣,培养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情!
活动名称:
博苑大柳树幼儿园中秋节亲子聚会
活动地点:
日照博苑大柳树幼儿园
活动时间:
20xx年9月14日上午9:00开始
活动过程:
1、介绍节日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2、故事欣赏《中秋节的来历》。
3、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月饼。
4、亲子游戏。
5、品尝亲手制作的.月饼。
幼儿园中秋节亲子的活动方案 篇2
一、活动背景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
大班幼儿已经有多次中秋节庆祝的体验,对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
此次开展中秋节庆祝活动,更注重的是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有关知识,以及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
二、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日(星期六)下午3点整
三、活动目标
1.通过中秋知识竞答的形式,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基本的文化习俗。
2.通过一起过中秋,共同分享节日的快乐,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体验。
3.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
四、活动准备
1.视频《月亮姑娘做衣裳》、《爷爷为我打月饼》、《中秋月儿圆》
2.请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一起收集关于中秋节的知识(中秋节的来历或者古时候的人怎样过中秋节的知识,月亮的大小变化、月亮的故事、月亮的古诗等等)。
3.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小问答。
4.盘子若干。
五、活动流程
各位家长好,感谢大家能来参加今天的活动,明天就是中秋节了,今天我们邀请了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陪我们一起欢度中秋,之前也让家长和孩子们了解了相关中秋节的知识,知道了月亮在中秋节这天是最圆的,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个故事感受月亮形状的变化。
流程一: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看完故事老师总结: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月亮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上。
流程二:中秋知识问答小比拼
有关中秋节和月亮的知识有很多,下面就来考考我们家长和小朋友,来个“中秋知识问答小比拼”
1.八月十五又称什么节?(B)
A月饼节B团圆节C故乡节D诗人节
2.中秋节又可以称为什么?(A)
A仲秋B月夕C秋节D追月节
3.在哪个朝代中秋节才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A)
A唐B宋C元D明
4.月饼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A)
A祭奉月神的祭品B馈赠亲友的礼物C节日食品D地方小吃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谁的佳作?(A)
A王安石B李白C杜甫D白居易
6.在典故中,吴刚伐的是什么树?(B)
A槐树B桂树C柳树D杨树
7.以下哪个不是中秋节传说?(D)
A嫦娥奔月B吴刚伐桂C玉兔捣药D迎涛神说
8.中秋节在亚洲其他国家也很盛行,在(B),中秋节也叫感恩节。
A日本B韩国C新加坡D马来西亚
9.在古代月圆和月缺一般形容什么?(A)
A悲欢离合B天气的好坏C凶吉的象征D身体是否健康
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描写中秋节的千古名句,它出自(A)
A苏轼《水调歌头》B苏轼《中秋月》
C王建《十五夜望月》D辛弃疾《太常引》
游戏三《猜灯谜》
1.老师提前将若干灯谜藏在教室的各个角落
2.请宝宝们站在教室中间,告诉宝宝们在教室内去寻找灯谜(并拿一个写有灯谜的卡片,让宝宝进行观察,知道去找什么样子的卡片)
(1)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圆盘,有时像镰刀---月亮
(2)中秋归来---八归
(3)嫦娥下凡---月季
(4)中秋菊开---花好月圆
(5)明月照我还---归有光
(6)举杯邀明月---赏光
(7)举头望明月---当归(药名)
3.找到后,交到自己的爸爸妈妈的手中,请爸爸妈妈去猜灯谜,用时最短的家庭获胜。
流程四:亲子制作月饼
我们中秋节必吃的一样食品就是月饼,下面老师带来了许多颜色形状都很特别很漂亮的月饼,请大家一起欣赏,看到自己喜欢的可以用橡皮泥模仿着做出来,当然也可以发挥想象做出自己想吃的月饼。
流程五:月饼展示
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
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看,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是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小问题:
1.月亮姑娘为什么要做衣裳?
2.月亮姑娘为什么三次都没做成衣裳?
3.月亮姑娘她是怎么变的呢?故事里把月亮姑娘比作什么?
幼儿园中秋节亲子的活动方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对太空的探究欲望。
2、初步感受神话传说的特点,知道神话故事讲述的是远古时代发生的事情。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进行过认识月亮的活动。
2、材料准备:嫦娥奔月的图片,《嫦娥奔月》动画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嫦娥奔月的图片,激发欣赏故事的兴趣。
提问:小朋友,你们道这是谁吗?是什么时候的人?
教师:图片中的人叫嫦娥,她是古时候传说中的人物,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来听一听《嫦娥奔月》的故事吧。
二、教师有感情地为幼儿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里有哪些人?后羿做了一件什么事?老道长送了他什么东西?他是如何做的?嫦娥为什么要吃下长生不老药呢?她吃了以后发生了什么?
三、接着观看动画片《嫦娥奔月》,再次完整地欣赏故事,感受神话故事的特点。
提问:这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故事?这个故事神奇在什么地方?
四、围绕话题,展开讨论:人能够到月亮上去吗?
教师:后羿也想飞上月亮,他成功了吗?
教师:现代人能够飞到月亮上去吗?怎么去呢?
教师:你想飞上月亮吗?想飞到月亮上干什呢?
小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登上月球已不再是梦想,“嫦娥一号”就是由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探月卫星。小朋友们应该从小学好本领,长大以后为祖国做贡献!
活动延伸
在活动过程的第三个环节中,可以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进行讨论,或者可以借助图片、视频了解卫星探月的过程。
第三场:户外游戏(活动材料、难度要根据幼儿年龄发展需要)
技巧与平衡:巧送月饼(例如:设置障碍,传送手圈)
力量与协调:大力吴刚(例如:推轮胎、拎水桶等)
协调与配合:嫦娥奔月(例如:接力跑、跨栏、双脚连续跳等)
投掷活动:后羿射日(准备太阳目标)
五、活动参与人
第一场:全园师生、部分家长志愿者、行政人员
第二场、第三场:全园师生
六、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1、准备音响设备播放音乐(明月几时有等跟中秋有关的音乐)、摄像机录制视频、照相机拍照等。
2、灯笼(30个)、幼儿桌子(8张)、长条桌(6张)。
3、嫦娥的衣服、鞋子、头饰、黑色KT板(6块)、蓝色KT板(6块)、黄色KT板(3块)、白色KT板(3块)、彩泥、记事贴(心形各色)、纸盘子100个。
4、小蜜蜂8个
5、志愿者吊牌
七、人员分工
1、总策划与顾问:园长
2、活动总负责人:保教主任
3、现场布置:后勤主任
4、摄像摄影新闻报道:文员
5、服装道具:资料员
6、活动组织:各年级组长
7、协助人员:各班家委(各班2人)
8、现场执勤人员:安全员、安保人员
9、安全预案:后勤主任
10、医务应急:保健室
附:中秋节资料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表达了中国人对和谐家族、和谐人伦关系的重视和追求。中秋节习俗的存在,又对中国人重亲情、重家族及人伦关系和谐的精神气质,起到了滋养与传承的作用。这样一个蕴涵丰富文化内容的节日,有着诸多的教育契机。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幼儿园中秋节亲子的活动方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月饼是中秋节的节日食品,通过观察和品尝,知道月饼有很多种类和口味。
2、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与感受。
3、体验和同伴一起分享月饼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块月饼(食堂提供)。
活动过程
一、自由观察盘子里的月饼,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指导语:盘子里有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闻起来感觉怎么样?
二、观察月饼的馅儿,知道月饼有很多口味。
1、猜猜月饼的馅儿,激发进一步活动的兴趣。
2、观察切开的月饼,知道月饼的馅儿是各种各样的。
指导语:
①仔细看看月饼里面是什么样的?
②你们有没有吃过这些口味的月饼?说说它是什么味道的。
三、拓展经验,介绍自己见过或吃过的月饼。
指导语:你还吃过什么样的月饼,向大家介绍一下。
四、品尝月饼,体验和同伴分享的快乐。
引导幼儿知道月饼是中秋节人们喜爱吃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