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情感 > 心情随笔 > 正文

放排

作者: 吴锡镇2023/07/21心情随笔

小时候听说过金圆券(我们当地叫关津票)的事。那时的关津票贬值,父亲说,他们每次放木排下八洞口(钟灵河汇入亮江处)、亮江(亮江汇入清水江处)、茅坪、远口及湖南洪江等地起码是拿麻袋装钱回家。一次的冒风险劳作所得几十万上百万块纸钞,最后贴在我家房子杉木板上供一家人天天欣赏。那是新中国成立前几年的事。由此证明父辈们那一代人的生计主要靠伐木放排,那时山上的树木尤其杉木根根通直高大青枝绿叶遮天蔽日。

父辈们放排很是危险。亮江最大支流钟灵河从我们寨脚左拐右拐经洞坎、娄江到龙矮、八河十多公里长的峡谷,河道狭窄落差又很大,河水小的时候水下暗礁和水上岩梁满河床都是,木排走不动,只能借涨洪水季节放木排下河。河道窄落差大又多峡谷险滩,父辈那代人为了生活练成了放木排的好手,多少有些勇猛非凡。

平常,乡里人把山中树木砍倒划皮晾干,再从山中架高厢艰难地拖出放到河滩边,在每根杉木大的那头凿出比拳头还大的眼,然后把五六根七八根直径大小长度相仿的杉木并集在一起,用很有韧性且较直的油树或青㭎栗树穿进眼去,用竹缆扎好;木排中部和尾部,同样用竹缆带着横杠扎牢,排头和排尾分别用木头搭成一米多高的架子绑着杉木削成桡板便于在水上拨转方向。这样就撬成了一挂挂木排,放在河岸等待洪水的到来。这个时候,寨子的妇女们包括我娘,手拿竹篾精心编制的饭包递给丈夫,看着头包汗巾腰扎长布袋嘴上叼着旱烟袋的丈夫把饭包挂在腰间,一边嚎吼着一边吃力地用木杠撬动木排下水,然后刚毅地站上木排,如战士冲锋陷阵般奋不顾身冲进波涛汹涌的河水中。木排一起起伏出没在惊涛骇浪间,妇女们望着男人猛勇刚毅地放排身影随着滚滚江流远去,每个人的手心都捏出一把汗,心提到嗓子眼,内心暗暗祈祷祖宗保佑他们平安回家。

那时我们地方山民最主要的挣钱方式除了种田就是放木排了,讨菜喂猪割草养牛还在其次,别无其他选择方式。清水江沿岸流传的放排俗语“篙子下水,婆娘款嘴;篙子上岸,婆娘饿饭”同样适合我们地方的放排汉。说来也怪,我们地方从古到今没有一个放排汉出事的。父辈们每次放排少则三五天多则十来天之后都能顺利翻山越岭步行平安回来。我懂事了的时候,父亲就经常给我摆放排到湖南洪江到远口到茅坪到王寨等许多的故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说放排到一个河段,前方突然地就出现一座像豆腐渣似的巨大的山屹立河床中间,挡住河水和木排的去路,木排到山前才看清楚河水汹涌澎湃地向右拐去,湍急地泄向下游。放排人到了那里,心理素质差的或者缺乏经验的往往措手不及,要么木排就直撞上那座山根木排散架,要么木排横过来翻扑着转向急湍的下游。如果木排扎得不牢固或者撬排的横杆折断了,可能整挂散了架的木排就一根根随水漂走,放排人也会掉到水中。放排人都很熟悉水性,水淹不死他们,就怕散了架的木条子把人夹在水里,或者人被翻扑的木排盖在水下,与木排一起被激流冲向陡坎,无论哪种情况,人准没命。随波逐流的木排每每冲到那里,父亲们就格外小心。后来,我长大了步行六十多华里去锦屏县城读书经过那里时才知道,那是连接大同水电站坝基的那座颇具雄伟姿态的山。父亲们放排的时候还没有水电站,可想,那段河床落差较大,水流湍急,危险自不必说。所有放排的经历中,父辈总爱说起那山,以致我对那座山也就特别地好奇和留意。

据我所知,家乡乡民们在钟灵河放木排谋生的时候,亮江流域的猛汉们也在亮江放排。但是,亮江的河道落差大,最著名的是下河坝的吊坎和八河电站坝陡坎,那是放排人很难逾越的生死线,其他河段峡谷陡滩明礁暗礁比比皆是。所以,亮江的汉子们放排,除了像钟灵河的木排一样少部分撬成木挂,大部分木头却是散放。亮江河水流量大,除了枯水期,平水期也能流放木头,洪水期更不用说。亮江河床落差大,散放条木就成了放排汉的首选。散放条木有个很大的问题:你放木我放木大家放木,河水中的木头很多,到了下游目的地单凭标记是很难找回自己的木头的。由此亮江一带也像清水江沿岸一样,出现了专门收购木材的木商行和鉴别木商行所属木材的“斧印”。这样由木商行集中统一流放,山客们虽然少挣些许工钱,却省去了许多忧虑。

汉子们跟着木头随亮江沿岸徒步顺流而下,到了目的地再仔细寻找有木商行斧印的木头,一根根拖起上岸。木头上岸,自有木商行的老板或者雇佣行头与外商交涉卖出,与放排汉子们就无关系了。放排汉子们领了工钱,要么就及时折转旱路回家把辛苦所得的票子双手奉送给整日在家担惊受怕的老婆保管,留待家用;要么就在外玩上数日,直到口袋空空才低垂着脑袋回到期待已久的老婆面前,撒谎说遇到大洪水,木排被望不到边的洞庭湖吞了个一干二净,能捡条命回来就是祖宗千保佑万保佑的了。老婆们呢,只要丈夫平安回家,其他的事都是小事。这些都是民国时期的事。

而今,家乡的汉子们不再利用河水放木排挣钱,不再靠砍伐变卖山中木材换取口中粮食身上衣服。稳定的社会大环境和惠民的国家政策,多种经营方式及勤劳致富理念深入人心,让老百姓的生活走上了新的台阶。偶尔回一趟老家,满是新式小洋楼的寨子,周围的小山包及黑山、八百大山等远处矗立的大山和横亘的山梁,一改过去光秃秃的样貌,变得郁郁葱葱,满眼苍翠。家乡的山那么绿,水那么清,空气那么清新。当然,满眼碧绿的山清亮的水,不仅仅在我的家乡,不仅仅在亮江流域和清水江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