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活动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活动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活动方案 篇1
为进一步增强校园信息安全意识,提高信息安全防护技能,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xxxx年校园信息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活动主题,深入学习贯彻网络强国战略思想,通过组织动员广大师生广泛参与,深入宣传国家网络安全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宣传贯彻《网络安全法》及相关配套法规,普及信息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共同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
二、活动主题
信息安全为人民,信息安全靠人民
三、活动时间
xxxx年xx月xx日—xx日
四、活动对象
学校全体师生
五、活动内容
结合学校实际,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网络信息安全宣传,普及基本的'信息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师生信息安全防范意识,提升识别和应对信息危险的基本能力。主要活动如下:
1、开展一次致学生的一封信活动从科学使用网络,从自身做起,文明上网,维护网络纯净天空,确保信息安全,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爱国付诸行动。
2、开展一次手抄报评选。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信息安全靠大家,人人都是信息安全宣传员”的手抄报比赛,并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评比活动。
3、开一次信息安全宣讲在信息安全宣传周期间,学校聘请法制领导到校,开一次网络及信息安全知识主题讲座,进一步普及信息安全常识和法律法规知识,提升学生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利用LED屏滚动宣传信息安全相关内容制作电子版信息安全宣传单,滚动宣传,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
5、多渠道宣传信息安全知识在学校网站和家长微信群,增加信息安全宣传知识,宣传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学校信息安全活动方案等。
六、活动要求
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举办信息安全周活动是贯彻落实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学校要高度重视,
精心谋划、创新形式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师生积极参与宣传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活动形成声势。突出主题,注重工作实效要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利用群、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牢牢抓住课堂主阵地,将信息安全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明校园建设、维护校园稳定等工作有机结合,
采取有效形式提升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营造校园安全上网、依法上网的良好氛围。加强协作,建立长效机制以信息安全宣传周为契机,探索建立青少年学生信息安全教育长效机制。要推动相关内容纳入新生教育、课程教育和课外实践活动,完善信息安全教育工作体系,切实增强教育实效。
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活动方案 篇2
活动主题:培养学生信息安全意识
目标与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活动形式:专题讲座
活动环境: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普及,不断改变着社
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转型期,如何在网络时代,快速的掌握自己需要的信息,摒弃无用和有害的信息,保护好个人信息,是中等职业学校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 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信息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大力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营造文明健康网络环境,倡导文明上网,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培养信息安全意识,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二、 活动安排
1. 通过开展“信息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安全上网,培养信息安全意识,形成正确的网络认识观,享受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对沉迷网络、浏览不良信息等现象严加抨击。
2. 切实加强信息法制和安全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五要五不”为基础,全面开展网络法制教育,让学生较深刻地体会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与危害,敲响警钟,树立网络信息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引起学生自觉远离网络垃圾,抵制不良的上网行为。
3. 结合中职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让学生形成对网络信息安全的正确认知,增强安全判断能力,自觉形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4. 开展吸引力强、参与性高的文娱和益智活动,用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活动和社团活动充实到学生课余生活。
5. 努力营造健康网络信息环境。计算机要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利用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不良信息,确保建设绿色校园网络环境。
6. 密切社会学校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微信群、手机短信等形式,争取社会、家庭的广泛支持,努力营造关心、支持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的良好氛围。
7. 及时对班级信息安全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营造积极健康安全的网络氛围。
8. 注意树立典型,以典型促发展,增强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并逐步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形成网络安全教育的班级长效机制。
三、 活动内容
1. 学校信息中心专业教师讲解信息安全知识。
2. 团委组织学生进行信息安全知识问答活动。
3. 公安局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进行宣讲。
四、 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加大信息安全教育宣传力度,普及网络知识和信息安全知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潜移默化的树立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中不文明不健康的信息,引导学生吸收优秀文化,健康快乐的成长。
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活动简报
为切实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营造安全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按照学校工作部署,学校在多功能厅开展“培养学生信息安全意识”主题教育活动
本次活动由网络信息中心的专业教师向广大学生普及上网安全,移动网络安全、电信诈骗注意事项、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安全知识。
通过内容丰富的实例、生动有趣的漫画和网络安全知识问答等方式,向学生大力宣传网络安全知识,用实际行动捍卫网络安全,传递网络正能量。
互联网时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添了很多乐趣。与此同时,如果不能合理正确的利用网络,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无法估量的危害。本次活动倡导全体学生科学用网、文明用网、自觉维护网络空间,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通过学习,同学们对于信息安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增强了信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活动方案 篇3
一、主题:
培养学生信息安全意识
二、目标与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网络越来越普遍,人们可以从网络上便捷快速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在网络技术支持下,零距离的沟通成了当今世界的另一个标志。但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此外,一些青少年沉溺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上网成瘾,甚至出现了模仿网络的行为的暴力抢劫、故意伤害等极端行为。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有日的地开展培养学生信息安全意识的各种活动,从而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识。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安全上网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活动对象:
五年级学生
四、活动形式: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信息安全宣传,普及基本的.信息安全意识,使学生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具备识别和应对网络危险的能力。通过日常教学、主题班会、班级黑板报、校园广播、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题教育。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列出使用互联网时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以及保护举措等;将学生信息道德的培养是融入日常教学的、渗透在教师的日常言行与常规教学之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从而帮助学生判断网络环境的安全性,有效地保护个人数据隐私:养成电脑防毒、杀毒和信息备份的习惯;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了解赌博、暴力、等网络产品对人的危害,提高对网络违法违规行为的鉴别能力;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游戏,恰当处理虚拟时空和现实世界的关系。
活动一:利用班会进行信息安全意识的教育。
“多措并举主题贯穿抓德育”。利用主题班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信息安全意识,抓思想,培习惯!
活动二:签订安全上网协议书。
如今多媒体发展迅速,网络发达,在社交软件上我们也应该注意个人形象以及个人言论。没有绝对的安全,只有相对的安全,没有意识到风险是最大的风险。学校向全校同学发出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做网络时代好公民的倡议,并签订安全上网协议书:“安全上网我做到”
网络交友要警惕,注意区分网络与现实的区别,避免过分沉迷于网络。
不要在不信任的网站上留下任何个人真实信息包括姓名、年龄、住址以及就读学校、班级等,或者把这些信息透露给其他网友。
谨慎防范网络中出现的有不良意识的网友或违法分子,注意加强个人保护意识,以免不良分子对个人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骚扰。
在网络活动中应守法自律,对网络上散播有些有害的、不实的公众信息进行分辨,不要受不良言论和信息的误导,不要参与有害和无用信息的制作和传播。
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和网友直接会面或参与各种联谊活动,以免被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危及自身安全。
6、应在家长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网络购物或交易,事先对商品信息或交易情况进行核实,不轻易向对方付款或提供银行卡密码,警惕网络诈骗。
活动三:进行信息安全的法制教育。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20xx年6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是依法治网、化解网络风险的法律重器,是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
《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管理规定》:20xx年8月25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管理规定》和《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旨在深入贯彻《网络安全法》精神,提高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促进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健康有序发展。以上两项规定均自20xx年10月1日起施行。
《规定》直面跟帖评论服务的痛点,对网站的管理责任、网信部门的监管责任、网民的用网责任等提出明确要求,从制度层面为行业的规范发展确立了准则。自此以后跟帖、评论、发弹幕等,都将“有规可循”
活动四:鼓励学生做好信息安全的宣传员。
守护网络安全,呵护精神家园。网络安全始于心,安全网络践于行。
活动五:通过家长会、公众号平台等宣传家庭教育的方法,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活动六:信息安全进课堂。
让信息安全扎根与每一节课中。利用这些活动,为学生设计合适的、具有吸引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借助网络去发现问题或形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学生在践行网络安全的过程中而且还可以开阔视野,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构筑正确准确的知识结构,还能掌握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也可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
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活动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信息安全意识就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信息化工作必须安全的观念,也就是人们在信息化工作中对各种各样有可能对信息本身或信息所处的介质造成损害的外在条件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
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就是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信息化学习必须安全的观念,也就是学生在信息化学习中对各种各样有可能对信息本身或信息所处的介质造成损害的外在条件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
以贯彻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突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活动主题,深入开展“网络安全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校园宣传教育主阵地作用,提升师生绿色上网、文明上网意识和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全面加强法治网络教育宣传,强化各项管理措施,全面构建我校文明、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
二、活动主题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三、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行之有效的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加强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积极倡导师生文明上网、安全上网、绿色上网,大力宣传涉网案件防范基本知识,实现网络安全宣传学校和社会的互利共赢,使广大师生成为积极参与活动、主动教育宣传、坚决抵制恶习,养成良好上网习惯的网络安全践行者,使学校率先成为我市文明、安全、和谐的网络育人基地。
四、活动对象
我校全体师生。
五、活动形式内容
(一)网络安全知识讲座
由学校网信办组织安排,根据当前我国网络安全状况与我校师生实际,在全校师生当中开展一次网络安全知识讲座。
(二)主题班会
要求各班级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一堂以“网络安全与生活”或“网络安全与学习”等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要求主题明确,内容丰富,有计划有总结,有图片有小视频等活动资料,X月X日前,将相关资料电子版交到XXX。
(三)黑板报
要求各班级在网络安全宣传周,出一期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黑板报,学校将在X月X前组织检查评比,并将检查结果纳入班主任考核当中。
(四)手抄报比赛
要求学生以“我眼中的网络安全”为内容,办一张A4手抄报。要求:主题突出、组稿合理、用色协调、版式美观、图文布局合理、标题制作醒目。各班、各年级组在进行初评以后,每班推荐X份优秀作品参加学校评比,学校将评选出一等奖X名,二等奖X名,三等奖X名,优秀奖若干,并予以奖励。
(五)网络安全知识竞赛
各班在初赛基础上推荐X名同学参加学校比赛。学校将评出一等奖X名,二等奖X名,三等奖X名,优秀奖若干,并予以奖励。
六、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要把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作为学生安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落到实处,力求实效。
2.营造氛围,要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营造声势,让网络安全深入人心。
3.学校各部门、各办公室要严格按照学校要求认真做好网络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资料的整理、报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