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作文
微文呈现整理的观后感作文(精选4篇),希望大家喜欢,记得分享哦。
观后感作文 篇1
暑假里,我看了《雷锋的故事》,我印象最深的是《不怕困难》这个片段。
故事是讲:1959年雷锋和一群伙伴们来到了焦化矿山工地,决心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新的贡献。这里吃的.、用的、住的都很差,可雷锋却没有想这些,而是安心工作,准备在这里生活、扎根。
在工作上雷锋处处发挥模范作用,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为保证施工进度,他带领大家光着脚踩泥,泥水冰冷刺骨,砂石乱草所得脚生疼,但他们毫无怨言,一直坚持 这样干,保证了施工质量。
读完这个故事,我想起自己在平时学习中遇到难题时,总是问妈妈,自己从没有想。今后在学习中我遇到困难时,我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多想办法。
观后感作文 篇2
这一期的《开学第一课》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英雄故事。从中我了解了革命烈士们为了国家和民族而牺牲的英雄史,他们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是伟大的英雄儿女;他们为国捐躯,勇于献身;他们的名字被深深刻在历史长河中,他们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加倍珍惜。总之,看完这期节目后我感触很深,使我懂得了遇到困难失败和挫折,如果能从容乐观的面对它、战胜它,我就是自己的英雄,所以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应该让英雄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时刻激励我们成长,长大后用自己的双手建设更加强大的祖国!
猜你喜欢1:电影《最后一课》观后感
《最后一课》主要讲述的是在2008年5月12日下午,一位名叫谭千秋的老师正在给学生们上课。突然,所有的人都感觉到了课桌椅和电灯在晃动,几秒之后,天崩地裂,老师为了救四个没有逃出教室的学生而牺牲了自己。
地震发生时,所有的孩子都飞快地疯跑出了教室,但是因为地震太厉害,使得四位学生被困在教室里。然后,他便扑在讲台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他们。在一次次的余震当中,他时时刻刻地安慰着学生,叫他们不要慌,叫他们怎么求生,和他们聊天。在最后一次余震中,渐渐裂开的房顶终于倒了下来,砸在了老师的身上,老师也因此不幸牺牲。
我们从观众的角度上来看,会觉得这个老师伟大,在这种关键时刻不惜一切地保护学生,他忘记了自己还有妻子,还有一个女儿。如果我们抛开一切地去把自己当做其中的一个学生,那会是怎样的感动。在灾难来临的时候,老师本能地,不假思索地去扑在讲台上,自己承受痛苦。这是一个多么伟大无私的举动,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震撼的本能反应!
在学生犯错时,你积极面对,相信学生,那时,我给感动了;在灾难发生时,你奋不顾生地扑在讲台上,那时,我感动了;在一次又一次的余震当中,你忍住痛苦,安慰学生,保护学生,那时,我感动了;在你说“哪有老师不疼爱学生?”时,我感动了;在最后的那一刻,你的后脑被房顶的石块砸中而死,学生哭着喊着“谭老师”,那时,我感动了。
到最后一刻,我突然明白了片名的含义。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他用行动给四个学生上了最后一课;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他用自己伟大的人性光芒照亮了学生;就
是在那样的情况下,他伸开双臂保护学生的姿势诠释了爱与责任。这是我们心中的好老师,这是一个真正的人民教师!
昨天我曾未听说过您的名字,今天您在我心中最可敬,山摇地动,天崩地裂,您依然沉着冷静,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不顾一切地用身体作支撑,大爱铸就不朽的灵魂!
猜你喜欢2:乌镇的观后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每次听到西塘、周庄,脑海中就会闪过马致远的这首诗。“潺潺的流水,悠闲的人家”,这种美妙的感觉,终于在今年夏天的水乡乌镇,得以实现。
在一个烟雾迷茫的清晨,我和妈妈去寻找那梦一般的江南风景。
走进乌镇,恍若隔世。小桥的出现让人倍感亲切。那一座座记载着岁月沧桑的拱桥,就像一位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慈爱地站在乌镇的河面上,静听脚下流水的吟唱。桥面斑驳的石板,桥下厚厚的青苔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小镇的历史。那半圆的桥孔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轮波动的圆月。每当云淡风清,皓月当空,天上的月亮星星是否会和这水中的满月嬉戏?这时,三三两两的游客流连于小桥两端,时而凝神远眺,时而倚桥细端,也许想在这小桥流水间寻找尘封已久的记忆吧!
水永远是江南古镇的主题。纵横交错的小河拥抱着乌镇,滋养着岸边的白墙黛瓦,垂柳廊亭。河面上缭绕着淡淡的水雾,若隐若现,朦朦胧胧。翠绿色的河水悠悠地流淌,几只水鸟轻盈地掠过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向两岸荡漾开去,就连生长在岸边的垂柳也不甘寂寞,弯下腰来,伸出长长的柳丝垂入河畔,远远望去,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迷人的眼。午后,乘上摇曳的乌篷船,喜欢微风吹拂的悠然;喜欢坐在船头看如玉的河水,温婉、凝重地从小巷深处款款而来;喜欢看岸边青石板上捣衣的江南女子,“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她捣净了衣衫,也捣碎了满河的夕阳。
我伸脚轻轻踏在狭窄的石板路上,走进曲径通幽的小巷。抬头仰望,白墙黑瓦,翘檐、镂空的门窗错落有致,古朴内敛。我抚摸着洁白的墙壁,聆听着窗棂里悠扬的小曲,别样惬意!你看那虚掩着的门内,闲适的阿爹斜靠在椅子上与好友品茶聊天;能干的阿婆手中的梭子在两根细丝线间穿梭不停;染坊的女人们将染好的蓝印花布在清凉的空气中上下翻飞……不知不觉已是巷道尽头,暮然回首,恍惚中仿佛看见了《雨巷》里那撑油纸伞的丁香一样的姑娘……
这就是乌镇,梦一般的乌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