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棹歌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在轻柔的水波中,划着小船去外婆家,一定是每个孩子的梦想。而奉化西坞村就是一个能把梦想变成现实的地方。
西坞村有近千年历史,自北宋宣和年间邬姓先祖为避金兵之乱迁居于坞地。长子居河东,称东邬;次子居河之西,称西邬。因坞地四面环水,形如船坞,后人统称西坞。
西坞村地势平坦,四面环水。东南西北四条河流绕村穿行,如“井”字形把古村围起来。而始建于宋、明时期的十几座桥梁,就像是一只只玉镯,扣在如女子玉臂般的河道上,与倒影相衔成环。鸟瞰全村,薄雾似纱,两岸粉墙高耸,瓦屋倒影入清漪,俨然一幅江南水乡的水墨画。
沿着河边走,不时会看到一些沾满青苔的埠头。有些河埠旁的堤坝以及踏级上,雕有可系船缆绳的孔眼石,用于固定船只。古村的先民在每条弄口靠河边处设埠头,方便这里的主妇们浣洗衣物。
由于西坞一带水网交织,一度曾是北通宁绍、南达温台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西坞武举人邬谟贤等三人合资购置了一艘汽轮,每天往返于西坞与宁波。从而使西坞成为商业发达、经济繁荣的商埠。
跟着水流的方向,来到村庄北端的居敬桥。桥凌空飞架,雄奇突兀,恰似一空中走廊横跨于东江之上。整座桥垒石而成,建于明代嘉靖十九年(1540)。三孔石拱桥总长度31.5米,桥上望柱与莲花、狮头作间隔,桥柱上留下了历代修缮时遒劲的书法题刻记录。人站在桥顶上遥望,但见青山隐隐,绿水迢迢,田园风光一览无余,顿有一种“把酒临风”的惬意,宛若已随时空隧道穿越到明代。
烟雨中,静静地走在被踏过数百年泛着幽幽光泽的石板路上,仿佛能聆听到古人的窃窃私语。古村傍水而建,一片片老屋高低错落,井然有序。房屋皆为二层建筑,院内,层层叠进。房屋相连,房厢相接,廊道相通,楼道深巷迂回曲折,可谓“行至幽厢疑抵壁,推门又见一重庭”。屋外,青砖到檐,石门、石窗、石板路。俯视屋顶,屋宇绵亘,鳞次栉比,蔚为壮观。这些老墙老房,以及一段不长的青石甬道,都会涌起一种古风古韵。
“后畈阊门”,是村中较大的清代院落,院子前后有三进,中轴线规整,它的门楼虽然陈旧,但依然无法遮掩门板上曾经的辉煌,顶部雕梁画栋集石雕、木雕、砖雕于一身,把中国的传统建筑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梅传”房,院落虽不大但围墙高深,采用二层硬山顶走马楼形式。圆柱形的车木栏杆,檐柱外精雕细刻。听说主人曾是民国时期中央银行副行长,房屋建成后携家眷去了台湾。“里阊门”建造年代较早,中堂地面上有一块阴刻纹饰的石板被当地人称为“席面”,居住在这里的一位老伯给我们讲了一个遥远的传说。透过岁月剥蚀的“席面”,从漫漶的纹饰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渐去渐远的历史……
徜徉在西坞古村绿水涟漪的街河边,漫步在青石板铺砌的老街上,茶楼、酒家、酱园、米行、面馆、豆腐坊、大饼摊……次第展现在眼前,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一种久违了的最质朴的生活气息,在四周的空气里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