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小学语文学科线上教学方案

2025/04/10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小学语文学科线上教学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小学语文学科线上教学方案 篇1

(一)精读课文教学。

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特别是含义深刻的句子。要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语,学习作者用词造句的方法。

2,思考联系的教学:注意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3,要加强朗读、默读训练:课堂教学要多读少讲,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练习朗读。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准确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默读也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要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

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要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

(三)读写例话的教学。

联系本组的精读课文,对例话中提示的阅读或习作方法进一步加以理解;最后联系自己读写实际,说说从例话中得到的启发与体会,引导学生把从例话中学到的知识用于今后的读写实践。

(四)积累运用的教学。

1,读读背背:重在引导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了解中华优秀文化,能够熟读成诵。

2,阅读:指导学生阅读短文时,注意将训练的重点迁移,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口语交际: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要从启发兴趣、激发说话的欲望入手,使学生产生说话的愿望,知道怎样去说。要加强说话通顺、连贯的训练,体现交际性,使人人都有训练的机会。

4,习作:指导习作,要注意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打开思路,不拘形式自由表达。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人、事、物,激发他们大胆想象,展开联想甚至幻想,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小学语文学科线上教学方案 篇2

新的一年开始了,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又将在这忙碌、疲惫中充实、喜悦、收获着。我将吸取上学年的教训、收获的经验,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水平和风格,脚踏实地地让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再上一个台阶,努力争做一名优秀教师。

一、教学方面

1、课前认真阅读教材及相关教辅,与同组教师交流、研讨,不仅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保证课前准备工作及时、充分。

2、课堂教学要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做到扎实、有效。

3、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记下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及其改进方法。

二、业务学习方面

1、及时了解教育、教学动态,学习最新教育、教学理念;

2、经常听同组其他教师的课,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3、记下自己教育教学的点滴成败,寻找更好的方法;

4、多读书、多学习,正所谓“厚积而薄发”,用知识充实自己。

三、教育学生方面

1、继续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强化,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2、始终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

3、经常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培养集体主义观念;

4、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其提高学习效率;

5、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并做读书积累,进行读书交流,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

6、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及时与家长沟通,做好学生家校联系的纽带。

总之,点点滴滴,方方面面都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落实,我一定要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求最好,只求更好,我坚信“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小学语文学科线上教学方案 篇3

一、工作目标:

争创一流的教研组。

二、具体工作:

1、业务学习:

⑴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和修订版《语文教学大纲》;

⑵学习理论文章和我校《敬文教育》文集。

2、教学常规:

⑴严格执行“三表”;

⑵严格执行“六认真”(着重做到):

①备课:坚决杜绝不备课上课现象,每3节课要有一次电教媒体的`使用,坚持写教后记,篇数在10篇以上,作文按篇备课,大小作都要备课。②上课:课堂上讲普通话,语言要精炼、规范,体态语言丰富得体,板书设计力求新颖。③对待作业:语文每节课有作业,每篇课文至少一次课堂书面作业,作业量适中。课堂作业一定要在课内完成。一年级说话训练4次,二年级写话6篇,三~六年级大作8篇,小作6篇,大小作分开写。作业批改按《七里中心小学作业批改符号及基本要求》进行批改,作文批改有记录,家庭作业有布置有检查。④认真辅导:坚决杜绝罚做作业现象,建立学困生档案,做好补习工作。⑤认真考核:每学期进行两次考试,做好质量分析,提出改进措施。⑥认真总结:每人写一篇优质论文,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举行的各类论文比赛。

3、活动组织:

⑴一人一课;

⑵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举行知识竞赛;

⑶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活动;

⑷中年级阅读教学研究活动;

⑸高年级作文教学研究活动;

⑹古诗文诵读及默写比赛;

⑺语文知识竞赛;

⑻语文试卷评优活动(教研组);

⑼铅笔、钢笔、毛笔字作品展览。

三、工作措施:

1、紧扣“学习”:工作中要不断阅读、不断学习,学理论文章,学他人实践,勤记录:做好文摘;善分析:理好所得。

2、把握“研究”:有教有研,有教必研,以研促教,以研兴教,要围绕“教学”工作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研究”活动。

3、注重“活动”:双周四下午第三节课后,语文教师要立即“看”起来,“说”起来,“议”起来,真正“动”起来。

4、配合“检查”:语文教师要谨记教学常规,尤其要在备课、作业、辅导这“三认真”上花力气,从而,降低教导处月查难度。

5、强调“合作”:发挥备课组的职能作用。备课组既要加强组内研究,使备课组活动落到实处;又要注重组外交流,使教研组活动求得实效。

四、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订教研组工作计划及各年级语文教学计划(教研组);

2、“一人一课”开始活动;

3、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举行知识竞赛(教研组)。

十月份:

1、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活动(低年级备课组);

2、古诗文诵读及默写比赛(教研组);

3、备课笔记、学生作业月查。

十一月份:

1、高年级作文教学研究活动(五、六年级备课组);

2、铅笔、钢笔、毛笔字作品展览(教研组);

3、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4、备课笔记、学生作业月查。

十二月份:

1、中年级阅读教学研究活动(三、四年级备课组);

2、语文知识竞赛;

3、语文试卷评优活动(教研组);

4、备课笔记、学生作业月查。

一月份:

1、教学论文评比及交流(教研组)。

2、期终复习研讨。

3、《敬文教育》(学生版)征稿。

4、备课笔记、学生作业月查。

小学语文学科线上教学方案 篇4

一、情景分析

(一)班级情景分析:

1、本班共有学39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18人,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掌握还算牢固,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还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本事较差。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但理解本事不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必须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本事,以提高成绩。

2、本班级学困生有千家怡、马文斌、千阳肖、千纤等学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仅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所以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资料包括下头一些资料: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资料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本事及空间思维本事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本事。最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善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本事的培养

4、供给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构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本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明白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明白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明白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明白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明白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构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经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能够有不一样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当研究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趣味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另外,对于不一样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一样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