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中秋节学生活动方案

2025/03/24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中秋节学生活动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中秋节学生活动方案 篇1

[活动目的]

(1)让学生充分了解各地在中秋节里多样的风俗习惯,了解这一节日的渊源及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吃月饼庆丰收、庆团圆、送祝福、送亲情的意义。

(2)通过主题鲜明、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活动,把礼仪与传统送达到全体少先队员之中。

(3)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人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并将传统节日文化深深融入日常生活中。

(4)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组织形式,使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队员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树立学生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和意识,培养祖国好少年。

[活动主题]

“传中秋文化知中秋礼仪”中华传统我传承

[活动过程]

1.营造校园文化,宣传“传中秋文化知中秋礼仪”

举行“知传统学礼仪”主题教育启动仪式,大队部介绍主题活动内容;“泉水叮咚”广播站将广播以“传中秋文化知中秋礼仪”为主题的节目;各班出一期“传中秋文化知中秋礼仪”的板报;橱窗将张贴“传中秋文化知中秋礼仪”宣传画,动员全体师生积极投入活动。

2.开展实践活动,践行“传中秋文化知中秋礼仪”

(1)开展“快乐中秋节”调查活动。通过制作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及故事等,感受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经常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

(2)开展“明月千里传我情”和“赏明月、唱明月、颂明月”搜集活动。搜集与中秋、月亮有关的诗词、散文、歌曲、故事、绘画、民间传说、对联、灯谜等,激发学生爱家人、爱故乡、爱生活之情。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和审美情趣,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

(3)开展“中华传统我传承”中秋游园会。一年级开展月饼品鉴会,教师先讲讲有关中秋、月亮的故事或民间传说,向学生介绍有关月饼的习俗、现代月饼的生产、饮食文化等,并用彩泥制作“中秋月饼”;二年级开展中秋模拟赏月会,学生自己讲一讲和中秋、月亮有关的故事或民间传说,赏月的常识与习俗、礼仪、对联、灯谜等,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画一幅中秋图;三年级开展中秋礼物制作会,为亲人朋友制作中秋礼物(贺卡等);四年级办一份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把搜集到的与中秋、月亮有关的诗词、散文、歌曲、故事、绘画、民间传说、对联、灯谜等,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现,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五年级开展中秋诗歌吟诵会,吟诵与中秋、月亮有关的诗词、散文、民谣、谚语等,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和审美情趣,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六年级抒发中秋感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词,赏析并写一篇美文,抒发自己的中秋感悟,或抒写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4)开展“知民俗爱祖国弘扬民俗文化”征文活动。开展中秋节爱国征文活动,提升学生知民俗、爱祖国,弘扬民俗文化的精神,树立学生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和意识。

3.评选阶段:以表彰激励为手段,促进榜样示范

将学生制作的“月饼”“手抄报”“书信”“贺卡”等在各班内展出、交流,在班级内评出“最佳创意奖”“内容丰富奖”“表演奖”“积极参与奖”“好少年奖”等。

中秋节学生活动方案 篇2

一、活动目的

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走近中秋,感受中秋佳节的思乡之情和祝福团圆的美好情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国学素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时间

9月x日--9月x日

三、活动内容

1、中秋月圆知多少。

让学生收集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习俗、美食等知识、图片等,交流、讨论、展示中走近中秋文化。

2、赏月品月话月饼。

中秋月圆夜,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赏月品月饼,三代人从品种、味道、价格、包装等方面话一话、比一比各自童年的月饼。

3、佳节感恩送祝福。(一年级)

中秋节自制一张精美的爱心卡,写上一句祝福的话语,送给自己最亲近的人,传达感恩祝福之情。

4、追根溯源话中秋。(二、三年级)

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制作一张中秋节小报(a4)。

5、共建绿色家园。(四、五、六年级)

月饼盒的过度包装浪费了宝贵的木材、纸张和金属材料,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善用资源,倡议队员们巧用月饼盒,开展变废为宝小制作。

中秋节学生活动方案 篇3

一、活动背景

中秋节到来,由于赶上非常时期,同学们无法回家和家人们过上大学以来的第一个中秋节。但是,在大学,理学院,信计093班,还有一个同样温暖的家。充分考虑到同学们对团圆的渴望,所以特地举行这个中秋晚会。

二、活动时间

20xx年9月6日(中秋节)18:00~20:30

三、活动地点

山东xx大学新体育场北侧

四、活动主题

我在山建有个家

主题阐释:抓住中秋这一天同学们对家的渴望,以“家”为主题,增强同学们对班级对学校的热爱。

五、活动目的

1、使同学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不至于在这样一个团圆的日子里感到寂寞。

2、增强同学之间的情感,是同学之间有进一步的了解,来弥补未军训造成的同学之间不熟悉的缺憾。

3、锻炼同学们表现自我的能力,使同学们敢于表现自己。

4、增强班级凝聚力,为下一步班级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活动负责人特邀嘉宾以及预计参加人数和人员分工

负责人:信计093班班委

特邀嘉宾:学生会各部部长及主席

预计参加人数:32人

人员分工:击鼓手一名主持人一名表演者三十二名

七、活动前期准备

1、借用学校的啦啦棒加油鼓以及扩音喇叭等设备。

2、统一学生时间,选择最恰当的时间举行晚会。

3、班委统一采购月饼等食物。

4、让同学们分四队,没队至少出6个节目,制定节目单,规范流程。

八、活动开展

六点钟晚会正式开始,按照节目单的流程,同学们依次表演,中间穿插上各种小游戏。

九、活动特色:

1、邀请大二学长和我们一同庆祝,增加了家的感觉。

2、活动强调“人人参与,我也是组织者”

3、活动中加入了3个集体项目,有助于增加班级凝聚力。

4、活动有组织。

十、经费预算:

1、月饼1.3x70=91

2、苹果31

3、零食50

中秋节学生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目的

为喜迎中秋,弘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我校决定在(XX月XX日)下午举办“月明中秋中秋诗会”活动。

活动注意事项:

1、每班准备1组选手参赛,班主任负责。(各班内进行初级筛选,最终选定一人或一组参与比赛。1-4年级为年级内评比,5、6年级评比)另外,由曹思明老师负责,抽调部分教师或学生组织一个以迎中秋为主题的文艺节目。

2、参赛形式不限,单人、多人组合均可;内容要求积极向上。

3、参加选手的名单及节目必须在本周星期四前(XX月24日)报送曹思明老师处,以便让指导老师提前写好串词并训练好节目主持人。

二、奖项设置

由校委会及语文教研组评选出(1-4年级评选班级优秀奖)(5、6年级评选年级优秀奖)

获奖同学由团委负责颁发奖品及荣誉证书。

三、评分细则:

诗歌朗诵比赛的评分标准由朗诵内容与技巧、精神仪态、艺术效果、团体配合四部分组成,满分为10分。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Ⅰ、朗诵内容与技巧:共计5分

1、符合本次比赛要求,主题鲜明突出,内容积极向上,思想性强(1分);

2、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正确把握诗歌节奏,韵律明显(1分);

3、节奏准确、协调,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1分);

4、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很好地表达诗歌的主题和内涵。(2分)

Ⅱ、精神仪态:共计3分

1、精神饱满,姿态得体大方(1分);

2、服装整洁,衣着得体,与诗歌内容相协调(1分);

3、表演能和朗诵融为一体,能通过表情的变化反映诗歌的内涵(1分);

Ⅲ、艺术效果:共计2分

1、形式新颖、灵活多样,整体效果好,朗诵形式富有创意。(1分);

2、表演者使用的诠释方式与众不同配以适当伴舞或配乐、或以其他富有创意形式朗诵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朗诵形式富有创意。上下场迅速有序、有礼貌(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