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情感 > 心情随笔 > 正文

回到世界中去

作者: 鄂品澍2023/05/16心情随笔

庄子与惠子辨于濠梁之上,庄子道:"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反驳:"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且不论这场争论的胜负,单从这两句中就可见二人截然不同的思想。惠子的思维是理性的、科学的,他站在逻辑的高度去分析:人和鱼的情绪不能相通,故人不知鱼之乐也。但当惠子用逻辑高于世界分析问题时,他已不自觉地切断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走上"对象化"的道路。

而庄子正是看到了这点,他清醒地认识到,人与万事万物都有着天然的关联。人是世界中的一部分,不能把自己割离出世界的海洋而成为一座孤岛。他的"鱼之乐"与世间万物息息相关,是"己之乐",亦是"水之乐""濠梁之乐",当庄子闭上狭隘的理性之眼,打开无限的生命之眼后,"我"与世界融为一体,万物间的关系浑然天成,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而洒脱。而像惠子那样,企图站在世界之外人为分析世界,而切断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已把自己局限在方寸天地之中了。

诚然,科学、理性的思维能推动人类文明发展,但它在生活中却常显得冰冷、无力。例如,科学可以精确解释是何种外物刺激了哪一器官从而触发了"悲伤"的情绪,但这就脱离了天然的关系,把"我"孤立化了,所以这种分析并不能抑制和消解我们的悲伤。在《逍遥游》中,蜩与学鸠抢榆枋而止,大鹏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看似小大之别甚远,实则都是"有待",有所依傍的,万物间的依附性浑然天成,只是被自作聪明的世人蒙蔽了,只有回到世界中去,才能证得本来面貌。

重回世界的不二法门,就是认清"我"与"物"的关系。《五灯会元》记载,云水僧询问脱困之路,大梅禅师手指流水曰:"随流去".人生的境遇如同波涛翻滚的大海,任何与风浪的殊死搏斗,都是没有认清"我"与风浪的关系而自取灭亡。东坡诗云:"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在互相关联的大生命境界中,小舟没有了,我与大海融为一体,起落交替,盛衰变更,这本是万物间最自然的关系,认清了,就不必为其悲切。

庄子之妻死时,庄子击盆而歌,面对惠子的质疑,他说他的妻子本是炁所化生,一段时间变成自己的妻子,现在她又回到了天地之间,不生不灭,为之悲戚,难道不愚蠢吗?惠子对于死亡的理解,是执着于人为关系,所以便认为这是大悲之事;而庄子却看到了天成的关系,便浑然不觉其中之悲伤所在了。

在滚滚红尘中,脱离了生命的大江大湖,一尾孤鱼,怎能凭空游弋?回到世界中去吧,拨开人为的迷雾,重见万物间天然的联系,做一条游回世界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