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人间的文章

2023/11/22经典文章

微文呈现整理的关于人间的文章(精选7篇),都是精品文章,请您欣赏。

关于人间的文章 篇1

同窗好友段从300公里之外的城市打来电话,邀请我和他一起去另外一个城市看望久未谋面的另一个同学,这个同学距离我和段的城市也都将近有300公里的距离。在稍事犹豫之后,我爽快地答应了段的邀请,并通知同城另一个“死党”,准备趁五一小长假一起开车去赴约。

放在前几年,我很有可能会找个理由推脱,因为一则彼此之间路途遥远,短暂的相聚大部时间都浪费在了路上,二则手头确实还有不少事情没有办完需要处理。

之所以对好友的提议一拍即合,还缘于去年难得的一次同学聚会。

大学毕业转眼23年过去了,对于百分之九十以上从农村出来的同学而言,从踏入社会的那一刻起,就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而奔波,大多数人在奋斗了十几年后又不得不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乡镇中学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同一项工作,拿着微薄的工资,守护着一群随时都有可能辍学的孩子,面对着日益上涨的物价,在走和不走之间苦苦挣扎。有幸在毕业后留在城区的一部分同学日子同样也不怎么好过,企业子校老师的工资不仅没有随着物价上涨,反而随企业的一天天不景气而逐渐下降,高物价、高房价让这一部分同学同样也天天在煎熬中看不到未来。终于,有人率先迈出了第一步,先是有人去了南方,一两年后,带走了一大批。有人选择了重回课堂,咬着牙参加了各类辅导培训班,在经历了头悬梁、锥刺骨的痛苦之后,终于重回大学校园,升华到了研究生系列,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如是而一,原本相距最远也不过100多公里的99个同学,几年间已是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大家在各自岗位上一心一意搞事业,聚精会神谋幸福,偶尔小聚自然也是三三两两,大多数则是从毕业的那一天便没入了茫茫人海,断了联系。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几名相互之间一直保持着联系的同学突发奇想,有人突然提出了举办一次同学聚会的想法,倡仪发出后,自然是响应者众,大家奔走相告,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先进手段把各个同学从茫茫人海之中“挖”出,在短暂的筹备之后,能赶回的同学从四面八方奔向同一个地方。相聚的场面自然热烈,大家相见恨晚,畅叙友情,回顾过往,把酒言欢,好是热闹、尽兴。尽管几十年的岁月磨去了一些人的清纯和善良,多了一些复杂和沧桑,当初曾经的相逢、相处所留下的珍贵的回忆和友情,依然深深地扎根在我们每一个人心间。

但是,这次短暂的重逢,也给大家带来了不少的感慨,当初风华正茂的青春年少转眼之间大都变了模样:杠杠的小身板被腼着的大肚腩撑变了形,引得无数女生注目的小白脸被一道道皱纹刻划变成了另外一个模样,茂密的秀发或掉得只剩下稀梳的几根,或干脆露出光光的头顶……问候之余,大家不约而同地感慨:老了!

是呀,你见或不见,我都在这里,任由岁月无情的风霜,浸蚀着年华,染白了双鬓的华发;你来或不来,我都在这里,任由无穷繁杂的事务,忙碌着日常,挤占着美好回忆的空间。

奋斗,奋斗,蓦然回首,茫然不知归路。

人生需要遗憾,也需要总结。那次的聚会上,同学们建立了微信群,告别之余,大家相互之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以后多联系,有空一定要来找我哦!

大家珍惜友谊,珍惜今生,珍惜当下。

相识如歌,重逢真好!

我期待着这次与同学的再次小聚!

关于人间的文章 篇2

如果天地是个圆,人世间的轮回是不是这个圆的直径?

很多年前去过一个地方,那里有一个著名的山洞,当地人称“桃花洞”,彼时阴雨绵绵,和同行的女友共撑一把雨伞,遮挡垂打在睫毛和脸颊上的水珠。水珠冰凉,偶尔一两颗调皮地钻进脖子,会让我们欢呼雀跃。山路因了雨水长久的浸润湿滑泥泞,和女伴相互搀扶,一边撑着伞一边腾出手保持平衡。这可是第一次到传说中的山洞,谁都不怕摔跤出洋相,都想着在洞口好好照两张相!

沿着山路从一个田坎下到另一个田坎,阳春三月的天气,夹着细雨的风其实有些冷了,但我能看到好多人头上冒着热气,应该是走得快的缘故,但心中的急迫才应该是显而易见的。魏晋渔人忽逢桃花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让多少人为之向往而神交久矣。如今,距离这个世外桃源仅有一步之遥,谁不想更早一刻目睹它的美?

随着领行者的步伐,我们进入桃花洞的域地,似乎是飞雨弥漫了眼眸,极目远眺,虽是山青水黛,而并无多少动心的景致,临近桃花洞口,黑黢黢望不到头,心里竟微弱的失落,倘若只是假借桃花源的噱头,这趟不白来了?昨晚一夜的兴奋岂不煞费了时光?跟着在昏暗中缓行的脚步,心里不免忐忑。直至光线大明,眼前一亮,极尽眼帘满目青幽的平田,四涯皆绿,才发现“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描写的竟是这里。恍然间,现实与记忆重叠,《桃花源记》以它鲜活的姿态徒然屹立在脑海一角。

同行的人渐行渐远,女伴在前方三呼二唤,而我站在洞口久久不愿挪脚。

在历经泥泞弯曲的小径,对它的存在心生犹疑并暗自后悔此行时,这贸然出现的光束让我毫无防备,它甚至以猝不及防之势瞬间照亮了长久以来居于我心中的一块阴影,这块阴影最初是由我对这个世界的胆怯形成,它夹杂着敏感多疑和极端的不自信,日积月累,随着它存在于个性里的瑕疵,阴影像一张丝环相扣的薄纱布,看似轻薄,却轻易不曾拆除。而伫立洞口看到的宽阔高远,它是那么的无边无际清透澄明。倏忽间,我好像置身梦境,而这梦境又似乎曾经在我脑海里出现过,它无比模糊却又具备轮廓。我无法描述轮廓的具体形状,它似乎形似一个襁褓或一只摇篮,我应该试图伸出灵魂的触角去触摸过它,但我一定缺乏伸出双手去拥抱它的勇气。我只是将它藏匿于内心深处轻易不肯示人。如今我站在这梦境与现实重叠的地方,无法言说的喜悦、欢腾和惆怅、委屈一并呈现。伤感的成份是岁月馈赠给我们的礼物,在彻底真实的激动面前谁都无法将它屏蔽。

那一刻,内心的震动,就永久地停留在记忆里。

而更不会想到的是,再次与它的相见,却已经是十年之后。

十年间,听到它的消息:专家去勘探了、桃花湖水如明镜了、发展旅游开发了等等等等,几回想去与它相见,再次领略桃花盛开的粉艳之魅,再去探寻桃花洞神秘的宽广和幽深,却始终与它遥遥相望而不曾企及。算来只是相距不到一百公里的路程,我的命运之途却总是弯弯绕绕,几度南辕北辙,始终游离在它之外。

十年的岁月,足够让人走过了更远的路,见过更迤逦的风景,经历更猛烈的风雨,见识人生高低繁华荒凉惨淡,明白熙熙攘攘皆为利往,人潮人落皆为名欲,眼见的并不为实,耳听的未必是假,高歌者未必心怀大志,低语者不见得是庸俗之辈。从心存虚荣到面对事实,从胸有谋略到淡定谦和,明白生命不过是一场修行,苦痛享乐的背后最终是个人直面人生的地基。取得真经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高峰未必是福址,低谷又如何非得是人生的失败?即使修行的开始是靠天资,而将一幅坏牌打好,又岂不是人生的造化?

或是天意,一直是和风暖阳的初春,再次出发去“桃花洞”那天,天空竟飘起微寒的小雨,雨丝飞飞,飘落到我波浪般的黑发上,发出晶莹的光亮。下了车,看见的竟是一条直而宽的大道,三车道?四车道?道路两旁花团锦簇,越往前走,桃花亭、风雨桥,观光车……我力争寻找当年通过山路到“桃花洞”时逼仄的窘迫,而眼尽之处,皆是风光正好人潮涌动。

风雨桥的廓上悬挂着古朴的灯笼,桃花湖面的波光因为调皮的水珠而泛起涟漪,沿着平坦的石板路一直朝前,铭刻“桃花源记”四个红字的牌坊巍然挺立。溪水涧涧,拾级而上,幽静的小径带我进入的将是萦绕我的梦境不曾离去过的桃花洞了。洞壁两边悬挂的彩灯不规则地发出温暖的光芒,为这本来的曲径添增着神秘,叮咚水声环石而淌,高矮差错的石头引着我们往里走,又似在品味空中踩高跷的刺激与乐趣……当地人顺应大潮流,搞旅游开发,抓住了这个得天独厚的底子,完成了原始自然到高级景区的转变。值得庆幸的是打造后的成果并没有留下多少人工斧凿的痕迹。再次站在桃花洞口,看到文学家笔下的世外桃源,那豁然开朗的气度和光明,依然显现于我的梦中。不,应该比梦里的还好。

桃花依然芬芳盛开,而柳树成荫,鸡犬相闻,美池桑竹,溪水环绕,良田阡陌规则有序,木屋古朴雅拙,屋檐彩线翻飞,院坝石磨飘香。想必当年住在桃花源里的人们也应该就是如此这般怡然自乐光阴静好。

我伫立在洞口的片刻被同伴用手机拍下,呆萌的神情看着有点傻,但神情里的柔软中和了五官的不足,让相片里的我看上去不至于那么不堪。同伴笑我怎么一到“桃花洞”就变得如此愚钝?我含笑而不答。人生的某些际会似乎是不能与人言说的,当年的一次邂逅完成了我对生命的第一次拷问,从而解开了我对这个世界的犹疑。十年阔别,当时在这里与我同撑一把雨伞的女友早已分飞天涯,断了联系。人来人往,新的面孔旧的人,达官走卒三教九流粉墨登场,岁月的舞台上,谁又不是身着戏服哼唱戏中曲?

我把十年前在洞口拍的相片找出来和同伴手机里的比较,十年前的我青涩有余,却因为无知无畏而自带光华,如今的我略施粉黛,倒添了几分木纳,成为同伴口中的愚钝,只是这愚钝,何尝不是见惯了世间的虚假之后,偶见真实时本能的反应,它与俗常的风景有些反差,却与各自灵魂的诉求恰好暗合。好比各自的人生沿着天方地圆的曲线,经历种种,就是为了某一天某一刻看到人生的真谛。

譬如,当初不经意的震撼和十年后的归来。又岂不是经历动荡起伏颠沛流离过后最想看到最愿守候的风景?

如果,世间真有轮回,那这应该是我们最终的修行。

只是,这人间四月,当是桃艳芳菲,春色正好。

关于人间的文章 篇3

驻足池边,向南望去,但见一池春水,波光潋滟,浩渺无涯,风乍起,吹动盛唐气象。举目远眺,湖心一岛,荷叶田田,有野鸭浮游其间。沿江南行,绿柳拂堤,雕塑林立,游人如蚁,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古松桃林掩映下,入得一院落,曰“疏林人家”,有阁楼九幢,不施斗拱,灰瓦,白墙,系唐风民间建筑。名字别致,以词牌取名,依次曰:风入松、浣溪沙、浪淘沙、满庭芳、水调歌头、临江仙、念奴娇、忆秦娥、水龙吟。

进门,可看到凤翔的泥塑、华县的皮影、户县的农民画等陕西民俗,其中一小型博物馆内,展示有考古发掘出土的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文物,它们一一见证着曲江两千多年来的盛衰。

跨“江滩跌水”、过“芦荡栈桥”、越“柳堤春晓”,便来到“阅江楼”。登斯楼也,春可看柳,夏可赏荷,秋夜可望月,冬日可品雪,四时景色,尽收眼底。

关于人间的文章 篇4

“百姓之事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古往今来,无数优秀人士,无不“以百姓之心为己心,以他人之心为己心。”新时代的青年只有将生命的温度注入工作和生活中,以百姓之心为己心,以他人之心为己心,才能真正享受到其中的欢乐。温度点燃人际关系,温度点亮中国文化,温度点拨人生方向。人人应有温情在,建设人间心连心。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当今社会温暖成为主要趋势,但也存在部分问题:医患关系紧张、干群关系疏离、人际关系淡漠……“冷漠”正在逐渐侵蚀现代人的心灵。如何破解这一尴尬?答案是唯有将温度注入工作与生活。从体恤民生、心系百姓的范仲淹,到凿渠饮水、滋润山区的黄大发,再到医者仁心、挂念患者的刘医生,这些事迹都在启示着我们,有温度的人生更美好,有温度的人生,应以他人之心为己心,以百姓之心为己心。

以他人之心为己心,有温度的人生更美好。爱因斯坦曾说过“人生价值的实现,不仅在于我们获得的成就,更在于我们对社会的付出与奉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由底层到最高级分为五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最高级的需求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求。纵观“佛系”青年对工作丧失热情、不喜不悲、不怒不嗔等消极处世态度,与打造温馨社会格格不入,与社会、与个人都百害而无一益。以他人之心为己心需要我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是困难时的一次援手,矛盾时的一次将心比心、包容和理解。也惟如此,社会才能和谐温馨。

以百姓之心为己心,有温度的人生更美好。翻开周总理的著作,“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无不闪烁在各个篇章的字里行间。他深情地说,对人民,我们要像孺子牛一样勤勤恳恳、老老实实。他要求干部以人民的疾苦为忧,要有所爱,有所为,有所恨,有所怒。反观现实,不少党员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存在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不作为、慢作为、懒作为甚至乱作为现象,致使百姓乘兴来、败兴归。这与民生政府相差甚远。以百姓之心为己心,最终要落实到我们每一个公职人员身上,落实到解决百姓的一件件具体问题上。唯有象范仲淹一样,体恤民生、心系百姓,多关注老百姓的“小事急事难事”,多关注民生、民意、民求,才能赢得民心,打造民生政府。

温度连着你我他,连着千万家,连着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唯有将生命的温度注入到工作和生活中,以百姓之心为己心,以他人之心为己心,才能以关爱之力驱散冷气,扫除社会阴霾,真正享受到其中的欢乐。

关于人间的文章 篇5

她不过是一个生活的旁观者,静守月圆花开,独做空谷幽兰,沉醉于安静古老的事物,怡然自得!

她有自己的生活轨迹,或山水,或器物,或书画,或写作。一切时光都在自己看似狭隘的空间里云游徜徉,但更多是在自己的意念和意向中行走和奔放!

红尘无法牵绊她,尘世无法纷扰她,俗欲无法走进她。

一个始终素简得体的,游走在红尘与禅界的,怀揣一颗莲事之心的,充满禅悟情结的江南女子,独守一寸闲逸之地,任其游弋,任其漫步,任其纷纭,任其纵横,始终穿越在远古与现代,高雅与素朴,景象与幻象,豪放与内敛中。

她带着她特有的“陈迹”,以一个不曾狂放的女性笔逐,引你走进落梅“清欢”的意境中!

“一寸光阴一壶酒”是琴棋书画酒茶的时光调剂。

带着对弦琴的领悟,求得“琴瑟和鸣”的知音,在一个简洁的书屋,一炉香,一张桌,一桌棋,轩窗外,几树柳梅,一地月光下,与懂弦音,识雅乐的知己在令人心动的悠然宁静的意境中慢慢老去!

偶尔闲逸一次的泼墨挥毫,也使自己的雅兴在几千年的汉字延续中领略书法这首无言之诗的魅力。让书法无形的舞动起来,无图的晕然开来,无声的乐响飘来,时时感受书韵的美妙!

国人喜爱品茶,而茶文化也从达官贵胄,走向市井平民。品茶也是一种解读。茶在僧人眼里是禅悟,在商人眼里是商机,在文人笔下是雅乐,在百姓人家是礼节。茶在慢慢品味中,融入品茶人的心性中,一切尘世的繁芜杂陈,在一道道的沸水冲淡中,慢慢褪去,洗尽人生铅华!

“一纸诗书一年华”是华夏历史文化的悠远回放。

是《诗经》305篇《风》,《雅》,《颂》开启了中国诗歌的先河。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含蓄委婉,让我们领略了先古时期的浪漫爱情的自由奔放!

是楚词先父的屈原,让我们了解了彰显楚词风华的《离骚》,也使我们仰慕了一个不为流俗曲膝的高傲孤独,洁净无邪的飘逸长发志士男儿的翩然远去的灵魂!

是大唐的盛世年华,让我们开启了对诗歌的喜爱和陶醉。唐诗的咏情言志,把一个万紫千红的朝代,以诗歌的清澈,大气,高贵,端然与惊艳,在繁星点点的大量诗圣,诗仙、诗豪的浪漫盎然的装扮下,呈现了中国诗歌历史文化的盛世浩空!

是宋词的繁花似锦,装点了宋代人的伤感与柔情,典雅与浪漫,故事和梦想。每个人以不同的角色固护着词的美丽和风雅。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让我们感受到江河的壮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悲情;体会到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相思消磨;知晓了“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寻觅痴情!

“一剪梅花一溪月”是素心雅韵心莲的缱卷敬仰。

不知对蕙兰的喜爱源于何时?只是每逢三五朋友小聚时,总是不经意间闻到其那淡雅的芳香,寻觅芳踪,总能在书房,在庭院,在楼阁阳台任何角落,触目到她的纤柔委婉,她的冷傲风骨,她的绰约风姿!

我们可以掌控今生,却无法选择前世。我们可以择景而赏,却不能伴景而居。世外桃源是我们的向往,但有时只是一厢情愿。“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是一幅清幽宁静,高雅绝尘的意境水墨画,只可惜那是远古的意向,怎作我今生的期盼?

也许对莲情有独钟。不知是与她有着前世的因缘还是有着今生的契约,总是对她赞美有加。“夏荷”,一个似乎与她有着千丝万缕的情结,一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花中君子,让人在目睹她的清姿秀容,飘逸风骨后,不能不使人赏心悦目,看罢不能移步,别后频频又回首!

“一方古物一风雅”是无声尤物世界的专情表白。

每一个红尘女子都有喜爱的饰品,或金饰,或银器,或玉石。看似无声的饰品,却因主人的信任和爱恋赋予了那尤物道是无声胜有声的灵性和感知!

无论时光怎样沉淀,那曾洁白如雪的银饰尽管裹上了斑驳印记,但经过的往事不会忘记,尽管不够深刻,不够传奇,但时时回忆还是很美,感怀心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也好奇他人的传说。不管是自己故事的主角,还是观望他人传奇的旁观者。但我们也始终追随众人的脚步,在顽石中迷恋和钟情。或许玉石的灵性读懂了主人的心事,亦或是主人享受到了石玉的温润和剔透,所以他们总是形影不离,信守始终!

我们在收藏我们过往的旧事,我们在专注我们动心的情愫,我们在装点我们明丽的岁月,我们在装扮我们可意的心境!

我们的灵魂不许空荡,我们的时光不能苍白,我们宜居的空间更不能闲置无趣。所以,我们的闲暇,便有了橱窗里的丰满和雅致,茶坊里的晶莹和细腻,还有那缠绵多情的《水墨青花》。不过一切的一切,最美不过青花瓷!

“一曲云水一闲茶”是故乡经年故事的潮湿记忆。

梅雨时节,潮湿的记忆开始打开,思绪随着窗外的 萧疏细雨淅沥飘游。那童年时期记载我成长片落的老阁楼,阁楼前方可以目及到的悠然的云,明净的月,起伏的山脉,错落的稻田,还会奔我而来,拦我入怀吗?

曾经几度登往,依旧让人向往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落霞美景,还否记起我的足迹,忆起我的身影?

儿时曾居的庭院,不风雅,却有我稚嫩的脚印,不奢华,却留下了我爽脆的笑音,简约别致,朴素安逸。

如今的我,身居闹市,却没有繁华的优越,乐业无忧,却没有心底的恬淡。为何时常怀念儿时简陋的庭院,还有那依然抹不去的闲逸安然?

如若可以,我愿意在今生有限的时光里,修筑一坐属于我自己的小小庭院,栽花种草,种瓜栽豆。如若下雨,独做轩窗下,读书,品茶,发呆,也可以任思绪恣意飞翼!

我一直怀旧故乡的小巷,还有青石板路尽头的那座小桥。 小巷里是故人的故事,小桥上是昨天的传说。每个人都向往别人的风景,岂不知我们也装点了别人的梦。

“一树菩提一烟霞”是佛卷道经儒风的潜在意念

生为凡人,我们时时为名利所困,为情所惑,为某些不能放下的恩怨纠结,常常不能释然。可佛陀也有不能逾越的藩篱,不能放下的执念,无法言说的苦楚,更何况我们凡夫俗子!

凡夫俗子的人生势必要经历几段故事,几场离合,历经花开花落,月缺月圆,不然怎能懂得生死即涅盘,随缘即安宁!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心中始终向往一种幽雅宁静的空旷深远的隐士生活。每一缕琴声,每一袭竹韵,每一陈清风,都似清洌甘甜的泉水从心间流淌,含蓄雅致,冷艳多情!

身为凡人,无法挣脱红尘牵绊,只有顺应天地万物,遵循真实的内心,才能在纷纭繁复中,求得逍遥不羁的精神自由!

我们时常游离于迷惘和彷徨之中,不知我们的明天该是怎样的境况?我们的心性该做怎样的修理?

于是我们常常领悟“佛说”去平复我们的繁杂欲念,借助“道教”去修正我们的自然法体;辨析“儒理”去规范我们的谨严善行。

其实, 我们不必刻意追求凡尘完美。人世庞杂,有君子有小人,有旷达有狭隘,有风雅有晦涩。

我们只需在一寸光阴中享受时光的氤氲,在一纸诗书中嗅闻诗词的芳香,在一剪梅花中领受傲梅的风骨,在一方古物中把玩器皿的粉靓,在一曲云水中沉醉巷桥的逸韵,在一树菩提中感悟尘世的烟霞。 “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睛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正是因为有了那份细雨斜风和淡烟疏柳的闲适与雪沫乳花和蓼茸蒿笋的趣味,才成就了我们人世生活的清淡欢愉。

我们也只有凭借着这份人生之趣,才可以活出一个人间好时节,活出一个富足而饱满的欢愉人生。

关于人间的文章 篇6

喜欢这五月的民大,爱上民大的五月天。

喜欢清晨的天空,浅蓝浅蓝的,只在遥远的天际飘荡着几缕薄云,似绸带、如轻纱,柔软多姿。

喜欢在没有课的早上,带上一本书,来到聚雅苑,于聚雅苑桥边的石桌坐下,书香卷气的熏陶让自己尽享文学的精彩,于安静中参与一场场视觉的盛宴。《林徽因传》,让自己由衷惊叹其颇具传奇色彩的一生;一部《赤彤朱丹》,似乎把我领回了几十年前祖国那段艰辛岁月;不读《消失的地平线》就不知道神秘的香格里拉是如此美丽,让人向往......

喜欢抬头看高高的树顶,看树叶与树叶之间,树与树之间的空隙,那来自太阳的一束束斜射下来的阳光,有的一路来到大地,照耀了泥土,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光圈;有的于半空便被粗大的树干截然挡住去路,于是乎有了一段一段的光柱。

喜欢一个人在文学院旁清幽静默的林间寻一个坐处,一个亭子,一张石桌,亦或一条长凳,听着柔软抒情的音乐,已足够开心惬意许久。闭上双眼,抛却一切烦恼,静享音乐,淋浴阳光,感受一阵又一阵清爽得让人沉醉不愿清醒的微风。它的细细而来,让一旁的柳树摇曳了身姿,也荡漾了远处的河水。它拂过脸颊轻拍肩膀,扬起刘海,尔后便悄然远去,就这样结束了我们之间的邂逅。

喜欢看图书馆后面那片小小的桃林,先前一树一树的粉艳的桃花是那么的光彩夺目,那么的耀眼,那么的摄人心魂,以至于引来了一张张洋溢着青春活力的灿烂笑脸,也留下了一张又一张记录美瞬间的相片,犹记得那段落英缤纷的日子,那纷纷扬扬的花雨,点缀着这片桃林史诗般的记忆。如今,它早已走过短暂却令人难以忘怀的花期,零落成泥。这里已然一片纯绿的海洋。每一株桃树都绿意盎然,绿得充满激情,绿得春色满园。最惊喜的莫过于树上挂满了一颗颗花开后孕育的果实桃子,心中一阵窃喜。

喜欢这树叶更新换代的时节,新生的绿了枝头,老旧的黄了地面。喜欢在清洁阿姨扫走之前,站在长长的校道的一头,驻足,凝望这一路泛黄落叶铺就的胜景,遥想当初,春叶初滋,浅壁醉金,陶然迎风起舞。而今早已离开枝干,各走天涯。一片叶子一生能够经多少次风,历多少场雨?风狂雨骤中又有多少叶子中途离席?于是轻踏着走过,不愿惊动沉睡的它们。偶尔一阵轻风飘至,它们便温顺地随风扬起,盘旋于不高的半空,久久不落。伸手接一片飘下的叶,用泛黄的它伴随泛黄的书页。

喜欢午后坐在中文楼四楼的教室,选一个靠窗的位置,完成作业。累了,便站起来,走到窗前,观赏来自窗外世界演绎的各种传奇。这里平视树顶,俯瞰地面,从头至尾尽收眼底,视觉效果甚佳。这时,鸟儿欢快的歌声总不绝于耳。它们歌唱只有自己能懂的音符,无忧无虑地上蹿下跳。前一秒还在这棵树上,后一秒已奇迹般出现在那株小树枝丫上,还不怯生地冲进教室,尔后迅速撤退,回到外面。不知名的各种小虫更是不愿歇着,在草丛间放声大叫,似乎要与高高在上报夏天的知了一拼高下。阳光雨露下,这里成了百花争妍的舞台,这是属于它们的天堂,我们的美丽后花园。

喜欢二坡的相思桥。每一次的驻足,只为试图感悟传说那别样的相思,站在这里,看到的相思湖总是别有一番景致映入眼帘。

喜欢看一棵又一棵相思树,期待着一树一树红红的相思豆的诞生,拾一颗,揣入掌心。

喜欢漫步于相思湖畔,平静的湖面在阳光的盛情邀请下波光粼粼,一闪一闪的。偶尔微风路过,这民大的风便吹皱了相思湖的水,一层一层的微纹从这头到那头,一下便消失不见,于是水面再次陷入宁静,那些年代久远的古树似安详的老者般淡然脱俗,见证着相思湖的一切。那些尚年幼待长的小树则在湖水的滋养下,期待有直指苍穹的那天。蓝天白云的倒影是那么清澈可见,绿树翠竹亦不忘映影水中,美丽的相思湖不仅蓄着一方清水,更承载着民大的灵魂,沉淀着厚重的历史。

喜欢文学院旁边的荷塘,一条尽是曲折美的弯桥通向池中的亭子,如此的曲径通幽。喜欢这一片荷塘,更喜欢月圆之夜的荷塘月色。此时,于人而言,是安静的,于动物而言,则是热闹的。到处蛙声一片,虫鸣一时。万物都奏唱着美丽荷塘月色下民大祥和的盛景。每一片荷叶被柔和月光轻打着,月夜空明。

喜欢民大的风,民大的雨,还有民大的人。喜欢这里的一切美丽瞬间幻化成永恒。喜欢民大的五月天!

关于人间的文章 篇7

阳光透过那稀疏疏的枝叶,变成一个个明晃晃的光圈。头顶的云如絮,绵密细长。已是夏末,蝉在枝桠上礼赞最后一支歌。门前的那块空地不知何时扎根出了茂密的小草。毛茸茸的如新生儿的绒毛般细腻,生机盎然。

乡间的小屋里,头上顶着的电风扇吱呀呀的转,伴随着小电风扇的是,没有节奏的'呼噜声。我耐着性子待在药炉旁,听他讲故事。出卖我的劳动力为他看守着药炉。“然后呢,然后呢,孟姜女把长城哭倒了吗?”“曹操刘备谁更厉害?”“草房子里的桑桑住在哪里?”回答我的却只有一阵稀稀疏疏的呼噜声与蝉鸣。我抛下扇子,走到他躺椅旁,拽拽他的手,摆弄着那为数不多的几根头发,还扎了一个小辫子,最后还翻起他的眼皮。“好了好了,别再弄我了,爷爷起来了,起来了。”我心里想着,可被我打败了吧。你也就这点本事而已。

我们俩排排坐,坐在一起听着故事。我们讲孟姜女把长城哭倒了,我们讲曹操刘备都不是最后的赢家。我们还讲,草房子里的桑桑住在一个我们永远找不到的小世界里。“糟了,药马上就要熬干了。唉白忙活了。”看着他气急败坏的样子,我咯咯地笑。“一共就熬了两份,熬干了,你就不能喝了,这杯是我的。”可还没等到话说完,我就抱起杯子跑进屋里,一气呵成把门反锁。喝完才砸砸嘴意犹未尽的出来。“给你喝就给你喝,俺老头子不理你了。我不稀罕。”

这是我记忆中十几年前的一个普通的夏天。

少年不识愁。

现在的他早已没有精气神去摆弄什么草草药药了,更没有什么力气会为了照顾我当时孱弱的身体。故意装睡,又故意与我争抢同一碗中药,那一碗本来就属于我的中药。“白苏连翘白芥……”一个个美好而又纯洁的中药名,从睡梦中的他的嘴里一个又一个的跑出来。“白苏连翘白芥……”就如同小时的我跟着他身后,一个脚印一步蹒跚的样子一样。我念起了这些中药名,感觉到了未可名状的爱。

旁边空置已久的药炉,现在又重新派上了用场,里面翻滚着的中药与空气中那份独特的魅力相互缠绕,在头顶相遇,令人沉思安逸。我端起一杯热气升腾的中药,不知何时眼里的情感凝结成水,一颗一颗滚烫而又热烈的与中药相混在了一起。尝一口更是回味无穷,中药色泽偏黑,口感偏苦,而在这一刻,我又感受到爷爷那对中药的偏爱与对我的宠爱。

浪漫人生,沉浮几何?我们或许一路都在寻找自己的那抹味道。殊不知兜兜转转,身边的味道是最重要却一直忽视的感情。少年不识愁,爱上层楼。我不识愁,但也尚未上层楼,还在路上的我我却在中药罐里找寻到那一抹清欢,在中药罐里找到那一抹人间至味。人间有味是清欢,中药对于我来说不止清欢亦是至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