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花灯活动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元宵节花灯活动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元宵节花灯活动方案 篇1
活动简介:
吃元宵、赏花灯
人员要求:
单身OR情侣都OK啦,喜欢一大票子人逛的感觉,就图个热闹
活动时间:
2月21日周四下午18:00~21:30
集合地点:
工大后门新芦栖家乡菜
交通方式:
工大后门德胜新村站点41路、316路、6路、43路可到,家乡菜就在边上。
南北高架下得胜新村站点可到线路更多,不过要往南走一小段在德胜立交红绿灯路口往东再走一小段才到。
晚餐安排:
家乡菜聚餐,费用AA,依经验人均25左右;
活动流程:
1、集合人员到齐后自我介绍,开吃开喝,汤圆是必点的;
2、酒足饭饱一起坐公交591路到台州路口站下,到达运河广场,19:00~20:30有个晚会表演可以看;
3、看够了就去拱宸桥祈福,可免费领一条红绸带,写上自己的'祝福、理想、愿望,挂在桥栏上;
4、沿运河南行赏灯。两岸将会有近万只大红灯笼形成两条巨型长龙。运河水面上,会有大型荷花组灯随波漂浮,运河边亲水平台上还有“社戏”表演;
5、到达小河直街,这里的仿古建筑,整条街全部张灯结彩,彩灯多是仿古样式。街上还将组织集市活动,卖冰糖葫芦、捏泥人……还有“相亲庙会”,情侣来这里会收到玫瑰花,单身人士来这里,会收到一个面具,有红娘引你参加派对。
元宵节花灯活动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感受过节的愉悦心情。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向家长及同伴描述自己的花灯,并讲述一个谜语。
3、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2、知识——有过过节的生活体验。
活动进程:
一、以故事导入主题:正月十五闹花灯,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
二、活动展开:
1、赏灯活动:幼儿欣赏花灯,要求幼儿用连贯的语言向同伴介绍自己花灯的'形状、颜色、名称及特别之处等等。
2、猜谜活动:集体讲述自己猜谜的情况:谁猜中了我的灯谜?我自己猜中了几个灯谜?
元宵节花灯活动方案 篇3
一、主题的来源:
教育活动的内容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节日民俗也是我们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元宵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节日,每逢元宵节,全国各地的人们会以不同的方式来欢庆这一共同的节日,从而体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纲要》中一直强调要尊重孩子的直接经验,于是我们选择的教学内容取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因“元宵节”刚刚过去,所以我们把这一主题活动建立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试图通过主题活动,让幼儿对祖国的一些传统文化、传统知识和传统习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本主题设计旨在以横向、纵向;多学科多种形式,多种内容。通过唱歌、舞蹈、儿歌、灯谜、传说故事、折纸、绘画、体育游戏等一系列的民间艺术教育活动,让幼儿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的认识,感知元宵节的欢乐、喜庆、祥和的气氛,了解元宵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培养幼儿愉快的情趣,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从而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及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二、主题教育目标的预设
1、情感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幼儿体验元宵节的快乐,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
2、态度目标: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培养为集体做好事,关心集体的品质。
3、能力目标:通过故事、儿歌、手工制作、组织观灯猜谜等活动,使幼儿丰富知识经验,体验民间习俗和节日欢乐,感知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4、知识目标:知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元宵节,以及元宵节的来历、有关的趣事。
5、技能目标:幼儿在学、说、跳、唱、看、吃、玩中充分感受到节日的喜悦心情,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的情感,进一步促进幼儿对各种事物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互动墙:
收集各式灯笼、烟花、鞭炮等道具,以及有关元宵节的照片、画报、简报、谜语等。为幼儿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四、主题活动的预设内容
活动一:谈话活动《欢欢喜喜过大年》
活动目标:引导幼儿回忆过年的情景,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活动过程:
1、歌曲《新年好》
2、教师引导提出问题:请幼儿说说过年时最高兴的事情。
3、幼儿自由讨论发言。
4、教师总结:引导幼儿重温新年的喜悦,使幼儿懂得春节过后又长大了一岁,在各方面应有很大的进步。
元宵节花灯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意义:
春节”是中国既传统又盛大的节日,每个中国人都为此感到骄傲!为了让幼儿知道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到了,自己又长大一岁了,了解春节的一些传统文化习俗(拜年、压岁钱等)。感受春节的欢乐气氛,体验与人们共庆春节的快乐。我们组织幼儿参加丰富多彩的春节活动,用绘画、手工或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春节中的所见所闻。
二、活动时间:
xxx
三、活动主题:
本次春节活动的主题——庆“春节、闹元宵”
四、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回忆新年里发生的开心事。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我们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热闹与快乐,激发热爱自己身边人的情感。
五、主要活动安排:
(一)围绕节日内涵,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作用。
1、“家园大课堂”——春节习俗知多少。
组织孩子,走亲访友、拜年等,让孩子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画一画、剪一剪、说一说、看一看、唱一唱的方式,制作出窗花、灯笼、鞭炮、年俗小报、祝福小书,知道了“春节的来历”、“年的故事”、“春节习俗歌谣”等传统文化知识。
2、“家园齐动手”——张灯结彩迎新年。
红红的对联、红红的灯笼、红红的福字、红红的窗花、红红的拉花格外喜庆,让幼儿在新年的环境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一张张全家福、一个个新年贺卡、一幅幅美术作品展现出孩子们成长的幸福和快乐,浓厚的新年氛围各显特色。
3、“家园同乐会”——欢欢喜喜庆新春。
组织家长通过包饺子、煮元宵等,在享受欢乐、分享美味的同时,家长给孩子们送上了新年寄语,孩子们也给家长拜年祝福,构成了一幅幅精彩的新春画卷。
(二)通过半日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文化传统节日。
1、通过半日活动开展文明礼仪、遵德守礼、孝老爱亲、关爱服务等活动,营造安定和谐、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
2、开展“娃娃播新闻”。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节日的习俗。
(三)通过环境创设,努力营造浓厚节日文化环境。
1、窗上张贴各种喜庆的`图案、春联,窗户上贴窗花。
2、主题墙饰:张贴具有代表意义的年画,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关于春联的来历、传说、习俗等。
3、语言区:
①提供有关春节的图书、图片资料,供幼儿自主阅读。
②收集有关新年的相片、故事图片,互相介绍,讲述相关的故事。
4、生活区:收集各种窗花、图案,幼儿尝试剪贴;用福字、阿福、灯笼等装扮教室,营造新年气氛,感受新年的快乐。
5、表演区:准备各式服装、头饰、音乐磁带等供幼儿演唱欢快歌曲、表演欢庆舞蹈。
6、美工区:准备皱纹纸、剪刀、糨糊、各色彩纸、水彩笔等供幼儿使用。用剪刀剪各种形状的窗花,用彩纸设计制作贺年卡,让幼儿感受中华民族的风俗。
六、小结我园开展庆“春节、元宵”主题活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