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高速青春
几年前,我跟随着一腔热血,决定把梦想留在红亭里,把青春奉献在玉带上。随着工作的安排调动,出生在陕北黄土高原的我,跟着梦想来到了关中平原,让我惊叹的不仅仅是一望无际的关中平原,更是关中美食对我的影响。陕西地大物博,别看是同处于秦境内,各个地方的饮食种类和饮食习惯还是很有区别的。
起初的我认为,陕北的菜,一般都是大肉略炒青菜,然后大盘上桌,肉块颇丰,讲究"大嚼豪饮",而关中的饮食,都是清炒淡拌,细丝丁块,在乎"细嚼慢咽",在陕北饮食这一"粗狂武将"面前,略显得"书生般的秀气".
然而渐渐的在融入这片热土之中的时候,我对其美食的观点就有了些动摇。
扯面
当然,谈到关中美食,也不是就全部那么的"秀气",起初,尤让我震撼的是关中人引以为豪的扯面,也就是所谓的"裤带面""biangbiang面",早些年生活在陕北的时候,主食都以"羊肉""杂面"等特色面食为主,面条细,配菜却粗,当然也听说过陕西八大怪"面条像裤带"的一怪之说,想必,更是"粗糙"的离谱,可当真的见到其"真容"之后,还是惊了食欲,颤了舌尖,开了眼界。
嫁入关中,某年月随夫一起回老家,婆婆则就在这盛夏时刻,"赠"我一顿宽扯面――biangbiang面。丈夫戏说,以后就是关中这边的人了,得"入乡随俗",饮食先得随着这边走。我知道他的意思,那就是不仅仅要学会如何吃,还得学会如何做。于是在婆婆开始准备做扯面的时候,我就做好了掌握这一门技术的决心。
扯面,听名就知道,"扯"出来的面条,听似操作简单,然而这个"扯"可是非常有讲究和需要手下功夫的。它可不像一般面条那么简单,常规都是,和面,擀面,擀薄,刀切成丝,下锅煮熟。然而扯面的确是门技术活,首先这个技术的准确把握,就是在第一步"和面"上得下"真功夫",面团和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这顿扯面是否"扯"的成功。
首先将面粉和淡盐水混合,这个混合比例需要十足经验的"老厨师"把握,多一滴则软,少一滴则难扯。面团逆时针和成,惯例都会醒面半小时左右,期间需要不断的揉面,甚至根据面团的"触感"来不断加入水或者面粉来调和,这样看似"繁琐"的工序,就是促使面团更加劲道。
我在一边看着都确实费劲,不由得打着哈欠,婆婆则笑着说:"好饭,得有耐心,好事呀,也得有耐心。"我赶紧闭上了嘴,静静在一边当着我的小学徒。做饭是一门艺术,学习做饭,更是一门技术。
面团经过多重揉和,反复醒面,可见表面光亮,用手指戳弄一下,富有十足的弹性,而这个时候,和面到这就算告一段落。
当然,擀面的过程,不需要赘述,面团擀成薄厚适当的时候,则用刀切成条,这个时候的"条",还严格来说,不算是面条,算是长条的面团――"扯面的雏形".待到锅中沸水滚滚,所谓见证奇迹的时候就到来了,可见婆婆两手各自抻住面条两端,双臂张开,稍稍用力,轻轻一抻,那面条犹变戏法一般,中间一坠,轻弹一下,忽然就扯长了好多,紧接着不能等待,随着人双臂用力一甩,面条在空中一个反弹,继而则向着案板猛冲去,一声面条撞击案板的巨响"biang",清脆响亮,足足吓了我一跳,想必所谓biangbiang面,就是这个声音得来的吧?更惊奇的是,面条竟然未断,反而更加劲道的样子,婆婆则说,"听这声音,嘹滴很!"我就知道,这段扯面观摩旅程没算白学。
一锅开水早已经急不可耐的沸腾着,蹦Q冒泡着要跃出锅沿,"虎视眈眈"的盯着即将入锅的扯面条。当然,面条入锅之前,也还没那么简单,还得潇洒的一甩,可见真是神奇,那面条随着一甩,在空中甚是抻长一些,划出一道弧线,带着弹性飞入锅中,随着沸水翻滚上下飞舞,而紧接着,第二根,第三根,就已经陆续入锅,淹没入沸水之中。
当然,扯面的劲道之处还不仅仅在这"和面""扯面"的功夫上,煮面的过程也是很讲究的,所谓的"三沸两点",即是水沸腾一次,用凉水倒入锅中"点平"一次,让沸水和面条更加充分的融合,直至沸腾三次,面条就已经煮成。长筷捞出,那面条如此的宽长,竟然一糙老碗,仅仅能入一根面。待面盛入碗中,我端着碗就要开始"喋一顿",却被丈夫一手拦住,说道:"同志,万里长征,才走完第一步啊。"
听说过,油泼扯面吗?
是的,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字,一个听了就让人垂涎三尺的名字,一个让陕西人引以为豪的名字,一个足以代表陕西人的美食巅峰的名字。但对于我来说,唯有耳闻,未有目睹,更未有品尝之幸。
面食盛入碗中,在面上撒入干辣椒粉,调料,以及一些葱花蒜苗,锅中热油,而婆婆这时候拿出了自己的"绝密配方",在菜籽油中放入一勺"猪油",略有油烟冒起,将热油滚入面碗,顿时一声刺啦响,那油和辣椒粉滚合在一起,在碗中冒泡翻滚着舞动,竟能持续了好几秒,煞是一道奇观。而我则早已经按耐不住"躁动不安"的食欲,仅闻到那诱人的香味,就已经做好了一口气"喋完"的准备。
这时候,真正的"油泼扯面"才算是大功告成。
端来一碗,搅拌适当,让油酱料和面条充分的融合,挑起一根,匆匆放入口中,那面条宽的一口都容不下,嚼在口中,韧性劲道,面条在唇齿间弹性十足,油辣香气在口腔中穿梭,香得让人欲罢不能。不知道为什么,我在还没品尝彻底的时候,那一口面条竟然"自作主张"的咕咚一声咽了下去,那种劲道有力的感觉,真是难寻。一向温文尔雅的我,已不顾什么淑女形象,三口两口的将一碗扯面就"呼噜呼噜"完了。
那时候,我就明白了关中方言的经典金句――"嘹滴很"的真正含义。
后来,我想了想,想必不是我当时吃面吃的那么粗糙和鲁莽,而是面中那股子陕西人豪迈的"劲道"感觉感染了我。我一度认为的难以"入乡随俗",竟然被第一道美食就这么轻而易举的给"俘虏"了。
面鱼儿
炎炎夏季,吃一碗扯面,大汗淋漓,畅快非凡,仅一面中可见陕西人的豪迈和粗犷。但是这只是表面,粗中带细的陕西人,不仅仅在扯面上表现的淋漓尽致,也将"沉著冷静""秀气文雅"的一面在另一道美食上体现了出来,那就是"消暑神器"――面鱼儿。
其实,见到面鱼儿,我想起了家乡的陕北刀刀碗托,高粱粉加工成面糊,放入碗中蒸熟,然后放入配酱和水料,用特制的"刀刀"将碗托迅速"斜网格式"划成小块,这时候那些酱料则充分的和碗托块融合在一起,用"刀刀"扎吃起来,那叫一个"攒劲儿".
当然,提到美食,我总跑题的有些任性。
面鱼儿比碗托更是显得细腻,不仅仅是选料和制作成品上,在后期调料上,也是十分的讲究和有门道。
面鱼儿,分为黄面鱼和白面鱼儿,黄面鱼为玉米粉制成,白面鱼为豌豆粉制成,那个时候我的第一口面鱼开嘴,是玉米面,更加精妙的豌豆粉面鱼也是后有时间才品尝到。
玉米粉和滚水充分搅和,得搅成糊状,所谓一句土话"面鱼要搅燃(黏糊),沟子(臀部)得抡圆",就是很简单明了的交代了面鱼在成型之前,搅拌过程需要的技术力度和耐心,有力的粗犷中带着均匀的细腻。成型的黏糊得靠人手下力度的判断和水分适当的加入,等到感觉"够劲儿了",才算罢。拿出一特制的"漏盆",持于滚水之上,将黏糊玉米粉倒入其中,顿时那些鱼儿就从盆下的孔中"鱼贯而出",扑腾扑腾的跃入沸水锅中,跳跃着翻滚,不到片刻,鱼儿就全部入锅。
这个时候的火候,那是需要十分精确的把握,过了"糊成一团",少了则"外硬里粘".鱼儿煮熟,用笊篱捞入早已经准备好的凉水盆中,那些鱼儿刚刚从热水中跃入凉水,真的犹如被赋予了生命一般,欢快的在水中游弋,样子还别说,可谓真是灵气的"秀色可餐".
待到鱼儿全部凉却的时刻,调料也在同时制作,泼好的辣椒油调入酱油醋盐,香油麻油,以及一些芥末油,倒入凉白开,将一勺面鱼倒入碗中,撒上葱花或者韭菜花,条件允许的话,那些早已经备好的浆水,则更是绝妙的搭配,"浆水鱼鱼",听名字就已经让人垂涎三尺了。
小勺盛鱼儿入口,那鱼儿此时还是十分的调皮,未等唇舌吸入,呲溜一声就钻入口中,细腻清凉的感觉涌来,惊叹酸辣的感觉和凉滑的鱼儿搭配的如此绝妙,甚至不用咀嚼,口中游弋,咕咚下咽,就已经品尝到美味。
我想,我是第一口就品味到了那种陕西人的细腻,不知道是芥末油的作用还是感触颇深,我一口下去,眼泪就几乎涌了出来。
忽然很奇怪的想到,我算不算是家乡美食的一个"叛徒","乐不思蜀"的典型代表?
热土热情热血
在工作岗位上的这些年,从开始"不是很习惯"脱离陕北"大盘肉"的饮食方式,到这边精妙细腻,粗狂也豪迈的饮食情怀去融合,我想我不仅仅是被美食"俘虏",也被这边的风土民情感动,并决定将自己的青春年华,没有任何犹豫的融入了这片热土。
远离家乡值班上岗,渐渐的和异乡的人接触多了,终于明白无论是陕北人也罢,关中人也罢,或许陕南人也罢,那种在美食中体现热情风味感觉是越来越深,越来越融入到了我的血液当中。让我深深爱上这片热土的是第一口美食的诱惑,让我将热血青春融入这片热土的是这里的风土民情。
高速青春的奉献,有时候真如那些美食一般,粗中带细,只要用心,仔细,结果总会给人回味无穷的感受。让我更加决定将青春无悔奉献出来的,是在工作中将自己的精神和这边的人们融合在一起,共同前进的决心,甚说,犹如那面食离不开调料的搭配一样,缺一不可。
高速青春,始于美食的诱惑,实施于青春无悔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