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教育干预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小学心理教育干预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小学心理教育干预方案 篇1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小学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着以学生发展为前提,促进学生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必要的心理调试方法,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我们策划了我校第五届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旨在通过本次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营造校园的心理教育氛围,让我校师生进一步了解心理健康,关注自身的身心健康。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阳光成长快乐生活
二、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8日(星期一)至12月12日(星期五)
三、组织机构
为了把活动落实到位,特成立本次宣传周组织机构,具体如下: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四、具体活动安排
活动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
1、时间:12月8日上午
2、地点:操场
3、活动内容:学校领导讲话“正确看待心理教育,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学生代表讲话“爱自己因为我独一无二”,奏响我校20xx“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的序曲。
活动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
心理健康知识专栏、“心灵直通车”广播心灵小故事、大课间操心理格言每日诵读、
活动三:心理格言朗诵比赛
1、参加年级:三年级
2、活动程序:
12月5日各班利用班队课时间组织班内的朗诵比赛。
12月9日(星期二)各班选派两名学生代表班级到南教学楼六楼参赛。
3、评委:
活动四:讲故事比赛
1、参加年级:四年级
2、活动程序:
12月5日各班利用班队课时间组织班内的讲故事比赛。
12月10日(星期三)各班选派两名学生代表班级到南教学楼六楼参赛。
3、评委:
活动五:心理健康格言卡制作展示
1、参加年级:五年级
2、活动程序:
作品上交时间:各班于12月8日(星期一)上交15份作品于四楼心理咨询室xx老师。
作品展示时间:12月10日(星期三)至12月12日(星期五)
3、地点:操场
活动六:心理咨询活动
1、时间:活动周期间每天中午一点至两点
2、地点:北教学楼四楼心理咨询室
3、值班教师安排:
周一:xx周二:
周三:xx周四:周五:
温馨提示:请评委老师提前调好课参加活动。
小学心理教育干预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精神,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运用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二、目标和任务
1、目标: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
2、任务: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主要内容
1、在健康教育课及日常生活中,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2、从不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
一:生活规律与心理健康,适应新生活,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
二:个性爱好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三:对不良行为的认识与矫正以及自信心的培养;
四: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学会人际交往中的健康心态;
六:帮助学生克服青春期的烦恼,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
四、途径和方法
1、心理辅导课程
2、强化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请班主任老师每个月对学生进行一到两次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也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发挥积极作用。
3、设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每学期举办1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和专题报告,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本学期计划在高年级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讲座。
4、设个别心理辅导继续开通“知心姐姐信箱”、通过“知心心理辅导室”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地沟通,帮助学生排解心中困扰,对有关的心理行为进行诊断、矫治,对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
5、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寻找心理健康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心理教育干预方案 篇3
教育目标:
教师: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学习目标的意义和作用;指导学生学会合理的制订个人的学习目标,使它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生:了解制订目标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设计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目标,自觉地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教师:同学们,在新的学期,你们都有什么新的打算,在学习上有新的计划和目标吗?今天我们讲为什么要制订学习目标以及如何制订学习目标。
二、 讲授新课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解课文,然后讲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王涛和体操运动员桑兰的故事,最后作小结。
教师:同学们,从约翰、王涛和桑兰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目标在人的心中是多么重要,它能给人以动力,唤起人们的极大热情,从而坚定不移地去获取成功。我们在学习上也要给自己订出恰当的.目标,使自己的学习行动更加自觉、刻苦,顺利寺完成四年级的学习任务。
三、 课堂活动
1、 议一议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问题:
(1) 美国少年约翰给自己制订了怎样的目标,这对他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2) 王涛和桑兰的目标是什么?
(3) 你给自己制订新学期的学习目标了吗?
教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然后各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发言。
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学习目标对促进自己学习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 画一画
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三张白纸。请学生给白纸编号,即白纸1号、白纸2号及白纸3号。
教师:请同学们在白纸1号上随便画什么都行。(一分钟后)请你在白纸2号上画一只小企鹅。(一分钟后)请你在白纸3号上画一只黄嘴巴、黑身子、白肚皮的小企鹅。
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无目标、有目标及有明确目标进行学习,其学习结果大不一样。
3、 写一写
教师:(让学生把书翻到指定页)请你将自己制订的学习总目标及阶段目标写出来。
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总目标是在小目标的实现活动中得以实现的道理。
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请写出你的具体做法。
小学心理教育干预方案 篇4
一、活动意义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对我们提出的必然要求,它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对于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具有同样的促进作用。
二、指导思想
1、以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为基础。
2、以学生每个年龄阶段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为主线。
3、以学生的思维品质为核心。
4、以学生的自我为出发点。
三、遵循原则
1、平等性原则。
2、尊重性原则。
3、鼓励性原则。
4参与性原则。
5、目的性原则 。
6、娱乐性原则。
四、参与人员
心理教育课题小组成员及全体中队辅导员。
五、具体活动方案
(一)、中队辅导员心理教育理论学习
给全体中队辅导员发一套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网上下载资料,内容包括:《“心理治疗”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逆反心理和脾气倔强》、《“逆反心理”的疏导例说》、《“心灵施暴”与“”》、《“出走”行为的心理探因与防治》、《青春期异性交往正误说》、《高年级学生不良倾向的分析与矫正》。阅读这些资料,可以让辅导员们了解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并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指导他们具体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二)、进行心理健康课课例评比
步骤如下:
1、发给中队辅导员一份有关心理健康课的教学参考资料,要求辅导员根据所在中队的队员的心理共性问题选定课题。
2、选定课题后,辅导员可向课题小组索要有关活动课程的指导资料,然后填写活动表格。
3、上一节心理健康课,课题小组领导分低、中、高年级全面听课,评出优质课例三个。
4、评选出的优质课经专家指导改进后作为观摩课面向区内外学校开放。
(三)、设立情感信箱
各中队设一个悄悄话信箱,名称自拟,要求:
1、美观实用。
2、只限于师生间情感交流。
该信箱的设立有利于:
1、学生宣泄情绪、表达感情。
2、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的情感动向并给予指导。
3、辅导员纠正自身的言行,和学生更亲近。
4、辅导员及时把特殊情况向上反映。
(四)、加大宣传和表扬力度
针对学生爱听表扬话的心理特征,发动各中队把队员的先进事迹、进步事迹和好人好事用作文纸誊写好交给大队辅导员,大队部利用每天早操后时间在全校师生面前表扬和宣传(稿件数量不计)。该活动有利于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增强优生的自豪感,让队员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还可以提高各班的知名度,有助于评选优秀中队和优秀少先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