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无语,两不相谢
旧年的最后一天,总觉得时光催人,旧年流逝的速度似可看见,想要抓住时间的尾巴的念头愈加强烈,于是决定出去走走。
决定去西山。西山其实是太行山北端的余脉,但时间久了,不少人把北京西边的山统称为西山。在北京城里,可以看见西山的轮廓,像是一道城市的屏风。我住最东边,开车过去数十公里,要通过五环穿过整座城市,即便有些担心路上拥堵,还是决定出行,觉得这么做,有点儿过年的仪式感。
十多年前,那时似乎闲暇时光特别多,我把整个西边的山都逛了个遍。如今想起来,年轻时看过的山,果然与中年时看过的山是不一样的——山没变,人变了。一路感慨着,带着旧地重游那种特有的期待与淡淡的愁绪,向山中行。
目的地是潭柘寺。一个20多年前就想去、可阴差阳错一直没去过的寺庙。“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是它最响亮的广告语,或正是它太响亮了,反而阻止了想去的念头。人真是奇怪的动物,往往被一些莫名其妙的观念左右着,比如住在故宫附近的人,反倒不咋想着进去看看国宝,而我把潭柘寺留着,留到一个旧年仅剩几个时辰就要结束的时候过去看。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时机到了。
潭柘寺以有龙潭和柘树闻名,龙潭没见到,柘树不认识,但总算知道了寺名的由来。在寺里还常看到“嘉福”字样,查询得知其初名就叫嘉福寺,也曾叫过龙泉寺、大万寿寺。建筑的名字是随着人的意愿更改的,叫成俗称、叫出名堂,无论叫什么都顺耳了。这些年,潭柘寺成了网红打卡地,寺里的猫也有了故宫猫的待遇。来的年轻人多了,再提起这个寺名,感觉有了些时尚的味道。
在潭柘寺,我破天荒烧了香。香烧完了,却想起来自己什么愿都没有许。大殿边上,写给游客看的提示牌上,明明白白地写着:不要本末倒置,不能带着太强的目的性来拜佛……按这个标准,我倒是蛮符合上香的礼仪,无欲无求嘛,不但嘴上一句话没念叨,就连心里一点儿心思也没动。
抬头看见各路佛菩萨,他们也是默默无语。凝视之间,忽然有点儿感动,他们不说话,是大音希声,我不说话,只是一个凡夫俗子的无话可说。如果硬要拉扯上关系,只能说在无边无际的时间海里,我与佛菩萨之间,有那么几飞秒的默契——当然,这纯属我的一点遐想。
夕阳西下,在将要落山的时候,我们也下山回家。在车里听收音机,主持人提醒大家,再看几眼旧年最后一天最后一时最后一分最后一秒的阳光,因为等它降落再升起的时候,就是新的一年了。听完主持人的话,我的视线向后视镜看去,刚好看到最后一抹斜阳,像掉进一个大碗里那样,掉进了山坳里。能看到这抹阳光,算是一种幸运吧,终于能够和旧的一年,好好地告了一个别。
新旧年份交接之际,人们通过社交软件传递着问候和祝福,也表达着感谢。我也不例外,收到了一些,发出了一些。遇到几位朋友,在写出“谢谢”两个字之后,犹豫了一下,又删掉了。删掉的过程里,脑海里蹦出四个字“两不相谢”。一时不知道,这四个字究竟什么时候看到又是什么时候记得的,反正我以前从来没有使用过。
回到家里,上网查了一下,才知道,“两不相谢”的说法来自孙悟空。《西游记》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中写道,师徒四人到达灵山福地,要过一座独木桥,南无宝幢光王佛化身船夫驾了艘无底船,将不敢过桥的三藏、八戒、沙僧渡过了桥。过桥后,孙悟空提醒说船夫乃是接引佛祖,唐僧急转身想要感谢佛祖,但无底船已经没了踪影,唐僧于是反过来感谢三个徒弟。看着师父,孙悟空说出了那段动人至深也耐人寻味的话:“两不相谢,彼此皆扶持也。我等亏师父解脱,借门路修功,幸成了正果;师父也赖我等保护,秉教伽持,喜脱了凡胎。师父,你看这面前花草松篁,鸾凤鹤鹿之胜境,比那妖邪显化之处,孰美孰恶?何善何凶?”
《西游记》这一回的写作,充满了哲学意味。尤其因为“两不相谢”这四个字的存在,更是层层叠叠充满着暗示与隐喻。唐僧是孙悟空的师父,但遇难的时候,唐僧束手无策、哭哭啼啼,常常是孙悟空扮演师父的角色来拯救他。孙悟空说的“两不相谢”,被解读为师徒二人的目标已经达成高度一致,从此不分你我。但我更相信另外一个说法,孙悟空这是在向他的师父告别。各自成佛之后,他们都会成为独立的个体,恩义画上句号,可能再无交集。“不谢”,是为了各自心无旁骛,也是为了再见时不带任何心理负担地交流。
谢还是不谢,单方面地感谢还是两不相谢,看来都有着一定的学问。我在一年将尽时,瞎琢磨这些,琢磨了一两个小时。看来,在寺庙里所获得的那种宁静心境,也是专属于那刻的,没法在现实生活里保留时间更长一些。但是好在,这番行程,内心收获良多——该默默无语时,保持放空和无言;该两不相谢时,就不必说谢谢。若是被谢之人,也有着同样的心思,大家该为这份默契而心生欢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