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读后感小学六年级
微文呈现整理的苏东坡传读后感小学六年级(精选4篇),希望大家喜欢,记得分享哦。
苏东坡传读后感小学六年级 篇1
他让语言和文笔中永远没有隔阂:他将至情融化为笔端流淌的华彩;他让生命因为语言而夺目他用豁达凝练成笔上飘洒的旋律他让宋氏笔调源远流长……——题记
一提到苏东坡,人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个可亲、可敬的小老头,仿佛他就是自己身边的长辈一样,《苏东坡传》读后感。苏东坡的诗词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有“天涯何处无芳草”的达观,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还有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千古绝唱。
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还有他的书法,他的画作,在当时也是无人能比。就这么一个天才级的人物却是一生仕途坎坷,穷困潦倒,但依然自得其乐。轼以他坦荡的胸怀,尽情的享受人生,不惧权贵;他敢于说:“我做华堂上,不该麋鹿姿。”他敢对天子说:“我岂犬马哉,从君求帷伞?”,他敢于向帝王直言陈述:“苛政猛于虎。水旱杀人,百倍于虎;人畏催欠,甚于干旱……是常有二十万余虎狼散在民间,百姓何由安生?”
仕途的不顺,反而让他的才气显露出来,上天将他的一扇窗紧闭,也必将把他的才气之门流传千古,他即使被贬官,但是他依旧会用他的精神感动世间万物,王安石的变法原本是好的,但它没有将整个宋朝有一个转变,纵使苏东坡奋力反抗,遭到迫害,历史也会还给他一个光明的春天。
周国平评价苏东坡说:“读所东坡豪迈奔放的诗词文章,你简直想不到他有如此坎坷艰难的一生。”苏东坡人格中那豁达乐观的一面,他的诗文自然清新,奔放灵动,豪放不羁。
同时他也把这种豪放之风吹入了词中,大大扩宽了词的题材。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背后,是诗人广袤千里的豁达胸襟。人生之中难免会有些风风雨雨,当他遇到暗礁时,早已用阔达的胸襟将其粉碎,好一个旷古奇才。
苏东坡传读后感小学六年级 篇2
近日读了林语堂版的《苏东坡传》,不愧是语言大师,活现了一个更加真实、鲜活的苏东坡。大师为大师写传,这点很吸引人。
在林语堂眼里,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他比中国其他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很多方面像李白、老庄,乐观、豁达,会享受人生,不故作深沉。苏轼的文才更博,词、文、诗、画、书法都是第一流,就连烹饪也很有一套。苏轼在文字上最杰出的成就是把豪放风格揉入原本一味婉约哀伤的词里,使得词的地位能跟诗相比肩,在诗被唐人写尽后,开辟了文学的一块新天地。而苏轼自己的词刚柔兼济,气象万千,境界高远,单拿词的成就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苏轼的文字,无论是史论,还是奏折,都写的纵横恣肆、雄壮宏远;小散文则如孤云出岫、清静淡泊。
他认为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极令大众倾心仰慕的伟大文人,这不仅是基于他的诗歌和散文的魔力,更基于他总是英勇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主张的满腔正气,在苦难中寻找乐趣的罕见本领,以及由此形成的明亮的人格魅力。
在苏轼的身上,体现出了读书人的天性。学而优则仕,又因为书生本性遭受排斥和贬谪。值得庆幸的是,对读书人最宽容的年代让苏东坡赶上了。北宋一百多年,没有因为文字的缘故杀过一个读书人。几千年的中国,还没有哪个政府心胸有这么博大。虽然苏东坡命运坎坷,几次被贬至荒域,他自己也曾发牢骚:“人生糊涂识字始”。但总的说来,北宋的读书人还是幸运的,也是敢说话的,人文之盛,春秋战国以来就数这个年代。
苏轼的一生都卷在政治旋涡中,却又始终超脱于政治之上。无论是反对派当权派,还是自己的党人得势,他过得都很“失败”。一任一任的皇帝私下都很喜欢他,一任一任的太后都成为他的朋友,可是他却遭到贬官、逮捕,一辈子几乎没能在一个地方住上三年,恰如风中飞蓬,东飘西荡。然而,他以天真无邪的心灵到处捕捉这在常人看来难以忍受的屈辱生活中诗意的片刻,化为永恒,使我们大家都充实不少。苏东坡最好的文章都是在被贬谪时写就的,却丝毫没有怨气,相反却表现出极其超远的视野和极其阔大的心胸。
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他的诗词书画,还有名动天下的.苏堤,甚至人人喜欢的东坡肉。苏东坡是个幽默的人,他说:“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儿。在我眼中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我不想讨论这里面的哲学意味,因为我相信,苏轼是出自真性情,而不是假道学,否则他就不会得罪理学家程颐。苏东坡一直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地线,并始终怀着一颗悲天悯人的赤子之心。
整个苏东坡的故事基本上就是一个心灵故事。他从不收敛他的幽默才能,他的充满机智的谈话让禅宗大师也难以应对;他从不掩饰他对于鬼神世界的好奇,他祈求天神并与魔鬼争辩,偶尔还占取上风;他欣赏生命的每一时刻,知道在任何情况下,幸福都是一种秘密;他追求长生不老,几乎到死还兴致勃勃地寻找不朽的仙丹,半受挫败,却含着笑死去。……今天我们读苏东坡的传记时,就是在追随这样一颗纯正无邪、真实不欺的伟大心灵。
林语堂是这样结尾的:“在读《苏东坡传》时,我们一直在追随观察一个具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伟人生活,这种思想与心灵,不过在这个人间世上偶然成形,昙花一现而已。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心灵的喜悦和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恰如其分的概括了东坡的一生。
全书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东坡的喜爱和崇敬,但对王安石的贬低或许过分了点,王安石的人品和才华是没有任何疑问的,只是政见不同而已,书中对王安石变法贬到一无是处,这个还是需要论证的。
总之,这本出自语言大师之手的传记的确不同于其他传记作品,除倾注了作者太多情感,文字平实刘畅,真切自然,读来欲罢不能!
感觉稍微遗憾的是若能把东坡的经典作品柔和到他的不同经历中就更好了,当然其中也引用了很多,但多是不为人所熟知的。这只能怪自己见识少了。
猜你喜欢1:小学校园的作文
校园,我们学习生长的地方,在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让我留恋,其中,一个美丽的小花园常常让我流恋忘返。
刚走进小花园,映入眼帘的是巨大、高耸的松树,站得笔直笔直的,好似一位威武的战士,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棵松树背后还立着许多矮小的的茂盛的.树,成排成列,整整齐齐,就像我们做操时的方队,似乎想和我们一争高下。它们站得笔挺,如同一位位精神抖擞的小战士,又仿佛那一位位站岗放哨的警卫。
走进“主道”——风雨长廊,它可是我们的“避风港”。每当风雨来袭,我们总是躲到“风雨长廊”里去避雨。下雨时,雨滴敲打在长廊的玻璃上,奏出一首首美妙的乐曲,如同一位音乐家在深情的演奏。顺着长廊走去,沿途的风光美不胜收。在长廊的右侧,是一个小小的水池。小水池里装满了清澈的水,水池底部铺满了许许多多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鹅卵石。俯视水底,底部的鹅卵石形态各异,像山羊、像苹果、像斧头,色彩明丽,在阳光透过水面的照耀下显得更加金光闪闪,那一块块鹅卵石好比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美丽极了。
在长廊的左侧,绿草如茵。草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地毯;草真密啊,密得连一丝阳光都无法射进去;草真软啊,软得让人们踩下去就仿佛踩在海绵上一样。而最美的要数紫藤花,一片紫色,还散发着浓郁的香味。
走过长廊的尽头就来到小亭子,小亭子的顶居然是空心的。向上望去,一根长长的天桥挂在天边,天桥的栏杆如同一根根紧绷的琴弦。站在天桥上鸟瞰,小花园又是另一番景象,水池就像一个大脚板,亭子上的顶像一个个琴键,美不胜收。
这个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让我留恋,我爱这里——我美丽的校园。
猜你喜欢2:小白兔小学作文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是小白兔,因为它很可爱。一蹦一跳的可爱极了!
它的耳朵长长的好像是两根“天线”一样,收听别人发来的“短信”。它的'眼睛红彤彤的,好像是得了“红眼病”似的!它的鼻子圆溜溜的,底下还连着个三瓣嘴,真可爱!
它的嘴可不是用来叫的,是用来吃东西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的叫声极小,叫了也和没叫一样!他一身都是白花花的,好像有雪下在他身上一样。它有四只脚,跑起来也不慢。毛不长,尾巴也一点都不长,所以它不会摇尾巴。
这个动物一点都不大,小小的很可爱。它有两颗锋利的大门牙,它的牙齿亮亮的,好像是天天刷牙一样白,好像还发着一阵一阵的亮亮的白色光芒。
它蹲着的时候像守卫兵一样威风,眼睛炯炯有神,时不时还发点“光”。它性格温柔,一点也不像老虎那样凶猛。
人都有最喜欢吃的食物,动物也不例外,小白兔呀最喜欢吃:胡萝卜、蘑菇、青菜叶子,有时实在没有东西吃,就吃一点窝边草。
这就是我喜欢的小动物小白兔!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