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团员活动室建设方案

2025/02/25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团员活动室建设方案(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团员活动室建设方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略)

二、活动主题

迎大运? 展风采

三、活动时间:

20xx年4月1日中午1:15

四、活动地点:

沙中一楼阶梯教室

五、活动对象:

20xx—20xx学年度新团员

六、活动议程

1、全体起立,奏唱国歌;

2、组织部部长林重华同学总结本次团员培训、入团情况;

3、新团员代表讲话;

4、团委书记邹洁丹老师讲话;(主题:迎大运,你们准备好了吗?)

5、组织部部长林重华同学宣布本次培训的优秀学员名单;

6、团委书记邹洁丹老师为10名优秀学员颁发证书;

7、颁发团徽、团员证及团员考卷;

8、组织部副部长任钊同学带领新团员进行入团宣誓;

9、齐唱代团歌《共荣啊,中国共青团》;

10、宣布“迎大运,展风采”新团员宣誓仪式活动到此结束。

团员活动室建设方案 篇2

为进一步增强广大团员青年的爱国爱校意识,促进我校团员青年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校团委决定在全校团员青年中开展“升国旗”主题团日活动。经调研各校区旗杆操作条的实际情况,现组织xx校区各学院支部开展团员青年“升国旗”主题团日活动,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自20xx年10月8日起,每周一举行升国旗活动,具体安排。

二、活动地点

东大学xx校区图书馆前广场旗杆处。

三、活动参与人员

各学院组织团员青年以团支部为单位参与开展“升国旗”主题团日活动。具体参与升旗活动的支部由各学院根据年级分布的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国旗班负责协助各团支部完成升旗仪式。

四、活动要求

1.升国旗仪式须在早上7:0之前结束。

2.校团委安排两名负责人,负责学院交接、保管升国旗仪式活动器材,保证升国旗仪式的.正常运作。

3.升国旗仪式流程共有三种方案供各团支部选择。

4.参与活动的团支部要精心组织,认真准备,严格按照升旗仪式的程序组织开展活动,以在升国旗仪式中增强团员青年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5.升旗仪式结束后,各团支部应及时将新闻宣传稿报送至青春大网站,同时借助自身平台进行宣传。青春大(网站、微博、公众号)将在后期择优汇总报道。

团员活动室建设方案 篇3

活动目的:

利用清明节组织团员青年代表到革命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学习烈士事迹。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严谨治学的.态度,发愤学习的精神,大胆创新的意识,重温入团誓言强化责任意识,让学生接受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活动时间:

20xx年4月3日下午3:30—5:00

活动地点:

xxx市革命烈士陵园

活动人员:

高一年级团员青年代表、青年党员教师代表。

活动准备:

1、花篮、事迹宣讲安排(负责人:xxx)。

2、校旗、团旗(负责人:xxx)

3、照相、宣传报道(负责人:xxx)

注意事项及要求:

1、带队老师为安全第一责任人;

2、活动前各班开展好安全教育、纪律教育、饮食卫生、环境保护、互帮互助等教育工作。

3、小组带队教师负责清点人数;组织好活动;严禁学生单独行动;严禁从事危险活动。

4、听从带队老师的指挥,不擅自行动,注意安全。

5、扫墓期间,严肃认真,不嘻戏,追逐。

活动议程:

1、宣布清明祭扫暨团员重温入团誓言活动开始。

2、向烈士墓纪念碑敬献花篮(团员代表)

3、向烈士三鞠躬、默哀1分钟。

4、青年党员教师宣讲烈士事迹。

5、团员代表致悼词。

6、全体团员重温入团誓言

7、团委副书记顾娟讲话

8、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

活动安排:

1、3:20参加活动的师生于科技楼前集合,强调安全注意事项,统一队列步行前往革命烈士陵园。

2、3:50—4:30祭扫活动。

3、4:30—5:00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

4、5:00统一列队步行回校

活动组织:

团委、教工团支部全体成员。

团员活动室建设方案 篇4

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11日

活动地点:

xx幼儿园南园绿化带

参与对象:

团员青年

活动目标:

1、结合植树节活动,从身边的环境入手,在校园里进行护绿活动。

2、通过活动宣传“绿色与世博同行”的主题,团员教师能够爱护环境,绿化家园,做个文明的上海人。

活动内容:

一、学习“绿色与世博同行”的通知

结合南汇区世博系列活动,我们团员教师讨论活动计划。

二、护绿活动进行时

团员教师带上工具,给校园里的小树及绿地锄锄草、松松土

三、栽一棵小树苗

为了能够体现植树节的意义,团员教师每人在校园外的一片绿地上栽一棵小树苗,准备以后带领孩子们来给小树浇水,看着小树快快成长。

四、向其她教师宣传

团员教师把活动的经历向其她姐妹教师宣传,引起姐妹们关注这次活动的主题及意义。

【范例】

为进一步贯彻落“两个全体青年要求”,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走进青年,努力增强团组织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结合团省委第xx届二次全会精神,决定在全省各级团组织中开展“我骑单车下基层”自行车运动,现将活动具体通知如下:

一、活动内容

向全省各乡镇(街道)以上团组织配发统一标识自行车,倡导健康出行观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以自行车为主要交通工具,深入基层、走

进青年,了解青年实际状况、真实需求,切实服务广大青年的成长发展,加强团干部与青年之间的交流与信任,增强团组织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全面推动基层团建工作。

二、活动步骤

1、启动宣传阶段(20xx年8月中旬)

团省委8月中旬在全省各设区市统一举行“我骑单车下基层”自行车运动启动配发仪式,主会场设在南昌。各设区市于8月 日前将本市乡镇(街道)团委数上报。

2、具体实施阶段(20xx年8月—20xx年12月)

各设区市将自行车下发到每个乡镇团组织,按照活动内容的具体要求,切实做到团干部骑自行车升入基层,走进青年,健康出行,去的活动实效。

(1)转变作风。切实转变工作作风,骑自行车深入基层,每周不少于2次,每次与青年交流了解情况不少于2小时,并形成下基层纪录台账。县级团委团干部年内下基层团组织不少于30个,乡镇、街道团干部年内完成辖区内所有团组织。

(2)了解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倾听青年心声,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地青年的思想动态,分布情况,特别是返乡青年的基本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

(3)服务青年。通过活动的开展,完成“六个一”的工作目标:形成一篇本地青年现状调研报告;挖掘一个青年典型;帮扶一个就业创业项目;结交一批团员青年朋友;建立一本团员青年联合手册;带领团员青年开展一次党政认同的'青年活动。

(4)推动工作。通过下基层调研,积极创造条件,整合资源,努力推动基层青年工作的整体活跃。

3、中期总结阶段(20xx年1月中旬)

对前期推进情况进行小结和阶段性评估,初步归纳提炼具有推广价值的探索创新,认真分析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

4、活动深入阶段(20xx年2月——20xx年3月)

在20xx年1月中旬,集中总结和表彰一批在活动中表现优异,扎实深入青年,帮助青年解决实际问题,受到青年爱戴和拥护的团干部和基层团组织。通过开展此项活动来推动全省团干部转变作风走出机关,更加主动、深入地走进青年、了解青年、服务青年。弘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倡导环保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努力在青年心目中树立团干部“务实、可亲”的“青年友”形象。

三、具体要求

1、提高认识,抓好落实。在全省团干部中开展“我骑单车下基层”自行车运动是团省委第xx届二次全委会制定的十件实事之一,是团省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团中央的要求,切实增强基层团组织建设,转变工作作风的一项工作举措。各地要认识和理解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并结合本地实际按认真组织,使活动取得实效。

2、加强督察,推动工作。统一配送自行车要做到活动专用,各设区市要加强督促和检查,及时掌握和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不断总结经验,发现和树立一批优秀的基层团干部,深入推进活动的顺利开展。

团员活动室建设方案 篇5

工作室运作初期处于摸索和经验积累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着力抓好工作室的基础建设、品牌定位和凝聚力工作,尽快形成一个开放、乐群、进取的工作团队,努力培养工作室成员的班级文化建设特长和创新精神,为今后的进一步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工作重点。

激发全体成员的内在动力,促进自主创新发展意识;建立机制、提供条件、搭建平台,鼓励班主任以问题促研究、以研究促学习、以学习促实践;注重工作室全体成员的互动与分享,共同感悟,共同成长。

二、计划措施。

(1)理论分享。多读有关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书籍。每位成员依据自己的情况制订读书计划,每学期完成不少于25万字的读书量。

(2)信息交流。定期集中进行读书等各种研修的交流活动。

(3)主题研修。每月一次定期集中,就各自班级文化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沙龙、研讨。

(4)总结经验。班队活动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主阵地,工作室成员必须以课堂为载体,围绕教育主张,积极进行基于班级文化建设的班队活动的`实践探索。组织工作室成员互相听课,每位成员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或观摩课,作一次成员内部交流讲座。

(5)课题研究。以《城市寄宿制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为课题,结合实际教育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6)撰写文章。认真撰写反思日记和教育论文。每位成员每学年至少撰写一篇质量较高的关于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面的论文,整理一篇以上有一定质量的反映自己班级文化建设特色的班队活动案例。

(7)专家引领。有计划地安排工作室成员外出培训、观摩、考察学习,聘请知名教育专家、学者对工作室发展进行指导。

(8)评价管理。在管理模式上采取对工作室成员建立成长档案袋的管理制度,对工作室成员施以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同时,重点进行形成性评价。

三、具体安排。

1、建立班主任工作室(实体工作室和网上工作室)。

实体工作室:室内有图书、杂志,提供论文信息,便于班主任查阅;同时以轮流值班的形式,每周有1天由工作室成员在工作室内为广大班主任提供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咨询服务,特别是对年轻班主任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网上工作室:在学校网站上开辟本班主任工作室专区,工作室成员自己的或收集的各类与班级文化建设相关的带班心得、管理模式、特色班规、论文心得都发到网上供全校班主任们交流学习。

2、以《城市寄宿制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为课题进行研究。

3、工作室成员名额不限,负责全校班主任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学习培训,使年轻教师对不同年级的班级文化建设特色能有所接触和了解。

四、预期成果。

1、一个成长规划(力争有工作室成员成为市级及以上优秀班主任)。

2、一个班级文化建设成果汇总(教室布置图片、班级日志、班级月刊、主题班会课设计、实录及照片)。

3、一本优秀文集(优秀德育论文集、优秀德育案例集)。

4、一个研修网络(网络工作室建设、博客群建设)。

5、一堂优质班会课(每个核心成员上一堂班会观摩课)。

6、一个课题研究成果(以《城市寄宿制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为课题,行成切合各年级的不同主题定位的具体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