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杂文的文章

2023/11/27经典文章

微文呈现整理的杂文的文章(精选9篇),都是精品文章,请您欣赏。

杂文的文章 篇1

还是回程中,从麦积山出发,过徽县至白水江上十天高速,目的地汉中。

最初师傅抄近走了一段陌路,但几次走错,找不到上高速的路口,大伙儿就开始七嘴八舌的建议了,车上充满了焦虑与烦躁,还好,经过问询路人,终于确定了在白水江上高速,车上才稍微安静下来。意外的是,这一路下来的景致,竟然是那么的愉悦欢快。

这是一段让重庆人倍感亲切的路程,因为你看见的这是嘉陵江,会油然而生出一种共饮一江水的情谊。它刚从秦岭北麓源头纤纤而出,虽不具备重庆段的深邃与宽阔,却比较适合人们嬉戏玩耍,沿途浅滩处有三五结群的在漂流戏水,人静水深处还有些在怡然垂钓,居然还看见几起电鱼的,这可是自绝后路的捕捞方式,短视的人啊!对岸就是宝成铁路,还有绿皮火车在穿梭往来。铁路沿江而下,遇山洞穿遇谷桥建,娓娓的在江畔与群峰之间蜿蜒。刚好我的老父亲同行此程,他是一位值得尊重的老铁路干部,成昆铁路宝成铁路都与他有较深的渊源,他见证了老一辈中国铁路建设者的奋斗与艰辛,眼前的景象一定是勾起了那些青葱岁月的回忆,我喜欢听他呢喃那些骄傲的过去。

两岸的山峰颇有三峡的俊秀风姿,就当是缩微版吧,因为是返程路过,没有考究这段山水景物的名称,路边也不见任何标识,但同车人都常常为窗外的景色喝彩叫好,司傅也能体谅大伙儿情绪,遇上合适的地段,就会停车让我们下去观景,于是,一路上大伙儿都在给景物们取名,这段峡谷暂且叫它嘉陵谷(晚上查资料,源头出来真的有一段叫嘉陵谷的,但不是这一段),山峰有叫老鹰嘴,叫象鼻山,还有一座小峰像极了今天上午游览的麦积山,就叫他小麦积山吧,有没有花痴看出来,图片中还有一座山峰,侧面,从头顶 45°角看过去,眉鼻颚都有型, 像不像一位睡美男,它的名字,你就看着取吧......

不知不觉这30多公里路程就悄悄的溜过去了,陌路带来的焦虑与烦躁荡然无存,车车在白水江过桥不远就上了十天高速,居然还有人意犹未尽的叫嚷着,还是让我们走老路吧!

杂文的文章 篇2

他穿着掉色的蓝色海魂衫,戴着只有左耳道有声音的旧耳机。古典音乐最近缠绕着他。

如果用一种颜色形容四月,他选择蓝色。蓝色多瑙河的蓝。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让观者心情舒畅却又带些忧郁的蓝。四月是寂静的,是胶带黏性消失后的干瘪。

他不说,不谈往事,不提顽疾。连做文章的措辞都变得随意。可能是因为没有人像他关注他们一样关注着他吧。他心里住着可爱的人。他好羡慕,好想体会一次住在别人心里是什么感觉。

一种自私的动向,在芳华猝然长逝,以此来折磨活着的人,让生对死的缅怀变成一种逼迫。当他们哭的时候,他大笑。

快点打消掉。林佩瑜。他叫林佩瑜。

没有为了事业死去,因为没有事业。生活里没有诗和远方,那就苟且地活着吧。

杂文的文章 篇3

初夏,安静的午后,一抹温暖的阳光从长方形的门射进室内,松松垮垮。斜躺在绵软的沙发里,手捧毕淑敏的《海洋天堂》,沉思的目光在勾画了了的墨迹留连,心思却早已跑到了户外。

户外有鸟鸣!

叽叽喳喳的,应该是多嘴的麻雀。小家碧玉、小巧玲珑的麻雀是村庄的精灵,可以在任何地方出现,又能在遇到惊吓后随时隐匿,消失于无形。它们三三两两结伴,在窗台、晾衣绳、草垛、围墙上旁若无人地叼啄羽毛,恋爱,嬉戏,或者成群结队从一棵杨树飞到另一棵杨树,蹦蹦哒哒在无人的院子里觅食。唧唧喳喳,喳喳唧唧,直白的叫声,没有节拍,清脆的像幼儿园吵闹的孩子的童音,单纯得让人不舍得用耳朵触碰。麻雀,是鸟中的儿童!

啁啾一声,划破天际的嘹亮,冲击耳膜。然后是纷杂的叽叽,叽叽,此起彼伏,与刚才的鸣声呼应。熟悉而陌生的音响。无来由的,心中一颤。

我知道它叫叽叽回,具体的学名我不清楚。接连十几天了,每天中午,它都要站在院墙西南角的白杨上叫上一阵,那么孤独和专注地连续啼叫。我猜想这里可能是它以前的家,也或者这里有去年今日此门中的暗恋。无数的猜测仅仅只是猜测。它留恋这里,每天不停地啼血鸣叫。我感谢它送给我一中午的悦耳和安静的心情。

布谷——布谷——浑厚而苍茫,仿佛来自梦里,很神秘的,带有神的指引。布谷声声催麦熟,故乡称布谷为神鸟,它的出现预示着丰收的日子即将来临。听见布谷声的农人要把钝了的镰刀,磨得无比锋利,预备收割麦子的成熟。布谷——布谷—一声声深情的呼唤,把麦子从深绿呼唤到金黄。

还有其他的鸟声,丢丢丢、咕唧咕唧……熟悉和不熟悉的,华丽和朴素的,一样的美!

喝一口香甜的'茶,滋润干燥的喉咙。想小时候有老人去世的人家出殡,晚上闹棚吹唢呐的情景。百鸟朝凤是闹棚的压轴节目,两三个人吹或长或短的唢呐,吹出麻雀、黄鹂、乌鸦、燕子、等等上百种鸟的啼鸣声。那时候吹唢呐要靠功夫,真材实料,不像现在,电子化的乐队,和几个年轻女子的扭捏隐藏了人自身的不足。

从记忆中回来,闭上眼,倾听鸟鸣,享受,大自然的无私馈赠,我仿佛听到了久违的百鸟朝凤!

杂文的文章 篇4

我的家,虽无文学上的造诣,却也喜收藏书籍,舞文弄墨。家居的布置,要留一间小小的书房,每人的床头,要有一个小小的书柜,里面放置自己喜爱的书籍。儿子的书多是科技类或小人书,我先生的书多是历史军事类,而我的则是小说与散文多一些。虽然各有所好,口味不同,却不管别人愿或不愿,我们都爱向家人灌输自己的所看所思,有时讲得精彩,倒也能激起对方的好奇之心,尝试一读,不偏爱的知识,无意中也会有所长进,亦是好事。

读书之外,兴之所至,我也会突发奇想,亲自动手创作。诗歌、散文,虽篇幅不长,但灵感忽至,倒也能写得语言华美,缥缈空灵。偶尔投稿,还能被报纸杂志主编看中,发表一二,自然喜不自胜。

我先生也有他的所好,毛笔字虽然还上不了墙,但那间书屋充满了他的`墨香,字帖买了一本又一本,毛笔换了一根又一根,练字的纸也像那些大家成名前一样,随意地团成一团扔上一地,只有那块砚始终如一地待在桌子的一角,大概用得还算顺手。有时写到满意处,独自呆呆观望,然后发送微博,或让人现场评讲,定要得到口头嘉奖,才肯孩子般地心情舒畅。

这个习惯倒也值得称道,因为它首先影响了儿子。家庭氛围对孩子的熏陶,虽不起决定作用,但对孩子的成长是影响巨大的。儿子喜欢纠缠爸爸,看到爸爸每天扎起架子比比画画,他也像模像样、一本正经地跟着练起毛笔字来。长此以往,不管能不能成就两个书法大家,至少能为孩子培养个有意义的兴趣爱好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也常常把我们引向远方,又在远方印证书的辉煌。旅行途中,每到一个地方,我们都循着文字的记载去感受历史的沧桑,世事有轮回,岁月有考量。

茶香、书香、花香、墨香,纵然不是名贵极致的香气,也要在这方简陋狭小却暖意融融的书屋里氤氲开来,氤氲在每个人的手中,氤氲在每个人的心房。从此爱上书,爱上诗,不离不弃,长伴此生,成就一个真正的书香家庭。

杂文的文章 篇5

进入农历三月底,小麦的穗子都摆齐了。此时正是小麦扬花灌浆期。清风徐来,麦浪翻湧。一浪未平,一浪又起,一浪盖过一浪,麦浪后浪推前浪。

时光倒回到了童年时代,每当这个时候,正是吃嫩豆角的好时节。

那时还是大集体时代,有许多农活,比方说犁地,种地,碾打庄稼等活路,主要还要依靠牲畜来帮人干活,以此来减轻人的劳动強度。牛驴比较好喂养。骡马属于大牲口,力气大,就金贵多了。它们的饲料离了豌豆还是不行的。

因此,生产队都要在麦地里套种豌豆的。麦熟了以后,麦粒和豌豆粒混在一起。这时就要用粗锣筛筛去麦子,锣筛里的豌豆留作大牛口的饲料。

俗语说得好,三月二十八,一半豆角一半花。豌豆的花有好几种颜色,大红,粉红,紫色,白色,黄色,争奇斗妍,鲜艳夺目。

豆角长到半鼓圆的时候是生吃的最佳时机,错过了这个时机,就不能生吃了。

取一枚嫩豆角,食指配合大拇指顺着豆角的拱形脊骨梁一捏,"叭"的一声脆响,豆角立刻分成两半。里面呈现出嫩嫩的小豌豆粒。牙轻轻一划,嘴唇就势一吸,便入口中,牙齿一碰就碎,甜甜的汁液迅速扩散开来,满口生香。

剩下的嫩豆壳千万别扔掉,很好吃的。打掌后才能吃。外皮很脆,容易折断,里面附着一层薄如蝉翼的筋膜,纫性很好,但是这种粗纤维是不能吃的。翻过豆壳,从内侧花蒂处折回,拇指按着筋膜向回一拉,就和外皮分离开来。这外皮吃起来脆生生,甜滋滋,香喷喷。倘若放入碗十中,调些盐,醋等调料,汤汤水水,冰冰凉凉,酸酸甜甜,别是一番滋味。

从嫩豆角下来开始,生产队就在田间地头搭个庵棚,指派专人看守。神也有打盹的时候。偌大一片麦田,看守人再敬事,也难免有漏洞的,还是有机可乘的。

我们这起毛头小子都是些馋猫,偷豆角是必不可少的事。我们专和看守人玩猫鼠游戏。通过现察发现,吃饭点和正端午时是最难得的'机会。看守人巡视一圈,见四野无人,也就放松了警惕,钻进他的庵棚里休息去了。我们就钻这两个空,蹲进麦地,半躺着偷摘豆角。只要别让麦子大幅度地晃动,大老远,看守人是不会轻易发现的。

我们不带任何器具,轻装上阵。这样既不惹眼,也便于安全撤退。只须将衫子或背心下摆往裤腰一统,豆角贴着肚皮放。负责站岗放哨的同伴,发现势头不对,一声口哨,我们撒开脚丫子火速撤退。

万一被看守人逮着了,也不能把我们怎么样。只不过吓唬吓唬一下,斥骂几句,发出严厉警告罢了。遇着慈祥的老人并不责骂,他知道小孩子家嘴馋,总爱吃个零嘴。他还会和和气气地说,赶快在地边折点,注意别踩倒了麦了,快点回去,让队长看见就麻烦了。

如果不凑巧错过了吃嫩豆角的时机,也不必懊悔,只要赶在麦子未黄之前,还可以吃煮豆角,那又是另一种风味。

豆角长到一定时候就老了。这时豆角胀得圆鼓鼓的,像即将临盆待产的孕妇。豆角的颜色也由原先的翠绿变成了绿墨色。这时就不能生吃了,很苦。可以煮着吃。放些大料调料,味道也是很不错的。

后来,土地承包到户了,特别是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普及,牲畜也发挥不了作用了,人们也都不再养牲畜了,自然也不再种豌豆了。现在谁要给地里套种豌豆,一夜之间,麦田非被踏平了不可。

如今,我已从当年的毛头小孩变成一个小老头了。可思绪的闸门常常会被撞开,自然会勾起儿时许多美好的记忆。最难忘的就是儿时吃豆角时那种甜甜香香的味道了。

杂文的文章 篇6

人间四月天

人间四月花开好,

黄鹂婉转啼拂晓。

最喜春日醒来早,

笑看红尘烟袅袅!

无论岁月经年如何变换,我依然不忘初心活出最美的自己。我纵使为生活苟且,仍不忘还有诗与远方。

清浅岁月

突然意识到“绝望 很伤人,麻木了说者,刺痛了听者,我说了,只是实话而已。 每个人都很清楚,生活有 太多的愿与不愿,要与不要,爱与不爱,只是相信了前者,鄙夷了后者。有时候,总想起以前单纯天真的自己,而现今,慢慢变得成熟,那些傻乐大笑的日子,那些轻狂不羁的岁月,那个白衣飘飘的年...

朝紫

124一一小女儿今天发烧了 潘映航

莫名我就喜欢你

现在的人实在太没爱心了,一言不合就开始虐狗。 这不,秉承着非长腿欧巴成熟暖男不嫁的豆浆小姐最近也开始谈恋爱了。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对方既不是贴心大暖男,也不是养眼大帅哥。 这让我们十分诧异。 于是我偷偷问豆浆小姐:“貌似你家的那位不符合之前的标准啊,怎么就在一起了?” 豆...

芝麻胡

简书让我不孤独

一个文字功底深厚的姑娘知道我恋爱十年且已婚后,感慨说:“生活没有磨灭你的灵性,你QQ空间里的文章还不错。”她接着讲了她身边爱好文字的一个姑娘如何在婚姻中迷失且字眼变得浑浊的。我听后没有说话,当时暗想:我虽结婚,但一直异地,也许是因为我尚未接触生活中的油盐酱醋茶吧。 我来简书...

温一心

杂文的文章 篇7

我只是你周三的情人,那天还下了雨。你推门进来,一脸阴晴不定。问你从哪里过来,你也不答。你坐在我的床尾对我怒目而视,愤恨又依恋。你说,过来。要我像只小狗一样温顺地讨你欢心。你的大衣上沾着雨水的冰凉,头发上混合着别人的气味。男人或者女人,对你来说一个样,你有点腥味的手指,游走过多少人的腰肢,又抱着多少人到你的膝头坐下?埋在硬刺刺胡茬里,忧郁缺水的嘴唇,和多少人交换过情话?过了今晚,你又将头颅枕在谁的大腿,奔赴谁的怀里汲取温暖?您不爱我,也无怜悯,暴雨过后,就推门要走。您指着手腕上虚无的刻度说,我得到了一个启示,在礼拜日那天会得到爱的真谛。

难道我不够可爱?

小可怜,爱是超越时间维度的宏大,是生命的信仰,爱必须是博大宽容。我们的情爱不过一瞬,你我都已经得到过,就已是全部。

杂文的文章 篇8

挂掉母亲的电话,心里思绪万千。眼前浮现出的是母亲略微疲倦的脸。每每听到母亲熟悉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我就有种想家的情愫。

不知道家里近来可好。母亲在电话里向来都有一个特点,她不会过多提及家中情况,若有好事,才会跟我喋喋不休,其余时间闻起来,只是用一句简单的“家里都好,你自己多照顾自己”来回答我。我知道她是怕我操心,于是我也习惯了这样。出门在外,才会感觉到家的温馨,特别是当自己难受的时候,好多次,我都想拿起电话,拨通家里的号码,然后轻轻的问一声母亲:妈,您睡了没。

记得小时候自己不听话,母亲不打也不骂,只是问我错在哪里,为什么要那么做,下次还犯不犯了。然后让我在院子里站一会儿,等她什么时候叫我了,我才敢回去。如果恰好是快午饭的时候,我就比较幸运。一闻到饭的味道,就可以大摇大摆的回去了。儿时的记忆总是那么纯真,美好的如同天空的白云,干净利落。那时候母亲也还年轻,时常带着我去看电影,记忆犹新的是电影院门口卖冰糕的老伯。每次见我走过去他总会吆喝两声,然后我拉一下母亲的衣角。母亲便为我买上一根。那时候感觉吃进嘴里单是一个字甜。现在想想,更多的,是母亲对我爱的味道。

如此般的景象也只有在记忆里缅怀,过去的,就如同流走的,不会倒回。更多的感觉生活像是电影,一幕接着一幕,播放的情节里,始终有我们自己。而母亲,从始至终是那带胶卷。没有她,就不会有我了。后来,一直也没有离开过家,也可以说一直都是在母亲的悉心照料下读书到了高中。这之中的自己从懵懂无知到叛逆到略微明白一些事情,母亲见证了我成长的过程。以前生过母亲的气,以前发过母亲的火,以前话语中伤过母亲,只是那时并不会顾及母亲的感受。母亲每次都是转身离开,也不与我过多的争论,有时候自己看着她的身影,也在心里感觉到难受。在她背后潜藏的一颗被伤害的心,我无法看的清楚。只是自私的认为那份爱属于自己,只是自私的相信自己很有道理。只是自私的在想母亲可以包容自己。

高三的后半学期,学习气氛十分浓重。我却因为在校表现不佳,被校方劝退回家。当我扛着行囊踏出校门的那一刻,我清楚的记得自己流了两行眼泪,阳光刺眼,将我割伤,我仿佛透过那迷离的光晕看到了家中辛苦的母亲,那时那刻,我有点不知所措,我有点难过。辜负了自己的父母,更是对不住一直引我为豪的母亲。我不知道自己回去该如何面对那张熟悉的面孔,是满是的失望,还是满是的悲凉。我在马路的的一边安静的坐下,看着车来车往,越是想到母亲,越感到惶恐不安。我好想一直就这么坐的,闭着眼睛。最后回到家中,父母都在,望着他们的眼神,我呆呆的立在门口。只是简单的说了一句:爸,妈,我回来了。父亲冲上来扇了我一巴掌,用手指着我说:你太让我们失望了,你给我滚。炙热的手印仿佛拍打在我的心上,我不想多解释什么。依旧站在那里。母亲冲过来拉开父亲,数落了他几句,让他不应该动手打我。父亲生气的甩门而出,说:你这个女人没救了。我看见母亲的眼睛红润了,是那种无助而又疲惫的红润,是那种伤心而又不想表达太多的红润。她用手缓缓地拍了我两下,轻轻的'对我说:孩子,没事的。我们想想办法。朦胧间我努力认真的打量我的母亲,她的鬓角不知道从何时起已经有些花白,在我记忆里的那位年轻的母亲,曾经骑着单车载着我在阳光下穿行的母亲,老了。她真的老了。可是她的那颗为我的心却从不曾改变过。

我愧对她的,太多了。很多的人都对母亲说,你的溺爱,害了你的孩子。当我听到这样的话我都有种莫名的怒火,是我没有把握好自己,跟我的母亲没有关系。那段时间祸不单行。我学业上出现迷途不说,父亲也偏偏出了一些事故。于是,家里家外,全凭母亲一人支撑。好多次我看见她一个人坐在那里,望着屋子外头很远的地方。好多次我想叫她一声妈妈,满怀深情。母亲从来不为自己考虑。她的背在压迫下有些佝偻。而我看在眼里,痛的是在心上。父亲和我独处的时候跟我说过:这辈子你可以对不起任何人,但是你必须要好好待你的母亲。是啊,这辈子,也只有这么一个人,可以在我需要依靠的时候揽我入怀。可以在我没人理解的时候体谅我。离开了家,在外头读书,想起家里想起母亲,总能勾起我最深沉的回忆。可以让我久久的沉浸在这份不会消融的爱里,感受着温暖,感受着温情。于是想的时候就会拨通一个电话:妈,家里最近好吗?我很好,放心。窗子外头的树叶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摆,却始终不会离开大树,我坚定的笑了笑,关上了窗户。

杂文的文章 篇9

寒风又开始肆意,在略显萧条的大地上,该落的落叶已经落完,该开的花已经开过,但寒风依旧在继续,企图让这个世界再干净一些,街上的人还很多,匆匆忙忙的,连头都低进了衣服当中,让人看得毛骨悚然。

一个个身影,急急忙忙的奔着自己的目的,要回到自己温暖的地方,哪里有爱人的怀抱,有爱人的耳语,可以将冰冷的受,放在他温暖的脸上,握着他温暖的受,汲取一点点温度。也要把空调打开,把窗户关上,决计要关上这个世界的寒冷,要留住这个世界的温度,或者,所在床上,最好是缩进最初的子宫当中,重新发育,重新出生。

一群寒鸟飞过,碧蓝的天空,却撑不起冬天的温度,依旧很冷,太阳的明媚,好像是虚幻一片的景色,是那曾经梦里期待的光阴,虽身在晴空之下,心里住着的,依然是这个冬天,傍晚的天空,明媚而忧郁,落了太阳,连仅有的温度也落了,惹的冷风一阵欢呼,从一个个已然缩进衣服的脑袋之间,或者突然有一句,“天哪,怎么会这么冷”,头更低了,衣服拉得更紧了。

早先看见的那个结着冰花伴着鬼脸的孩子,突然笑了,皲裂的小手,带着惊人的能量,单薄的身体不曾,不曾因为寒冷而缩着,灵魂昂扬,这是一个生命应有的姿态,没有抱怨,无需抱怨。这是一个真正的人,带着他的纯真,带着他的热情,我想,这纯真是醉,因为那只有对这个世界美好的期待,我想,这热情是罪,因为,这回让他进入另一个世界。

我想,这就是生命该有的姿态。一个人,一个站着的灵魂,那么真实,那么真诚,生活也许并不如别人那般,在空调暖气的房子里,但是,自然会给一个人更加强大的能量,他抱有他的真实,不是为这个世界的浮华而努力,靠近的也不是这个世界的浮华,我看见一种敬仰,看见灵魂深处一抹尊敬,他不知道读书可以让自己变成什么样,但是想去看看北京城里的孩子是怎样读书的!

我想,那是生命真正的纯然,活着便该昂扬,迎着一切而上。寒冷不必顾忌,收获也不必想太多,命运在要求你,在指引你,那是灵魂的力量。

我想,我们知道了太多,知道了读书是为了学得更多的知识,是为了更好的占有这个世界的资源,我们知道,远离了自然,所有的物质都要进行换取,而那换取,稍不小心就是通过你的灵魂,用灵魂典当一份生存;知道了名和利,在名利场之间,生死追逐,生带名利,死绝空无。

从我们知道了这个世界的规则,知道了种种生存的游戏,就开始,用规则要求自己,用名利规律自己,从生存出发,却带着太多色彩,名的色彩,利的色彩,还有别人期待的眼神里,闪光的色彩,社会观念带着的艳丽的色彩,却少了自己的色彩,或者是一点也无。

那个头上结着冰花的孩子,真实,昂扬,骄傲。没错,他是骄傲的,因为他就是他生命的色彩。他不懂这个世界,所以不必把自己包装起来,不必羞耻与自己伤痕累累的手。那是一颗灵魂,最真实的声音,那声音,显得辽远而深沉,是一段呼唤。

然而,在他外面的世界变了色彩,他如果知道这个世界多么的疯狂,多么的无聊,竟将他一次平凡的生活,弄成这个世界曾经最大的声音之一,那他一定会觉得失望,因为还有那么多次,比这个更加震撼的时刻别人都没有看见。他也一定会奇怪,那么多人,竟然要从他的日常生活当中获取能量,竟要从当中寻找能量。

一个仰着头的孩子,一群将头低到衣服里的人,在同样的风里,在同样疯狂的世界里,成了两种不同的颜色。

我呢?我自己的色彩,也在无垠的天空下,突然变得透明,突然间失去了所有的色彩,失去了那所有的声音,安静,变得空无。不,风的声音还在,汽笛的鸣叫也还在。还有匆忙的身影还在,某一处的期待还在。

我的期待,也是那温暖,是那一双手传递过来的温度,是一个微笑,是真,是自己的真。我在前进,也慢慢的缩得紧了。

我也在看着这个世界形形色色的人,看着各式各样的东西,看着自己的颜色,一点一点更加真实,而那真实,正在向那个孩子的灵魂靠拢。这个世界色彩缤纷,我却只想要自己的颜色,我不期望自己五光十色,只想能够自己涂自己希望的颜色,而不是被动的染色。

一个孩子的灵魂站着,一个孤独的灵魂站着,一群人的灵魂却匍匐在生活的脚下。

看到这个身影,突然之间就什么都忘了;在那里,总能收获一片宁静;在那双手里,总有一片安全。

那双手,偶尔也会将我弯曲的灵魂扶起。

让委屈的身体直立,重新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一个孩子,一个直立的灵魂,一片自己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