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情感 > 人生随笔 > 正文

雪天的玩法

作者: 周华诚2023/11/14人生随笔

在杭州,冯梦祯把自己的堂名叫作"快雪堂".有人说是他收藏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其实不然。他孤山的房子上梁的时候,正值积雪初晴,遂取了"快雪时晴"的意思,把堂名叫了"快雪堂".

这几日,气温骤降但天气晴朗,天地间蓄积的寒凉终究没有酝酿出一场雪来。读冯梦祯《快雪堂日记》发现,从前下雪真频繁,一下就是十天半个月。哪像现在,下几粒雪霰,大家就一惊一乍大呼小叫。明朝那时候处于"小冰期",数十年间的冬天,都是天寒地冻、奇冷无比,连广东也狂降暴雪。而现在则是全球变暖的节奏,下雪自然变得稀奇。

譬如在万历二十五年的日记里,冯梦祯记录:十一月二十三,雪霁,甚寒,滴水成冻。次日,雪,晴,寒甚。二十七日,雪尚未消。十二月初四,又是大雪,到夜间方止。十三日,又是雪,又是风。十四日,大雪至午后止,四望俱瑶峰玉树。十六日,雪,晴,寒。十七日,雪,晴。二十一日,阴沉欲雪,下午微飘雪花。

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冯梦祯会怎么玩?这个从南国子监祭酒的职位上退隐杭州西湖的文人,先是以九十金的价格,在孤山买地建房,作为自己生活的一处落脚处。植几株梅花,几棵竹子,几棵桑树。再种一塘荷花,赏三面湖山。

此外,冯梦祯还置办了一艘船,花了三十金。这艘船成了冯梦祯一个浮在湖上的家。若是冬天下了雪,像张岱这样的人,是偶然发兴去湖心亭看雪,而冯梦祯这样的人,则是索性把自己安顿在了西湖的雪景之中。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正月雨雪不断,连日春寒。"二月初一,大雪。同程惟馨、陆时仲、严荩夫、骥儿湖上赏雪。钱塘门登舟,沿新堤、断桥、孤山至三桥,龙王堂小憩,回舟二桥,进里湖,岳坟登岸,礼忠武像而出。遇方次卿、朱伯润自天竺回,遂同舟进西泠,出断桥而返。雪山浓郁,竹树奇丽,真图画所不能尽。此游可谓绝胜矣!"

次日,积雪稍融,间或飞雪,冯梦祯作《雪中杨柳》及《湖中观雪》二诗。初五,略有晴色,天气转暖,他同沈观颐中丞到净慈寺去访莲池老人。之后,各买小舟,自湖中归去。

有时候,他坐着自家的船,沿着水路出发去苏州,去湖州,去余杭塘栖等地访友交游。万历三十年,正月初八,一早积雪皎然,比前两天的积雪还要厚一些。此时雨霰相杂,到了晚间,舟泊拙园。过了三天,还是大雪,从头天晚上一直到第二天傍晚,雪下得乍密乍稀。冯梦祯由函山取道,出五杭,泊舟在距塘栖十八里的地方。

不出去的时候,他就在家里读书写字,喝酒听戏。万历三十一年,正月初五,下了一夜大雪,清晨瓦上积雪皎然,午后又大雪。初七,仍雪。一直到十三,晴,夜间月色甚佳。船过岳祠,逢三位朋友,上得船来,一起喝茶,至断桥而别。

冯梦祯和高濂经常在一起喝茶看画,玩玩奇石文物。高濂是一个很会玩的人,也是最懂得西湖之美的人。他为西湖写了《四时幽赏录》。

高濂的冬天有十二种玩法,第一条居然是在结冰的西湖上破冰浪游。驾一条小船,他看着家童敲冰引舟,冰屑飞溅,大为开心,不禁扣舷长歌,把酒豪饮。

第二条,雪霁策蹇寻梅。踏雪溪山,寻梅林壑,忽得梅花数株,便欲傍梅席地,浮觞剧饮。你想啊,那样的冰天雪地之中,他居然就在树下席地而坐。不觉沉醉酣然,梅香满衣。这种事情,想想是美的,到底能坐多久,还真不好说。

我看到有爱好茶道的人,在冬天下雪的时候,带着整套茶席用具,到西湖边的雪地里摆开阵势。前呼后拥,好大一帮人。不一会儿,茶席摆好,花也插上,水也煎好了,茶人席地而坐,神情悠然地泡茶……偶尔,只听得有人大喊一声:"咔!"大家一拥而上收拾了直播镜头和灯光道具,搓手跺脚地收拾了东西,迅速离去。我倒是真没有看见,谁喝了那已然冰冷的茶汤。

再一玩法,扫雪烹茶玩画。扫雪烹茶,是因为那时候没有工业污染,雪自半天来,煮出茶来的味道还是很清冽的。下雪天,宜看什么画呢?高濂说最好是《风雪归人》《江天雪棹》《关山雪运》等雪意图轴,即假对真,以观古人摹拟笔趣。

又一玩法是,山窗听雪敲竹。飞雪有声,惟在竹间最雅。突然一阵风雪交急,将竹子折断,爆裂之声,不禁令人闻声而添寒意几许。想想看,高濂心目中的冬日雅意,大多是跟下雪有关的。要没有雪,这日子可怎么过。

最好的一个玩法,是古人今人、高人俗人都很乐意为之的,便是雪夜煨芋谈禅。那样的大雪天,煨芋、煨番薯,都是很好的事情,既暖手,又暖胃,老少皆宜。吃饱之后,还能想一想玄妙的问题,探讨一下人生,譬如"有还是无"之类的高深命题。这是读书人不可多得的乐趣了。

煨芋、煨番薯则是我们乡下冬天的常事。乡下呢,大雪之中,稻田一片雪白。我们去那积雪下面,挖出一棵白菜来。这样的白菜,吃起来十分软糯,若是有一个红泥小火炉摆在桌上,萝卜、豆腐、白菜及几片肥肉,咕嘟咕嘟煮一锅出来,桌下又有一个炭钵,热乎乎地烘着,这简直是漫长的冬闲时光里,一件雪天的妙事。